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引起月经不调怎么办(肥胖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

文章目录:

肥胖,月经不调,不孕……中医说:这都不是小事

“李医生,我来月经啦!”

昨天一大早,中医李翔刚走进医馆

32岁的吴小姐就把脑袋探进来,乐滋滋。

来月经?这件对普通女性来说很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吴小姐来说,却是个喜大普奔的好消息!

因为过去,她曾经收到过一份令人绝望的判决书——去年做的激素水平测试,报告上的数值指向一个明确的诊断“卵巢早衰”。

长期睡不好觉、皮肤松弛、经常停经……最重要的是,在和老公努力了一年多以后,吴小姐始终没能怀上期望已久的宝宝。

辗转多家医院就诊,终于在接受了中药调理和药灸两个月后,吴小姐第二次月经准时而至。

“身体感觉轻松多了,希望很快能怀上宝宝,”吴小姐第一时间赶来医馆,向自己的主治医生李翔报喜。

今日服务:微坐诊

生为女人,身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

卵巢

卵巢负责女性的内分泌系统

对女性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

都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今天,四川名医请到了李翔医生来到微坐诊,请他给大家讲讲:

●中医是怎样看待卵巢早衰的?

●中医怎样运用调肾、调脾、调肝的思路,来整体调理女性卵巢早衰的?

点击这里,直接预约来电咨询名额

不想做“更年期少女”的女性朋友们,别错过这个和他直接交流保养心得的机会哦!

卵巢早衰是什么?

“卵巢早衰,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卵巢这个器官过早地衰老了,承担的相应功能发生减退了,从而给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李翔医生说。

西医这样说…

卵巢的主要功能除了孕育卵子之外,还有分泌孕激素、雌激素,两种激素协同促进才能维持月经的正常发生和妊娠。

而如果卵巢激素分泌异常,就会引起一列症状:

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阵发性潮热、面部潮红、失眠、易怒、抑郁焦虑……

②女性特征提前退化:乳腺萎缩、皮肤弹性减退……

③泌尿生殖道感染:外阴瘙痒、阴道干涩伴灼烧感、尿频、尿急……

④女性生殖功能异常:月经的停闭、不孕……

中医这样说…

而在中医理论中,卵巢早衰是“肾气衰落”的表现。

《黄帝内经·素问》认为——

女性生殖功能的发育和衰落都与“肾气”的盈亏有关,并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女孩子7岁开始换牙、第二性征发育)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14岁开始来月经,可以怀孕生育)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49岁后失去生育能力)

如果女人“肾气”过早地虚亏或不足,那么“任脉虚,太冲脉衰少”也会提前出现,也就是卵巢早衰的一系列表现。

为什么会卵巢早衰?

李翔医生认为,现代女性越来越多地发生卵巢早衰,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人流,卵巢、子宫相关手术——损伤肾气

饮食生冷、煎炸烧烤造成脾胃负担过重或节食、减肥——损伤脾胃

过于劳累、熬夜——消耗气血

思考、用脑过度;精神紧张、压抑不及时疏泄,造成——气血瘀滞

所以,中医治疗卵巢早衰就可以针对以上这些病因,对症下药、下针、下灸……

李翔医生介绍,和西医采用雌、孕激素的人工周期疗法相比,中医调理是从女性体质入手进行根本性调理,调理后不易复发,也避免了长期使用人工激素的一些潜在危险性。

用心保养

愿你的卵巢永远18岁哦!

本文编辑:王欢

图片来源:Pexels 、pixabay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或在微信上搜索“scmingyi”微信公众号加关注,每日获取更多权威健康内容。

肥胖会导致月经不调吗

女性过多的脂肪将导致体内雌激素生成量增多。此外,肥胖还可以改变雌激素的代谢途径,生成较多的有生物活性的产物──雌三醇。这两种方式生成的女性激素不像卵巢分泌的雌激素那样具有周期性活动,也就不能诱发排卵,直接的表现就是月经稀发、经血淋漓或月经量过多。经血多常常导致贫血,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此外,体内高水平的雌激素长期作用在子宫内膜而无孕激素的对抗,易引起子宫内膜增生,造成阴道淋漓出血或阴道大出血,同时还容易引起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

单纯性肥胖或削瘦都会导致月经失调

肥胖有一个体重指数,19到25之间是正常的范围,两头都是异常,但是体重指数中国人和其他国家人是不一样的,比如25以上就算肥胖的,25到28就是超重的,在国外可能定30以上算。不管怎么说,假如女孩子体重不超过25是正常的范围,但是少于19也是不正常的范围,这两项都会导致月经的不正常。

肥胖如果脂肪过多,代谢方面出现问题,会引起很多激素方面的问题。比如说会导致在脂肪组织内有过多激素的转换,比如雄激素会转换成雌激素,转换更多的雌激素可能对月经有影响,肥胖的女孩子可能不来月经、不排卵,减肥之后可能就没事了。

医学临床中时常发现肥胖病人卵巢的组织学变化很象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当体重下降后,月经恢复卵巢变化消失。当代医学已经证实肥胖可以造成月经不调。肥胖病人还易发子宫内膜腺癌,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

