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能体肥胖(痰会变成什么)

文章目录:

胖人多痰湿 调理是关键

中医常说“胖人多痰湿”,肥胖的原因也多与“湿、痰、虚”有关。

据中医专家介绍,湿气的发生,多和水液代谢异常有关。而中医讲水液代谢,多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来论。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水液主要是靠肺、脾、肾和三焦来调节,心肝辅助调节。中医认为,肺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饮,肾主气化代谢,三焦是津液代谢的通道,体内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津液才能代谢正常。

异常情况下,如果肺脾气虚,人体代谢的能力不足,表现出气虚肥胖,主要表现是肉特别松软,还胆子小,容易感到乏力,动一下就出汗。气虚久了就可能导致阳虚,阳虚肥胖主要的表现就是怕冷,常感到手脚发凉,不爱动,体重容易反弹。如果能量不够,或者能量局部不通,身体调节水液代谢的能力就会失职,多余的津液无法正常代谢排到体外,那么就堆积在体内,变成痰湿。痰湿堆积在体内,就容易出现腰腹部肥胖。

据《大河健康报》

胖人多因“痰”致病,中医帮你科学减重

关注体质科学减重

众所周知,肥胖是种病,不仅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还会加速肝脏衰老,并与13种癌症息息相关。中医可以通过改善体质、调整人体状态,从体质的角度预防肥胖。所以,科学减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才能更好地达到科学减重的目的。

“肥人多痰”有何表现?

体形肥胖,尤其是腹部滚圆、腹围超标,面部和额头部位出油多、常出汗、不喜欢运动、夜间睡眠时打鼾严重……出现以上症状的人,大多就是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由于身体内痰湿堆积无法正常代谢,导致新陈代谢缓慢,除了肥胖,日久还容易发生“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冠心病、中风等疾病。

腹型肥胖多是“痰瘀互结”

研究提示:肥胖痰湿体质者有出现血瘀的趋势。相对于非痰湿体质和健康人群,痰湿体质的人各项血液指标均显著增高,且多存在微循环障碍,临床有血瘀症状表现。超重/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是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环节,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单纯性肥胖病机以痰湿为主,腹型肥胖病机则多是痰兼瘀,所以很多肥胖患者在临床上都有痰瘀互结的症状出现。荷丹作为纯植物中成药,以荷叶为主药,行气祛湿;配合山楂、番泻叶化痰降浊,盐补骨脂温补肝肾;丹参活血化瘀,全方共奏化痰降浊、活血化瘀之功效。且研究证实,荷丹可减轻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改善患者BMI、TG/HDL-C水平[1]。荷丹可调节糖脂代谢多项指标[2],与西药联合使用优势互补,是临床医生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综合征的重要选择。

健康饮食调理体质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高脂、高糖食物摄入明显增加,豆类、蔬菜、粗粮等食物已渐渐远离了我们的餐桌。当前正餐和零食相混合的饮食模式,已成为国人进食常态,我们要远离不健康饮食方式,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健康饮食可以调理身体,促进代谢。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维持消化系统健康和控制体重,关注健康,科学减重,从现在开始。

代谢综合征易变生重症,刘教授除痰化瘀消除肥胖,综合征自消

临床上,常常可以看到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肥胖并存的患者,甚至有的患者还会伴有脂肪感,这就是典型的代谢综合征,此类疾病,往往相互狼狈为奸,变生它疾。比如说,变生能够肾病或者中风等等,严重影响生命健康。全国首届百名杰出女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李振华亲传弟子刘爱华教授临证经验丰富,被誉为杂病圣手,诊治代谢综合征疗效颇佳,现将治疗经验分享给大家。

代谢综合征到底是怎么回事?

西医认为,代谢综合征是指与多种代谢异常相关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其关键环节是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还包括脂肪肝病、高尿酸血症、微量白蛋白尿、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低度炎症反应、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异常、神经内分泌异常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可能还不断有新的疾病状态加入。

比如,它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会加速冠心病和其他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和死亡危险,对于此病,中医往往能够 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代谢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消渴”、“痹证”、“历节”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脾气亏虚,运化失司,津液不归正化而凝聚为痰湿,痰湿大量积聚于皮下则表现为体型肥胖。

本病与体质关系密切,痰湿质、气虚质和痰湿夹瘀质是肥胖最常见的三种体质。其实,这些体质与脾胃肝胆关系密切,痰、湿、瘀、浊、郁、虚等互见,疾病涉及多个脏腑。因此治疗代谢综合征宜整体调控,虚实兼顾,重视调理脾胃,恢复其升清降浊之正常生理功能,为治病求本之法。

刘爱华教授这样治疗代谢综合征

刘爱华教授在门诊上曾经治愈一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成某,男,47岁,患者平素耐热不喜空调,体硕肚肥,精力过人,能吃会睡,几未生病。然年四十后仍肥,酒肉过食,夜宵不停,烟酒过嗜,运动太少,近三年每年体检或有轻度高脂血症、偶有空腹血糖受损、晨起或见血压升高至临界。体重达95KG,精力与体力尚可。家族不乏因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所引发脑溢血患者。

2020年3月7日一诊,刻诊:嗳气,腹胀,大便黏腻,常矢气。诊见脸色油滑,毛孔粗大,口臭喷人,从未关节痛;舌暗有瘀点、舌苔厚腻根浊腐、白中衬黄、舌下二根静脉深紫迂曲粗大,脉滑有力。

医院查体:轻度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脂血症,空腹血糖6.8mmol/L;血尿酸512umol/L,伴有轻度脂肪肝。

曾服用西药无效果。刘爱华教授认为患者属长期食积不化而致痰瘀互结之证。宜先化其食积与痰浊,保和丸、枳术丸加减:

处方如下:焦三仙、炒莱菔子、法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枳实、炒白术、炒黄连、葛根花、砂仁(后下),14剂。

患者服药后腹胀减,大便成形,不粘不臭,日2行,体重减轻2.5公斤。血糖、血压都趋于稳定,嘱患者继续服用上药治疗。

一个月后查体,舌腻白中衬黄中根黄腻、舌下静脉仍紫曲增粗,脉弦滑;查血脂三项正常,尿酸396mmol/L,脂肪肝消失,体重降为92.5公斤,此显处痰瘀大去,而血中痰浊和瘀血未得尽化。调方如下:

焦三仙、炒莱菔子、法半夏、茯苓、陈皮、炒白术、桂枝、紫苏叶、当归、川芎、赤芍、丹参、厚朴、苍术、干姜、枳实、炒黄连、炙甘草、生姜,另服参苓白术散。

患者服用上方后,口臭与嗳气打饱膈腹胀消失,大便成形,日1行,舌暗、舌根稍腻,舌瘀斑点及舌下二根静脉紫曲变淡,脉弦滑。效不易法。继续巩固3个月。

血脂、血糖、血压、尿酸均正常,体重86公斤。胃口佳,二便正常,口臭等症状完全消失,舌苔根部微腻,舌斑消失,舌下二根静脉紫曲变淡变细,患者获得临床痊愈。现将这个这个成果分享给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