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女子照顾植物人男友三年半,大爱牵动市委书记的心
○1月5日,刘宁亲吻男友的手背,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
○瘦小的刘宁艰难地抱起男友
○蜀山区工作人员向刘宁咨询瓜蒌子的价格,并准备购买一批
○刘宁与男友一起录制视频
2017年7月,与她相恋半年多的他,突因变故成了植物人。她没有离开,而是相伴床前照顾至今。
三年半的时光伴着艰辛度过,一句“选择留下,是不想让自己后悔”成为了“80后”刘宁一切选择的答案。刘宁的故事,也牵动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的心,专程去看望她并赞扬“你的大爱令人温暖如春”。
选择留下,是“不想让自己后悔”
2017年7月11日,年仅30岁的合肥小伙彭亚楼煤气中毒,被母亲葛玉梅和女友刘宁发现之后,紧急送到了医院。因为中毒较深,他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在重症监护室里一住就是半个月。后来,经过艰难的抢救,彭亚楼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迟迟没有醒来。
“医生说他成了植物人,我当时就想‘完了’!”
不会说话,不会吃饭,不会走路……看着原本健康的男友变成这样,刘宁心如刀绞。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当时与男友相恋仅半年的刘宁并没有选择离开。
刘宁坦言,当时的自己也曾自问“我要不要照顾他”?“万一他醒不过来怎么办”?“醒过来残疾又怎么办”?
“逃避,是一件窝囊的事情!我一定要照顾他,我不想自己到老的时候有这样的遗憾,我不想让以后的自己后悔!”
于是, 一句“不悔”,让刘宁选择了“不弃”。
三年半坚守,女友变“妈妈”
在合肥各大医院辗转治疗一年后,彭亚楼出院了。
照顾病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植物人。刘宁说,男友原本身高将近1.8米,以前最胖的时候快200斤,后来就瘦下来了,“现在慢慢又长了一些肉了,有140斤。”不过这个重量,对于不到90斤的瘦弱的刘宁来说,意味着困难重重。
住院4个月的时候,刘宁曾对彭亚楼说,“我怕有一天请不起护工,我想靠自己的力量把你抱起来,带你锻炼。”可在病房里,不过就是个转身的距离,两个人还是栽倒了。“那一瞬间,他的泪水就淌下来了,我一下子就哭了。我知道他就是自己说不出来,他一定能听懂。”
因为担心男友因长期无法运动而导致肌肉萎缩,只要一有空,刘宁就会帮他做按摩,进行康复训练。除了这些,刘宁还要照顾他的吃、喝、拉、撒、睡。“白天照顾他的时候,我很少喝水,因为怕上厕所。转了个身他要咳痰呛着了,有可能卡住就回不来了。”刘宁打趣说,自己已经不是“女友”了,像是在照顾“孩子”的妈妈。
“刚开始,他连眼睛也睁不开,大小便完全失禁。”从中度昏迷,到浅昏迷,再到醒状昏迷;从眨眼到张嘴,再到点头,如今彭亚楼已经能自主吞咽,有时还会哈哈大笑。虽然他还不会说话,但已渐渐有了一些意识。这些变化都让刘宁无比欣慰。
多年前,彭亚楼的父母离异,此后他跟着母亲葛玉梅一起生活。
彭亚楼出事之后,除了刘宁,最心碎的莫过于葛玉梅了,有段时间她甚至觉得自己要撑不住了。好在有刘宁在身边不离不弃。
“刘宁是我儿子的精神支柱,更是我的精神支柱!”在葛玉梅看来,让她最感动的是,从儿子出事至今,女友对儿子的照顾却没有一点点变化。
“给彭亚楼吃的东西,刘宁要先自己尝一点,看看冷热咸淡;给彭亚楼换一个睡姿之前,刘宁要自己先躺着试一下,这种姿势是不是很舒服。”葛玉梅坦言,刘宁对儿子的这份照顾,很多时候自己作为母亲都赶不上。
“就算命运放弃了他,但是我不会”
照顾病人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往往不是什么难事,但这样日复一日,一坚持就是三年半却非常难得。这份坚持的动力来自哪里?