太过消瘦的女性也容易出现月经失调,过少的脂肪会减少雌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活动。身体脂肪大概要保持在17%的比例,才能保证正常的月经周期。这类少女的月经初潮往往延后,因月经初潮需要体内有一定的脂肪沉积,体重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发生;月经周期的维持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过分消瘦时可发生闭经、不孕。

月经不调饮食调理法

1.黑木耳红枣茶

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功能补中益气,养血止血。主治气虚型月经出血过多。

2.浓茶红糖饮

茶叶、红糖各适量。煮浓茶一碗,去渣,放红糖溶化后饮。每日一次。功能清热、调经。主治月经先期量多。

3.山楂红糖饮

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非妊娠者多服几次,经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调经,主治妇女有经期错乱。

4.茴香酒

小茴香、青皮各15克,黄酒250克,将小茴香、青皮洗净,入酒内浸泡3天,即可饮用。每次15-30克,每日2次,如不耐酒者,可以醋代之。功能疏肝理气。主治经期先期先后不定、经色正常、无块行而不畅、乳房及小腹胀痛等症。

5.山楂红花酒

山楂30克,红花15克,白酒250克,将上药入酒中浸泡1周。每次45-30克,每日2次,视酒量大小,不醉为度。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经来量少、紫黑有块、腹痛、血块排出后痛减。注意忌食生冷勿受寒凉。

1 / 1

肥胖会导致月经不调,教你3个减肥瘦身绝招

一些体重超标的女孩子,常常感觉自己月经不调,而且月经不调的时间越长,肥胖越变本加厉,这样你会长期被肥胖和月经不调所困扰,出现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和身心健康。

那么,究竟月经不调与女人的肥胖有哪些直接关系呢?我们总结下面几点原因:

首先,让我们来说说肥胖的原因:

中医认为,肥胖多由胃热滞脾所致。肥胖的姐妹通常食欲旺盛,就不可避免地会过食肥甘,造成湿浊积聚体内,化为脂肪,久而久之湿浊化热,胃热滞脾,从而形成肥胖。就像一个气球,不断地往里面吹气,而气无法排出就会鼓胀。

另外一种女性比较特别,他们只吃很少的东西,而且令她们百思不解的是,她们惊奇的发现自己即使喝凉水都会长胖,这是因为,过饱和过饿都会造成脾胃伤害,脾胃一伤,身体的运转机能受到破坏,即使是吃很少的东西,也会长胖。

那么脾胃问题,究竟与月经不调有什么关系呢?原因在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出问题了,血液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月经不调也是必然。从这个角度来说,肥胖的女性往往会月经不调。

此外,脾胃问题还会引起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一旦便秘了,体内的垃圾无法排出,堆积体内,最后形成脂肪。体内垃圾受阻,引起气血不畅,月经自然更加不调。

于是很多女性开始了减肥,减肥,减肥,她们或节食饿得发昏、或吃减肥药吃的上吐下泻,但是真正减肥成功的极少,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瘦身成功,而且让月经不再失调呢?

下面推荐了三种比较独特的减肥方法,它们全部都非常有效:

一,赤小豆粳米粥帮助你快速瘦身

1)材料:取赤小豆、粳米各50克。

2)做法:分别取赤小豆、粳米各50克。先将赤小豆温水浸泡2~3小时,然后加水约500毫升。先煮赤小豆,待将烂时,入粳米共煮为稀粥。

3)吃法:一天早晚食用2次,效果更佳。

4)功效:赤小豆粳米粥适用于胃热滞脾型肥胖,赤小豆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粳米和胃补中,除烦清热。

二,荷叶灰健脾祛湿。

1)材料:干荷叶一张,大米一小把。

2)制作方法:用两口平底锅,将干荷叶一张平平的铺在锅底,上面盖上另外一口锅,封口处用黄泥调盐水密封,,锅底上贴白纸一张,然后开火煅烧,白纸变为焦黄,则关火,等冷却之后,将 荷叶取出来,研磨成粉末。古书制法:“取净荷叶,置锅内,上覆一口径略小的锅,上贴白纸,两锅交接处用黄泥封固,煅至白纸呈焦黄色,停火,待冷取出”。

3)吃法:将米放入锅中,然后加水,熬煮半个小时,得到米汤,并将米粒出去,得到米汤,将研磨成细粉的荷叶灰放入碗里,加米汤调服,每日三次,一次6-20克。

4)功效:米汤调服荷叶灰是减肥中效果最强大的一个方子,其中荷叶灰,是一个古方,出自《证治要诀》:“荷叶灰服之,令人瘦劣。今假病,欲容体瘦以示人者,一味服荷叶灰”。用米汤调幅,可以增加荷叶灰的口感,吃起来并不难吃,如果能坚持吃1个月荷叶灰汤,体重可以降低10多斤。有专家认为荷叶灰对健脾健胃效果极佳,所以减肥效果非常明显。荷叶灰的记载多见于一些医学书籍里面,为减肥良药,因为其效果极佳,在减肥市场上非常火爆,但是有新闻爆料说安徽毫州,北京,河北出现大量假荷叶灰。

三,茯苓粥

1)材料: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胡椒、食盐、味精各适量。

2)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连同白茯苓粉放入铝锅内,将锅置炉上,先用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煎至米烂成粥。放入味精、食盐、胡椒粉搅匀即成。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茯苓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