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有专家想挑战中医诊孕 确诊要借助诊断仪器
近日,北京积水潭烧伤科医师“阿宝”悬赏10万元挑战中医能否“脉诊验孕”的事情在全国正闹得沸沸扬扬,被誉为“9月发生的医疗界大事”之一。14日,有自称济南本地中医人士陈先生致电本报称愿迎战。记者采访多位医院资深中医专家,他们表示,掌握“号喜脉”医术的中医师凤毛麟角,在日常接诊中其实最终确诊还是要运用西医B超等设备诊断。
约战者
微博名人“烧伤超人阿宝”,也就是北京积水潭烧伤科主治医师宁方刚。
他认为切脉验孕是没有根据的,并通过微博发起挑战,表示愿出5万元的奖金,以随机盲法测试中医脉诊妊娠与否的准确率,如果有挑战者的准确率超过80%,将能得到奖金。而且,这样一来的话,宁方刚就宣称:终身不称中医是伪科学。目前,“挑战赛”奖金已在部分网友的赞助下追加到了10万元。
VS挑战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杨桢
他表示,不仅中国自古以来有切脉验孕的说法,从西医角度看,由于孕妇的血液循环受到妊娠的影响,理论上也可能出现脉搏的变化。
成都老中医吕即来他表示,愿意出20万作为奖金,摆一个中西医擂台赛,并声称不但要验孕,还要挑战通过诊脉来判断还有几天来月经。
自称中医爱好者,男子欲挑战
“我看时报13日报道有人悬赏10万元挑战中医‘脉诊验孕',我想应战,希望贵报能帮我联系下。应战并不是为了奖金,而是让西医能真切了解中医是能够检验怀孕的。”14日,60岁的陈先生致电本报称,他是一位中医研究爱好者,目前已研究中医十几年,特别对于诊脉颇有研究。
在得知陈先生的诉求后,记者微博私信了此次“挑战赛”的代理人、运作者王志安,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应。记者翻阅“阿宝”的微博发现,他14日重申应战要求:“三甲医院副高及以上职称。民间无证中医、江湖非法游医、个体诊所医生,以及基层医生恕不接待。”这也就是说陈先生并没资格迎接挑战。
对此,陈先生很失望,“为什么非要三甲医院副高以上职称的,许多中医高手也会出自民间。我们会骑车,骑得还很好,就因骑的不是山地车就不行了吗?”
中医诊孕最终要借助诊断仪器
不但有济南本地中医爱好人士想挑战“脉诊验孕”,很多医院的中医专家也在关注此事。14日上午,是济南市中医院妇科主任中医师桑海莉坐诊的时间,前来找她看病的女患者络绎不绝。陈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的经期已推迟半个月,怀疑怀孕,前来就诊。桑海莉先询问了她的病史,看了下她的脸色,随后让她的手放在号脉枕上,仔细号脉。“我还是很信任中医的,婚后我一直不孕,就是用中医调理的。”陈女士说。
桑海莉说,通过把脉的确可以诊断妇女是否怀孕。传说中的“喜脉”,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滑脉”.就中医搭脉时的感受来说,“滑”被描述为“像血管中有一排气泡,依次经过搭脉的三根手指,是一种珠子滚过的感觉。”“但只凭号脉就能验出是否怀孕也是不科学的。”桑海莉说,中医讲究“四诊合参”,即诊断过程中望、闻、问、切缺一不可。
在为陈女士诊断出“喜脉”后,桑海莉表示她还需要去做早孕妊娠试验,等40天后做B超查孕囊才能最后确诊。“现代中医认为,做B超是检测怀孕最重要的一步。诊脉是中医的特色,但具有参考意义,不具决定意义。”桑海莉说。
并非孕妇独有 白胖子可能也有“喜脉”
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宋鲁成也深谙中医脉学研究。他说,中医所说的“滑脉”并不是孕妇专有的脉象。在病理情况下,滑脉可见于贫血、风湿病、急性感染发热后期、急慢性胃肠炎等病人身上。在一些正常人身上,也有可能呈现出滑脉的脉象,如痰湿体质的人就经常被诊出“滑脉”,这样的人通常表现为体形肥胖、肚大腰圆、面色发白、胸闷痰多等。此外,还有些孕妇并不出现“滑脉”现象。
宋鲁成说,诊脉分为“宏观脉象”和“微观脉象”,喜脉即属于微观脉象,中医把脉不但能把出喜脉,胃炎、甲状腺疾病、脊椎劳损等都可以通过脉象诊断出来的,这都属于微观脉象。而一个人的体质属于阳性体质还是阴性体质等,则为宏观脉象。
能诊喜脉医生只有千分之一比例
