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皮纹不对称,是脑瘫?NO!也可能是孩子太胖了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宗雷
“我家孩子皮纹不对称,网上一查说可能是脑瘫。”
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主任程富礼的诊室,经常看到惊慌失措的年轻爸妈咨询。
是不是真有病?是不是需要早期积极治疗?到底影不影响孩子今后生活?
听听专家咋说!
问:啥是皮纹不对称?
答:皮纹是指婴幼儿双腿伸直,大腿内侧及后侧皮肤的褶皱情况,可因皮下脂肪的多寡而出现皮肤褶皱的变化,也可因病理性的因素出现褶皱的深浅变化。皮纹不对称,指孩子大腿的皮纹出现的位置不对称,数量上不同,深浅程度也不一样。
问:发现皮纹不对称,家长应该咋办?答:首先,家长发现这个症状不要紧张,先到专业的小儿骨科进行检查诊断。遇见双下肢皮纹不对称的患者,需要先进行临床体格检查,检查髋关节活动度,有无髋关节异常活动及髋关节弹响。
有时候婴幼儿不配合检查,或者是早期的病理改变不明显,这时候需要配合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
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因为髋关节软骨成分较多,彩超显影较好,需要至专科医院进行彩超检查评定。
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因为髋关节周围软骨开始骨化,股骨头亦开始骨化,需要至放射科进行骨盆正位摄片,可以更加客观地对髋关节各种角度进行测量,对髋关节的评估更加科学合理。
问:皮纹不对称的孩子,一定有问题吗?
答:临床上常见的双下肢皮纹不对称,经影像学检查后多数是在正常范围内,是健康的孩子,出现不对称的原因是因为孩子大腿皮下脂肪堆积,造成皮肤褶皱纹理出现差异。
问:皮纹不对称的孩子,可能跟哪些疾病有关?
答:通过皮纹不对称的临床医学检查,可以发现一些早期的、散在的髋关节疾病,而早期发现,可以尽早干预治疗,对愈后有很大的帮助。髋关节发育不良是目前已知的婴儿时期最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通常认为该病的发生率在
0.1%~0.3%。
问: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因是什么?答:它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临床常见原因如胎位不正(臀位产)、关节松弛、家族里有人患此病等。一开始通过皮纹不对称发现的检查结果异常,常常是髋关节发育不良,病变并不严重,可以使宝宝的髋关节保持于外展位置,佩戴Pavlik吊带治疗促进髋关节发育。
初一女童肚子隆起、腹痛、长妊娠纹,医生:没怀孕,但情况更致命
前段时间,江苏的王女士接到了女儿学校班主任的电话,请她来学校一趟。电话里,班主任支支吾吾的,只说家长尽快到校面谈。虽然疑惑,但是王女士也不敢耽搁。
到了学校之后,王女士一看到女儿宁宁毫发无伤、端坐在办公室中间,悬着的心就放下来了。可是,接下来班主任的话让她的心凉了半截。
原来,今天孩子们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要求全班同学跑个400米,女儿宁宁跟老师说自己肚子不舒服,跑不动。体育老师看了她一眼,没有再说什么。
对于这个女学生,体育老师很有印象。个头不高,体重不轻,体能素质一直不行。最近,举手请假要求休息的次数越来越多。
学生的理由不是肚子疼,就是来大姨妈了。一个学期的体育课,没有几次能正常跑完步的。等到测试的时候,学生躲不掉了,哼哧哼哧地落在最后面。
考虑到最近天气热,体育老师也没有太为难学生们,同意了王女士女儿宁宁的请求,还询问了班上其他同学有没有身体不适的。
等孩子们跑完400米之后,体育老师带着班上同学们到了阴凉地方开始教学。今天安排了仰卧起坐训练,老师把同学们分为两人一组,一方跪在另一方的脚面上,抱住同学的腿做练习。
轮到宁宁的时候,她躺在垫子上,做好准备姿势,等待体育老师按下秒表。老师发出号令之后,宁宁做起了仰卧起坐。做着做着,同学们发出了一声尖叫!
