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判定、肥胖原因、减肥方法、减肥食谱……济南专家详解肥胖那些事
济南广电·天下泉城客户端3月13日讯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减肥、减重一时间再次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那如何鉴定是否肥胖?哪些因素导致了肥胖?应该如何控制体重?哪种情况下应该考虑手术治疗?近日,天下泉城客户端记者采访了济南多位医疗专家,为您详解肥胖难题。
体重指数超过24即为超重
4大因素导致肥胖
根据《糖尿病、肥胖和代谢》杂志分析,截至2021年,中国25岁及以上的成年超重和肥胖患者已达4.02亿,肥胖症已成为中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位列全国第6大死亡和残疾危险因素,且北方肥胖发生率普遍高于南方。
那如何分辨自己是否肥胖呢?济南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刘秀枝表示,早在2024年10月,国家卫健委颁布的肥胖病最新治疗指南中,就明确了肥胖的评估标准,其中BMI作为体重评估的一个常用指标。“以自身公斤体重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正常体重数值在14.85到24之间,如果高于24就是超重,如果高于28就患有肥胖症。”
肥胖的产生,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是遗传因素,即与肥胖相关的遗传基因,包括能量代谢、食欲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等;其次是生活方式因素,比如饮食习惯、身体活动的情况、精神心理睡眠等;长期服用激素、抗抑郁药物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的人群,也易产生肥胖。此外,粮食供给模式的改变、环境的污染以及久坐为主的生活工作方式、拥挤的生活环境等因素,都会导致肥胖。
“摄入量超过消耗量,肥胖就不可避免。”济南市中心医院医学代谢减重中心副主任医师姜强表示,随着生活水平提升,食物种类更加丰富、制作更加精致、营养也更加丰富,摄入量过多更易肥胖。
肥胖可导致9类疾病
防止反弹成最大难题
根据医疗专家研究,肥胖主要可导致9方面疾病,分别为:血脂异常。血压升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生殖异常、心血管疾病、肿瘤、危害精神心理的一些疾病以及胆石症骨关节病等其他疾病。
保持身体健康,全国减肥大军日益庞大,打开各大减肥网站、论坛,各种减肥妙招层出不穷、各种减肥励志口号不绝于耳。但与此相对的是,各种哀嚎声也随之增加,减肥太难了!反弹太明显了,5个月努力白费了……
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减重呢,刘秀枝认为,治疗肥胖症,患者首先高度重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要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低能量饮食、高蛋白饮食、轻断食的饮食、低碳水化合物等,减少淀粉类食物和油脂性食物摄入,增加谷类食物和蔬菜水果的摄入,如果合并有糖尿病,含糖量高的水果尽量不吃。
“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减重最大的难点就是防止反弹。”济南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延冰表示,肥胖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如果患者只是心血来潮短期减重,不可避免会出现反弹,必须下定决心,只有长期坚持,才能真正战胜肥胖。
姜强给出了两个建议,首先要制定科学减重方案,每周至少5天保持中等强度运动,即运动完出汗气喘但能连续说话。此外,如果减重遇到瓶颈期,可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运动计划,确保减肥效果。
BMI大于32.5并伴有并发症可考虑手术
6种手术可起到减重作用
鉴于自然减重的困难性和高复发性,越来越多肥胖人群开始转移视线,希望通过手术治疗等方式“一劳永逸”的解决体重问题。
对于减重手术,延冰表示,从专业角度来讲,如果患者BMI大于32.5,同时出现并发症,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代谢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高尿酸血症、男性性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变形性关节炎、肾功能异常等,就应该考虑减重手术治疗。
目前主流的减重手术有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腹腔镜胃旁路术以及袖状胃联合空肠旷置、袖状胃联合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袖状胃联合双通路手术等。“共6种手术,不同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但总体原则是限制摄入或者限制摄入联合减少吸收,达到减重目的。”
延冰表示,每次接触新的患者,医生都会对主要指标进行重点检测。“结合患者术前检查项目,以及是否存在合并症、家族史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得出最科学的手术方式。”
这份中医减肥食谱
请您收藏
体重管理,健康饮食是关键。刘秀枝表示,超重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低油脂、低调料、低盐、多果蔬,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
