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导致多痰(肥胖导致多痰的原因)

文章目录:

胖人多痰湿 调理是关键

中医常说“胖人多痰湿”,肥胖的原因也多与“湿、痰、虚”有关。

据中医专家介绍,湿气的发生,多和水液代谢异常有关。而中医讲水液代谢,多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来论。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水液主要是靠肺、脾、肾和三焦来调节,心肝辅助调节。中医认为,肺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饮,肾主气化代谢,三焦是津液代谢的通道,体内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津液才能代谢正常。

异常情况下,如果肺脾气虚,人体代谢的能力不足,表现出气虚肥胖,主要表现是肉特别松软,还胆子小,容易感到乏力,动一下就出汗。气虚久了就可能导致阳虚,阳虚肥胖主要的表现就是怕冷,常感到手脚发凉,不爱动,体重容易反弹。如果能量不够,或者能量局部不通,身体调节水液代谢的能力就会失职,多余的津液无法正常代谢排到体外,那么就堆积在体内,变成痰湿。痰湿堆积在体内,就容易出现腰腹部肥胖。

据《大河健康报》

胖人多因“痰”致病,中医帮你科学减重

关注体质科学减重

众所周知,肥胖是种病,不仅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还会加速肝脏衰老,并与13种癌症息息相关。中医可以通过改善体质、调整人体状态,从体质的角度预防肥胖。所以,科学减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才能更好地达到科学减重的目的。

“肥人多痰”有何表现?

体形肥胖,尤其是腹部滚圆、腹围超标,面部和额头部位出油多、常出汗、不喜欢运动、夜间睡眠时打鼾严重……出现以上症状的人,大多就是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由于身体内痰湿堆积无法正常代谢,导致新陈代谢缓慢,除了肥胖,日久还容易发生“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冠心病、中风等疾病。

腹型肥胖多是“痰瘀互结”

研究提示:肥胖痰湿体质者有出现血瘀的趋势。相对于非痰湿体质和健康人群,痰湿体质的人各项血液指标均显著增高,且多存在微循环障碍,临床有血瘀症状表现。超重/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是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环节,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单纯性肥胖病机以痰湿为主,腹型肥胖病机则多是痰兼瘀,所以很多肥胖患者在临床上都有痰瘀互结的症状出现。荷丹作为纯植物中成药,以荷叶为主药,行气祛湿;配合山楂、番泻叶化痰降浊,盐补骨脂温补肝肾;丹参活血化瘀,全方共奏化痰降浊、活血化瘀之功效。且研究证实,荷丹可减轻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改善患者BMI、TG/HDL-C水平[1]。荷丹可调节糖脂代谢多项指标[2],与西药联合使用优势互补,是临床医生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综合征的重要选择。

健康饮食调理体质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高脂、高糖食物摄入明显增加,豆类、蔬菜、粗粮等食物已渐渐远离了我们的餐桌。当前正餐和零食相混合的饮食模式,已成为国人进食常态,我们要远离不健康饮食方式,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健康饮食可以调理身体,促进代谢。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维持消化系统健康和控制体重,关注健康,科学减重,从现在开始。

为什么说“胖人多痰,瘦人多火”,中医教你看“胖瘦”

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是稍微喝点水就发胖,还有一种是怎么吃都不胖,那对于这种情况,中医有个特定的解释,叫做“胖人多痰,瘦人多火”,什么意思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胖人多痰。所谓的脂肪,其实就是“痰湿”,一般就是因为脾胃虚弱导致的,在中医上,脾胃有个功能叫运化水湿,一旦脾胃不好,水湿运不出去,就会凝聚在一起形成痰湿,时间长了,就会变成脂肪堆积在你的肚子,大腿上,所以《脾胃论》中记载“脾胃俱虚,少食而肥。”

那如果你吃的少,却容易胖,就是脾胃虚,身上有痰湿了,而且这种叫虚胖,容易出现只想躺着不想动,头晕,犯困的情况,另外伸出舌头一看,舌头胖大,苔白腻,两边还有齿痕,或者说平时上厕所大便稀,不成型,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会容易生病感冒,那这时你就可以用个医圣张仲景的枳术汤,这个方子主治的就是“心下坚,大如盘”,也就是有大肚子,肥胖的情况;

其次,瘦人多火。《脾胃论》中描述“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就是说,怎么吃都不会胖的人,一般就是胃里有火了,这一把火会把你吃的东西都给烧掉,那就不会堆积在你身上产生脂肪,并且因为食物都被消耗了,所以你就容易饿。

那如果你总是吃很多,但却不发胖,并且还容易饿时,多半就是胃里有火了,因为这火在你身体里一直烧,所以你就会感觉胃里很空还发热,好像有种饥饿感,并且还会出现口干口渴,喜欢喝凉水,以及容易牙龈肿痛,出现口臭,口腔溃疡等情况,所以如果你想长胖,长肌肉的话,就得把胃里的火给灭了,可以用个方剂,叫玉女煎。

我刚才提到的这两个方子,好奇的可以自己在网上搜一搜,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想用这个方子调理的话,建议去附近医院找医生给你辩证一下,看看你的情况对症不对症,或者药量应该用到多少合适,千万不要自己盲目用药,不然的话可能没效果。

那今天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说出来大家讨论一下,我看到了也会帮忙解答,我们下期再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