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口疮、止打嗝 原来糖还有这些用途
人们食糖用糖的历史悠久,生活中糖的用途也十分广泛,烹饪调味、副食制作、医药生产等都会用到糖……吃糖的同时,这些小知识也了解一下吧!
生产工艺
红糖的生产工艺最简单。传统的红糖是把原糖汁进行过滤等简单加工,再进行干燥,就得到了红糖。
白糖则需要把原糖汁进行纯化、脱色然后再干燥。与红糖相比,白糖的杂质少,白度高,甜味更纯正。
如果把纯化脱色的糖水进行结晶操作,最后得到大块的晶体状产物,就是冰糖。
简而言之,红糖、白糖和冰糖就是颜色和风味不同的糖而已。这种不同对于烹饪艺术是有意义的——它们可以为食物带来不同的风味和口感。
糖也能使人上瘾,如果你喜欢吃甜食,你会越来越想吃,而且无法轻易“戒掉”。因为当你吃糖之后,大脑会分泌一些让你感到愉悦的成分,比如多巴胺。不过,糖的成瘾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累积起来的,越吃越想吃。并且,糖吃多了的危害,证据最确凿的是导致龋齿和肥胖。可是你知道糖除了作为一种调味品之外,它还有很多别的作用吗?
糖的妙用
治口疮
外敷白糖的确可以治疗口疮等疮疡肿痛,有杀菌、促进肌肉愈合的作用。先用盐水或凉开水漱漱口,然后外敷白糖效果更好。
止打嗝
如果遇到打嗝不止,舀一小勺白糖,放在舌头下含化一下,打嗝就好了。这在中医上很好解释,因为中医认为打嗝是因为胃气上逆所致,而白糖具有宽中缓急、调和胃气的作用,很对症。
解醉茶
醉茶是因喝茶过量或过浓引起,尤其是在空腹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心慌头晕、心率加快、手足微颤等。发生“醉茶”也不用紧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些白糖水或嚼几块果糖等。
去死皮
嘴唇的肌肉纤薄柔嫩,再加上气候干燥、喝水、吃东西、说话等,很容易被牵动而产生了裂纹。每天早上及晚上临睡之前,先用热毛巾敷唇3-5分钟,用一点绵白糖在嘴唇上来回摩擦,直到其完全融化,可以帮助去掉嘴唇死皮。再抹点护唇膏,嘴唇便可变得滋润。
去污渍
在抹好肥皂或洗手液的手上倒点白糖,轻揉20秒,可去除油漆、油渍等顽固污渍。
除异味
将白糖倒入纸袋中并放进冰箱里,可起到竹炭和茶叶一样的除味吸潮作用。
延长花期
鲜花在开花时,需要吸收比平时多好几倍的糖分。因此,在花瓶中加些白糖,可让鲜花开得更久。
去栗子内皮
煮栗子前,先用白糖水浸泡大约2小时,煮熟之后,栗子内皮更易去掉。
肥胖是怎么引起的
想知道肥胖是怎么引起的?
肥胖真正原因
1原凶暴露
在美国休斯顿市中心东南区的一个救济房里,住着一个仅靠政府食物卷生活的黑人妇女,已经五年没有离开过房间,能做的唯一活动是在床上小幅度地翻转。体重达627磅。教堂里的义工给她送食物时发现她已淹淹一息,打911急救时,救护人员无法把她从床上移至担架上,最后只好把房子的门、窗及部分墙体拆除,用吊车连同床一起把她转移至卡车上。经医院人员检查,她的肚皮和大腿上的赘肉分四层盖住了她的膝头和下身,就像几层湿透的烂棉袄覆盖在身上,残不忍睹,非夷所思。在她的床头,却发现她在高中拉拉队时的身穿三点式的年青苗条的照片。所有的人无法想象,为什么原来如此完美的人体会变成如此这般的灾难?为什么科学、医学似乎很发达了,却连人类本身的身体都问题百出?
2007年美国上演了一部真人真事记录片,叫《Seper Size me》(让我超大),记叙一个叫Morgan Spurlock(摩根)的人,在一个月内不吃别的食物,仅仅吃麦当娜的快餐,结果一个月内增加了28磅。每天几乎增加1磅,如此轻松、简单。他对麦当娜食品有一种生理上或化学上的瘾,在三餐之间,他会表现得很难受,心悸,头昏,坐卧不安,忧郁,急燥,渴望着尽快得到麦当娜的快餐食物。一旦吃完食物,身体上的各种适马上得到缓解。他说正如海洛因瘾君子吸完海洛因后的感觉一样,兴奋、飘飘然。
记录片的下半部更令人寻味:吃了一个麦当娜快餐增重28碰后,紧接着他便开始减肥,把市场上最流行减肥食物和运动方法都用上了,进行了七个月的艰苦努力,减去了21磅,但体力仍疲乏,运动所造成的痛疼无法忍耐,最后只好停止了减肥食品和运动,一个月后,体重反弹了11 磅,为此,摩根把所有的减肥食品和广告一同抡出了家门!一脸无耐和困惑:肥胖何时了?
