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嗜睡(肥胖嗜睡,去医院做哪些检查?)

文章目录:

打鼾、肥胖且白天嗜睡?高度警惕这种“睡眠杀手”!

我国约有6000万人有呼吸睡眠暂停,由于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关系密切,甚至可引起猝死,又被称为“睡眠杀手”。

由于我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治疗设备多局限于大型医院,公众对打鼾盲目轻视,使得大量的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近日,《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2018)》发布。

识别可能的呼吸睡眠暂停

对常规体检的患者应该注意以下情况:

①是否打鼾?

②是否肥胖?

③是否有下颌后缩?

④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⑤是否抱怨白天嗜睡?

⑥是否有夜尿增多?

如果有上述情况,应该进行更详细的睡眠病史评估和体格检查。

高危人群

共识指出,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是呼吸睡眠暂停高危人群:

肥胖,难治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夜间心律失常,脑卒中,肺动脉高压,职业司机,减重人群。

打鼾同时白天嗜睡者要小心

患者存在呼吸睡眠暂停的相关临床特点为:白天嗜睡、醒后精力未恢复、疲劳或失眠;夜间因憋气、喘息或窒息而醒;习惯性打鼾、可观察到的呼吸中断等症状。

当怀疑呼吸睡眠暂停时或已经诊断明确呼吸睡眠暂停时,应该详细地询问睡眠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以帮助评估呼吸睡眠暂停对患者的影响及严重程度。

白天嗜睡可根据嗜睡量表评估

睡眠病史的内容包括打鼾的情况、可观察到的呼吸暂停、夜间窒息或憋气发作、不能解释的白天嗜睡(可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进行评估)、睡眠时间、夜尿情况、白天头痛、易醒/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和白天警觉性下降、性功能障碍等。

同时需要评估呼吸睡眠暂停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和交通意外风险等。

体格检查包括可以导致上述危险因素的心、肺和神经系统的异常,需要特别注意BMI、上气道狭窄的程度以及可能导致上气道解剖异常的体征。

危险分层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按照呼吸睡眠暂停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分层,对于高危患者应该尽快做出诊断和评估严重程度。

对于非高危患者,进一步检查的时机取决于呼吸睡眠暂停的风险、白天症状或者相关的合并症。

基层医院可应用STOP-Bang问卷对可疑呼吸睡眠暂停患者进行筛查和分度。

STOP-Bang问卷评分≥3分为OSA(AHI≥5次/h)高危患者,敏感度84.7%,特异度52.6%。

治疗:改变睡姿和减肥是基础

1.改变睡姿

侧卧位睡眠可以改善舌后坠,从而降低咽部塌陷的可能性。

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通过侧卧位睡眠缓解症状,尤其是对于体位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2.减轻体重

肥胖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病因之一。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一种辅助治疗,节食减重可以改善呼吸暂停频率,减轻上气道塌陷,从而有效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

3.“呼吸机”

改善呼吸暂停频率首选的治疗方法为使用“呼吸机”,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其原理是人为施加一定程度的气道内正压,从而维持气道通畅。这种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夜间缺氧、鼾声等问题。

河北省人民医院高洁等进行的研究曾表明,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不仅可以减轻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还可以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

但佩戴呼吸机时可能出现一些相应的副作用,口干、鼻出血、影响睡眠、机器噪声、鼻干及皮肤刺激等。当然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患者感觉是比较舒适的。

4.手术不作为初始治疗手段

通常手术不宜作为本病的初始治疗手段。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可以使用。

资料:

[1]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 1(1) : 30-35.

[2] 高洁,王荣国,王立立,等.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脏亚临床功能障碍的探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72-76.

(文韬)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贪睡也可能是疾病在作怪?睡觉和哪些疾病有关?