肥胖在中医临床特色点上分为几个类型:胃热火郁、痰湿内盛,气郁血瘀、脾虚不运,脾肾阳虚。可以根据肥胖的特点,辨证选择一些现代药理指导下,有减肥作用的一些中药,如菟丝子,枸杞子,玉竹、地黄、女贞子等。
此外,有些具备减肥作用的中药可药食两用,常见的包括冬瓜皮、赤小豆,茯苓,黄瓜,竹笋,魔芋,山药,鳖甲、鸡内金、荷叶,山楂,陈皮,大蒜,萝卜鲫鱼汤等等。
专家建议,炖肉时可适当加山楂、萝卜等,帮助消化、减少油脂摄入;熬粥时,可适当加赤小豆,利水,减重。可常食冬瓜、鲫鱼汤等。
此外,中医辨证指导下,可配合针灸、拔罐、穴位埋针、穴位埋线等中医适宜技术,可取得良好的减重效果。
记者:陈晶
编辑:泉欣
你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进来了解一下
//
关于肥胖,很多青年男女只关注肥胖带来身材走样的问题,而更多的中老年人已经开始承受肥胖相关的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困扰。但是努力减肥谈何容易,减重真的只是“管住嘴,迈开腿”这么简单的事情吗?有些人哭诉自己喝凉水都胖,有些年轻人看起来明明不胖却还在拼命节食,也有些人把自己的肥胖归咎于父母的遗传……肥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你又是属于哪种肥胖类型?了解这些,你才不会在减重的路上越走越艰难。
由于导致肥胖发生的原因、部位、程度不同,临床上对肥胖的分类也不尽相同。
以肥胖原因分类
根据肥胖发生的原因,可将肥胖分为原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医源性肥胖等。
原发性肥胖又叫单纯性肥胖,一般与遗传和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有关。而继发性肥胖(也叫获得性肥胖),则是由于某些诊断明确的疾病导致的,这些疾病包括下丘脑—垂体炎症、肿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继发性肥胖一般占总肥胖人群的1%。医源性肥胖是治疗其他疾病过程中,因为药物和治疗方式等医疗手段而导致的肥胖。
以脂肪分布分类
根据脂肪分布的不同,肥胖还可以分为外周性肥胖(也叫均匀性肥胖、全身性肥胖等)和中心性肥胖(也叫内脏性肥胖、腹型肥胖等),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肥胖分类。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是利用人体成分检测仪器来判断是哪一种肥胖。如果脂肪均匀分布于四肢及皮下,或者下半身(臀部及大腿)脂肪较多(常见于“梨形身材”),我们称为外周性肥胖。而脂肪主要集中在躯干部、腹内,或仪器检测出内脏脂肪超标而四肢较细的“苹果型”身材,则被称为中心性肥胖。
苹果型身材常见于男性,因而也被称为男性型肥胖,但近期的研究也发现,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女性的中心性肥胖率超过男性。
由于脂肪分布的差异,脂肪集中于腹部和内脏的中心性肥胖的危害,远大于脂肪分布于四肢或下半身的外周性肥胖。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的人群患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代谢性疾病和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同时内脏脂肪的聚积还可能导致脂肪肝、脂肪心、脂肪肾、脂肪胰等,最终使得这些内脏器官的功能出现异常。
另外,中心性肥胖也与一些妇科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有研究指出,腰臀比(更能代表中心性肥胖的特征)的升高会使绝经前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79%,使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50%。也有研究指出,由于中心性肥胖者体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浓度下降,游离雌激素水平升高,且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全身炎症反应,因而较外周性肥胖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相较于中心性肥胖,外周性肥胖者由于脂肪主要集中在大腿及臀部的皮下,因而患以上疾病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了。
其他分类方式
近几年,有科学家依据人体是否存在肥胖伴发的相关疾病,将肥胖分为代谢正常性肥胖和代谢异常性肥胖。也有专家根据个人的BMI数值大小,将肥胖分为轻、中和重度肥胖。
由于肥胖发生的原因复杂,目前临床上的干预和治疗手段也不尽相同。不分原因的盲目减重很有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无论怎样,正确认识肥胖,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微信公众号
文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营养科 秦桐
来源: 健康报
什么是真正的肥胖?不妨用这两个指标计算一下
“今天开始要减肥!”这句话都快变成反复减重失败的人的口头禅。电视里的女明星,网络上的红人,大都身材消瘦。减肥就变成了很多男性女性的“终生的事业”。但是在减肥上的误区很多人还有。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所谓的减肥的“神奇”方法再次火爆网络。
曾经的21天减肥方法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顿热潮。有些女性在尝试的时候却出现了停经,低血糖等症状。这种靠一段时间的少吃甚至不吃对身体有严重的损害。减肥靠饿是不行的!
