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专门对付肥胖的特效方 ,几服药,大肚腩、赘肉,全都消下去
这个方子叫苓桂术甘汤,出自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那么,问题来了,一个1800年前的方子,真的能把现代人的肥胖消灭掉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但能,而且效果还令人惊喜!
苓桂术甘汤治肥胖,往往几剂药下肚,便能让体重有所下降,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能一并改善因肥胖带来的身体沉重、乏力、嗜睡、水肿等症状,所以说苓桂术甘汤是治疗肥胖的特效方,一点也不为过。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剖析,张仲景是如何用苓桂术甘汤解决肥胖问题的。
苓桂术甘汤: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甘草6克
主治:痰饮。症见身体肥胖,肌肉松软,身体困重,易疲劳,嗜睡,胸闷腹胀,食欲不振,或伴有水肿,舌淡苔白腻,脉滑。
我们可以把肥胖比喻成体内堆积的“痰湿垃圾”,这些“垃圾”主要由多余的水分、脂肪、代谢废物等组成。如何才能将这些“垃圾”彻底清除出体外呢?关键在于健脾化湿,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
对于身体来说,肥胖的根源在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水湿内停,痰湿积聚。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弱则水湿不化,形成水肿型肥胖;同时,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不足则气血生化乏源,身体缺乏足够的能量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进一步加剧了肥胖。因此,治疗肥胖的关键在于健脾益气、温阳化湿。
方中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为君药;桂枝温阳化气,助茯苓化湿,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助茯苓健脾利水,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能益气和中,为使药。全方共奏健脾益气、温阳化湿之功。
在服用苓桂术甘汤的过程中,患者往往会感到身体逐渐变得轻盈,体重逐渐下降,同时身体困重、乏力、嗜睡等症状也会得到显著改善。这是因为随着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和脾功能的恢复,身体的代谢能力得到了增强,脂肪也开始逐渐被分解和排出。
胡女士,身高153,体重140斤,体重严重超标。总觉得累、不想动,嗜睡、食欲一般、大便不成形等症状。腹部赘肉堆积,肚腩明显,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工作。
我看她舌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濡滑。
典型的脾虚湿盛表现。
我就在苓桂术甘汤基础上加减拟方,给她健脾利水、化痰消脂,
服用三周后,体重就有了明显减轻,自述精神状态好转,大便成形。
继续服用3个月后,体重降到了105斤,肚腩也下去了,身材也好了,身体不适也都没有了。
国家级名老中医治疗脂肪肝肥胖的验方,轻松逆转,屡试屡效
脂肪肝属中医“胁痛”、“积聚”、“湿浊”等范畴。酒食不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痰浊郁久化热;痰湿阻滞,气机不畅,瘀血内停,阻滞脉络而发病。
下方专治脂肪肝肥胖,临床效果显著。
验案:
患者,许某,38岁,近半年过度劳倦,自觉体重增加明显,胖了30斤,确诊轻度脂肪肝。伴有腹胀腹痛,胸闷胁胀,头晕,大便有时候黏马桶,蹲坑时间长,有时候又便秘干结,苔白腻,舌质暗红等症状。
辨证为肝郁脾虚,痰湿瘀阻,治疗主要以健脾疏肝为主。
用方如下:
熟大黄、柴胡、白芍、莪术、山楂、炒枳壳、鸡内金、郁金、泽泻、白术、丹参、云苓、夏枯草、荷叶。
方中柴胡、丹参等疏肝理气,行气散瘀;鸡内金、山楂等行气破积;余药健脾和中,温阳散寒。诸药配伍得当,患者服用3个疗程,肝功能、血脂复查均正常。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日3服。(具体用药配比需经辩证,随患者体症变化加减化裁,为避免被乱用,故没有公布剂量)
说一剂减肥名方,两味药,化痰祛湿,赶走肥胖,消除大肚腩水桶腰
接诊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患者:肚子特别大,腰腿特别粗,看着很壮,实际上稍微一动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一伸舌头舌体胖大、舌苔白腻、齿痕明显。
而且这类人减肥特别难,属于喝水就能胖的那种。怎么回事呢?
中医认为,肥胖的形成与先天禀赋、过食肥甘、疏于劳作、七情过度、脾胃虚衰、痰饮水湿等有关,就是说“湿、痰、虚”是主要诱因。因此减肥需从健脾祛湿、理气化痰和扶正补虚三方面入手。
如果仅仅腹部赘肉多,出现肚腩大、腰腿粗,则多是因为脾虚致痰湿积聚于中焦而致。
脾弱气虚,气机不通,水饮失于传输,中焦既有气滞不行,又有水气内停,所以患者会出现心下痞坚、腹大如盘、腹部肥肉层层叠叠的现象。
解决此类问题,张仲景发明了一个减肥特效方,叫做枳术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文记载:“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由此可见,枳术汤是专为治疗水气停于中焦,进而导致的腹部胀满、心下痞坚诸症而发明的。翻译成白话就是专门解决肚子大、腰腿胖、腹部肥肉多等问题的,所以枳术汤被誉为中药“减肥祖方”。
大家一听“减肥祖方”,心里肯定会把这个方子看得特别神秘,其实枳术汤不仅不神秘,而且组方也非常简单,只有两味药——枳实和白术。
方中枳实行气力量非常勇猛,气行则痰消,是治标之药。枳实苦寒,入脾胃经。不仅能消实痞、破坚积,消除心下积聚痰癖,以破气消积;还能打开痰湿下行开关,使痰湿从下焦去,从而消除肚腹聚集痰饮,以泻痰散痞。
方中白术补气力量非常好,气足则痰湿难聚,是为治本之药。白术甘温,入心、脾、胃、三焦四经。不仅能补脾益气,增强脾胃运化水湿功能;还能补脾燥湿,避免痰饮在脾胃内聚集;还可开胃消食,避免饮食毒素在肠胃过多积聚。
枳实行气散结消痞以治标,白术健脾淡渗水饮以治本,两者结合,消补兼施、标本兼治,共凑行气散结、健脾利饮之功,以消中焦痰饮。
这个方子虽然简单,但临床上治疗腹部肥胖诸症,还是需要结合患者具体症状来加减化裁,才能起到效果。
若患者脾虚较重,则需加党参、茯苓;若胃寒较重,则需加干姜、砂仁;若伴有恶心想吐症状,则需加橘皮、半夏;若伴随纳呆食少症状,则需加炒麦芽、莱菔子、鸡内金;若气滞较重,则需加木香、枳壳、佛手;若水饮较重,则需加桂枝、茯苓;若水气较重,则需加防己、猪苓、木通等。
除了治疗向心性肥胖诸症外,枳术汤还可以化裁来治疗心下痞、胃下垂、慢性胃炎、肝硬化、肝腹水、子宫脱垂、小儿肝脾肿大、肺心病水肿、习惯性便秘、脱肛、心悸、脂肪肝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