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肥胖且白天嗜睡?高度警惕这种“睡眠杀手”!
我国约有6000万人有呼吸睡眠暂停,由于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关系密切,甚至可引起猝死,又被称为“睡眠杀手”。
由于我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治疗设备多局限于大型医院,公众对打鼾盲目轻视,使得大量的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近日,《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2018)》发布。
识别可能的呼吸睡眠暂停
对常规体检的患者应该注意以下情况:
①是否打鼾?
②是否肥胖?
③是否有下颌后缩?
④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⑤是否抱怨白天嗜睡?
⑥是否有夜尿增多?
如果有上述情况,应该进行更详细的睡眠病史评估和体格检查。
高危人群
共识指出,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是呼吸睡眠暂停高危人群:
肥胖,难治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夜间心律失常,脑卒中,肺动脉高压,职业司机,减重人群。
打鼾同时白天嗜睡者要小心
患者存在呼吸睡眠暂停的相关临床特点为:白天嗜睡、醒后精力未恢复、疲劳或失眠;夜间因憋气、喘息或窒息而醒;习惯性打鼾、可观察到的呼吸中断等症状。
当怀疑呼吸睡眠暂停时或已经诊断明确呼吸睡眠暂停时,应该详细地询问睡眠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以帮助评估呼吸睡眠暂停对患者的影响及严重程度。
白天嗜睡可根据嗜睡量表评估
睡眠病史的内容包括打鼾的情况、可观察到的呼吸暂停、夜间窒息或憋气发作、不能解释的白天嗜睡(可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进行评估)、睡眠时间、夜尿情况、白天头痛、易醒/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和白天警觉性下降、性功能障碍等。
同时需要评估呼吸睡眠暂停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和交通意外风险等。
体格检查包括可以导致上述危险因素的心、肺和神经系统的异常,需要特别注意BMI、上气道狭窄的程度以及可能导致上气道解剖异常的体征。
危险分层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按照呼吸睡眠暂停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分层,对于高危患者应该尽快做出诊断和评估严重程度。
对于非高危患者,进一步检查的时机取决于呼吸睡眠暂停的风险、白天症状或者相关的合并症。
基层医院可应用STOP-Bang问卷对可疑呼吸睡眠暂停患者进行筛查和分度。
STOP-Bang问卷评分≥3分为OSA(AHI≥5次/h)高危患者,敏感度84.7%,特异度52.6%。
治疗:改变睡姿和减肥是基础
1.改变睡姿
侧卧位睡眠可以改善舌后坠,从而降低咽部塌陷的可能性。
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通过侧卧位睡眠缓解症状,尤其是对于体位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2.减轻体重
肥胖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病因之一。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一种辅助治疗,节食减重可以改善呼吸暂停频率,减轻上气道塌陷,从而有效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
3.“呼吸机”
改善呼吸暂停频率首选的治疗方法为使用“呼吸机”,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其原理是人为施加一定程度的气道内正压,从而维持气道通畅。这种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夜间缺氧、鼾声等问题。
河北省人民医院高洁等进行的研究曾表明,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不仅可以减轻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还可以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
但佩戴呼吸机时可能出现一些相应的副作用,口干、鼻出血、影响睡眠、机器噪声、鼻干及皮肤刺激等。当然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患者感觉是比较舒适的。
4.手术不作为初始治疗手段
通常手术不宜作为本病的初始治疗手段。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可以使用。
资料:
[1]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 1(1) : 30-35.
[2] 高洁,王荣国,王立立,等.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脏亚临床功能障碍的探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72-76.
(文韬)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总“犯困”不一定是懒,6种病也会出现嗜睡症状
明明前一晚睡满了8小时,为什么第二天还是昏昏欲睡、疲惫不堪?
对于有些人来说,“困”一种是贯穿全年的常态:“春困夏乏秋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哪个都落不下他。
而在医生眼里,白天频繁嗜睡可能是身体在发出警报。
《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教你打起精神赶走困意。
受访专家
中华科普学会副主任委员 董晓秋
西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涛
4种让人无法抵挡的困意对于白天总是喊着“困”的人,以下4种最易犯困的场景,想必有一个是你无法抵挡的:
餐后犯困:血糖在作祟
高蛋白食物、油腻食物和精白淀粉过多的食物,容易让人容易感觉疲劳。缺乏运动身体的血液循环功能就受到严重影响,血糖控制机能也会严重下降。
建议:
- 适当减少淀粉类主食的总量;