在《我的最后一本减肥书》中,提到了一个案例,身高169的小菲就经常玩“体重过山车”。使用极端的方法突击减肥,恢复正常生活后又很快反弹。在突击减肥的时候,就因为心律不齐进了医院!
肥胖的定义可不是靠眼睛看。这两个定义肥胖的指标不妨计算一下:
根据Body Mass Index即体质指数定义,将体重和身高的比例做比较,衡量人的体重是否过重后太瘦。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 (m)^2
计算体质指数在18.5-23.9为正常情况,大家不妨计算一下,你的体质指数正常吗?依据此计算公式,165的身高体重正常在50.36kg-65.34kg都是正常的体重。
其实除了体质指数,还有个衡量肥胖的重要指标:体脂率。
肉眼可见,体型越宽的人体重越重,但是体脂率的不同可能可以让两个外形相似的人体重差距达到几公斤。这就是体脂率的不同。肌肉和脂肪密度的差异带来的。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很多的健身达人,可能只是160的小个子,虽然体重能达到55kg,但是身体看起来十分纤细,女性曲线也是十分好看。这就是健身带来的体脂率降低。能让身体的肌肉线条更加好看。
体脂率的计算公式: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手动计算体脂率较为麻烦,随着健身的普及。很多家用的体重秤都已经升级成体脂称了。成年女性的体脂范围20%-25%,男性15%-18%。根据公式,体脂率越高肥胖程度就越高。身体的脂肪含量就越高。
想要了解自己是否处于肥胖,上述两点如果都超标,那你就可能是肥胖了!
这几点减肥误区是真的吗?
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是真的。不是只有运动的时候身体才会消耗能量!在你坐着不动,睡觉的时候身体的器官,肌肉随时随地的都在消耗热量。如果靠饿使得身体变瘦,一方面肌肉燃烧的热量会越来越少,即我们说的基础代谢在降低。另一方面,身体会为了“自保”将摄入的能量最大限度的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所以,保证充足的摄入能让身体肌肉保持在健康的状态!正常情况下基础代谢才是每日消耗的“大头”,占每日消耗热量的60%-75%。所以,提高基础代谢就是提高自己热量的消耗。
不要盲目相信吃所谓的“减肥药”能减肥。杭州的63岁阿姨的肠镜检查图可让人吓一跳。肠道表面都已经发黑。目前市面上还有不少宣传某些药物或者保健品能够不运动不少吃达到减肥的效果,短期可能会出现体重的下降。这种保健品一般能有润肠通便的效果,短期使身体的水分等随着排泄物排出来,但是长期服用危害不可知!减肥还是老老实实的少吃多动才靠谱。
优质的早餐对于减肥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国家院士钟南山出生于1936年,今年已经85岁了。但是从新闻里可以看到他的身材保持得完全不像一个老年人。肌肉还是十分强壮。这与他早饭的营养是分不开的。早饭要完成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比如牛奶,鸡蛋等。
锻炼增强肌肉,让基础代谢提高。让身体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消耗。实现“躺着都能瘦”。
训练建议进行高强度的间歇训练。这种训练比常见的跑步训练的效率更高。根据研究显示,20分钟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比连续跑步1小时更有效。在长时间的跑步中,身体会渐渐适应这种消耗,后期可能很难再达到很好的运动效果。所以更加建议使用高强度的间接训练方法。当然对于运动能力不强的人来说,还是建议先从跑步开始,提高身体的基本素质。
减肥的误区有很多,要擦亮眼睛辨别。肥胖和很多慢性疾病都有关联。但是减肥不科学,不仅可能导致越减越肥,还有可能破坏身体代谢,严重的还会进医院。牢记减肥的四字箴言“少吃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