2、导致肥胖的最原始因素
至少有七类最原始因素,直接产生肥胖。因而有人称之为原发性或单纯性肥胖。这时肥胖似乎和医学上的(组织器官水平)生理病变没关系,其实分子生物学上(分子和细胞水平),己出现异常。
七类最原始因素包括:
遗传、毒素,环境,错误的食物,营养改变与缺乏,生活习惯、以及心理(压抑、紧张、冲击)。以下分别对以上七类原始因素加以剖析。
1/.遗传。不可否定,先天人有高矮胖瘦之差异,先天各人大脑中枢调控亦在差异。为此,人的代谢速率有快慢之分,这是正常的个体生理差异,不意味较低的代谢速度就一定会使人肥胖。正如每个人遗传基因(DNA)中都含有癌基因,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生癌长肿瘤一样。遗传上有些人会有倾向于肥胖,但必须有诱导因素。遗传影响大脑功能,遗传先天决定着一个人的体重水平,饥饿水平,饱感水平,代谢速率,但不是肥胖的直接主导因素。
2/.毒素。是广义的概念,凡一切自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占绝大多数)物质,在一个个体无法分解、利用或排泄时,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的物质(有毒或无毒)均称为毒素。某些物质对第一个个体有益,但却对第二个个体无益甚至有害(如过敏),这时该物质对第二个人来说便是毒素。毒素有体内、体外毒素之分。有许多化合物(尤其是人工合成的)在体外时没有毒性反应,但放植于体内、长久或较高浓度时,会诱导体内毒素的形成,无论是直接或间接的,这一化合物便也称做毒素。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有一万五千余种食品添加剂,大多是人工合成,非自然界存在的化合物,对人体的长久生理效应未作过彻底的研究。如食品风味剂,有近二千种,都是人工合成,近十年中每年有一万种新的深加工(添加各种添加剂、风味剂)预制食品上市。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吃进肚子的食品添加剂有25磅之多,有的专吃预制食品,快餐者(如上面提到的627磅黑人妇女,她所持的免费食物卷,只能买预制食品快餐),一年吃进肚子的添加剂将超过70磅。这些添加剂在体内大多不被吸收,也不能降解,给人体的排泄系统、消化系统、解毒系统、循环系统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无形之中,这些食品添加剂便成了人体的毒素。根据广泛性和严重性,日常毒素列举如下:
①食品添加剂:(包括风味剂,色素,人工甜味剂,防腐剂,膨松剂,消泡剂,流平剂,吸水剂,稳定剂,乳化剂,保色剂,非天然抗氧剂,缓冲剂,防虫、抗菌剂,防粘剂,抗焦剂,抗冻剂,脂肪取代物,填充物,增忍剂,增塑剂,增白剂,催熟剂,增加口感,提高视觉外观),因不被广泛认识,无所不在,却视而不见,尤其是对儿童,因预制食品方便、味香、色美,口感好,广告多而极有感染力。有许多食品添加剂完全是为了商业利益明知有害仍故意加入食品中。如中国的三聚氰铵,其实西方还有更严重的更广泛的有毒物质放入预制食品中,只是被掩盖了,被西方的法律(少数人的游戏规则)保护而已。
②西药,也是合法的毒品,许多西药比三聚氰铵还更毒。
③日用化学品,包括化妆品,防晒霜、家用清洗剂、溶剂等,全世界有十万余种化学合成物释放到市场和环境中,且每年还有一千种的新化合物推向市场和环境。
④家用、农用杀虫剂、抗菌剂、除草剂、防霉剂,共一千多种。
⑤重金属,如口腔、手饰、疫苗所带;荧光灯、温度计、量压计、油漆、电子、电器。
⑥空气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废气、香烟、合成皮革、海绵、日用化学品的挥发成份。
⑦水污染。
⑧感染:人与人、人与猪等动物。
⑨环境中的电磁幅射,包括手机、电视、电脑、复印机等。
3、环境。
在毒素一节中已包函了部分环境的内容。如水、空气的污染、电磁辐射等,这些因素可直接对人体产生毒素反应,另一部分环境因素不直接产生毒素反应,如温度变化,地磁的混乱和削弱,日照的减少等,会间接影响人生理及心理。虽然是群体性的,但因个体内在因素的不同,因而个人的反应和结果也不相同。
4、错误的食物及错误的搭配
