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名方集锦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从医七旬,学识渊博,经验宏富。他坚持临床数十年,积累经验量多,每有创获,必出新方,治疗疑难杂症,应手取效,可谓圆机活法,自出机杼。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研制的“复肝丸”(紫河车、红参须各20克,炙地鳖虫、炮甲片、光郁金各24g,参三七12g,生鸡内金、广姜黄各18g,共研极细末,虎杖、石见穿、蒲公英、糯稻根各120g,煎取浓汁泛为丸,每次3g,日服3次,1个月为1疗程)治疗慢性肝病效果显著。
80年代研制的“益肾蠲痹丸”(熟地黄、仙灵脾、鹿衔草、淡苁蓉、全当归、鸡血藤、露蜂房、蕲蛇、地鳖虫、僵蚕、蜣螂虫、炮山甲、全蜗、蜈蚣、广地龙、甘草等,研末泛丸如绿豆大,每次6~8g,日服3次)治疗顽痹成果斐然。
他为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所创制的新方,更是不可胜数。如治疗乙型脑炎的“夺痰定惊散”(炙全蝎15只,巴豆霜0.25g,犀黄0.35g,硼砂1g,飞朱砂、川贝母、天竺黄各1.5g,飞雄黄1.2g,陈胆星3g,麝香0.15g,研极细末,每次0.7g,幼儿0.4g,日1~2次鼻饲,以排出浊便为度)。
治疗热性咳嗽的“清肺定喘汤”(金荞麦、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各24g,苍耳子、天浆壳各15g,炙枇杷叶、化橘红各10g,甘草6g,水煎服)。
治疗慢性咳喘的“定喘散”(红人参、北沙参、五味子各15g,蛤蚧1对,麦冬、化橘红各9g,紫河车20g,共研细末,每次1.5g,日服2~3次)。
治疗癫痫的“涤痰定痫丸”(炙全蝎、炙蜈蚣、炙僵蚕、广地龙各60g,陈京胆、川石斛、天麻、青礞石、天竺黄各45g,白芥子、化橘红、石菖蒲各30g,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3~5g,日服2次)。
治疗风心病的“心痹汤”(生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各15g,当归尾、丹参、桃仁、红花各9g,水蛭粉1.5g分吞,虻虫1.5g,炙甘草10g,水煎服)。
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健脑散”(红人参、炙马钱子、川芎各15g,地鳖虫、当归、枸杞子各20g,地龙、制乳香、制没药、炙全蝎各12g,紫河车、鸡内金各24g,血竭、甘草各9g,研极细末,每次4.5g,日服2次,连服2~3个月)。
治疗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的“胃安散”(莪术50g,红参45g,生黄芪、怀山药、蒲公英、枸杞子各90g,鸡内金、炮刺猬皮、生蒲黄、五灵脂、徐长卿各60g,炮山甲、玉蝴蝶、凤凰衣各45g,甘草30g,研极细末,每次4g,每日3次,餐前服);
治疗高脂血症及单纯性肥胖的“降脂减肥汤”(制苍术10g,黄芪、草决明、丹参、冬瓜仁各15g,泽泻、冬瓜皮、生山楂各20g,淫羊藿18g,生薏仁30g,干荷叶、枳壳各6g,半夏5g,水煎或改丸剂服)。
治疗肾阳不振的“培补肾阳汤”(仙灵脾15g,仙茅、枸杞子各10g,怀山药30g,紫河车6g,甘草5g,视症加味,水煎服)。
治疗外伤性截瘫的“龙马起废丹”(制马钱子0.15g,鹿角片0.4g,乌梢蛇、炙地鳖虫各1g,地龙、蜂房各1.5g,如法炮制,每片0.25g,上为1日量,分3次服)。
治疗肝癌的“化瘤丸”(人参、丁香、苏木、桃仁各18g,桂枝、姜黄、虻虫、苏子、五灵脂、绛香、延胡索、水蛭、阿魏、艾叶、川芎、香附各6g,当归12g,吴茱萸2g,共研细末,加米醋250ml浓煎,晒干再加醋熬,如此3次晒干,另用麝香6g,大黄、益母草各24g,鳖甲50g,研细末调匀,装入胶囊,每粒0.3g,每次5粒,日服4次,黄酒为引)等,皆在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欢迎订阅此账号:康复医学网
微信平台ID:cnkfyx (每天推送最新康复资讯)
主编微信ID:721786001(为你的康复健康护航)
跟国医大师学养生——朱良春的“饮食三论”
【国医大师朱良春】1917年生人,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对风湿病的治疗处于全国中医领先水平;研制的“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获部、省级科技奖。
国医大师朱良春已是百岁老人,却仍然精力旺盛,这与他注意饮食养生,保持科学的饮食习惯分不开。他总结前人的饮食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饮食方案,即“饮食三论”。
