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龙鱼两个月没开口了,怎么办?
昨天又有鱼友问我,我的龙鱼两个月没有开口怎么办?两月时间不短了,但鱼友仍然没有找到问题所在。
在给鱼友解决问题的同时,咱们接下来就分析一下可能导致龙鱼拒食的原因。
一、水质
所谓养龙在于养水,龙鱼拒食,首先可以从水质方面考虑。
要想保持好水质,要先清楚水质相关俗语及龙鱼换水,依次解决水质中的问题。
鱼缸周围环境的变化,会引起龙鱼拒食、龙鱼撞伤、龙鱼不游动等其它龙鱼疾病。
这种状况,一般就是让龙鱼静养,让其慢慢恢复。
二、疾病
很多龙鱼疾病和寄生虫都会影响龙鱼的食欲,其中尤以肠炎为最。
这时一定要停食,即使龙鱼表现的食欲还很好,冷静分析病因和治疗方法。
三、喂食
长期单一食物喂食,龙鱼过段时间或对这种食物失去兴趣,或是只吃这种食物,对其他食物失去兴趣,造成龙鱼拒食,会导致龙鱼营养失衡。
这样,不仅不利于龙鱼的生长及发色,还会影响龙鱼觅食的兴奋度。
喂食时,鱼虾是龙鱼的主食,可以少量喂面包虫、大麦虫这些易造成龙鱼偏食的饵料作为辅料。辅料还可以考虑喂昆虫,昆虫品种繁多,营养丰富。
在平时的喂食中,未等龙鱼适应新环境就开始喂食导致龙鱼吐胃袋拒食,或者没有把握住龙鱼适度的食量,喂食过多而引起消化不良导致龙鱼脱肛、肥胖诱发龙鱼拒食的,且常伴随着龙鱼趴缸现象。
过度的饱食只会让龙鱼积累过多的脂肪,对龙鱼的成长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喂食,吃个七八分饱就足够了,这样才能使龙鱼保持着旺盛的食欲。还有通过停食换水升温的方法来刺激龙鱼产生饥饿感。
注意,若龙鱼确实是因为过量喂食而导致的拒食,这时就不要再用龙鱼爱吃的饵料去诱导龙鱼吃食,而要主动停食,并通过升温换水的方法助其消化。
等到龙鱼消化完有食欲了,这时是要减量喂食。在发现龙鱼拒食时,首先要先弄清楚引发拒食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切不可盲目下药。
揭秘龙鱼养殖的五个常见误区,如何避免坑爹养鱼?
龙鱼是一种备受欢迎的观赏鱼,但在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了解这些误区,可以帮助养鱼爱好者更好地照顾龙鱼,确保它们的健康和幸福。以下是养龙鱼的五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忽视水质管理
水质是龙鱼健康的关键。一些养鱼爱好者容易忽视水质管理,不定期更换水,清洁过滤设备,导致水质恶化。应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水中的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物质在安全范围内,并定期进行水质调理和水变换。
误区二:过度喂食 有些人误以为频繁喂食龙鱼可以让它们长得更快更大。然而,过度喂食会导致消化问题、水质恶化和龙鱼肥胖等健康问题。要合理控制喂食量,遵循适量、均衡的原则,根据龙鱼的大小和活动水平确定合适的喂食次数和食物量。
误区三:不提供适当的栖息环境 龙鱼需要适合它们生活的栖息环境。一些养鱼爱好者常常忽略提供适当的水草、装饰和隐蔽场所,导致龙鱼的压力增加和行为异常。提供适合龙鱼生活的装饰、植被和栖息场所,可以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有助于龙鱼的生长和幸福。
误区四:忽视水温控制 龙鱼是热带鱼类,对水温较为敏感。一些养鱼爱好者忽视水温控制,没有提供稳定的水温环境,导致龙鱼的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应使用加热器和温控设备,保持恒定的水温,适合龙鱼的生存和发展。
误区五:不了解不同品种的需求 不同品种的龙鱼有不同的饲养要求。一些养鱼爱好者对不同品种的需求缺乏了解,将它们一视同仁。然而,不同品种的龙鱼可能有不同的体型、饮食习惯和行为特点,需要针对性地提供适当的饲养条件。养鱼爱好者应该了解并研究自己养殖的龙鱼品种,以便提供适合它们的环境和食物。
养龙鱼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爱好。了解并避免这些常见误区,可以确保龙鱼的健康和幸福。记住要注重水质管理、合理控制喂食、提供适当的栖息环境、注意水温控制,并了解不同品种的需求。通过正确的养殖方法和关心,你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龙鱼养殖者,欣赏到它们的美丽和魅力。
谈龙鱼食物
相信每个人都理解食物对于生命的真正意义。在物质社会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食物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活着的基本需求。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更多的人已经着眼于合理的调节饮食,荤素搭配营养,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只有健康的生活,才是最高质量的生活。这些对于咱们饲养龙鱼的龙迷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对于真正的红龙迷,在做足水质和其他工作的同时,食物的科学搭配同样不容忽视,这不单单是出于有利于发色的考虑。因为只有健康的龙鱼体色才会更艳丽。那么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呢?针对龙鱼不同的成长阶段对于营养的要求科学配餐,满足龙鱼健康成长的需要。过度的营养供给只会导致肥胖。给健康埋下隐患。因此人类的养生之道同样适用于龙鱼。那就是“食物多样化,少量多餐,七八分饱”。