食物本身无错与对,只是因为个体体质的差异,因而对食物和搭配会产生不同反应。这一方面,中国的食疗和养生,远远比西方的营养学高明。西方的营养学只讲究从实验室中得到的营养(如蛋白、脂肪、微量元素)成份多少。
但从不管这些营养成份的属性和个体体质之间互动性。正如深海雪鱼的脂肪怎么会与猪肉脂肪相提并底呢?鱼蛋白质与猪肉蛋白质也不同。中国人食有味性,物有能量,物能在人体内有行向,因而有功效。热体质的人不宜多吃肉桂,干姜烈酒等热性食物,否则就会生疮、眼冒金星;体质寒性的人不宜多吃海味等凉性食物,否则社会水肿、中风,没有搭配好食物,长久饮食不适的食物,如不耐乳糖的人喝了牛奶,胆汁分泌不良的人吃了高脂食品,有脂肪肝的人喝了烈酒等等,机体就会降低代谢水平,产生毒性反应,直接对下丘脑产生冲击,诱发肥胖。
5、营养成分的缺乏或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的破坏、流失和改变。
精加工过程会造成纤维素(如VB族)、微量元素;活性酶和天然抗氧化剂的损失或破坏。更现代化的加工工艺如乳化、膨化、氢化、基因改造,微波、辐射,更加改变了天然成份的化学结构,使体内的酶系统无法识别而加大了降解难度,甚至成了毒素反应,长久食用,使人体质变酸,从而影响内分泌功能。
6、生活习惯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总是在匆忙中过生活。经常不吃早餐,甚至连午餐也漏掉,然后在晚上大吃一顿,血液中的糖如果持续12小时保持低水平,又一下子大吃精制淀粉食品,并充塞着大量的食品添加剂,一下子又把血糖提高,长久以往,人体会自动习惯这种长时间饥饱交替,把机体调整成饥饿战备状态。每当血糖升高之时,便把糖转化成脂肪以贮存能量备饥饿时之用。如此一来,细胞内的糖(能量)不足,一直处于低代谢状态。这种饥饱交替的习惯冲击大脑,迫使大脑作出降低代谢速率的指令。肥胖从中而生。另外,这种紧张快节奏的生活,还导致睡眠不足,缺乏水份,缺乏氧气,缺乏运动和出汗,缺乏太阳光照,都对代谢平衡不利。
7、心理压力
一个人的情绪不稳定,如受到工作上的压力太大,或天灾人祸的冲击,都会使人的内分泌失调,有许多人吃东西(包括烟、酒)不是因为饥饿,而是为了安慰不安的情绪。另外广告的洗脑作用也不容忽视。与药物广告一样,西方的食品广告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让许多心理不稳定的人(如小孩)产生一种情绪化的食欲。在西方,食品里有药品的成份,吃了食物要依赖药品来低消不舒服的感应,而药品又加剧了人们对某食品的嗜求,形成了一个消费循环。最终让人们的大脑连同身体一并成了牺牲品。
8、运动过少
一些青少年喜欢睡懒觉,痴迷电脑游戏,在校的学生除了上体育课外,多数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教室、实验室活动,很少参加各项运动,这就很难避免发生肥胖。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您对想知道肥胖是怎么引起的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担心了,希望上述介绍对您有所帮助。面对青少年肥胖,中医减肥方法就很不错,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中医减肥降脂中药、中药外敷减肥药、合理饮食搭配、适度有氧运动、经络推拿按摩治疗法、针灸减肥等。而且这种方法不仅有效调节内分泌失调,还不严格节食,是您减肥的最佳选择。
研究发现:肥胖会传染,近胖者胖!看看你身边,是不是这样的?
2018 年1 月,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上的研究显示,如果人们搬到一个肥胖率很高的地区,自己很可能会变得超重或肥胖。研究者称,生活在一个肥胖常见的地区,久坐、不健康饮食等生活习惯会变得更容易让人接受。
此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曾发布中国各省份超重、肥胖情况的排名,并分析了原因。古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如何从个体出发,打破这种不良的地域影响?如何在一个肥胖率高的地区,安静地做个不胖的健康人呢?