你肯定想不到吧?睡觉还能睡出病来?听到这个说法,您可能和多数人的想法一样,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嘛!不过确实疾病就是在睡觉过程中引发的。

专家表示,我们人体正常需要休息时长应该控制在7-8个小时左右,如果少于7小时,可能会导致中风,但是如果超过8小时,引发的后果会更严重,即是嗜睡。太贪睡了,有可能就是某些疾病在作祟。

肝病。对于肝部出现问题的人,身体容易感到疲劳,常见症状有精神不济、乏力、恶心呕吐等,患者会出现嗜睡现象。如是长期感觉疲劳、乏力、困倦,请及时就医,以免引起肝病。

脑缺氧。如果脑缺氧会思维迟钝、反应变慢、犯困,体力上明明没有什么大的消耗却感觉疲惫,什么事情都不想做,感觉非常困却又睡不着。脑缺氧的原因很多,像过度用脑、大幅度情绪波动、高原反应等,都容易导致脑缺氧。正确应对,往往可及时治愈。

糖尿病。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春困秋乏,其实在季节变化时想睡是正常的,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如果老人经常嗜睡,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糖尿病就会引起嗜睡。

由糖尿病引起的嗜睡,是因为病人体内糖代谢紊乱,血糖无法被机体充分利用,导致血糖升高,大量的糖分只能从尿中排除,从而引起体力减退、精神萎靡,甚至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反应减退,引起嗜睡。

心脏病。疲劳、乏力是心脏病常有的症状。心脏病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刺激神经末梢让人产生疲劳感。疲劳分轻重,轻的问题不大,重的可妨碍工作。

感冒。很多人感冒后会嗜睡,医学界认为可能是和吃的感冒药有关。有一部分感冒药服用后会出现困倦、嗜睡等副作用,但是有些人并没有吃感冒药却仍然嗜睡,说明身体免疫力下降,患者缺乏休息。

贫血。贫血会导致嗜睡。在这个营养过剩的年代,很多人因为肥胖而节食减肥,从而导致营养单一、贫血。贫血就会导致血红蛋白数量减少,影响大脑的供氧,而缺氧状态的大脑会逐渐进入一种抑制状态,出现嗜睡、疲乏、思维迟钝等现象。

中风。正常的睡眠时间为6~8小时,若超过8个小时,血液的浓度会增大,新陈代谢也会减缓,体内堆积的废物无法排出,很容易引起中风。

男子严重嗜睡 竟因颅内长瘤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郑琳)梅州33岁男子王明(化名)因为严重嗜睡影响工作,不仅被公司解聘,甚至一度被认为患有精神障碍,最终在广州的医院查明是颅内长了肿瘤。接受手术治疗后,王明于7月26日顺利出院。

据王明的妹妹王小姐介绍,王明是当地一家公司的会计。今年春节期间,家人便发现王明每天都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基本上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在睡觉。连叫他起来吃饭,都要叫好几回才醒,吃完饭倒头又睡。”春节假期结束后,王明依然非常嗜睡。因为嗜睡,王明没法正常上班,老板交代他的事,他转头就忘。最终,今年4月份,王明被公司辞退了。

失业在家的王明既不玩手机,也不外出,更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而且,原本内向温和的他也变得愈发孤僻和暴躁。每次家人苦口婆心劝他不要睡太多时,都会惹得他勃然大怒。“我们都怀疑他有精神障碍,但几次劝他就医都没有成功。”王小姐说,最后只能以体检为由骗他去医院。在当地医院,核磁共振检查发现他颅内有占位性病变。为寻求更好的治疗,王明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患者鞍上区有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考虑是颅咽管瘤的可能性较大。”该院接诊的神经外三科主任杨宝应介绍。完善相关检查后,杨宝应团队为患者切除了一个5.1厘米×4.6厘米×3.8厘米大小的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颅咽管瘤,进一步证实了杨宝应术前的诊断。

颅咽管瘤是靠近脑垂体的良性肿瘤,一般有两个发病高峰,儿童高峰在5至15岁,成人高峰在40岁左右。杨宝应介绍,颅咽管瘤虽然不是恶性肿瘤,但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会累及鞍区附近区域,如垂体、下丘脑、视神经等,从而产生相应的症状,比如患者的嗜睡、记忆力下降等。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力减退、多饮多尿、肥胖等症状。

颅咽管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一般首选手术治疗,防止肿瘤进一步侵犯周围的脑组织。杨宝应特别提醒,市民朋友一定要留意,一旦出现视力下降、癫痫、呕吐、头痛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