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让你呼噜不断
鼻子里有什么东西竟会导致常年打呼噜呢?很多人睡觉都会打呼噜,其实打呼噜也是一种病,你知道打呼噜的原因是什么吗?打呼噜的危害有哪些呢?打呼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原因会导致鼾声此起彼伏?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打呼噜并不是睡得香的表现,而是健康的大敌。它可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更可怕的是,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实际上,引起打呼噜的原因不尽相同,治疗的方法也有很大区别。呼吸科主任介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分为三种。
是鼻子里长息肉导致上气道阻塞引起呼吸暂停
这种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大多数,有遗传因素,多数有上呼吸道特别是鼻、咽部位狭窄的病理基础,如肥胖、鼻息肉、扁桃体肥大等。
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功能障碍
支配呼吸肌的神经或呼吸肌病变。这种情况虽然气道可能无堵塞,但呼吸机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呼吸停止。临床上,单纯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较少见,一般不超过呼吸暂停患者的10%,也有报道只有4%。
是上面两种情况混合存在
那如何明确导致自己打呼噜的原因呢?主任介绍,目前使用多导睡眠图仪监测是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最权威的方法,它不仅可判断其严重程度。还可全面定量评估患者的睡眠结构,睡眠中呼吸紊乱、低血氧情况,以及心电、血压的变化。并且可以通过借助食道压检测,与中枢性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相鉴别。
鼻息肉的患者注意了!这些坏习惯会加重病情!这些治疗方法可收藏
一般情况下,鼻息肉多发于成年人身上,双侧多发,单侧较少。经常会出现持续性鼻塞、鼻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随着鼻息肉越来越大,还会影响面容发育!
是什么原因导致鼻息肉的产生的?有些朋友得知患有鼻息肉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莫名呢?有的患者甚至是第一次听说鼻息肉,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患上鼻息肉,那么鼻息肉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些坏习惯,很可能会加重鼻息肉!
1、患者长期不活动、经常熬夜、嗜酒、常年吸烟等等情况都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出现鼻息肉增大的情况。所以鼻息肉患者需要维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2、鼻息肉的患者如果在自身出现感冒、鼻渊等等鼻部症状以后没有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很容易导致感染,进而使鼻息肉增大。
3、饮食不均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喜食肉类,经常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也会导致鼻部息肉增大。
4、不注意卫生,患者要克制自己,不要随意抠挖鼻孔。出门时患者应该戴好口罩,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进行鼻部,导致鼻息肉增大。
对于鼻息肉的治疗,常见的有三种方法:
1、口服糖皮质激素:对于弥漫性鼻息肉,或者以嗅觉减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以首选口服糖皮质激素。对于吸烟、肥胖,以及糖尿病、青光眼、溃疡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全身应用激素应当慎重。
2、息肉内注射治疗:对于局部和口服糖皮质激素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以采用息肉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方法。
3、鼻腔喷雾治疗:鼻腔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是鼻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可以使息肉体积缩小,有的甚至可以使息肉完全消失,并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如鼻阻塞、分泌物多和打喷嚏。目前主要有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糖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鼻喷雾剂等。
在治疗鼻息肉上,不能盲目认为哪种治疗方法好就选择哪种,选择手术疗法亦或者是其他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来综合考虑,不能这样才能彻底的将疾病治愈,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
体内发现4种息肉,最好及时切除,时间长了会变成恶性肿瘤
前几天,小艾给妈妈订了一份体检套餐,昨天结果刚出来。
“肠道里长了个肉疙瘩!”妈妈轻声说道。
我一听很紧张,接着追问,多大了?是什么息肉?
