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 肥胖(头晕身体发胖会发什么病)

文章目录:

不同肥胖者饮食调养重点不同

中医将肥胖分为四种类型。不同肥胖者,饮食调养重点也不一样。

脾虚湿阻型 表现为倦怠乏力、腹胀、大便溏薄。饮食方面可多吃些扁豆、赤小豆、冬瓜。

脾肾两虚型 表现为少气懒言、动而喘息、头晕畏寒。饮食忌生冷,可偏温一些,多吃点羊肉、枸杞、核桃仁。

胃热湿阻型 表现为爱吃肥甘厚味、口臭口干、大便秘结。饮食宜清淡,可常吃些白菜、萝卜、苦瓜。

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烦躁易怒、口干舌燥、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这类人平时可喝点玫瑰花茶。(摘自三九健康网)

来源: 今晚报

高血压妈妈冒险怀二孩,生下1斤1两重宝宝,皮肤薄得像一层纸

26周出生只有成人巴掌大,可能是目前广州救治成功的最低体重早产儿。这个宝宝命真大!

才26周就早早降临人间,出生时仅540克,重量和一瓶矿泉水差不多,只有成年人的巴掌那么大,皮肤薄得像一层纸,连血管都清晰可见。

小宝宝连闯几道生死关,在出生后的第88天,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体重达到2205克,顺利出院,刷新了广医三院成功救治早产儿最低体重纪录,可能也是目前广州救治成功的最低体重早产儿。

出生第二天,宝宝只有成年人巴掌大。

//高血压妈妈冒险怀二胎宝宝26周出生仅540克//

月月(化名)的妈妈是一位有十年病史的高血压妈妈,怀孕于她而言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尽管孕期一直小心翼翼,但状况还是发生了。

5月19日,月月妈妈因头晕到广医三院产检,医生发现她尿蛋白升高,随时有可能进展为子痫发生抽搐。

由于她血压控制不理想且合并糖尿病、前置胎盘等,出于对母婴安全的考虑,广医三院多学科会诊后出决定为她提前剖宫产。

于是,2019年5月24日,才26周的月月提前降临人世。

出生时,她体重540克,也就一斤多一点儿,个儿只有成人巴掌大,胳膊大小与成人手指相当,脚丫子还没有成人拇指长,全身皮肤“吹弹可破”,血管隐约可见,属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宝宝出生时的脚印,比成年人的拇指还短

//住进“宝马”箱接受特别救护//

月月出生时呼吸微弱、全身器官发育极不成熟,等候在旁的广医三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马上展开一系列复苏抢救工作,新生儿科学科带头人崔其亮教授亲自指挥抢救:保鲜膜包裹保暖、气管插管、正压通气、静脉置管……

随后,这个孱弱幼小的生命,被迅速转运到广医三院NICU病房里,“住进”一个特殊的保温箱——“宝马箱”(一款高档婴儿培育保温箱,由于价格高达50万,与一辆宝马汽车价格相当,所以被医护人员称为“宝马箱”)里进行下一步的救治。

//88天精心守护,宝宝化险为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月月连闯几道生死关——

第一道生死关:呼吸关

26周便生下来,月月肺部发育极不成熟,面对的第一大难题就是“保命”——维持呼吸。

进入新生儿科后,月月立即接受了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并在气管插管下予以呼吸机治疗,但这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治疗方式,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为此,医护人员精心做好肺部疾病的治疗和呼吸机管路维护,仅在她出生9天就成功拔除了气管插管,出生37天就顺利脱离了氧疗实现自主呼吸,拔管和撤机速度与救治效果可谓“神速”。

宝宝肺部发育极不成熟,面对的第一大难题就是“保命”——维持呼吸。

第二道生死关:颅内出血

闯过呼吸关,月月还面临着颅内出血的威胁。

“超早产儿极其容易出现脑出血,严重的脑出血会导致脑瘫,这也是很多早产儿被放弃治疗的重要原因。”广医三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吴繁介绍。在月月出生后,新生儿科便启动了一系列的护脑计划,包括镇痛镇静、集束化护理、减少刺激和减少血氧波动等。

当月月出生第三天发生轻微颅内出血时,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的心都悬了起来。幸亏干预及时,月月的颅内出血没有进一步加重,避开了早产儿脑瘫的风险。

第三道生死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早产儿的救治中有一个老大难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这是一种在早产儿中发病率较高、进展快、死亡率高、手术机率高的严重并发症,对幼儿以后的人生有严重影响,如营养不良、腹泻、无法进食等。

所以,积极的营养策略对于月月来说非常重要。根据最新欧洲的早产儿营养管理理念,崔其亮教授和吴繁主任医师为月月制定了详细的营养治疗方案,从她出生当天就开始接受肠内微量喂养以促进胃肠道发育,并辅以静脉营养,保证足量的热卡的同时,还要保证液体补充得不偏不倚。

为了让月月能尽快喝到“黄金液”——妈妈的奶水,从第五天开始,医护人员便从1ml开始逐日增加月月的奶量。到她出生17天时不再需要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实现了母乳喂养。

在88天的救治中,尽管月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但在广医三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护下,一一化险为夷。8月20日,月月体重达到2205克,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终于可以出院了。