在刘宁看来,彭亚楼迟早会醒过来,“就算命运放弃了他,但是我不会。”
守护男友的这三年半时间,什么是最难的?面对记者的疑问,刘宁直言,最难的是活着。
“如果我想离开的话,没有人会阻拦。”外人都觉得照顾植物人很辛苦,但刘宁从来没有当做负担,“我照顾他是心甘情愿的。每天都想着怎么才能更好地照顾他,反而浑身都充满力量。”
刘宁这份坚持的背后,也有来自父母的支持。“我妈经常给我打电话,家里其他事情你不用管。你要照顾好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他。”每每听到这样的鼓励,刘宁就会忍不住泪流满面。如今,刘宁的父亲也会经常来帮忙照顾彭亚楼。
照顾男友间隙,直播卖货补贴家用
刘宁回忆,自己当初和男友相识是在瓜蒌地里。“他家以前是种瓜蒌的,那时候我们家人也经常帮他们种、采摘瓜蒌。”去年,瓜蒌地在洪水中被淹,损失不小。如今,在照顾男友的间隙,刘宁还在网上直播卖瓜蒌子,补贴家用。在她看来,瓜蒌是自己与男友爱的见证。她也希望男友今后醒来,可以继续这份事业。
刘宁还把日常照顾男友的瞬间,用视频记录下来,发布到社交平台,收获网友无数支持。网友“慢修远兮”评论说,“第一次把一个人的视频全部看完,为你的善良点赞,为你的“三观”感到了不起,为你的维度感到震撼。我相信奇迹会出现,一切会逆转,期待奇迹。”
她的故事引来市委书记牵挂
得知刘宁悉心照顾瘫痪男友的故事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十分牵挂,近日专程去家中看望了他们。
虞爱华对刘宁说,现在室外寒气逼人,但你的大爱令人温暖如春。俗话说,好人有好报,相信你们明天一定会好起来。虞爱华还叮嘱市区相关部门要持续给予帮助。
记者从蜀山区笔架山街道了解到,目前彭亚楼每月有一定额度的低保金、护理费用等补贴,街道最近还发动党员购买刘宁销售的瓜蒌子。下一步,蜀山区及其相关街道都将加大对他们的帮扶力度。
“社区也在协调小区减免刘宁租房的物业费,并计划帮刘宁的父亲就近找一份工作,以便他更好地协助女儿照顾男友。”天鹅湖社区党委书记洪军告诉记者,社区还发动居民给他们送一些生活用品。
“以前在医院,就有很多陌生人来给我们加油。”刘宁说,“我对他的照顾是男女朋友之间的一种小爱,别人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才是一种大爱。这份爱,让我们有了更多动力支撑下去。”如果有一天,自己强大起来,也会把这种爱心传递给其他人。
郑良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文 李福凯/摄
新闻链接
刘宁为彭亚楼开设的社交平台摘录
2020年8月28日
能看出来这个家伙是已经昏迷三年,被所有医生预判一辈子植物人,永远醒不过来的人吗?我一直在等一个奇迹,奇迹会来吗?
2020年9月6日
被质疑:他在假装植物人,他的演技很自然。我苦笑了,真希望他只是在演戏……
2020年9月23日
宠他、疼他,因为懂他。知道他需要被爱,被鼓励,需要爱的力量!不想他独自活在孤独里……
2020年9月28日
没出事的那会,你说你想带着我去滑雪,一起潜水,后来……等你以后醒了,我带着你去散散步吧,就近走走转转,不折腾了。
2020年10月2日
你们看到的是他似笑非笑、似哭非哭无法自控的表情,即便是些看不懂的表情,也是我日复一日唠叨几年的成果,心好难过啊。
2020年10月7日
不是所有的爱都有未来,一路陪伴就是最好的爱的告白。即便你昏迷不醒,也希望你能感受到爱,满心温暖,有努力的动力。
2020年11月6日
对于我来说,照顾他最大的困难来自于经济跟不上。基础护理、如何促醒这些我都能尽心尽力地去学,我每天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我不知道累,也不知道辛苦。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他能够早点醒过来。
记者手记
因为爱,所以爱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这个看上去柔弱的女子身上,却有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固执”。
男友发生变故的时候,他们才相恋半年。至今,刘宁和男友都没有领证,她有无数个理由可以抽身而去,且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置喙,但她“固执”至今。
采访当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室外没有太阳,风大且湿冷。刘宁给男友的这份爱,与外界对刘宁和彭亚楼的关爱,没有大小之分。在这个寒冷冬日,这两种爱汇聚成一股力量。
这种力量,让人温暖,也温暖了整座城!
