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源自于它 常按脚上这个穴位可控食欲
肥胖是困扰所有人的问题,肥胖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身材臃肿、没有自信心等等。所以各种减肥方法就应运而生,比如运动、节食、减肥茶、减肥药等等。其实这些减肥方法只是在肥胖形成之后才去实施,这样的效果并不好。想要减肥最重要的是找到肥胖的源头,从源头减肥才更有效。今天我们就一同寻找这个源头,并解决它。
一、肥胖的源头
造成肥胖的原因除了药物影响,一般是由于食入食物的能量多于身体所需要的能量,造成能量过剩形成脂肪堆积。
所以食入食物的多数决定了肥胖程度,而这些受到食欲的控制,肥胖的源头也就是食欲。那找到控制食欲的办法就是找到了控制身体肥胖的办法,食欲是身自身发出的饥饿信号,我们只有阻止和调节这些信号才能够很好的控制食欲。中医中的穴位按摩就是一种很好的控制食欲的方法。
二、按摩内庭穴控制食欲
在知道怎么按摩内庭穴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内庭穴的作用以及位置。
1.内庭穴的作用
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记载:“病变于色者,取之荥。”而在《难经·六十八难》又记载:“荥主身热。”说的是人体荥穴主管身体的热症,而内庭穴恰恰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所以按摩这里可以泄胃火。
内庭穴是人体一个泻火的穴位,主治泄胃火,还可以治疗牙痛、流鼻血、腹胀、便秘等等。胃火是影响食欲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胃火的症状分为两种:其一、食欲不振,口苦、口干、口臭等典型的上火症状。另一种,就表现的为胃部十分活跃,胃肠道蠕动加快,食欲旺盛,不停的想吃。
而刺激内庭穴起到降胃火,控制食欲,同时可以解决人体上火症状,减少毒素堆积成为脂肪。
2.内庭穴位置
内庭穴主要位于人体的脚部,在足背第2脚趾和第3脚趾之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按摩内庭穴出来控制食欲,具体的还可以祛痘、除口气、解决便秘等上火问题。
3.怎么按摩才有效果
想要控制食欲,最好选择早晚按摩内庭穴,一般利用圆盾的物体来刺激这个穴位。经常使用的签字笔的尾部就可以达到我们的需求,方便易得且省钱。一般按摩以有酸痛感为准,早晚各按摩100此左右,两只脚也就花费5-6分钟的时间。
如果想利用内庭穴祛痘、降火,最好选择早上7-9点,这时候正是是胃经当行,胃的排毒时间。这个时候按摩力度要大,并且配合少食油腻食物。
其实如果仅仅按摩内庭穴是可以达到控制食欲的效果,但如果和其他穴位配合按摩,效果会更佳。
三、内庭配合其他穴位减肥
中医辨证肥胖,主要认为是肥胖是由于外寒和内火造成,外寒则会造成血液流动不畅,体内毒素堆积。而内火则是身体脏器出现问题,气滞血瘀,脏器功能紊乱,毒素不及时排除造成脂肪堆积。所以,内庭穴配合其他穴位一同调理内脏,去内热也是一种减肥方法。
所以内庭穴配合足厥阴肝经太冲穴位,可以去肝火。
内庭穴配合配合手阳明大肠经上的腧穴曲池穴,可以缓解便秘,加速排毒。
内庭穴配合大椎穴,可以去身体热症。
一般内庭穴配合上面三个穴位一同按摩,能够快速的去除身体热症,退食欲,去火,除口臭。
四、饭前做两件事急减食欲
早晚按摩脚步内庭穴只适于在家做,如果在公共场合会显得不雅。而且按摩内庭穴不是一个急速降低食欲的过程,下面就介绍两种适用于餐前的急速降低食欲的方法。
1.刷舌头
舌苔是由胃气所生,过后的舌苔会掩盖味觉,造成喜爱重口味食物,这些食物又多容易增大食欲,所以造成食物摄入量的增加。
饭前用软毛刷刷舌头,可以增加味觉灵敏性,减少食物摄入。
另外,人的食欲表现为馋,刺激刺激舌头可以缓解这一现象,从而抑制食欲。
2.饭前吃苹果
饭前吃点东西来增加饱腹感,这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一种减肥方法。喝水、喝汤或喝点蜂蜜水等都属于增加饱腹感的方法。但是这里提到吃苹果的原因是苹果中含有果胶,其是食欲的抑制剂,其属于水溶性的纤维,可以使饱腹感持续的时间更长。
结语:减肥困扰所有人的问题,当我们需要减肥使时,往往肥胖已经形成。肥胖给我们的带来困扰不仅仅是身体外形方面,更多的会带来健康方面危害。所以,预防肥胖是第一步,食欲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长按脚上的内庭穴,可以很好的抑制食欲,减少食物量的食入,同时还可以去胃火、口臭等一系列胃火所带来的问题,一举而多得。
下半身肥胖怎么办 4个原因让你成为丑人
肥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一种情况,但是每一个人肥胖的程度还有地方是不一样的,那么女性下半身的肥胖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身肥胖呢?赶紧跟随小编去看一下吧,下半身肥胖怎么减呢?