“山东就有专门的脉学研究,目前山东省的脉学研究以金伟为首的金氏脉学最为突出,金伟老先生是山东医药研究院脉学研究所所长,不仅可以摸到脏器的‘虚’、‘实',还能摸到实在的病变,准确率在80%-90%.”宋鲁成说,就像当年华佗摸到曹操脑部有个风涎一样,“实际风涎就是现在所说的肿瘤。”
不过宋鲁成坦言,脉搏跳动规律非常微小,要用化境的状态诊脉,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学成“微观脉象”,学习过程很艰苦,所以现在会诊“宏观脉象”的中医师很多,但能诊“微观脉象”的中医师凤毛麟角。“也就千分之一的比例,没多少人能准确诊出喜脉。但不能因为没多少人能诊断出,就说中医无法诊孕。”
接受采访时,中医专家均表示,中医不是“伪科学”,只不过是中医很多用药诊断的机理很难有一套科学理论去解释。
【网友观点】
网友@小猪哼哼1020: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西医有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有哪家是靠某一项就轻易下诊断的吗?无聊。
网友@evallhev:你这个挑战一出就发现你的确是没学过了解过中医,你限定用把脉,可是中医的探查方法是综合所获得资料做出判断,你这样挑战如同限定西医仅仅通过查看白细胞升高来判断是否有肺感,不能看其他问其他,如此你就是超人也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这和几十年前中西大战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
网友@toobee银僧秦守:你这叫挑战?就出个钱,最后还是你定规矩,让别人去测。呵呵,给你个听诊器怎么样,你也去测测才对。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西医微博约战中医“号喜脉” 有这工夫多治俩病人
“是喜脉啊,娘娘怀了龙胎……”类似的情节,在古装电视剧里再寻常不过,但是,最近微博上一个关于“号喜脉”的挑战却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微博名人“烧伤超人阿宝”认为切脉验孕是没有根据的,并提供五万奖金发起挑战。
对此,有医学界人士认为,号脉只是中医的诊断手段之一,有经验的中医号出喜脉约有八成的成功率,比不了现代检查怀孕的准确率,但仅就此一点认为中医是伪科学,那不是科学的态度。
□东方今报记者 董彩红/文 邱琦/图
【热点】
西医微博约战中医“号喜脉”
近日,微博热门话题“西医约战中医”一次次刷新关注度,战火愈燃愈烈。
这次战火的起因是由微博名人“@烧伤超人阿宝”发起。
9 月13日,“@烧伤超人阿宝”发布了一条微博:【阿宝挑战中医脉诊大师公告】挑战对象:全国三甲医院副高及以上职称中医均可参加。挑战内容:中医脉诊妊娠与否,随机盲法测试。准确率超过80%为胜。奖励:挑战者无论胜负无需付任何代价。若胜利,阿宝将提供奖金五万元并终身不称中医为伪科学。欢迎爱好科学的土豪增加奖金。
该微博一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杨桢转发称,阿宝拉黑了他,无法报名很着急。后来,有网友替他报名。杨桢宣布接受挑战后,阿宝称请资深媒体人王志安全权办理此事,并寻找客观公正的第三方制订合理方案。这时,挑战赛奖金已经在一些人的赞助下追加到了10万元。但因为细节等问题,双方到底何时开战,并无准确结果。
【升级】
成都中医出20万奖金再摆擂
10月12日,此事又有新进展。
成都中医吕即来在微博上给阿宝的委托人王志安发信息称:“我是成都吕即来……在中医临床工作已22年,目前是中医执业医师,看到中医验孕的信息,决定参加应战。”此外,吕即来还说,“不但要验孕,还要挑战通过诊脉来判断还有几天来月经”。
吕即来决定在成都开展一场更大、更全面的中西医较量后,得到了众多同行的支持,包括资金支持,“有了他们的支持,加上我自己筹钱,我愿意出20万作为奖金。”
下一步,他们就会征集癌症、肿瘤、乙肝、高血压、类风湿等病种的患者,双方诊治前,会找权威医院出具诊断报告,“这样就能得出治愈率、有效率、显效率三个方面的量化指标,谁赢谁输一目了然。”吕即来称,这大概需要3到6个月时间。
