科学家在面包中发现有害物质 或导致与肥胖相关激素水平升高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者在《科学》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布研究结果称,烤面包时添加用以防腐的丙酸,可能导致与肥胖与糖尿病相关的激素水平升高。
研究者们做了两个实验,分别在老鼠和人身上开展。
在第一个实验中,老鼠被注入丙酸,之后它们的交感神经系统立即活跃起来,激素水平也随之提高,包括胰高血糖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最近发现的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这些激素促使老鼠的肝细胞产生更多的葡萄糖,引起血糖过多,而血糖过多是糖尿病的典型特征。此外,研究者们发现,定期向老鼠注入与人类日常饮食等量的丙酸,会导致它们体重暴增和胰岛素抵抗。
在第二个实验中,14名健康的志愿者被分为两组,一组服用被添加一克丙酸的食物,另一组服用含无效对照剂的食物,在服用前、服用15分钟内和服用4小时后每半小时对他们进行血液采样。结果表明,第一组志愿者中引起代谢紊乱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4的水平增加。
(klopp)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吃面包不发胖的五原则
想要减肥 瘦身,但是抑制不了嘴馋的欲望?特别是面对高热量的面包、三明治,完全没有免疫力?现在编辑马上来帮你忙,5种面包吃法,最大限度控制热量,让你享受了美味的同时也不易发胖哦!
吃法一:不要在吐司上涂太多的果酱
首先就是注意与面包相配食用的作料,我们一般不爱吃白口面包,所以在上面加了各色的果酱以及做成三明治,你所加的作料热量也是不同的哦,在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如果不需要剧烈活动的话,一定选热量低些的配合食用。
吃法二:要注意三明治中所包的材料
夹馅面包的热量、油脂量都偏高,而一个硬面包圈的热量与一份同等重量排骨的热量是相同的,如果想减肥的朋友还是少尝试的好。面包中还是主推全麦面包,因为它其中含有铁、维生素B、维生素E、纤维、镁、锌和纤维素,常吃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癌症的风险。如果非常喜欢甜味面包,不妨选择吐司抹1小匙果酱。每天两片吐司抹花生酱、奶油或夹一片低脂奶酪,喝一瓶低脂牛奶或酸奶,如有条件,准备一点生菜、蕃茄、小黄瓜夹着吃,热量适中,营养会更加均衡。
吃法三:多喝浓肉菜汤
使用多种低热量蔬菜制成的浓肉菜汤,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多喝这种汤,就会减少面包的摄取量,而且还可以吸收很多维他命及矿物质。
吃法四:将吐司烤得酥脆
与白色柔软的吐司相比较,吃烤得酥脆的吐司其咀嚼次数自然增加。因为咀嚼(科学表明:咀嚼可助减肥 )而刺激饱腹中枢神经,吃少量即可获得饱腹感。
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吃,因为此时面包还在发酵,马上吃容易得胃病,面包出炉后应至少放上两个钟头才吃比较安全。
吃法五:吃含有食物纤维的面包
肠胃不好的人不宜吃过多的面包,因为其中的酵母很容易造成胃酸。食物纤维面包倒是不错选择,因为食物纤维会抑制身体中糖分及脂肪的吸收,防止肥胖。
添加剂最多的这5种面包,千万别买
人们总说,面包会有的,爱情也会有的。爱情带给人幸福,面包则能填饱肚子。
面包既可当主食,也可当甜点,方便又美味。现今,面包的样式越来越丰富,面包房也在大小城市遍地开花。
面包作为早餐或者日常点心,都很受大家的欢迎,但面包虽然诱人,健康隐患却很多。因为并不是每种面包都适合作为日常饮食,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学学吧!
面包,也分三六九等
面包从口感上可以简单的分为:软式面包和硬式面包。
1、软式面包
我们常吃的一般都是软式面包(可以简单理解为内馅香甜,外皮酥软的“软面包”),主要是以高筋粉为原料制作而成,口感松软、奶味浓郁、组织细腻。
虽然好吃,但是不利影响也很多,比如:
采用的面粉(高筋面粉)过于精细
糖含量过多
油含量过多
......
软面包之所以吃起来柔软香甜,是因为加了大量的砂糖,黄油等。
有的商家为了节约这些辅料的成本,直接添加甜蜜素,奶精,人造蛋液和人造黄油等制作面包,还有的商家在面包中加了面包改良剂等添加剂,甜面包的价格高低不等,越是价格低的用的添加剂越多,所以价格高一点的相对好一些。
2、硬式面包
硬面包一般是指欧式面包,欧洲人喜欢把面包当主食,硬面包的配料很简单,一般只有小麦粉,水,盐和糖,硬面包的烘焙过程比较重要,由于配方简单,所以工艺要求严格一些。
中国人大多数不喜欢硬面包的口感,硬邦邦的而且没有甜味和奶香味,其实硬面包更注重的是麦香味,虽然刚吃上一口觉得不那么好吃,但是越嚼越香,少油少糖更健康。
正是因为,硬式面包配料少,及少油、少糖等特质,因此会比软式面包更加健康一些。
所以建议大家,选购面包时,最好是挑硬不挑软哦~
简单地把,面包分为“软式”和“硬式”,可能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那小编就针对大家常买的面包做个分析,这样大家就会更清楚啦!