同款夫妻日常|他虽然胖,但他很宠我🥰
宅家三个月,杭州7岁女孩被宠胖了10斤,更让父母懊悔的是,她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
宅家3个月,你家“神兽”还健康吗?运动少、吃得多、吃得好,想必最近不少孩子都越发“浑圆”了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门诊最近就有很多这样的“小胖墩”来就诊,多数孩子还存在“性早熟”现象,这可把家长给急坏了。
宅家3个月长胖了,一查竟性早熟了
“后悔啊,都是太宠她了。”7岁11个月,被诊断为性早熟和肥胖症,来自临安的晴晴(化名)爸妈已经悔青了肠子。
因为疫情的原因,晴晴已经宅家3个月了,这3个月却是她“以肉眼可见速度”长胖的日子,体重足足增加了约10斤。
不能继续胖下去了!前段时间,晴晴爸妈带着女儿专程来到浙大一院儿科就诊,接诊的是儿科主任王春林主任医师,“一般儿童一年体重增加2公斤左右,她3个月增加了5公斤,体重指数(BMI)24.4,超过24已经属于肥胖了。”
除此之外,经过检查,王春林还发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晴晴已经开始发育了。“她的双侧乳房已经到达B3期,属于发育中期水平,性早熟了。”打击一个接一个,骨龄检查结果显示,晴晴的骨龄已经11岁了,尽管现在已经长到了1米42,但很有可能后面再长高的空间不大,达不到遗传身高。
极有可能影响身高
一切都是“会吃”惹的祸
晴晴爸妈心凉了一大截,懊悔平时什么都听孩子的。
原来,独生女的晴晴从小就被老人捧着手心里,想要什么都无条件满足。光就饮食这方面,她非常爱吃肉、甜食、油炸食品等,“她这几年出门就要吃薯条、炸鸡,有时候饮料也是当水喝的。”晴晴爸爸说道,疫情期间晴晴吵着要吃油炸食品,奶奶还专门跑去菜场买半成品回来炸给她吃,再加上这3个月待在家基本没怎么运动,体重一下子就“飙升”了。
“哎,本来还想孩子胃口大、会吃是好事,没想到成了隐患。”晴晴妈妈失落地说,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哄着吃,晴晴从来不用哄,有时候还喜欢再吃点小甜点,为了女儿的这点需求,她还去自学了烘焙。
王春林主任介绍,经过评估,晴晴属于中枢性性早熟、肥胖。除了日常饮食控制、运动,减轻体重,为了延缓性发育、推迟早初潮,建议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
性早熟忽视不得,可能造成儿童矮小
“疫情期间儿童活动少,吃得多,体重增长,容易导致性早熟,近期门诊前来就诊的性早熟儿童伴肥胖、超重的较以前明显增多。”王春林主任解释,儿童肥胖危害很多,如果不及时干预,不仅会性早熟,还会使骨龄提前,导致骨骼生长空间少,造成儿童矮小症。
女孩8岁前出现生殖器官发育、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或者在10岁之前来月经,被称为性早熟。男孩9岁前出现生殖器官发育、阴毛腋毛生长等,被称为性早熟。
性早熟主要有中枢性性早熟和周围性性早熟两种,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掌控青春期发育的中枢机关是否启动。青春期时,下丘脑——这个神秘的机关,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了身体发育成熟。
这个机关一旦被触发,大脑下达了命令,孩子身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升高,第二性征出现,生殖器官发育,这时候就属于中枢性性早熟——孩子从里到外都“熟”了。中枢性性早熟堪称儿童身高的“隐形杀手”,必须要去专科就诊,接受专业的评估、治疗。
如果这个机关没有被触发,大脑没有下达命令,而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升高,孩子虽然出现第二性征,但内外生殖器官并没有发育,而性腺轴却被抑制,就要注意周围性性早熟。
这些食物要少吃,日常生活多观察
肥胖是引起性早熟的一个重要因素。王春林主任介绍,这周门诊有一个6岁的儿童,因为1周前发现左侧乳房有硬块和触痛感来门诊就诊,仔细询问病史后发现,近3月来“宅家”、“吃得好、吃得多”、“运动少”,3个月体重飙升,经过详细检查这个孩子是单纯乳房发育,是肥胖引起的。王春林告诉家长主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乳房发育就会缓解的, “但是这类的患儿要尤其注意防止复发。”
性早熟还跟环境以及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其中,食物摄入过量、过好都不行。禽肉类、油炸类、大补类的食物,反季节的水果和蔬菜,都可能引起儿童体内激素异常,导致性早熟。
反季节的水果和蔬菜多是在“催熟剂”的作用下提前成熟的,这些催熟剂含有大量的激素,不利于儿童健康。
炸鸡、炸薯条等油炸类食物,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化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
还有一些家长会在儿童长身体阶段给孩子吃一些大补类的食物,如牛初乳、蜂王浆、海参等,以增加营养,但这些食物中含有较高的促性腺激素,也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专家表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并不是说长成小胖墩就是养得好,日常饮食中要让孩子尽量少吃上述食物,同时避免过量进食,避免盲目大补。生活中,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生理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治疗。
专家呼吁,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杭城中小学也已有序开学,要关注儿童的饮食均衡,控制食量,也鼓励儿童加强户外运动,控制体重,促进生长。
记者 金晶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
编辑 肖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