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使人肥胖(心情好会胖)

文章目录:

焦虑会让人发胖 做好情绪管理赶走负能量

【焦虑会让人发胖 做好情绪管理赶走负能量】医生介绍,焦虑会导致激素水平紊乱,进而导致暴饮暴食。所以,焦虑真的会让人发胖,尤其是年轻人!如果人在焦虑时缺乏对情绪的有效应对,可能就会产生替代反应,比如过度饮食。收好这份情绪管理指南提醒你关心的TA!(央视、解放军报)

来源: 封面新闻

新研究显示肥胖可能会引发抑郁

新华社伦敦11月13日电(记者张家伟)此前有研究发现,肥胖人群更容易抑郁,但并不清楚是肥胖本身导致抑郁还是肥胖引起的其他健康问题导致了抑郁。英国埃克塞特大学13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说,如果体重超重,即便没有引发其他健康问题,也可能会导致抑郁。

埃克塞特大学和南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研究方法,分析了英国生物医学库中超过4.8万名抑郁症患者和另外近30万名对照组人群的数据,旨在证明身体质量指数(BMI)较高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相关报告已刊登在英国《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

身体质量指数是衡量胖瘦的一种常用标准,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通常认为的正常值在20至25之间,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属肥胖。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身体质量指数较高,不管有没有因为肥胖引起其他健康问题,都更容易导致抑郁,并且这种现象对女性影响更大。

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另一个大型队列研究来验证这一结果,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

报告作者之一、埃克塞特大学的杰西·蒂雷尔博士说,这项研究显示肥胖带来的心理影响可能会导致抑郁,而不是肥胖引起的其他健康问题导致这一症状,这有助于帮助找出缓解抑郁症状的方法。(完)

情绪不好也会引起肥胖吗?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肥胖也是一种营养失衡,是身体长期处于营养不均衡状态而形成的,不仅会阻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影响生理功能,还可能带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健康问题。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科学防控肥胖的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国家疾控局组织制作了关于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2个系列科普内容——不做“小胖墩”系列。

“心情不好,喝杯奶茶”“压力好大,不想出门”“学习好累,熬个夜补偿一下”……哎,怎么一不小心,就长胖了?

这是因为,压力过大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产生一系列代谢问题,从而导致肥胖。同时,压力带来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也可能导致暴饮暴食、嗜甜等“情绪性进食”行为,使身体摄入过多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间接引发肥胖。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自我价值形成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更容易受不良情绪的影响,如果不能做好健康管理,就很可能会变成“小胖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到:

1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养成三餐定时定量的好习惯,不把食物当“奖励”,减少进食与情绪的关联。避免“情绪性进食”,不依赖食物解决自身的情绪问题。进食不宜过快,宜细嚼慢咽,专注食物本身带来的感受,提升满足感。

2 学会应对压力

客观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告诉自己 “我能行”。学会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掌握科学的放松技巧,可以通过运动、晒太阳、听音乐、冥想等方法疏解负面情绪,平时注意充足睡眠,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减少压力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3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在遇到情绪问题或出现心慌、疼痛等躯体症状时,可以积极向同伴、父母、老师以及专业人士寻求支持和帮助。父母和老师应及时识别孩子的情绪变化,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情绪,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如发现孩子出现自我伤害等情况,应当及时求助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