【说法】
借西医来反驳中医的观点是不合适的
关于中西医的争论由来已久。记者留意到,作为挑战的发起者,阿宝在微博中多次调侃中医,曾表示有实力的媒体可以组织个“中国好中医”海选大赛等。而此次升级接招的成都中医吕即来也不是第一次反驳类似的言论和观点。
提到屡屡被人攻击的中医,吕即来说,每个学科都不是完美的,都有缺点,但不能因为一个缺点就否定一个传承了上千年的学科。他希望通过此次事件,能让更多人更为理性地看待中医和西医。
对于微博上的热门帖子,河南省多家中医院的专家昨日表示,中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有很多优点,虽然当今现代医学发展很快,但借西医来反驳中医的观点是不合适的。此次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有博人眼球、炒作的嫌疑,他们宁愿腾出更多时间为患者做有效治疗,并不愿意去接招做什么无谓的挑战。
【释疑】
号出喜脉容易吗?专家说有八成几率
针对大家关注的中医是否能号出喜脉,如今医院门诊多是用哪些诊断方法来验孕等?记者也采访了多位中医专家给予解答。
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胡晓华介绍,在西医引进中国之前,一直是靠中医号脉的手段来诊断。
“从脉象上来说,很多女性怀孕后,由于孕激素的上升,脉象表现为‘滑’,比较流畅、圆滑的感觉。”胡晓华说,一般在女性怀孕30天~40天后,医生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顺序放在其左手的手腕上,无名指、中指和食指三个指头都能清晰地把到跳动得很欢快的脉象,就像指肚放在算盘珠上,感觉脉搏跳动得有力。
对于成功率,胡晓华说,有经验的中医把出喜脉是很容易的事,其成功率在80%左右。
【调查】
目前多是通过B超或查血等方法核对
既然中医能号出“喜脉”,如今在各家医院妇产科也是用“号脉”手段诊断怀孕吗?
对此,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胡晓华介绍,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已有了更准确的监测手段,例如B超、查血等,所以,这项源于传统的“号脉”方法已不再使用。如今把出“孕脉”的情形,一般都发生在一些非门诊的场合,比如亲戚朋友之间熟悉,通过中医来把一脉。而在正式的门诊中,没有医生会通过把脉就说出患者怀孕的事实。为了准确诊断,都会进一步通过查血、B超等来确认。
“把脉只能作为参考。” 胡晓华说,如今医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依靠B超等可以清晰查验出来。而“号喜脉”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几率。因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类似“滑脉”现象,例如,感冒咳嗽的人群、肥胖的人群等,脉象也有“圆滑”的感觉。所以,号喜脉主要是靠中医丰富的经验以及望闻问切等综合判定才可以。
■声音
把脉号出男女的说法没有依据
很多人说中医在号出喜脉的同时,也能号出“男孩女孩”,对此,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胡晓华表示,虽然传言有古书记载“男左女右”的说法。通过左右手脉象的强弱来判断,左手脉强的是男孩,右手脉强的是女孩。但在临床上诊断发现,这种左右手的差别很细微,很难比较出来,所以号出男女的说法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拿号喜脉准确率说中医是伪科学,那是胡说八道
31岁的中医杨乐:B超等检查手段只是现代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机械、物理学家智慧的体现,难道这些发明都是西医的功劳吗?我觉得目前的争论及挑战毫无意义。
西医“妙手仁心001”:号喜脉是中医的古老手段,虽然有一定准确率,但绝不像电视剧中那么神奇,更比不了西医现代检查怀孕的准确率。如果就此说中医是伪科学,那是胡说八道!