搬入肥胖率高的地区,你的肥胖几率也增加
关于肥胖的社会传染,美国南加州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三种可能存在的传染途径:1.有着相似兴趣和背景的人,倾向于居住在相似的地方。2.生活在相同社区的人都受到共同环境的影响,比如,锻炼和健康饮食的机会。3.肥胖是通过社会影响传播的。
研究团队在美国共招募了1314 名父母和1111 位儿童,其中有75%的父母和25%的儿童超重或肥胖。而被分配(搬迁暂住)到肥胖率高的县的家庭,比被分配到肥胖率低的县的家庭更容易超重或肥胖。
研究人员称:“如果一个家庭从一个典型的县搬迁到肥胖率更高的地区,那就会使父母的肥胖几率增加25%,也会使儿童超重或肥胖的几率增加19%。反之也是这样,如果一个家庭搬到肥胖率较低的县,父母患肥胖的几率会降低29%,儿童超重或肥胖的几率会降低23%。”
我国“最胖”省份前十出炉
2017 年7 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一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全国肥胖率为11.9%,超重率为30.1%。北方地区肥胖率明显高于南方,其中天津超重率最高,达40.9%;北京肥胖率最高,为25.9%。
其实这与地域气候等多种客观因素相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王京钟表示,纬度越高的地区,天气越冷,人们运动更少,代谢慢,这是肥胖的主要成因,比如东北。与之相反,南方地区肥胖率普遍偏低,其中十分关键的原因就是天气热导致当地人代谢快。
除了天气因素,肥胖还可能与人的饮食结构息息相关。以广东为例,广东胖子少,与当地人一贯保持传统不无关系,饮食偏清淡。而北方城市居民的膳食中,谷物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越来越多,在这样的饮食中日积月累,等于增加了肥胖的因素。
打破肥胖率高的地域困局,控制饮食或比锻炼更有效
尽管你居住的是肥胖率较高的地区,尽管从理论上讲你发生超重和肥胖的几率高于其他地区的人,但你个人如果从意志和行动出发,尝试一些新手段,切实降低一些发胖的因素,还是能打破这种地域困局的。
近期国外一项研究结论表示,运动不会使体重下降,减肥还是要靠节食。
研究人员分别作了维持4 周及8 周的试验,被招募来的这些18~32 岁的女性参试者,每周参加3 次锻炼。结果显示,无论是瘦弱还是肥胖的女性在体重上都没有降低。
研究人员发现,之前在锻炼课程中燃烧的能量,在后续的饮食中会得到补充;无论身体是瘦还是胖,机体本身都能阻碍体重的减轻。因为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的身体更加倾向于预防体重的减轻。
保持健康体型,七分吃,三分练。如果真的想要减肥,那么人们需要结合健康饮食,如避免油炸食品和含糖食物,多吃蔬菜和其他高纤维食物,避免吃零食,定时进餐等,都会产生效果。
但对于节食减肥一直存在争议。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节食减肥之后,与肥胖有关的微生物组构成并没有改变,仍会继续影响肠道菌与宿主的代谢物交换。所以,节食或许是徒劳的。
所以,运动还是要坚持。因为它可以维持体重控制的效果。另外,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专家表示,FTO基因被普遍认为是最强的肥胖风险因子,超过75%的肥胖与它有关。而实验发现,积极运动能显著减少FTO对体重的遗传学影响,并且适用于不同民族、种群的人。
每天吃好早餐,可无形中减弱当天的食欲
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吃早餐特别是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能够提高年轻人体内一种与奖励感相关的大脑化学物质水平,吃早餐可以降低当天的食欲和暴饮暴食的可能性。
研究显示,与不吃早餐的人相比,吃早餐的人们对甜食的欲望有明显的下降,而且,吃富含高蛋白的早餐还会降低对美食或高脂肪食物的欲望。相反,不吃早餐的人,其食欲在一整天里会不断提升。
另一项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观点为,吃早餐甚至吃两份早餐是更健康的选择。
导致肥胖的化学物质,或许藏在油漆、炊具、食品添加剂里
人体接触日常家居用品(如地毯、油漆或炊具)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是否可能导致肥胖?科学家多年来一直在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
近来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某种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化学物质,可能会影响机体控制饥饿和饱腹感的激素,干扰机体正常的稳态调节机制,并导致肥胖。
研究团队发现,有3 种内分泌干扰物质——丁基羟基甲苯、全氟辛酸和三丁基锡,每一种都会破坏食欲控制激素的正常产生和分泌。其中丁基羟基甲苯影响力最强,它经常被作为防腐剂添加到食品当中。目前这种化学品已被欧盟禁止使用。
全氟辛酸是一种被用于制造炊具、防污地毯和防水服装的聚合物。接触这种物质与高胆固醇水平有密切联系。
三丁基锡是一种通常用于船上油漆的防污剂,也可能存在于室内灰尘以及海鲜当中。该化学品现已被国际海事组织禁止。
保健时报记者 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