- 把精白细软的主食部分换成粗粮、豆类和薯类;
- 多吃纤维含量较高的绿叶菜和豆类蔬菜;
- 餐后一小时适当运动,如走路、轻松的家务等。
看书犯困:条件反射
若在疲劳状态下坚持学习,身体会因抵挡不住疲劳的侵袭而产生困意。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就会将看书与睡觉联系起来,形成一拿起书就犯困的条件反射。
建议:睡意沉沉时别看书;饭后不要马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
开车犯困:夜里睡眠差
经常出现开车困倦、注意力不集中,且夜晚打鼾、呼吸不规律的人,需要排除睡眠呼吸暂停。
建议:避免在凌晨和下午3点左右驾驶;降低车内温度;开车半小时前喝杯咖啡;在车厢内滴几滴植物精油。
上班犯困:慢性炎症
办公楼空气流通差,尘螨、花粉、霉菌等过敏原容易积存。
化学烟尘、香烟、蟑螂、冷空气、灰尘、油漆、同事的香水等也会成为过敏原。免疫系统受到长久的刺激会引发慢性炎症,人因此感到疲劳。
建议:调整室内湿度;经常打扫灰尘;多喝水。
白天嗜睡可能预示6种病犯困主要是大脑供血不足、相对缺氧所致。如果你晚上能保证7~8小时的睡眠,白天依旧嗜睡,就应该警惕这6种疾病了。
01
鼻炎
鼻炎会导致呼吸受阻,引发大脑供氧不畅,导致犯困。
如不及时治疗,鼻炎还会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使得患者睡眠时氧气不足。
这类患者平时要对鼻局部及额面部进行热敷或用电吹风局部加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02
睡眠性呼吸障碍
患有睡眠性呼吸障碍的人,除了白天困倦、乏力、嗜睡外,夜晚还会鼾声如雷,且伴有呼吸间歇性停止。
频繁的呼吸暂停,使深睡眠不断被打断、机体缺氧。长此以往,身体所有器官都无法好好休息,导致白天很容易出现困倦、乏力、嗜睡等症状。必要时需进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
03
高血脂
高血脂患者的体内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且高血脂在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如果有人存在高血脂家族史、肥胖、高血压,已有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或有长期大量饮酒、摄入高脂、高糖饮食等危险因素,且经常犯困,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血脂。
04
心脏问题
疲劳、乏力是各种心脏病常有的症状。心脏病会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梢,令人产生疲劳感。建议查查心脏,如做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05
贫血
疲乏、困倦是贫血最常见的症状,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患者最好到医院做一个血常规监测,明确诊断。
06
认知障碍症
有的老人常常坐着就迷迷糊糊睡着了。频繁犯困或看着电视就睡着,常常是认知障碍症的早期表现,必须引起高度注意。
解决日常困意的6个绝招排除以上病理原因,对于单纯偶尔犯困的人,日常做到6点可以帮助消除困意。
控制饭量
吃过一顿大餐后容易犯困,这是因为丰盛的饭菜会造成血糖水平突然上升,而葡萄糖水平的快速上升意味着能量很快被消耗,因而造成疲倦。
每餐吃七分饱,可以有效放缓消化,减少腹胀带来身体上的疲乏感。
冷水洗把脸
寒冷会刺激神经,使肌肉颤动从而使身体产热,所以犯困时用冷水洗把脸,可以减少身体热量,从而达到提神效果。
嚼口香糖
在合理的时间内嚼适量的口香糖有助于保持清醒和警觉。当薄荷被人体吸收后,视觉反应速度、记忆力和判断力都会增加,运动时疲劳感也会下降。
饭后散步
经常锻炼的人往往精力充沛,久坐不动的人更容易犯困。
饭后散步10分钟就能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让人更有活力,还有益于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加快消化过程,克服饭后困倦。
晒晒太阳
日光决定了身体的自然昼夜节律和睡眠-觉醒周期。处在昏暗的光线下,身体开始生成褪黑素,让人感觉疲倦;在明亮的自然光线下,人会感到更警觉、清醒。
打个盹
午餐后难以保持清醒,打个盹或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研究表明,午餐后打盹会对身体和精神表现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提高反应能力。▲
本期编辑:刘云瑽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发现这7症状,烦躁易怒/嗜睡/体重暴增,尽快去医院查查甲状腺
这 7 个症状要注意
1. 烦躁易怒 / 情绪低落
甲亢和甲减都会严重影响人的情绪。甲亢会导致神经亢奋,让人烦躁、焦虑,甚至发怒。
甲减则会导致大脑中让人快乐的 5-羟色胺分泌减少,从而导致情绪低落,甚至抑郁。
2. 拉肚子 / 便秘
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肠蠕动加快,因此会出现一天解好几次大便的情况。
甲减则会导致肠蠕动减慢,往往会出现便秘。
3. 失眠 / 嗜睡
甲亢会引起精神亢奋,常常导致失眠、睡眠时间明显减少。
都说老人觉少,倘若每天都很想睡觉,怎么睡也睡不够,那就要警惕是不是甲减了。
4. 潮湿多汗 / 皮肤干燥
甲亢会增加机体的产热,让人怕热、容易出汗,皮肤会变得湿哒哒的。
甲减则会导致汗液、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粗糙,同时指甲也会变脆,头发枯黄干燥。
5. 突然变瘦 / 体重增加
甲亢时机体代谢水平高,能量消耗大,虽然吃得多,却会噌噌地“掉肉”。虽说有钱难买老来瘦,但这种瘦可不好。
甲减则正好相反,如果你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都没有改变,而体重却突然增加,就得警惕甲减了。甲减还可以引起水肿,也会让体重增加。
6. 注意力不集中 / 记忆力下降
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会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而激素过少则会让人健忘、反应迟钝。
很多中老年女性会把这些症状当作更年期的表现,而耽误了诊断和治疗。
7. 脖子增粗
甲状腺位于脖子正前方,甲亢和甲减都可能会伴有甲状腺的肿大,严重的时候还会影响说话、吞咽和呼吸。
如果发现自己有上面这些症状
而且还中了不只一两条
尽快去医院找医生
抽血检查一下甲状腺功能吧!
欢迎关注评论,有相关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