原来,宁宁的仰卧起坐做得歪七扭八,上衣都卷起来了。女同学好心想帮宁宁整理一下,没想到却看到了宁宁肚子可怕的纹路!
女孩子的一声尖叫,引起了旁边不少同学的注意。女同学哭丧着脸说:宁宁,你的肚子怎么了啊?怎么像西瓜一样啊...
体育老师被同学们的声音吸引了过来。听到女学生的议论,想起宁宁这堂课跑步前的反应。出于保护学生安全的考虑,他让体育委员照看班级,带着宁宁去找了班主任。
一开始,几位老师只是关心宁宁的身体,是不是真的有什么不舒服。直到女老师看到宁宁的肚子,眉头一紧,赶紧喊来其他老师一起商量。
宁宁只有13岁,体重已经超过140斤了,尤其是肚子一天比一天圆。平时大家只以为孩子是个小胖墩,以后减肥得吃苦了。没想到,这次却发现了宁宁有妊娠纹!
联想到孩子平时体能素质差,经常举手跟老师反应肚子疼。有一次因为肚子坠痛,还耽误了考试,惊动了监考老师。诸如此类的线索汇聚在一起,老师不能干坐着了,赶紧通知家长。
王女士听到老师的话,心里十分复杂。女儿的体重的确有些异常升高,她一直以为女儿是随自己,爱吃不爱运动,有点肥胖导致的。肚子的纹路,可能就是肥胖纹。
到了学校, 班主任对着家长旁敲侧击:“宁宁这孩子的月经正常吗?最近来了没有?”
这一句话让王女士如梦初醒!她反复回忆女儿的经期,好像的确是从今年开始,月经开始
变得不正常。是不是大人猜想的那样呢?
王女士转头问女儿,让孩子跟妈妈说实话。放学时间都去哪了?周末说去朋友家玩,是真的吗?面对妈妈和老师的质问,宁宁捂住肚子,一直否认。
没办法,此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去医院做个检查。就算大人的怀疑错了,也得搞清楚孩子身体到底有没有疾病。
从学校出来之后,王女士带着女儿直奔医院。接诊医生一看到孩子的肚子,也皱起了眉头。首先,需要确认是否怀孕。
当检查结果出来的那一刻,王女士的心终于放下了,因为女儿不是怀孕!她胡思乱想了一早上,现在安心了。
可医生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不是怀孕的话,患者的情况可能就更严重了...
肚子里有东西,随时会“爆炸”!
没等妈妈喘口气,医生赶紧要求进一步检查。“如果确诊的话,你家小姑娘的情况可比怀孕要危险的多!她肚子里有东西啊!”
一听这话,王女士就傻了。本以为女儿不是肥胖,就是怀孕。现在,最可怕的选项被排除了,医生却告诉她更危险了?
等到相关报告出来的那一刻,医生严肃地跟家长谈话:女孩必须马上做手术,抽出肚子里的东西。不然,短期内生命安全都有问题。从长期来看,孩子将来可能无法生育。
到底是出什么问题了?13岁的小姑娘,肚子里有什么东西,如此致命?
原来,13岁的宁宁肚子里没有婴儿,而是一个超大型卵巢囊肿,已经压迫到其他脏器,随时可能爆炸!
为了保命,必须先给孩子抽出几斤重的囊液。否则孩子可能出现大出血、肠坏死等不堪设想的情况!
什么是卵巢囊肿?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呢?
对于女性来讲,卵巢囊肿并不是一个罕见病。但总感觉是年纪比较大的女性才会得病,13岁的小姑娘也会卵巢囊肿吗?
其实,卵巢囊肿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的话,一般跟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而病理性的话,形成原因很多,大家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在其中。
为什么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患上卵巢囊肿,年纪低至20岁、甚至十几岁呢?
01 内分泌
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因为体内分泌过多的激素、内分泌激素,导致卵巢囊肿的情况并不少见。
02 遗传因素
遗传、家族史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
03 生活方式精神压力
饮食中摄入过高胆固醇,可能与其有关。而且生活作息紊乱、精神压力过大的话,也会影响身体情况。
04 环境因素
电离辐射、石棉、滑石粉可能会影响卵母细胞,从而影响卵巢健康。
05 滥用保健品
有些女性滥用保健品,服用激素类药物、滋补品,也是诱发因素之一。
这种常见病,不分年龄段!
