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肥胖(半年时间胖了很多)

文章目录:

胖女孩半年来 天天吃蔬菜也没瘦

医生却说她蔬菜吃少了

武汉晚报讯(记者毛茵)每天都在拼命吃蔬菜,23岁的女生不仅肥胖依旧,而且血脂也高。让她疑惑不解的是,营养科医生却说她蔬菜吃少了。

近半年来,为了降脂,小凡姑娘每天主要吃蔬菜沙拉,平时最喜欢吃烧烤和火锅,也以烤、烫蔬菜为主。中午带餐到单位吃,她自配的健康餐,要么是油光亮亮的菜薹,要么是裹着厚厚沙拉酱黄澄澄的水果。武汉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蔡红琳告诉她,这样吃蔬菜根本是“白”吃了。

蔡红琳说,中国人吃绿叶蔬菜主要是两种做法:一是油炒,放很多油、盐,会降低绿叶菜的好处;二是焯烫,即使白灼也是要焯烫的,更不用说涮火锅。这会使其中很大部分的类黄酮、硝酸盐、叶酸、维生素C等健康成分都溶在焯菜水里,从而降低绿叶菜的健康好处。

蔡红琳主任指出小凡吃蔬菜存在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一是品种单一。有的人认为只有绿叶菜才是蔬菜,还有的人嫌叶子菜塞牙。前者只吃叶子菜,后者只吃土豆茄子番茄等软蔬菜。二是吃蔬菜也靠烤。蔬菜经高温煎烤,维生素几乎全部破坏,只是满足了口感的需求,而不能满足营养的需求。三是量不够。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蔬菜一天300~500g。蔬菜应该是所有食物里面量最多的品种,有的人吃菜只吃几口就认为自己吃了。

营养专家建议,胡萝卜、南瓜、豆角、茄子、菜花、萝卜和各种薯类都可切块直接蒸熟食用,只需加一点盐和芝麻酱拌一下;绿色菜花蒸熟后加少许盐、胡椒粉和香油拌一下即可食用。各种略有涩味的绿叶菜适合沸水快焯,比如菠菜、苋菜、红薯叶等。各种味道不涩的叶类蔬菜和根类蔬菜都适合煮。质地坚实的蔬菜用焖的方法,比如豆角、菜花、茭白、竹笋之类,焖熟再控去多余的油就好了。

蔬菜的选择也要多样化, 深绿叶蔬菜及黄、橙、红色蔬菜,十字花科蔬菜、豆类、葱属蔬菜都能预防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500斤小伙胖到半年没下床!关于肥胖,医生这么说…

“我要减肥”是现在不少人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前段时间,在广东阳江就有一名小伙子,胖到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还因肥胖危及到了生命,这该怎么办呢?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管理中心主任 陈笑梅:这名“胖友”给我打电话求救,说他已经四五百斤重,上不了秤,腰以下完全动不了,希望我们能来救救他。

在众人的合力下,这名“肥胖”的男子被送上了救护车,从阳江前往广州接受治疗。

记者在医院看到了他。他叫小龙,今年35岁。家人说,两年前,小龙的体重是380斤,现在的重量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他已经有半年没下过床,生活上几乎完全无法自理

小龙的姐姐 陈女士:他一直都胖的,但是去年更胖了,脚痛走不了,就一直胖下去了,连上楼都上不了,我们都很担心他,爸爸都担心死了,每天都哭。

小龙说,自己也曾试过减肥,虽然成功过,但后来又反弹了

患者 小龙:那时工作比较累,要搬货,出汗,自然就瘦了。从武汉回来后,就不干什么重活累活了,慢慢又反弹了。

入院之后,医生初步检查发现,小龙不止是肥胖,而且出现了心衰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管理中心医生 陈文辉:目前他可能有500斤了。结合他的情况,可能心脏损害达到4级了,4级是最严重的情况,表现就是双下肢水肿,其实全身组织都有水肿,睡觉基本靠口呼吸 ,严重睡眠打鼾,睡眠会引发肥胖猝死。