“3mm,医生说按时复查就好!”听到这句话,我的心才放下来。
肠息肉,实在太常见了,为此小艾写了很多文章提醒大家重视,但其实,不只是肠道,人身上很多地方都会长息肉,有一些甚至会发生癌变。
息肉,是粘膜表面隆起的增生物,像一个小肉坠,人体有粘膜的地方都能长。它通常是一种良性病变,小至几毫米,大至几厘米,形状和数量都可以是多样的,胃、肠、胆囊、鼻子等部位都有可能出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息肉是癌的近亲,因此,如果身体出现息肉,应引起重视。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并非所有息肉都会癌变,反之,发生癌变的息肉也会有一些共同点。
一是短时间内迅速生长的息肉
如果出现这种息肉,就应引起注意了,尤其是直径超过两厘米的息肉,往往有可能是属于恶性,患者应尽快就医确诊,以免病情迅速恶化,错失治疗机会。
一般来说,息肉越大的癌变几率越大:1cm以下的息肉癌变率<1%;1-2cm的息肉癌变率为10%;>2cm的息肉癌变率可达50%。
二是腺瘤型息肉
在组织学上,息肉有腺瘤型和炎症性之分,如果经医生确诊是炎症性息肉,则癌变的几率较低,但如果确诊是腺瘤型息肉,则应引起注意,因为这种息肉较容易恶化癌变。
三是菜花型、宽基广蒂型息肉
相比起体积小、带蒂的息肉,菜花型、宽基广蒂型息肉更容易癌变,患者如有这种息肉,应及时治疗。
四是多发性息肉
如果身体同时出现多个息肉,则要重视了,毕竟“积少成多”,癌变的几率也会因为息肉的数量过多而有所增加。
由于在医学界上癌症的治疗还不是非常成熟,一旦患癌往往要承受极大的痛苦,治疗费用也高,因此人们往往谈癌色变,既然息肉有可能癌变,平时就应该多注重检查,如有必要应及时切除,那么,应如何检查息肉并切除呢?我们以较为多发的胃息肉、肠息肉、胆囊息肉、鼻息肉为例科普一下。
胃息肉:检查是否有胃息肉最有效的方法是做胃镜检查,对于直径小于0.5厘米且数量少于2个的胃息肉,可直接使用活检钳摘除;对于直径在0.5厘米至2厘米之内的胃息肉,需要切除鉴别病理分型;而对于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由于手术创面较大,通常需要住院治疗。值得指出的是,超重肥胖者和长期情绪不佳的人士患上胃息肉的风险更高,因此大家需要注意加强日常体育锻炼,把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保持良好、乐观心态,防止胃腺体异常分泌。
肠息肉:肠息肉通常是多发分布,而且生长的位置隐蔽,如果年龄在45岁以上,有经常性无故腹泻、便血等症状,可做一次肠镜,一旦确诊患有肠息肉,有癌变倾向的,需要尽快切除。但如果是炎症性息肉,而且面积小,可以定期复查。
胆囊息肉:胆囊息肉属于比较多发的息肉,几乎每16人就有一人患有,通过B超即可发现,如出现胆囊息肉且直径大于1厘米,应尽快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以避免发生癌变。
鼻息肉:鼻息肉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它长在鼻腔内,当大小如豌豆时,患者会出现鼻塞、流鼻血等症状,此时应及时就医,不要误以为是普通的感冒或者过敏性鼻炎,耽误治疗。当确诊为鼻息肉时,最好的解决办法的进行手术,并在术后做活检明确诊断。
如果体内发现息肉,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大部分息肉是良性的,但如果出现了恶性息肉则要十分注意,息肉发展成为癌可能需要用5-15年,但“病向浅中医”,一旦发现恶性或者疑似恶性的息肉,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在对付息肉的同时,也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少吃或者不吃煎炸油腻食品,做到不熬夜多运动,身体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解决。@清风计划@滚蛋吧肿瘤君
参考资料:
[1].《我叫“息肉”,很容易变成癌!》.医学界.2016-06-28
[2].《息肉和癌竟然是“近亲”?!警惕5种危险信号,小心癌变!》.浙大一院.2019-07-01
[3].《发现胃息肉怎么办》健康时报网.2018-05-1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