(一)龙鱼的常见食物:
- 动物类:鱼虾;泥鳅;蚯蚓;青蛙;小鳖;蜥蜴;幼鼠等;
- 昆虫类:包括蜈蚣;蟋蟀;蟑螂;大麦虫;面包虫;蝉;蚂蚱等。
- 龙鱼专用饲料,水族市场种类很多。
- 龙鱼维他命制剂。
在两年多的饲养过程中,对于以上食物除去蟑螂和蜥蜴以及幼鼠,我都做过阶段性的投喂实验。也做过以上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调查,但是至今依然对其中包含的营养成分不名所以,一头雾水。还是把各种食物的使用效果做出来分享更实际一些。
(二)最有利于成长的食物:动物类是最有利于成长的食物。这是经过实践证实的。
- 鱼虾:以最容易取得为原则鱼虾是最好的食物。在龙鱼的任何成长阶段鱼虾都可以做为主食,既能满足成长的需要,又基本能够满足营养的需求。特别是在幼龙期(15厘米---30厘米),投喂鱼虾生长迅速。鱼虾蛋白质,钙磷含量高是龙鱼需要的重要营养成分,另外虾富含虾红素对于发色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这个时期如果过早投喂昆虫类,则会造成偏食,付出减缓生长的代价。
- 蚯蚓也是幼龙很好的食物,但缺点是容易浑水,最好用喝过的茶叶喂养,吐尽肚中泥土再喂。
- 泥鳅是很好的食物,投喂泥鳅生长迅速,适合喂养中龙(30厘米---45厘米)。泥鳅有一个最好的功效,就是能够改善后天造成的“地包天”,在传统的观念中往往认为“地包天”是不可逆转的,但是经过实践证明后天“地包天”通过合理的营养供给是完全可以减缓或者完全恢复的。这其中最好的食物就是泥鳅;鱼虾;鳖以及青蛙。但是由于泥鳅生命力旺盛在幼龙期最好好不要喂,即使成龙以后泥鳅也应该用重盐除菌,用剪刀剪断脊椎骨再喂。另外笔者发现长期连续投喂泥鳅,鳞片发色会变的比较暗淡。
- 青蛙,小鳖,蜥蜴,幼鼠由于季节性很强或者不利于取得可以做为副食,不宜做主食。
在不同的饲养观念中,“快养”和“慢养”可依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但是若以健康为原则,过度快养会造成营养过剩,过度压养会造成营养不良。“肥龙”和严重后天“地包”都是饲养不当造成的恶果。
(三)昆虫是最有利于发色的食物吗?
红龙真正的发色开始大约在25厘米左右,排除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就是相当于7-8个月左右的龙鱼,当然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龙在更小的时候便开始发色。有些龙发色要晚一些。应该肯定优良的遗传基因,食物多样化,保证健康是发色的基础。但是其中有些食物确实对于发色作用更显著,因此大家还是应该合理的利用。
- 虾:不能突出虾对于发色的作用。但是可以肯定的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投喂河虾,红龙的色素层的红度明显的改善了。
- 蜈蚣:在传统的观念中蜈蚣是红龙增色的上品。但是经过连续6个月的投喂证实,蜈蚣的作用没有传说中的神奇。连续投喂几个月以来红龙色素层的面积没有任何扩大的迹象,只是在龙鱼鳃部有红色班驳状表现,但是其对于发色的作用比传说中要小的多。
- 蟋蟀;大麦和面包虫。在前人的饲养经验中往往认为昆虫类是最有利于发色的食物,可以肯定的说从幼龙期就开始喂昆虫的龙鱼似乎发色更优秀一些。但是我相信投喂昆虫造成的生长相对迟缓才是发色相对优秀的根源。大麦虫和面包虫如果不利用食物过度,单纯对于发色的作用微乎其微。当然如果对上述昆虫先用增色饲料或者红萝卜喂养一段时间,再投喂给龙鱼,则增色明显,但是应该说明经过一段时间停喂以上食物,则退色明显。
- 其他类昆虫因为不容易取得,投喂时间太短,效果不得而知。
(四)红龙不同生长时期的食物搭配和投喂原则。
本着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原则。
在幼龙期(15厘米-30厘米)最好的食物是鱼虾,甚至在15厘米左右的幼龙只投喂小鱼就足够了,因为虾子外壳比较坚硬,过早投喂会伤害肠胃,容易造成脱肛。在这个时期是最佳生长期,龙鱼生长迅速,可以选择每天2-4餐。首先应该喂其10分饱,打开胃口。以后投喂八成饱,更有利于保持食欲。
中龙以后(30厘米-45厘米)鱼虾;青蛙,泥鳅等都可以投喂,可以辅助添加昆虫,营养的多样化对成长和发色都有帮助。应该说生长和发色在这个时期都很重要。每天1-2餐基本能够满足要求。每次以7-8分饱为宜。
成龙(45厘米以上)这个时期龙鱼生长趋于迟缓。过度的喂养只会增加肥胖的机会,因此应该适当控制食量,每周最好停喂两天。以上的食物都可以喂。6-7分饱每天一餐就可。
(五)什么是保持旺盛食欲和健康成长的基石。
我们每天都吃白菜也会吃腻了。因此食物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经常做不规律性调整。投喂的最佳原则是先给不爱吃的,再给爱吃的,不爱吃的不吃,则爱吃的不给。看到龙没有胃口就要主动停食。良好的水质条件和适当的饥饿是保持旺盛食欲和健康的基石。水质优良对于食欲的作用很好理解,在此不多谈。饥饿感会保持食欲,但怎会保持健康。应该肯定的说适当的保持饥饿感有利于健康,过度饮食只会造成内脏器官的负担,看看现在的富贵病,你就完全可以理解了。龙鱼同样适用以上原则,因为在自然界没有那么多食物等待它去美餐。它每天需要为食物疲于奔命,也不见得能吃饱,在水族箱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运动不足而食物充盈,会造成你的爱龙寿命短暂,那么饥饿是健康的基石,为了你的爱龙健康成长,请合理搭配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