饮食有节 防病保健朱老认为,饮食要合理有节,太过或不足都会影响健康,导致疾病产生。进食太少,容易引起营养不良;过量饮食,会因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特别是暴饮暴食,还会破坏消化功能,引起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
朱老建议中老年人适当节食。他指出:节食可使机体免疫力在年老时仍保持旺盛状态,避免或推迟免疫中枢器官胸腺的紊乱,从而延缓衰老。同时,节食还可使体温略有下降,这对寿命的延长也有帮助。
至于节食的原则,朱老建议:一方面,要减少动物脂肪、胆固醇、高糖、高淀粉食物;另一方面,应适当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必须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进行节食。
平衡营养 合理搭配朱老认为,当今社会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人们吃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较多,对一般的家常菜如青菜、萝卜、薯类、豆制品等摄入较少。
对于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他建议人们多选用一些植物性食品,如豆类和谷类(大米、麦、玉米),尤其是大豆。对于热能的摄入,他主张与消耗的热能保持平衡,因为摄入不足,体力下降;摄入过多,则易于肥胖,影响健康。
除此之外,朱老还建议大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不仅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够润肠通便,及时排出体内毒素。他还特别提到:韭菜、芹菜中的纤维素含量最高;在萝卜、豆芽和丝瓜等蔬菜中,含有一种叫“干扰素诱生剂”的物质,能抵抗病毒感染,抑制肿瘤发生。
糖盐适量 水分补足朱老认为,糖、盐作为营养调味品可适量摄入,但不可过食。超量就会使大脑陷入缺氧状态,出现焦躁、烦闷等精神不安症状。长期超量,还会因热量过剩引起肥胖、糖尿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并促进老化。
尤其是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降低,能量需要相应减少,需要进食一些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而不宜经常食用较多甜食。另外,每人每天对盐的摄入量以2-4克为宜,最多不能超过5克,但一天的水分补充很重要。
│湖南中医药大学-刘朝圣、彭丽丽/文,张丽/编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参与每周有奖答题互动】
百岁级老人长寿秘诀大公开,没想到这么容易!一定要试试
年长者的精神家园
掌上伙伴,伴您夕阳
人的健康长寿,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 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中外老人的长寿秘诀。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我们也能活出自己的百岁人生~
国医大师球裘沛然
少吃一口,饮食七分饱,无病活到老
“饮食七分饱,无病活到老”这是民间和中医界流传的一句话。
《素问·痹论》中也讲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肠乃后天之本,最基本的养就是从饮食着手,吃的多了,就伤了。
国医大师球裘沛然活了 97 岁,他养生的第一条就是少吃。每顿饭少吃一口,看似活得挣扎,其实深得养生三昧,那就是像远古祖先一样——“常饿”。
这一中医养生理论也得到了现代西医研究的证实,上海交大的 赵立平教授介绍,中医常说的“饭吃七分饱”,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是十分正确的:
✦ 少食可以增加肠道益生菌数量、抑制致病菌活性、改善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炎症反应,延长寿命~
✦ 另一方面,吃的太多,不但容易引起肠胃疾病,还会加速人体衰老、大脑退化、导致三高。
秦含章
少吃多餐,坚持四动
秦含章是谁?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是你每天吃的醋、酱油,喝的白酒,都和他息息相关。他之于中国食品、发酵业的地位相当于钱学森之于中国航天业,被尊为中国食品工业奠基人和酒界泰斗,现在仍担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名誉会长。
今年,秦含章度过了他的 109 岁生日,依然精神矍铄。他是怎么保健的呢?