按常规,小龙要接受缩胃手术治疗,但是因为他体重太大,心肺功能太差,医院暂时只能先保守治疗,稳定他的各项指标

患者 小龙:吃饭一顿就一碗饭加一点菜,但是没有理由会这样啊,我也没想到,我喝水都会肥。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管理中心医生 陈文辉:他说三餐吃得并不多,但是他平时会喜欢吃零食,基本没有运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小龙肥胖呢?医生说,因为小龙体型过大,各项仪器检查都很难进行,所以还不是十分清楚。医生还提醒,如果家族有肥胖史,作息和饮食又不规律的人群,要尤其注意。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管理中心医生 陈文辉:衡量身体的肥胖程度,最常用的就是BMI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中国成年人大于25就是超重了,大于28就属于肥胖了。

新晚报综合GRT今日一线、西湖之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女子7年来逐渐发胖,不是内分泌紊乱,竟是肺癌……

“钦主任,你看,有没有发现我又瘦了!”

最近,又到了张女士3个月定期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复查的日子,所有的检查指标显示正常,体形也逐步恢复正常,她高兴地向肿瘤内科副主任钦志泉主任医师“展示”自己的身材,“再瘦一点,就是我二十几岁年轻时候的样子了!”

谁能想到,如今活力满满的她,曾是一个肺类癌患者,还饱受肥胖困扰。

七年来逐渐发胖

误以为是内分泌紊乱

钦志泉医生还记得,一年前,在门诊见到张女士时,37岁的她整个人呈现出一种非健康的肥胖,“满月脸”“水牛背”,1米6个头的她有130多斤。“满月脸顾名思义就是脸如满月,而水牛背就是像水牛一样的背,有点背部突出,像是轻微驼背的样子。”

问诊中得知,这七年来,张女士的体重一直在缓慢上升,每年胖一点。因为没有感觉到其他症状,以为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福了或是内分泌紊乱,才引起肥胖。

直到一次全身体检,报告显示右肺上有一个肿块,怀疑是肺癌。随后,心胸外科为张女士做了“右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张女士患的是一种病理类型非常少见的肺癌:肺类癌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分泌。

“不是说得了癌会越来越消瘦么?为什么我得了癌症反而发胖了?”手术后,这一点还是令张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她觉得,如果是七年来不断消瘦,可能会更早发现自己的病情。

肺癌中的这种罕见类型

会让人变胖

肿瘤内科主任卢丽琴主任医师解释,目前肺癌是全球范围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张女士这种罕见病理类型的肺类癌只占所有肺癌比例的1%-2%。类癌是起源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肺类癌就属于其中一种。

“张女士这种类型的肺癌,很容易让患者出现Cushing(库欣)综合征,因为伴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会导致患者体内皮质醇水平的持续升高。就好比患者每天都在不停地吃激素,所以会出现体重上升、内分泌紊乱的症状,外貌上则会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

幸运的是,这种类型的肿瘤发生率较低,恶性程度也较低,病灶发展不快,才能在张女士体内躲藏了7年。

肺部肿瘤成功切除后一个月,复查时张女士又出现了新问题——乏力、没有食欲。难道又有新的毛病了?在针对张女士的病情会诊中,内分泌科副主任邢玉波副主任医师表示,在患病期间,张女士长期处于一种高糖皮质激素水平状态,而具有异位内分泌激素特性的肺部肿瘤切除后,患者出现了类似“激素戒断”的症状。因此建议患者继续补充外源性皮质醇激素,根据定期的血液激素水平的监测,逐渐调整减量。

最终,经过近一年的精细化管理,张女士停掉了外源性皮质醇激素,体重也减掉了近30斤,眼看着能恢复到七年前的体重水平。

医生提醒:肺类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疲劳、变胖、腹泻都可能是征兆

说到肺癌,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才是肺癌的典型征兆,但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卢丽琴提醒,一些肺外表现也可能是癌症征兆。

“部分肺类癌可能发生于肺的外周部位,早期可能无症状,但当肿瘤生长较大时,压迫邻近肺组织,可能会出现活动后气短、易疲劳、乏力等症状;部分肺类癌病灶会分泌激素或类激素样物质,引起脸色潮红、水样腹泻、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肌力下降等肺外表现。”

肺类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以40-60岁居多,男女发病率相近。不同于其他肺癌种类,肺类癌与吸烟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目前来说,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类癌的两大“利器”,手术则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卢主任表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发病。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肺类癌预后的关键。

资料:都市快报

实习编辑:赵星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