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肥胖纹痒(肥胖纹老是很痒)

文章目录:

冬季皮肤痒别不当回事!女子手脚突现“蟒蛇纹”?这个习惯你可能也有

入冬以后

不少人都会觉得皮肤瘙痒

有这类症状的人可得多注意了

可能是皮肤干燥引起的湿疹

⚠⚠⚠

提起湿疹,由于名字中有“湿”,一些人常认为由潮湿引起。事实上,它是因为皮肤干引起的。每年冬季,往往是这种病症发作或加重的时间,个别情况严重的人,一抖贴身衣服皮屑宛如“下雪”。

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记者注意到,前来皮肤科就诊的人不少。据了解,其中因冬季皮肤瘙痒不云前来就诊的人不在少数。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主任 蔡梅:“这个就是属于比较干的,有鱼鳞病的感觉。”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主任 蔡梅:“天气寒冷、干燥都会让皮肤水分丢失,冬天穿得比较多,洗澡喜欢用热水去烫和搓,会感觉比较舒服。这些会让皮肤皮脂丢失,引起皮肤干燥,会引起皮肤屏障受损。”

医生介绍,皮肤屏障受损就容易导致过敏物质进入皮肤内出现瘙痒,甚至严重的还会出现干性湿疹。

根据皮肤的受损表现,湿疹可分为3种:

急性湿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出、结痂等,可循序出现,也可2~3种同时出现,很多人觉得痒就不停地抠,反而会加重病情,进展成后面两种类型的湿疹。

亚急性湿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抠的话还容易出现糜烂。

慢性湿疹:长湿疹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

一抖衣服就“下雪”,警惕干性湿疹

冬天有些人在脱贴身衣物时,可能会发现上面粘附着白色皮屑,一抖衣服就像“下雪”一样。


对于部分人来说,这并非简单的干燥,而是皮肤屏障破坏诱发的干性湿疹。


干性湿疹的学名是乏脂性湿疹、裂纹性湿疹,呈现慢性湿疹特点,表现为皮肤干燥,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伴有细小的糠样鳞屑,严重时皮肤出现细裂纹,裂纹处红色更深,类似“碎瓷”。

不同严重程度和表现的乏脂性湿疹

高发人群

洗浴方式错误者:碱性洗涤用品祛除油脂的能力非常强,洗浴次数过多、洗浴时间过长、水温过高……都会严重破坏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加速水分挥发,导致皮肤变得非常干燥,引起严重瘙痒症状,诱发干性湿疹。

老年人:随着年纪增长,雄激素调控的皮脂腺分泌日渐减少,加上冬季气温偏低,出汗减少,由皮脂和汗液混合而成的皮脂膜随之明显减小,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导致干性湿疹。

做好4件事,预防湿疹发作或加重

干燥的冬天,要想减少湿疹复发或加重,建议做好以下几件事:

1、皮肤涂抹保湿霜

选择保湿效果好、不过敏的润肤霜。及时修剪指甲,避免长指甲抓破皮肤,加重湿疹。

轻度湿疹患者用低敏护肤霜;对中重度湿疹患者来说,在保湿的同时还要遵医嘱配合外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湿疹的保湿治疗不同于平时护肤,不是挖硬币大小的量涂均匀就行,而是需要擦大量温和无刺激的保湿霜。

孩子每周至少用100克,大人每周至少用250克,每次都需把保湿霜厚厚地涂在湿疹皮肤处才能达到保湿效果。

2、多吃富含维A食物

如果肌肤感觉干燥、瘙痒,患者可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茴香、胡萝卜、菠菜等。

水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如苹果、香蕉、梨等,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功效。

3、暖气房使用加湿器

暖气会使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刺激痒觉神经,严重者还会患上干性湿疹。建议患者多喝水,并在暖气片上放盆水或购置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4、洗澡水温、频率有讲究

医生表示,在冬季,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人群应当减少洗澡次数或缩短时间,一些小妙招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干性湿疹。

相关报道>>《冬天有必要每天洗澡吗?》

《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建议,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洗一次澡就好了。那么,遇到特殊情况怎么选择?下面这个表格,欢迎对号入座。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主任 蔡梅:“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5-10分钟,水温不要太高,一般37℃左右,而且不要用力搓洗,洗完澡趁着身上有水,把一些保湿霜和身上的水擦在一起。”

此外,温泉的水温一般较高,且含有大量矿物质,对过敏体质及皮肤病患者很不利。

需要注意的是,湿疹患者不要抠患处,否则越抠越严重,可用干净的凉毛巾冷敷患处;若患处没伤口,可用保湿霜暂时缓解瘙痒,患处破损的话,可用碘伏、聚维酮碘等消毒,并坚持遵医嘱用药。

此外

天气一冷

暖宝宝、电热毯、热水袋等

各种“取暖神器”出现了

你用上了没?

但使用时注意了!