少吃多餐,一天吃五顿
【早餐】
✦ 一袋半牛奶(共 375 毫升),咖啡(加少量糖或加蜂蜜),还会用面包机烤两片面包。
【午饭】
✦ 主食:一份很软的米饭、一个豆包或花卷之类的,粗细搭配;菜品:一荤两素,豆制品搭配,素菜也要做得软烂可口。
【下午三点】
✦ 榨一杯鲜橙汁。
【下午五点】
✦ 喝一袋牛奶或一杯咖啡,偶尔吃两片饼干。
【晚餐】
✦ 一碗杂米粥,里边有大米、小米和江米,两只豆沙包,一只鸡蛋(有时做成蛋羹),还有一份青菜泥。
为什么这样吃呢?这是因为老年人年龄大了,吸收差了,喝牛奶就能很好地补充钙。咀嚼能力差,蔬菜做得比较烂,会丢失一些营养尤其是维生素 C 等,那么鲜榨橙汁则可以找补回来。如果这些跟不上,就要补充些维生素片、钙片和深海鱼油等。
坚持“四动”
【动脚】
✦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连接着人体各器官。老人躺在床上双手抱头,做“双脚踩自行车”动作,一次做 50 下。由于长年坚持,有效改善了人体一些器官与肢体功能。
【动手】
✦ 每天练书法半小时,已练了 10 多年。“书法曾被列为最能促使人长寿的 20 种职业之首,我天天练习,获益匪浅。”
【动脑】
✦ 脑不动要生锈,经常动脑可推迟脑细胞老化,防止得老年痴呆症。章老动脑就是写诗,一般写的是有关健康、品酒的七律古诗,已写了上百首。
【动口】
✦ 常与人聊天,倾诉自己郁闷,可以有效防止不良情绪对自身健康的侵害。
北爱尔兰长寿家族
吃燕麦,远离三高和癌症
据报道,来自英国北爱尔兰的唐纳利兄妹 13 人,年龄加起来已经有 1073 岁,成为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上全球最长寿的家族。在这 13 人中,年纪最大的 93 岁,最年轻的 72 岁。他们说,自己长寿的秘诀是,早晚食用健康的燕麦粥。
近期,他们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个纪录片中,公布了他们长寿的秘诀。晚上 10 点吃燕麦粥,接着早上 7 点再吃燕麦粥作早餐。这碗燕麦粥加入牛奶,再放苹果酱作调味,日日如是。
燕麦之所有功效卓著,和其中的明星物质β-葡聚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饱腹感强的特点。据《食品与健康》刊文介绍:β-葡聚糖能杀灭肉瘤细胞、黑色素细胞等恶性细胞,对肝癌,乳腺癌的抑制率可与抗癌药物比肩,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故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之功。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表示,燕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营养素含量高
燕麦中的蛋白质、钙含量是谷物中最高的。
2.辅助控糖
燕麦的餐后血糖上升速度较慢,有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降低胆固醇
燕麦中所富含的可溶性纤维β葡聚糖和燕麦皂甙能降低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预防便秘
燕麦富含不可溶性的膳食纤维,食用后易产生饱腹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肥胖。
国医大师朱良春
一碗长寿粥,喝了70年
朱老 98 岁去世,生前身体一直很好,精力充沛,90 多岁时还一周出三次门诊,每次看二三十个重病患者,都不觉疲劳。
朱老说,除了乐观的心态、坚持运动外,他每天都会喝碗粥。
1938 年,朱良春 20 多岁,跟随老师章次公在上海行医,恰逢当地霍乱盛行,求诊者络绎不绝,朱良春每天都要看上百号病人,渐感体力不支,总是觉得疲惫,人也瘦了。在这种情况下,朱良春和母亲一起创制出这款粥。母亲每天给他做一碗,吃了几个月以后,精神逐渐好转,不再感觉疲劳。这一吃就吃了 70 年。
长寿粥
<食材>
✦ 黄芪 250 克,绿豆 50 克,薏苡仁 50 克,扁豆 50 克,莲子 50 克,大枣 30 克,枸杞子 10 克。(五人份)
<做法>
✦ 把黄芪放到沙锅里,加适量水先泡 20 分钟,然后煮 15 分钟,把水滗出来,再加一碗水,煮开之后也滗出来,最后把这些水合在一起,用这个水去煮粥。
✦ 把绿豆、薏苡仁、扁豆、莲子、大枣清洗干净,倒进沙锅,再倒进黄芪水,盖上盖,开大火,煮开之后换小火煮 40 分钟,把洗干净的枸杞倒进去,再煮10分钟即成。
✦ 一般来讲,养生粥里加的都是药食两用的食材,效力温和,偶尔吃一两次,能充饥或者满足口感,但不易看到效果。有耐心长期坚持食用适合自己的粥,养生效果才会显现出来。
季羡林
忙起来,强化大脑、气血通畅
被尊为“国学大师”的著名学者季羡林寿高 98 岁,任继愈寿高 93 岁,启功93 岁,齐白石94 岁,巴金101 岁,马寅初101 岁,钱学森98 岁,尚健在的周有光109 岁……这些“大师”级人物的寿数都远远超过中国目前的人均寿命值。为什么?归其一个字:忙。
季羡林,凌晨 4 点左右他的书房的灯就会亮起。他说:“起来好去干活呀!”算起来,九十多岁的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会超过 10 小时。
“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也是最美好的药。”