Dr.X说
针对这一疾病,我更担心的是年轻女性和青春期孩子。因为这一部位在盆腔内部,早期症状可能就是肚子胀疼,尿急等,很难较早发现。
可是适龄成年女性所做的检查项目比较多,一般发现得还是比较早的。可是偏偏这种病也会对少女、未生育过的年轻女性下手。尤其是小孩子的体检,一般很难发现。建议家长多学点科普知识。摸摸儿童肚子有没有异常的小包块,或体重变动异常。
13岁女生肚子隆起爬满“妊娠纹”,照完CT妈妈当场吓懵
“孩子月经正常吗?最近有没有来?”
“她肚子是一直这样,还是最近这样?”
诊室内,医生看着小雪(化名)隆起的肚子,脸色有点凝重。
一个刚上初中的小女孩,肚皮拱起这么高,还长出了密密麻麻的深色纹路,跟山体断裂带一样:
这不是典型的妊娠纹吗?
小雪的肚子
听医生这么一问,小雪妈妈也咯噔了一下。
来医院之前,她完全没想到这一层。
她只是觉得女儿奶茶喝太多,长胖了。
这段时间,邻居也是这么说的。
“老板娘,你女儿又胖了一圈啊?不能再胖啦~”
小雪才13岁,已经145斤了。
起初,肚子只是微微隆起,后来慢慢变成水桶粗。
街坊们路上碰见了调侃一句,雪妈也没往心里去。她自己就是一个肥胖的老阿姨,孩子胖一点,不是很正常吗?
变化出现在那天早上8点。
小雪起来上洗手间时,突然感觉肚子右下方有点痛。
去诊所开了药吃,但不管用,腹痛一直持续到晚上,越来越严重。
妈妈赶紧带她去了附近的社区医院,挂急诊。
听医生问出那2个问题时,她才心里一惊:
孩子不会是怀孕了吧?
如果是真的话,看肚子大小,起码有七八个月了。
等一下,别胡思乱想。
她强行定了定神,脑海迅速回忆起过去一年女儿的行踪:每天早上7点出门,在楼下坐几个站的公交去学校,晚上下了课就回家。印象中,每天都在家里睡……不太可能啊。
去做检查的路上,女儿也极力否认。但雪妈心里还是七上八下。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的表情更加复杂了:
“孩子肚子里有东西!可能,比怀了双胞胎还严重!”
医生建议,立即去区医院进一步检查。
这下,雪妈吓懵了,赶紧打电话催老公过来。
到了区医院,女儿已经疼得说不出话来。站着疼、坐着疼,躺着也疼。急诊医生看了片子后,表情也很凝重。
小雪的ct检查
CT检查提示,小雪并不是怀孕,肚子里的也不是什么双胞胎,而是:
超 大 卵 巢 囊 肿 !
对于女性来说,卵巢囊肿就跟痔疮一样常见。
简单说,就是卵巢上长了内含液体的肿物。这些液体,可能是水状物、血液或者脓液等。
但是,像“怀胎十月”这么大的卵巢囊肿却很罕见,也相当凶险。区医院建议:赶紧去深圳市儿童医院。
巨大囊肿像“炸弹”!
搞不好孩子下不了手术台
进一步检查后,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小雪的腹腔内,有一个约40cm × 30cm × 20cm 的巨大囊肿!
小雪的肚子
这就像,肚子里塞了一个威力巨大的“炸弹”。
它不仅随时可能爆炸,还压迫着内部脏器、肠道,导致孩子腹痛、呕吐、呼吸不畅。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肠坏死,会有生命危险。
必须手术!马上!!
然而,想拆掉这颗“炸弹”,难度可不小:
• “水”太深
小雪的腹腔囊肿非常巨大,预计腹腔囊肿里面的囊液超过10000毫升!