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伤害

70岁阿姨皮肤长出“蟒蛇纹”

竟是热水袋所致

前段时间,浙江的王阿姨发现自己的手和腿上多出了一大块网状黑红色的花纹,就像蟒蛇纹一般,怎么都除不掉,这是怎么回事呢?

医生检查后发现,原来是天冷后王阿姨一直贴身使用热水袋给手脚取暖,久而久之发生了"低温烫伤",导致出现了这种难看的网状花纹。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主任 蔡梅:“局部皮肤受到长期慢性的高温刺激,这种高温又不至于马上出现烫伤,这个温度刺激后引起血管扩张,出现皮肤炎症。”

医生表示,像这种网状纹的烫伤在临床上被称为"火激红斑",虽然痛感不明显,但影响美观,恢复期较长,一般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时间能自动修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修复,持久病变有时可遗留永久性色素沉着。如果火激红斑长期持续不退,病情迁延,极有可能发生病变,演变为鳞状细胞癌等严重疾病,建议规范治疗,定期随访。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主任 蔡梅:“一直没注意、一直烤下去会出现红斑,颜色变暗变成暗红斑,甚至出现色沉,再往下发展会出现皮肤变厚,甚至出现皮疹。这时候一定要注意,极少部分人会出现皮肤癌变,出现皮肤鳞状细胞癌。”

冬季需注意低温烫伤

医生表示,低温烫伤是冬季极容易被忽视的烫伤。这种烫伤一开始并不容易被注意到,但一旦形成伤害,就会比较深。

冬季用于取暖的热水袋、暖风机、暖宝宝、电热毯等,其实都超过了安全温度,不建议长时间使用。特别是棉被具有蓄热能力,如果在睡觉时使用就更容易烫伤。

图源:社交网络平台

医生表示,每年冬季被低温烫伤的患者都不少。

患者中有高温作业的,还有长期红外线透热疗法的病人,更多的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比如:长期使用火炉烘烤、暖宝宝、热水袋等取暖物品。

医生回忆,最夸张的是,她曾接诊过一名女性患者,大腿上出现了一片火激红斑,最后发现,她只是因为习惯性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导致,可以说低温烫伤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障碍者、肥胖者、年老体弱者、长期卧床者、婴儿等对温度感应能力相对迟钝,这类人群更易低温烫伤。

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防止低温烫伤最重要的是

与致热源保持适当距离

且避免长期反复暴露于温热环境

主要做好这几点

↓↓↓

1、热水袋的水温不要太高,最好套上套子;

2、要避免长时间使用取暖物品;

3、电热毯上床后应及时关掉电源;

4、用暖风机时,避免直吹。

温馨提示

天气虽冷

但保暖物品要控制温度

不然一旦发现烫伤就来不及了!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部分来源:科普中国、生命时报、杭州发布


编辑:李彤

编审:李菁

终审:赵文

冬天浑身瘙痒、起疹子,可能是肾阳虚了,中医教你一招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在寒冷天气中身体容易感到瘙痒的问题,这也是最近我在门诊时经常遇到的情况。

如果在冬天遇到冷空气刺激,就会浑身瘙痒、起疹子,那么可能是肾阳虚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给你们讲一个案例。

前一段有个患者,52岁,她说她是在多年前的冬天外出清理积雪,因为之前冬天清理积雪的时候很正常,可是那一年不知道怎么了,在摸到积雪以后,身体突然感到瘙痒,并出现了红色的皮疹。从那时起,她就落下了一个病根,只要遇到寒冷气刺激,就会出现皮疹和全身瘙痒,尤其在冬天,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四处求医无果后,她决定接受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脉象细微,舌苔灰黑厚腻,舌质胖嫩,并通过详细询问了解到,患者近年来身体状况不如从前,总是畏寒肢冷、不爱说话、没力气、口淡、食欲不振、小便量多色清,而且脸色有点发暗发黑。

这个患者明显是肾阳不足之象,肾阳不足导致体表卫气不足,容易受外界寒邪侵袭,导致营卫不和,出现顽固的瘙痒和皮疹,因此,治疗时需温补阳气。

于是开方,制附片(先煎)、苍术、白术、茯苓、白芍、蛇床子、黄芪、防风、鲜生姜和红枣,水煎服,每日一剂(p s: 平台 不允发具体的剂量,可以单/聊)

二诊时,患者外出没有瘙痒之感了。

三诊时,诸证悉平,冬天外出再也不起疹子,不瘙痒了。但依旧让她以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调理善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这个药方里面,各个药物组合的基本作用是温补阳气、祛风散邪、固表止痒。

药方里,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就是真武汤的运用,补益脾肾之阳的。白芍在这里,可以制约附子、白术等辛温之品的燥性。