不推荐购买的面包
1、丹麦面包
如:各种牛角面包、手撕包、可颂、各类酥包等。
这类面包口感酥香柔软,非常美味,但所采用的原料,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热量,还可能含有对心血管健康非常不利的“反式脂肪酸”。
2、花色面包
如:各种巧克力包、抹茶包、火腿包、各类水果罐头面包等。
这类面包为了增加口感,常常是高油高糖,甚至添加大量面粉改良剂、香料等配料或添加剂。
3、人造奶油面包
为了让口感更香,造型更坚挺,面包中的油脂必不可少。但是人造黄油/奶油面包,其中含有反式脂肪,会诱发肥胖,危害心脏、血管健康。
4、特别松软的面包
这类面包体积很大,重量很轻,用手一捏能攒成小团。这往往添加了大量的面包改良剂,长期吃会发胖,还可能危害心脏、血管。
5、假的肉松面包
松软的面包中包裹着厚厚的肉松,吃起来既有面包的香甜,又有肉松的鲜香,很多人就认为肉松面包比其他面包要营养得多。
但事实并非如此,肉松一般使用猪肉、牛肉、鸡肉等肉类制成,一斤鲜肉最多能出3两肉松,可见真正的肉松价格并不便宜,而很多肉松面包裹着的肉松不少,价格却只要几元。可想而知,这样的肉松面包中的肉松饼并不是真正的肉松。
很多烘焙店为了节约成本,会用“肉松粉”来代替肉松,别看只有一字之差,价格却又有天壤之别。
通常这种“肉松粉”中所含的肉是很少的,而是添加了植物纤维(如大豆),不过为了增加“肉松粉”的“肉香味”,会添加一些香精、色素等,不管吃起来还是看起来都更像肉松,但吃多了对身体没有好处。
所以在购买肉松面包时,太便宜的就不要购买了。
除此之外,保质期过长(高达1个月以上)的面包也要少买。
因为面包作为一种水分、糖和脂肪的含量都不少的食物,很容易滋生细菌,为了延长面包的保质期,厂商们就需要在预包装面包中添加大量防腐剂。
虽然只要是在国家规定的剂量内使用防腐剂,并不用担心安全性,但是多吃无益。
推荐购买的面包
1、质地硬、口味淡的面包
如:大列巴、法棍等。这类面包原料简单、添加剂或改良剂较少,热量也较低,因此相比于其他的花式面包更加健康。
2、全麦面包
如:全麦吐司、黑麦吐司、粗纤面包等。就是用没有去掉外面麸皮和麦胚的全麦面粉制作的面包。
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丰富,有利于促进肠道健康、预防肥胖,而且生糖指数低,是比较好的主食来源。
如何辨别真假全麦面包?
不过购买全麦面包一定要注意避坑,因为有很多「假全麦面包」。为了避免把全麦面包吃成智商税,在购买时需掌握正确的辨别技巧。
1、检查面包外观
颜色呈褐色、组织干燥而粗糙是最基本的判断标准。全麦面包切片后,颗粒清晰,还能看到里面夹杂的点点麸皮。
2、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
根据我国现行相关规定,添加量越大的原材料,在配料表中排名越靠前。如果全麦粉写在最前面,说明这款面包中全麦含量是较高的。
若是小麦粉排第一位,全麦粉在后面,这款面包就是“假全麦”无疑了。
如果配料表中连“全麦”二字的影子都没有,那么恭喜你,可以放下手中的钱包了。
某全麦品牌配料表:全麦粉排第一,且明确标注添加量
严格意义上来说,用全麦粉做的面包才叫全麦面包,但它成本高,口感粗糙,很多人不爱吃。
所以,不少商家会用「小麦粉」加「麸皮」为主料,其中掺点全麦粉意思一下,虽然降低了商家成本,也能照顾客人的口感,但是这样的全麦面包,就不够健康了。
只有由 100% 全麦粉制作的全麦面包,才是最健康的。
因此,大家下次买全麦面包前,记得多看一眼配料表,或者问一下店员,确定全麦比例后再购买。
减肥中的朋友还需格外留心下营养成分表:脂肪和钠越低越好,膳食纤维越高越好。如果面包里还添加了糖、人造奶油之类的成分,导致总体热量偏高,全麦也于事无补。
3、检测面包弹性
真正的全麦面包,恢复力较差,质地干硬、缺乏弹性。如果用手指按压面包,面包Q弹蓬松,很快回复原样,大概率是假全麦。
4、警惕廉价“全麦面包”
除却口感体验差,100%全麦面包难以推广的另一个原因是制作成本较高。
由于全麦粉易变质,制作周期长,从成本上来说,全麦粉比小麦粉贵50%,市场价也是普通小麦面包的二倍之多。
当遇到店家抛售的“低价全麦面包”时,就要留个心眼了。
5、试吃面包口感
高含量全麦面包咬下去后,可以品尝到细碎的颗粒感。也有厂家为了兼顾消费者的味蕾,在全麦面包中加入面粉、黄油等配料中和原本的苦涩口感。
号称既“减肥又美味”的全麦面包,是不存在的。
虽然健康的面包,口味可能稍差一点,但是面包作为我们日常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还是要谨慎选择啊!
如果实在嘴馋,以全麦为主,花式面包为辅的吃法,也是可以哒~
资料:高质量生活家
编辑:李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