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依赖各个“部件”日夜不停地运转而保持生命永不停止地向前发展,虽然这台“机器”也需要时常静养或维护,但“动”始终是其主旋律,因此才有“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名言。
1.强化大脑
研究显示,与过于清闲的人相比,忙碌的人通常有更好的认知能力,能更迅速地处理信息,并且有更优秀的记忆力和推理能力。
2.提高身体免疫力
当人忙碌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也处于“总动员式”的戒备状态,使免疫力提高,从而更有效地预防疾病。
3.气血通畅
从中医角度说,忙碌时,人体的筋骨也能得到有效活动,使浑身气血顺畅,有利于身体健康。
4.激发创造力
忙碌的工作状态会激发人的本能动力,让人产生积极的进取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力,进而增强自信心。
5.缓解压力
忙碌的人不会产生孤独和抑郁感,忙碌能够帮助赶跑消极情绪。
6.增加快乐
让自己忙一点、找点事情做,有助于保持快乐。
好心态
三个字,胜过灵丹妙药
邵逸夫曾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香港无线TVB)的主席,也是以 102 岁高龄成为全球最年长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
他年轻时每天只睡 6 小时,其它时间都在工作。甚至到古稀之年,仍坚持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邵逸夫也是个笑口常开的人。邵逸夫很喜欢看以搞笑闻名的《憨豆先生》,他还喜欢多跟年轻人接触,说这样自己的心态也更年轻。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钱老从不抽烟,也不喝酒,这是他一生坚持的原则。除了这一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钱老常说:“我没有时间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山东文登是全国知名的长寿之乡。文登宋村镇 98 岁高龄的董奶奶身子骨硬朗,整个冬天都没感冒,可以独自料理洗衣、做饭等家务。老人早年丧子、中年丧偶、晚年丧女,一生经历很多苦难,但始终保持乐观心态,面对一切变故。
大家发现了吗?,他们长寿秘诀中,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好心态!
✦ 邵逸夫:笑口常开,工作当乐趣
✦ 钱学森:没有时间考虑过去,只考虑未来,心态积极向上
✦ 董奶奶:始终保持乐观心态,面对一切变故
良好的心态是人身的健康之源、自强之本、长寿之根。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心态良好者,善于自我调摄,保持良好情绪,可以避“遭命”(60 岁以下),改“随命”(60~80 岁以下),争“正命”(80 岁以上),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活过百岁!
1.乐观一点,寿命长点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在 8 年间,追踪调查了 10 万多名 50 岁以上女性,发现总是期盼好事发生的乐观女性死亡风险低 14%,死于心脏病的风险低30%。乐观者还不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染上烟瘾。
2.情绪好点,癌症少点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的研究指出,良性精神刺激可能改变癌细胞的代谢,同时影响免疫系统。
顶级医学杂志《细胞》刊登的一项经典实验则显示,每天傻乐的“快乐小鼠”,被人工诱导出的多种良恶性肿瘤会逐渐变小甚至消失。其中,黑色素瘤的抑瘤率为 43.1%,胰腺癌的抑瘤率为 58.2%,肺癌的抑瘤率为 36.5%。
3.心态好没压力,疾病不近身
研究显示,人体 60%~90%的疾病与压力有关:
✦ 面对压力,人体会本能地进入一种应激状态,自动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此时血压升高、心率变快,有可能诱发心梗、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
✦ 长期生活在压力下,还会导致与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大脑内侧前额叶皮层容量减小,进而降低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出现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4.消极情绪,百病之源
中医理论也认为,情绪困扰是诸病之源。《内经》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不可过度,否则就会损伤脏腑功能,影响健康。保持平和的好心态,既不过忧,也不过喜,才是长寿基础。
看了这些长寿老人的生活经验,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借鉴养生经,活出咱自己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