我们一直追求这完美的身材,但是在生活中因为一些事情我们往往达不到我们所要求的,特别是对于我们的身材,尤其是女性下半身,肥胖的下半身是女性最大的悲剧,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女性上半身肥胖呢?
下半身肥胖问题一直困扰着女性,因为女性都知道双腿发胖是很难减。而且到秋冬季节,又是穿牛仔裤的季节,如果双腿变粗,穿起牛仔裤来也不好看。到底下半身为什么容易发胖,就留意以下几个导致双腿发胖的原因。
1、雌激素分泌紊乱
坏习惯让你胖让你散发女性魅力的雌激素,是让下半身变胖的罪魁祸首。饿一顿饱一顿、乱服减肥药、意外怀孕等,都会让雌激素分泌紊乱,导致脂肪在腹部和大腿部位堆积,下半身越来越胖。
其实想要下半身不出现肥胖,也很简单,要保持三餐时间固定,食物营养搭配合理,不乱服减肥药和积极避孕,都是防止下半身发胖的关键,尤其是避孕药。大多数人以为长期服避孕药会变胖,其实这是误解。过去避孕药中雌激素含量高,长期服用的确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但近几年改良后的新型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含量已由过去的150微克降至30微克,甚至20微克。这种仅含超低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完全不会让你变胖。
2、跷腿坐着,一边悠哉一边胖
此刻,你可能正窝在沙发里,跷着腿在读这篇文章。无论在家还是在办公室,如果你跷着腿坐一整天,会阻碍腿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导致下半身浮肿。再不好好做浮肿护理,比如按摩,下肢静脉会渐渐突出,严重影响下身循环,导致脂肪增厚,连肌肉都会僵硬。
因此,除了改掉跷腿这种不良坐姿,不要老坐着不动,还要积极做下身按摩。可以每天洗过温水澡后,用身体专用按摩精油按摩小腿或足底,无论扭捏或按压,都可以及时缓解下半身浮肿,防止脂肪堆积。
3、性感太“紧身”,胖得穿不上
紧身牛仔裤、束身内衣等紧身衣物,甚至迷你裙、无袖衫等性感穿着,都会让下身发胖。因为太紧身的服装会阻碍腿部正常运动,还会阻碍腰腿部位血液循环;短裙则会使腿部受凉,同样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脂肪堆积。因此想防止下身变胖,一定要做好腿部保暖,不穿太紧的裙子、裤子。
4、趿拉趿拉走路,小腿拼命胖
其实很多人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时间运动,其实我们在上下班的时候就是可以运动的。但走路姿势不对,或鞋子穿得不对,不仅减不了肥,还可能变得更胖,甚至严重影响足部健康。比如走路趿拉趿拉,就完全无法燃烧腿部脂肪,反而小腿会变得更粗壮。正确走路姿势是,脚后跟贴到地面,脚尖则要有踢地感。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快速走路,否则不仅会让双脚承受更多压力,连脊椎都会跟着吃不消,晚上回家还会腰酸背痛。
3大运动,下半身更有型
肌肉运动
骨骼会影响身姿,如果没有有力的肌肉包裹,很难维系骨骼正常架构,穿衣服就不会那么有型。因此想拥有好身材、穿衣有型,就要注重肌肉运动,坚持锻炼。这样才能使因缺乏运动弱化的肌肉逐渐恢复正常,肌肉量增多。而且肌肉消耗的能量,占身体消耗总能量的比例最高,因此随肌肉使用率越来越高,你的能量消耗也会增加,体重更会减轻。肌肉运动还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即使不运动也可以消耗体内能量,维持好身材。
有氧运动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肌肉运动。有氧运动是锻炼体能最有效的方法,运动时要深呼吸,因此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更可以有效燃烧掉堆积在身体各处的脂肪,瘦身效果极佳。
伸展运动
伸展运动可以扩大骨骼和肌肉可动范围,培养肌肉柔韧性,矫正不良姿势。多做伸展运动,你的身体会变得更柔韧,身材也会更匀称,还能缓解全身的僵硬肌肉,尤其可以缓解腰部疲劳,让身心更放松。
结语:以上就是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关于下半身肥胖的内容,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知道下半身肥胖的原因了吧,都是这些引起的,所以大家以后要注意了,另外平时可以做一些运动缓解下半身肥胖。