“出生胎龄这么小、体重这么低的早产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在这么短的时间救治成功,可以说是奇迹。”广医三院新生儿科黄小霞医生感叹道。

在广医三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护下,月月闯过一道道生死关,化险为夷。

9月9日上午,月月回到广医三院做儿保,妈妈说她挺能吃的,一天吃八次,一次能吃60-65ml的奶。出生时身高只有30厘米长、540克重的她如今已长到47.5厘米,体重3080克,头围34.7cm,纠正胎龄42周 2,发育得越来越好。

宝宝回广医三院做儿保

//有救治系统工程护航早产儿存活率逐步提高//

实际上,在相关文献中,这类超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成功哺育的报道亦很少。

广医三院新生儿科学科带头人崔其亮说,广医三院每年救治危重症新生儿接近2000例,其中早产儿占60%-70%,为提高救治成功率,该院构建了早产儿救治系统工程,包括产前的管理、出生时的复苏、NICU的积极救治和出院后的随访管理等多方面。

“我们不仅把早产的宝宝救活,还要让他们活得健康、活得有质量”据广医三院主任医师吴繁介绍,我国的超早产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存活越来越多。

广医三院新生儿科研究显示,接受救治的超早产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在逐年增多,由2008年的不足120例增加至2017年的600余例,整体存活率也由2008年的42.9%上升至2017年64.5%。这说明早期的积极干预和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对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具有积极意义。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黄小霞、白恬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翁淑贤、黄宏斌 通讯员黄小霞、白恬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石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肥胖多半是“痰湿浊邪”!一张方子,化湿祛痰,巧治头痛眩晕

今天咱们插一个“话题”,说说体型肥胖。

因为我发现在接诊的时候,很多患者的体重都超标,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肥胖也是百病之源”。

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医案:

男子姓刘,是一个干部,当时的年纪是54岁,身材偏胖,且患有高血压

就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刘先生突然间出现了强烈的头痛感,又痛又胀,一个大老爷们躺在床上都是“呻吟不止”。

更可怕的是,后来刘先生还出现了发热,恶寒的现象,给人一种“发烧感冒”的错觉。

吃了西药虽说有所缓解,但效果不明显,于是决定投中医。只见刘先生恶寒怕冷,明显就是“风寒之邪上身”所致。

那简单啊,用药: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专治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疏风散热

效果如何呢?不用想,肯定效果不佳。

肯定是遗漏了什么,不然不会没效果,与之交谈后,发现刘先生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现在头痛欲裂,多半是肝阳上亢所致。

于是,又接着投用“建瓴汤”,药材:生牡蛎、生地黄、生赭石、生龙骨、生杭芍、柏子仁、生山药、怀牛膝等组成,具有镇肝熄风、滋阴安神的功效。

这回总可以了吧,却不料,刘先生服用之后,疼痛不减反增,疼到在床上打滚……

2次都没效果,这真的挂不住面子,在第三次仔细审查之后,得知刘先生平时大便稀溏,食欲也不好,胸闷胃胀,舌苔白腻。

再次开方:陈皮,半夏,蔓荆子,羌活,川穹,大腹皮,佩兰,藿香,厚朴,茯苓,白芷。

这回效果怎么样呢?刘先生服用3剂之后,头痛的症状大大减轻了,整个人也神清气爽的。

在原方不动的情况下,继续投用5剂,头痛完全消失,诸证悉平。半年后,患者复诊,表示头痛从未发生过。

这个医案最初刊载于1982年的《中医杂志》上。

医案的经过大家也了解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这其中的道理:

患者出现“顽固头痛”,就是因为肥胖。胖的根源是“痰湿浊邪”,痰湿上犯于舌,舌苔就会白腻。

嗜睡乏力,是因为被“痰浊”蒙蔽了心神,痰湿中阻,患者就会出现食欲不振,便溏的现象。

痰浊一旦到了头部,上犯于窍,人就会出现头痛欲裂的现象。

根据这一点而言,最开始用的“疏风散热”方,之所以没有效果,就是因为患者的恶寒,并非是“见风”,而是体内的“痰湿”引起的。

第二次的“建瓴汤”不行,是因为该方中大多是“滋阴”之品,这样不就助涨了体内的湿邪,患者头痛不加重才怪。

第三次的方子,大家可以再看一下:陈皮,半夏,蔓荆子,羌活,川穹,大腹皮,佩兰,藿香,厚朴,茯苓,白芷。

这里面的佩兰、藿香有化湿的效果,厚朴、陈皮、半夏等健脾利水,消肿理气。能调和脾胃,治“生痰”之本。

大腹皮和茯苓的搭配,利水祛湿;川穹,羌活,白纸疏泄升散,缓解头痛。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还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大家可以自己体会一下,看看自己是否也是“痰湿浊邪”所致的肥胖。

下面给大家说一下具体的表现,可以自行对照一下:

  • 头晕、头痛、头沉;
  • 口粘、口腻、口干;
  • 吃东西不顺畅,时常出现;
  • 失眠难入睡,抽搐;
  • 大便黏,容易粘马桶;
  • 无缘无故的低热;
  • 肢体局部发热或者发凉;
  • 阴雨天,胸闷气,喜叹气;

我是@心血管专家罗继红,您身边可靠的心脑血管中医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