在这个基础上,加苍术、黄芪、防风、蛇床子和红枣。苍术和白术搭配,健脾益气。同时苍术还能散风寒。

黄芪和防风,配白术,这组成了玉屏风,可以益气固表,祛风散邪,进一步加强身体卫气。

蛇床子,祛风杀虫止痒,还能温肾阳。

大枣和生姜搭配,固护脾胃,促进气血生化。

我讲这个案例,是想告诉你,如果在冬天遇到冷空气刺激导致瘙痒和起疹子,可能是肾阳虚的问题。同时,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用药也许有所变化,因此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来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中医##皮肤##健康真探社#

冬季皮肤瘙痒别不重视!可能是癌症发出的信号

冬季天气干燥

皮肤瘙痒很常见

有时候挠一挠就过去了

但如果皮肤瘙痒长期得不到缓解

就要注意了

这可能是癌症、尿毒症

五类疾病发出的信号

小心酿成悲剧

案例

来自内蒙古的李先生,发现自己身上总是瘙痒,并且瘙痒的位置也不一样,有时候是前胸,有时候是后背,有时候是大腿......瘙痒持续四、五天也没有好转。最开始,李先生怀疑自己是得了皮肤病,但看完皮肤科也没有结果,医生却建议他检查一下胰腺。最终,经过检查,李先生被确诊患上胰腺癌中的一种——胰头癌。看似普通的皮肤瘙痒背后竟然隐藏着癌症,下面看看皮肤瘙痒到底是哪五类疾病发出的信号。

皮肤瘙痒

可能是这五类疾病发出的信号

一、胰腺癌

表现:

皮肤瘙痒一般在胰头肿瘤的患者中比较多见,因为胰头的肿瘤患者会造成胆道的梗阻,引起胆汁酸盐的淤积从而引起皮肤瘙痒。

这种皮肤瘙痒是持续性的,并且瘙痒的部位一般情况下不固定,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是身体的任何部位。

除了皮肤瘙痒,胰头肿瘤还伴有白陶土样便、莫名消瘦、眼白变黄、腹痛、消化功能减弱等症状。

这四类人更容易患胰腺癌

1.年龄50岁及以上;

2.患有糖尿病;

3.家族有胰腺癌史;

4.有吸烟、饮酒习惯。

二、尿毒症

表现:

由尿毒症引起的皮肤瘙痒是全身性的,尤其是四肢(上肢、下肢、手、脚)、背部比较容易瘙痒。往往夜间症状会加重,会觉得痒得非常厉害,影响睡眠。皮肤比较干燥,严重时还会有像霜或晶盐的东西沉积在皮肤上边。

除了皮肤瘙痒,尿毒症还伴有贫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骨质疏松、肌肉乏力等症状。

这三类人更容易患尿毒症

1. 喜欢憋尿: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的发生,肾脏反复感染,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

2. 吃得太咸:饮食太咸会增加肾脏负担;

3. 吃得太好:长期的高蛋白摄入也会增加肾脏负担。

三、糖尿病

表现:

糖尿病病人的皮肤瘙痒症状多发生在腋下大腿根儿处,并且奇痒难忍,很长时间都不见好,挠抓以后伤口也较难愈合,容易发生感染,还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脖子皮肤发黑等症状。

这五类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2. 久坐、经常不运动的人;

3. 熬夜、睡眠质量不佳的人;

4. BMI≥24或中心性肥胖的人;

5. 习惯“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饮食的人。

四、淋巴瘤

表现:

全身泛发性皮肤瘙痒,往往和淋巴瘤分布的区域没有直接相关性,并且长期反复发作,伴有淋巴结肿大、发热、半年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夜间盗汗严重等症状。

这三类人更容易患淋巴瘤

1.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老人、小孩、免疫病的患者等;

2.病毒感染者,比如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长期携带者;

3.细菌感染者,比如幽门螺杆菌和胃的淋巴瘤是有相关性的。

五、宫颈癌

表现:

频繁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尤其是在手部、足部、脖子、私密处等部位。

因为肿瘤细胞可能会分泌一些异常的物质,会激发我们身体里面的一些免疫的反应,然后造成我们皮肤上的变化,引起皮肤瘙痒。

如果同时还伴有月经、阴道分泌物出现异常,特别是出现流血、流水,或者流异常液体的时候,就要加以重视了。

对于皮肤原因不明的持久性瘙痒

并伴有一些其他的不适症状

不能一抓了事

在排除了常见瘙痒情况

尽早到医院检查

以免耽误病情

冬季这样做,预防皮肤瘙痒

1.少吃辛辣及海鲜等易发物,多补水,多吃水果。

2.涂抹油脂含量比较高的润肤剂对皮肤进行保湿

3.洗澡不宜过于频繁,如果没有进行剧烈运动的话,2天-3天洗一次澡即可。

4.洗澡的水温不宜过高,不建议烫洗及搓澡。

5.洗澡时不建议使用肥皂、香皂等过度清洁皮肤

来源/CCTV生活圈(ID:cctvshzck2013)

审核/志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