肥胖久坐都是诱因!脚痛别大意,或与这种疾病有关
来源:武汉晚报
当你早上揉着惺忪的双眼
迷迷糊糊踏出第一步
突然脚后跟传来一阵尖锐刺痛
瞬间睡意驱散
转而疑惑不安
这脚既没红也不肿
怎么会这么疼呢
01、中老年人尤其要提防足底筋膜炎
汉口60多岁的余奶奶,近半年来被足底筋膜炎折磨得苦不堪言,简直像在“刀尖上跳舞”。起初,她以为静养一段时间就能好转,但却事与愿违。她这才选择就医,一去就被查出足底筋膜炎。
余奶奶纳闷,明明在家进行过锻炼,为啥毫无缓解?医生解释道,足底筋膜炎需要科学规范治疗,如果采取不正确的锻炼方法,反而会加重疼痛,耽误病情。
02、久穿厚底雪地靴易发足底筋膜炎
首先,足底筋膜是指位于足底部皮下的一层致密坚韧的筋膜,包括内侧带、中央带和外侧带三部分。其呈弓弦状,起到维持足纵弓的作用。
足底筋膜炎即是指足底筋膜组织的炎症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足跟和足底部位的疼痛,尤其在起床后迈出的第一步,或长时间休息后重新行走时,疼痛感最为强烈,随着活动量的增加,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过度行走或站立时,疼痛又会加剧。
通常,这种疾病多发于40-60岁人群。人们从事攀爬、长跑活动或长时间站立都会加重这种疼痛。尤其高足弓、扁平足等,都可能增加足底筋膜的负担,使其容易发生炎症。
其实,某些日常生活行为和特定人群易发足底筋膜炎:
①不合适的鞋子: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子运动会诱发足底筋膜炎,长时间穿高跟、厚底鞋也同样有风险。
在冬季,不少人选择流行款的厚底雪地靴来穿,殊不知,超过4厘米的厚底雪地靴会导致鞋底偏硬,长时间行走容易引发足底筋膜炎。
②不合理的运动:短时间大幅增加跑步里程或频繁参加高强度训练,足底筋膜长期受到牵扯,就很容易引发此症状。
③久坐或久站:由于职业因素需要长时间久坐久站的人群,如教师、服务员等,足底长时间承受巨大压力也可能造成炎症突发。
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因缺乏运动,足底筋膜缺乏拉伸,更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④体重超标:脚底承受的负重大,也是足底筋膜炎的高发人群。
03、疼痛突袭,如何缓解
脚底疼痛来袭,如何及时缓解?
①拉伸与休息:当脚后跟突发疼痛时,尽量坐下休息,减少站立和行走的时间,给脚部足够的休息时间。
同时,可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如坐在椅子上,将脚伸直,用手抓住脚趾并向身体方向拉伸,重复几组能帮助放松足底筋膜。
②冰敷与热敷:在疼痛发作的48小时内,采用冰敷的方法:每次冰敷15至20分钟,每天3至4次。
注意,疼痛缓解后改为热敷,用温水泡脚或热毛巾敷足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当然,能提前预防是更优之选:
控制体重:体重过重也会增加脚底负担,因此减重可减轻足部的负担。
选择合适的鞋子:选择鞋底柔软、有弹性,并且具有良好足弓支撑的鞋子,能预防足底筋膜炎。
合理运动:合理进行运动,避免过度运动造成疼痛。可以选择一些对足底压力较小的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
04、足底筋膜炎的疗法
1、牵拉疗法
包括足底和腓肠-足底筋膜牵伸、脚趾弯曲、脚趾毛巾弯曲训练和单侧足跟抬高伴足趾背屈运动练习。
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推荐跖筋膜非负重下牵引治疗,作为急性期跖筋膜炎的治疗手段之一。
2、贴扎技术
胶带支撑受累足底表面可能对某些患者,尤其对第1步疼痛的患者有益。使贴扎法,可缓解短期(7至10天)疼痛。也可用于跖筋膜炎的急性期止痛治疗。
当然,治疗方法不限于以上几种。另外,中医特色干预在改善足底筋膜炎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优势,比如温针灸疗法、中药足浴以及推拿等。
(37度里长江健康融媒丨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