如果放腹水太多会使腹压下降过快,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心慌、呼吸困难、心率增快等,孩子可能撑不住。
• “爆破口”难找
对巨大囊中进行穿刺抽液的时候,要避开大血管,否则出现了大出血,孩子很快就没命了。而囊袋上血管丰富,这就需要找好“爆破口”。
小雪的肚子
• 变数大
手术之前,这个巨大囊肿的类型还不明确,要准备不同的应变方案。
如果是肠系膜囊肿,就要切除病变肠道;是大网膜囊肿,就要切囊肿。如果大量的抽液导致血压下降明显,就要考虑多次手术,分次放出囊液。
抽出的绿色液体像桶装水
手术后女生轻了30多斤
当天下午1点20分,手术开始。
第一步,是“放水”。
也就是,把囊液引出来,让囊肿慢慢缩小。这可急不得。手术团队一边抽液,一边还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生命体征,随时准备抢救。
手术中
10ml、50ml、200ml……一个多小时后,墨绿色的囊液才被抽干净。
总共抽出了16000ml囊液!
大概就是一瓶桶装水那么多!
术中抽出的囊液
接下来,就要解决囊肿了。
术中确定,是左侧卵巢囊肿。这就考验医生的功底了:既要切除囊肿,还要尽量减少对卵巢的影响,为这个13岁的孩子保留生育希望。
抽液后,囊皮就变得很小。开了一个小切口后,医生小心地取出囊皮,一点点地剥离囊肿。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3个小时后,“拆弹”才终于完成,手术团队长舒了一口气:
囊肿完整切除!
孩子保住了大部分的生育及激素功能!
拆掉“炸弹”后,小雪一身轻松,只有115斤了。比手术前,足足轻了30多斤!
术后,小雪恢复良好,各项指标正常。病理报告提示为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一周后,她就顺利出了院。
手术后即将出院的小雪
突然变胖减不下来?
可能“中招”卵巢囊肿!
一个初中女生,怎么就得卵巢囊肿了呢?
医生说,卵巢囊肿就是这样,脾气难以捉摸,“下手”也不分年龄段:
01
任何年龄段都可能中招!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肿瘤,其发病率占所有卵巢疾病的20%。该病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但少女患病的可能性不能忽略。
和13岁小雪的经历类似,广州25岁的单身女孩晓丽(化名),一年前发现自己肚子变大,还以为是长胖了,几度减肥无效。最后检查出也是卵巢囊肿“在搞鬼”。手术中医生抽出15升液体,晓丽一下子瘦身20多斤!
02
症状不明显!难早发现
由于卵巢深居盆腔,患病初期多无明显不适,有的仅稍感腹胀,也可能盆腔部位疼痛,或者出现压迫性症状,比如尿频、尿急等。
很多患者,都是在肿瘤长大、腹部明显隆起后,或肿瘤破裂出现腹痛后才就医。这个时候,往往延误了早期最佳治疗时间。
如果囊肿破裂、卵巢扭转,会出现下腹部剧痛或呕吐等异常,或者引起盆腔出血等问题,甚至导致死亡!
03
病因不明!难预防
卵巢囊肿的病因不明。个体的基因因素被认为起到主导作用,也可能与环境、饮食、感染、激素等因素有关,可为单一因素所致,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发生。
卵巢囊肿(包括其他类型肿瘤)与个体基因因素关系密切,难以预防,只能通过定期体检,尽量早发现,早治疗。
家有女娃,我该怎么办?
肿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儿童肿瘤并不罕见。
医生建议:广大的家长朋友,在小孩睡觉或安静时偶尔可以摸摸小孩肚子,自己检查一下是否有一些“异常的包块”,或者,如果发现小孩肚子胀、突发的腹痛、体重突增或突减等异常,要及时就医,不要轻视。
另外,儿童的体检项目很少包括超声检查,所以容易漏诊很多腹部及盆腔疾病,定期做超声检查(每1-2年检查一次),就可以及早发现许多问题。
即便是良性肿瘤,也可能出现扭转、坏死等严重问题。
来源: 扬子名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