中医脉诊能让看病少走弯路
脉诊验孕挑战不断升级,引发网友对传统中医绝学的好奇
28种脉象“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中医脉诊有退化趋向
今天是世界传统医药日。不久前,@烧伤超人阿宝在微博发起公开挑战——愿出5万元,测试中医脉诊妊娠的准确率,并称若准确率超过80%,将不再称中医为伪科学。面对网友“叫板”,成都中医吕即来接受挑战。在脉诊挑战不断升级的同时,也引起网友对传统中医绝学的好奇。把脉的原理是什么,摸到的究竟是怎样一种脉相感觉,“滑脉验孕”是否靠谱,本地老中医将为我们解开其中玄妙。
解读
“中医脉诊验孕主要是看脉相是否为滑脉,但滑脉不一定是怀孕,怀孕也不一定都表现为滑脉。”武汉市中医医院肝胆科专家郑翔直言,这一论战从题目设置上就已经失败了,因此自己不会参加,也不建议同行跑去较劲儿。
除了怀孕以外,多种生理或病理情况都可以表现为“滑脉”。如肥胖人群多为痰湿体质,常诊出滑脉,一些咳喘、风湿病人也可表现为滑脉。另一方面,已怀孕的女性也有很多不是滑脉,如孕早期或体质虚弱者。郑翔说,“喜脉”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中医名词,大家对它的了解,更多来自于影视作品中,而影视作品追求艺术性地夸张。
“滑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刚刚研究生毕业,正在武汉市中医医院临床实习的赵孝鹏描述,“像一排珠子滚过去,血流充盈,非常流利”。他同时表示,这种差别非常细微,只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摸出来。
“事实上在古代,脉诊验孕的准确率是很高的。”郑翔坦言,由于缺少其他检验方式,把脉成了重要的诊断依据,逼着医生积极摸索。如今,验尿、验血或做B超,都可明确是否怀孕,把脉更多做为一种佐证和用药参考。
“滑脉”不等于“喜脉”
制图陶刚
探访
把脉绝学日渐流于形式
解惑
中医把脉摸出什么样的感觉
记者连日来走访武汉多家中医院,发现脉诊作为中医诊疗特色虽然都在坚持,但多数流于形式。有的诊室比较嘈杂,医生象征性把一下脉,便匆匆给出结论。一些年轻医生索性跳过这一环节,问诊后直接开检查单。
郑翔说,如今患者在中医医院就诊,医生把脉后也会建议患者做个检查,即便按照纯中医的诊疗方式,“望闻问切”中“切”也是排在末位的,这里面大有深意。首先,这说明把脉固然重要,但其重要性高不过前三者,医生要综合各方面捕捉到的信息作出判断。其次,说明把脉的难度远高于前三者,而稳定性差强人意。
临床上,脉象所示与患者症状有出入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是因为很多疾病不会首先体现在脉象,而是“写”在患者的脸上和身上,还有一些疾病正好相反,脉象有体现但患者尚未出现不适。出现这种情况,医生就要根据信息的价值做出取舍,或“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
实习医生赵孝鹏坦言,中医常以自然界的事物取类比象,描述不同脉象的不同触感,如弦脉“如按琴弦”,滑脉“如盘走珠”,这些描述虽然生动,分辨起来却非常困难。由于把脉“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又不具备不可替代性,在追求效率的现代社会日渐式微,也就不难理解了。
“把脉难,难在没有任何捷径,只能一点点积累经验。”郑翔回忆,自己学把脉从数脉搏开始,摸得多了渐渐融会贯通。如今他接诊患者,总会让徒弟拿一遍,自己再拿一遍。把脉的作用,是像舵手一样给医生指明方向,增强了检查的针对性。所以,即使在医学发达的现在,传统把脉仍大有用武之地。
中医将正常人的脉象称为“平脉”,节律整齐,来去从容和缓,充实有力。常见的二十八种脉象包括浮、沉、迟、数、滑、涩、 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革、牢、濡、 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大。
