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肥胖、犯困、没精神、还怕冷,原来是湿气重了,中医辩证用方思路
- 2、身材肥胖,畏寒怕冷,脾肾阳虚,痰湿体质型ED,中医该如何调理?
- 3、肥胖还怕冷,是体内阳气不足了,一个方子让你瘦20斤,也不再怕冷
肥胖、犯困、没精神、还怕冷,原来是湿气重了,中医辩证用方思路
一个男患者,三十岁,现在就是经常没精神,很犯困,四肢乏力,身材虚胖,但是少出汗、不怕热、怕冷,仔细问诊还有大便不成型、食欲差。
舌脉是脉象沉迟,苔白腻,看面色的确精神欠佳
病机分析:
苔白腻,形体矮胖,便溏,食欲不振——脾虚湿盛的表现
湿气为阴邪,有粘滞之性,能伤阳气,患者日久,还有阳虚之态(怕冷、畏寒、不出汗、脉沉迟的阳虚表现)
这是源于湿气阻滞,清阳不升,阳气想要到他脑袋上去,结果根本上不去,被湿邪给阻滞住了,人的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到头面,很容易出现犯困、精神差、怕冷的情况
应对思路就是让清阳之气,顺利升到头面,化湿气、补阳气,健脾
用方:
苍术,厚朴,陈皮,半夏,陈胆星,石菖蒲,补骨脂,熟附块,益智仁等加减
方解:
苍术燥湿运脾,厚朴和陈皮理气消胀除湿,这三个是应对湿滞脾胃的常用药
还有陈皮和半夏,取自二陈汤,利用半夏燥湿化痰,陈皮行气化湿
胆星和石菖蒲,用于化湿醒神
补骨脂、附子块和益智仁,用于补益肾阳
这样一来湿邪、阳气都能兼顾到位,整个人的精神就好起来了
身材肥胖,畏寒怕冷,脾肾阳虚,痰湿体质型ED,中医该如何调理?
导语~身材肥胖,畏寒怕冷,脾肾阳虚,痰湿体质型ED,中医该如何调理?最近有一个在事业上比较成功的人士比较感慨通过自己的努力如今事业比较成功,但是感觉身体垮了越来越不行了,别的症状还可以忍受但是见色不起无法忍受,虽然媳妇也不可能因为这个问题去离婚,但是自己还是想着好起来,毕竟对于男人来说这个是大问题。通过进一步了解,其身材比较胖大,但是不是那种白胖而是黑胖而浮的感觉,平时总是感觉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身体非常困重。
晚上可以睡着但是睡着了容易醒,醒了就再也睡不着了。过去喜欢吃,最近感觉不想吃了,平时也有轻度脂肪肝,每天大便秽臭无比,特别黏滞,每天总是起夜频繁。观其舌质比较淡,舌苔中间白腻,其整体的情况是阳虚夹有寒湿,治以温补肾阳,温化寒湿。可用淫羊藿,阳起石,枸杞子,菟丝子,焦白术,茯苓,山药,山萸肉。半个月过后感觉精神状态恢复,同样晨起慢慢地多起来,继续加大淫羊藿之量扶阳其痿,一个月过后见色可起时间亦可延长。
其实对于这个朋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首先最一开始就是工作太过劳累,用脑过度消耗了心神,所以就造成了后面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日久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必然就会伤及正气上其肾,慢慢的肾精亏虚从而海绵体无法濡养从而形成见色不起。其比较胖体内痰湿比较重,和其阳虚夹杂在一起共同形成了一个阳虚夹有寒湿之象,所以一边补其阳气,一边温化气寒湿,这样正气足邪气除自然心有余而力足。
其实在这个社会当中你真想达到阳虚夹有寒湿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毕竟你还没有阳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出现了遗泄不止的情况,这个时候肯定会有所节制,只有那种日久伤精太过才会出现这个情况,这种情况其实也叫做命门火衰。
肥胖还怕冷,是体内阳气不足了,一个方子让你瘦20斤,也不再怕冷
冬天已过半,温度也从初冬的十多度降到了个位数,冷成了人们每天都会说的字眼,可有一类人,即使穿的再厚,还是从骨子里感觉到冷。
而且这类人往往还都是胖子,其实他们胖和怕冷的原因是同一个,那就是阳气不足了,也就是阳虚。
阳气对人体来说,如同太阳于自然界。
一旦阳气不足,对人体的温煦作用就会减弱,从而引发气血不足,进而导致肺腑功能下降,尤其是脾胃受损,身体不能得到充足的供给维持体温,就会有畏寒症状。
而脾胃受损带来的不只是体温的难以维持,体内水液运化也会受影响,导致体内水湿停聚,水湿聚而成痰,痰湿阻滞经络,废浊难以排出,堆积在脾胃处,而形成肥胖。
所以阳气不足,在人体外部的表现就是怕冷和体胖。阳虚者也就畏寒肢冷、面色苍白、乏力、疲劳、精神差。
再加上如今又是严冬,阳虚者的生活会更难过,我最近就接诊了不少阳虚者患者,虽然都是来看减肥的,但我还能一块改善了他们怕冷的症状,让他们过个温暖的冬天。
阳虚、阴虚、气虚等症状和命名都是源于中医,中医对于这些症状自然也有相对应的诊治方式,下面讲一个减肥成功的医案,给大家介绍一下。
患者李女士是10月底找到我的,那时候刚有些降温的征兆,还不是很冷,但是她已经换上了外套,而且脸色比较差,没有血色,自述她长胖已经有一年多了,体重从之前的115斤涨到了现在的145斤,肚子上的赘肉越来越多。
而且最近身体乏力感越来越重,而且很容易疲劳,大便稀溏,起夜小便较多。我观察到她舌头的颜色也淡,另外舌体较胖且边有齿痕。
综合辨证下,确定她是阳虚水泛引起的肥胖,需要增强阳气,调理体质,改善体内的水液代谢。
对于阳虚症,效果和口碑最好的一个方子就是真武汤了,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原方:附子、茯苓、白术、生姜、芍药。
方子简单只有5味药,作用有三个方面,温补阳气,祛湿散寒,利水渗湿。
附子:大辛大热,是温阳助阳的重要药物。
生姜:具有解表散寒的功能,配合附子可以温阳散寒。
白芍:可以利小便以行水气,同时还能收敛阴液,防止附子燥热伤阴。
茯苓:起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
白术: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我在此方的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黄芪和泽泻,前者可以进一步温补阳气,后者可以增强真武汤的利水效果。
并在饮食习惯和日常生活作息上为李女士做了调整,嘱咐她少吃生冷、寒凉食物。同时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经过10天的服药,李女士前来复诊,看她的精神状态好了不少,起夜次数减少了很多,怕冷也有了改善,体重变化较小。于是我又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肉桂,有助于消除水肿和减肥。
前两天患者来复诊,气色好了太多了,虽然天气越来越冷了,但是她的畏寒症却是明显没有了,而且可以看出体型也好了很多,她说自己瘦了15斤了,其他不适也都消失了。
我嘱咐她保持良好的习惯,继续服药,再过不久就能恢复到自己理想的体重了。
这前后有50天左右的时间,调理了身体,体重也减掉了15斤,相信只要李女士好好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继续服药,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正常了。
如果你也有肥胖问题,可以联系我,帮你做辨证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