赵孝鹏介绍,浮脉轻取即得,如按葱管,如木在水中,主表证,如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咽痛等;沉脉重按才能得之,触感如绵里砂,如石投水,主里证和虚证。迟脉与数脉对应,迟脉一呼一吸脉搏不足四次,即每分钟心跳60次以内,主寒证;数脉一呼一吸脉搏五次以上,相当于每分钟心跳90次以上,主热证。迟数既可以是一种病理现象,也可以是一种生理现象,如跑步后一般都是数脉。而滑脉如盘走珠,把脉时有饱满感,血流充盈,它可以是一种生理现象,如怀孕,也可以是一种病理现象,如消化性疾病;与之对应的涩脉如轻刀刮竹,是气滞血瘀的表现。涩而无力,患者可能有慢性出血、畏寒怕冷的表现。涩而有力,患者可能有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的问题。
赵孝鹏说,中医认为,左手寸、关、尺分别对应心、肝、肾(肾阴),右手寸、关、尺分别对应肺、脾、肾(肾阳)。因此把脉时,左右手都要把到。如果病人因休克、血压低摸不到脉搏,还可以“把”颈。
故事
答疑
孕3月肝功能异常脉象提示真凶
哪些疾病单凭把脉就能确诊
17日下午,武汉市中医医院肝胆科主任医师郑翔的专家门诊,一名准妈妈赶来复查。
30岁的徐女士是一名国企职员,去年结束9年恋爱长跑,和老公领证结婚。考虑到双方年纪都不小了,徐女士着急要个孩子。因患多囊卵巢综合症,她吃了半年“达英35”调理,今年6月终于迎来佳音。
9月,徐女士孕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指标超过200(正常值0—40u/L),这种情况若放任不管,将影响胎儿发育,但打针吃药,同样存在风险。医生举棋不定,徐女士只得辗转于武汉各大医院,月底经人介绍找到郑翔的诊室。
郑翔把脉发现,一般情况下孕妇血流充盈,会呈现出“如盘走珠”的滑脉,而徐女士滑脉很不明显,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他认为,徐女士的肝损伤是由胎动不安引起的,并非肝脏本身出现了问题,决定放弃治疗肝病,而从养血安胎入手。经过一个月的调理,患者昨复查时肝功能已恢复正常。
郑翔介绍,西医对一些发病机制不清楚的情况无从下手,中医从气血阴阳角度辩证施治,恰恰弥补了这个不足。
郑翔介绍,把脉时首先要找准寸、关、尺的位置。手腕桡骨茎突向内侧推,手腕横纹处为关脉,用中指按住。然后落下食指和无名指,食指的位置的就是寸,无名指的位置就是尺。
为什么根据这三个点的表现,可以获知全身的情况?中医认为,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即人体各经脉均汇集于肺,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盛衰,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
为获取尽可能准确的脉象,医患双方都要做好准备。对医生来说,除了扎实的把脉技术,保持心境平和十分重要,古时讲究医生一呼一吸间,脉搏跳动4下。对患者来说,要避免饱餐、饮酒、吵架、疲劳等影响诊断的因素。此外,把脉要求绝对安静的环境,左右手都要拿,脉诊不少于1分钟。
哪些疾病是单凭把脉就可以确诊的呢?郑翔介绍,把脉时患者皮肤发烫,脉搏较快,即可确诊发热,结合症状可进一步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热;患者脉象紊乱,表现为忽快忽慢的“结代脉”,可确诊心律失常;患者脉象特别快,怕热,眼球突出,可确诊甲状腺亢进;老年患者脉弦而有力,可确诊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