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还怕冷,是体内阳气不足了,一个方子让你瘦20斤,也不再怕冷
冬天已过半,温度也从初冬的十多度降到了个位数,冷成了人们每天都会说的字眼,可有一类人,即使穿的再厚,还是从骨子里感觉到冷。
而且这类人往往还都是胖子,其实他们胖和怕冷的原因是同一个,那就是阳气不足了,也就是阳虚。
阳气对人体来说,如同太阳于自然界。
一旦阳气不足,对人体的温煦作用就会减弱,从而引发气血不足,进而导致肺腑功能下降,尤其是脾胃受损,身体不能得到充足的供给维持体温,就会有畏寒症状。
而脾胃受损带来的不只是体温的难以维持,体内水液运化也会受影响,导致体内水湿停聚,水湿聚而成痰,痰湿阻滞经络,废浊难以排出,堆积在脾胃处,而形成肥胖。
所以阳气不足,在人体外部的表现就是怕冷和体胖。阳虚者也就畏寒肢冷、面色苍白、乏力、疲劳、精神差。
再加上如今又是严冬,阳虚者的生活会更难过,我最近就接诊了不少阳虚者患者,虽然都是来看减肥的,但我还能一块改善了他们怕冷的症状,让他们过个温暖的冬天。
阳虚、阴虚、气虚等症状和命名都是源于中医,中医对于这些症状自然也有相对应的诊治方式,下面讲一个减肥成功的医案,给大家介绍一下。
患者李女士是10月底找到我的,那时候刚有些降温的征兆,还不是很冷,但是她已经换上了外套,而且脸色比较差,没有血色,自述她长胖已经有一年多了,体重从之前的115斤涨到了现在的145斤,肚子上的赘肉越来越多。
而且最近身体乏力感越来越重,而且很容易疲劳,大便稀溏,起夜小便较多。我观察到她舌头的颜色也淡,另外舌体较胖且边有齿痕。
综合辨证下,确定她是阳虚水泛引起的肥胖,需要增强阳气,调理体质,改善体内的水液代谢。
对于阳虚症,效果和口碑最好的一个方子就是真武汤了,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原方:附子、茯苓、白术、生姜、芍药。
方子简单只有5味药,作用有三个方面,温补阳气,祛湿散寒,利水渗湿。
附子:大辛大热,是温阳助阳的重要药物。
生姜:具有解表散寒的功能,配合附子可以温阳散寒。
白芍:可以利小便以行水气,同时还能收敛阴液,防止附子燥热伤阴。
茯苓:起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
白术: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我在此方的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黄芪和泽泻,前者可以进一步温补阳气,后者可以增强真武汤的利水效果。
并在饮食习惯和日常生活作息上为李女士做了调整,嘱咐她少吃生冷、寒凉食物。同时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经过10天的服药,李女士前来复诊,看她的精神状态好了不少,起夜次数减少了很多,怕冷也有了改善,体重变化较小。于是我又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肉桂,有助于消除水肿和减肥。
前两天患者来复诊,气色好了太多了,虽然天气越来越冷了,但是她的畏寒症却是明显没有了,而且可以看出体型也好了很多,她说自己瘦了15斤了,其他不适也都消失了。
我嘱咐她保持良好的习惯,继续服药,再过不久就能恢复到自己理想的体重了。
这前后有50天左右的时间,调理了身体,体重也减掉了15斤,相信只要李女士好好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继续服药,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正常了。
如果你也有肥胖问题,可以联系我,帮你做辨证调理。
肥胖、怕冷又怕热、面黄,都是脾胃虚弱,中医调理仅用3味药
常说脾虚,但很多人对这不以为然,往往觉得脾虚并不能实际感受到,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在中医理论中,脾虚泛指是脾气虚损造成的一系列身体脏器失调的多种生理现象。脾虚包含运化失常导致营养吸收出现障碍,水液失于布散导致体湿痰多,甚至是出现败血症。
脾主运化,与胃的关系也是紧密相关,脾虚,胃的消化功能自然也就弱。
肾有先天之本的说法,而脾则是后天这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胃虚弱不宜小看。
1、饮食不调
脾为百病之源也。中医认为:脾为中土,主斡旋心、肝、肺、肾四脏。
一旦你不管辣的、麻的、热的、冰的“怪”食物,都一股脑地塞进胃里,丢给脾来运化。
脾是十分柔弱的,那么,总有一天,脾胃会被伤害得遍体鳞伤,不堪重负,出现虚损的症状。不仅如此,长期还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2、“坏”情绪
有人会觉得很疑惑,饮食不当伤脾胃,这不难理解,与情绪有何关系呢?
首先,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形容一个人性格好,会说他“脾气好”,而不是说“肝气好”、“肺气好”呢?
这是因为从中医理论来讲,脾的气机是最温和,最柔和的,也可以说没有什么个性。
脾的角色就像一个和事佬一样,没有棱角,八面玲珑,调和着五脏六腑的矛盾。
因此,性格好,才会用“脾气好”来形容。
正因如此,一旦身体的气机发生变化,最温和的脾便会首先受到影响。
最直接的就是肝了,从五行生克关系来看,肝克脾。
当你不开心,不放松,变得压抑,愤怒,忧虑之后,整个气机便开始凝滞,运行迟缓,甚至郁结在某个关键节点。
脾气也不再柔和,跟着肝气的变化或急躁,或凝滞。
脾胃虚弱会怎样?1、导致肥胖
首先,脾虚导致运化能力下降,代谢困难,食物的能力过多地积存在体内出现肥胖。肥胖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增加心脏负担,人会因为肥胖引起的疾病早早衰亡。
其次,脾虚导致肌肉松软不再紧致,肺部就会出现“游泳圈”,突然发现自己肚子越来越多肉也是脾虚的一种表现。
2、成为“黄脸婆”
脾胃虚弱不仅仅会导致肥胖,也会让很多人“手无缚鸡之力”,这些人往往因为脾虚导致食物无法运化,出现体弱乏力,精神不振,血虚,面色蜡黄或苍白。而这一类人不能负重,抵抗力差。
3、怕冷又怕热
中医中的虚分为阳虚和阴虚,阳虚则怕冷,阴虚则怕热。脾虚会导致气阴双虚,出现冬季即使是生病也还是手脚发热,喜冷。而夏季很容易中暑,常年处于低血压状态,每天精神不足,浑浑噩噩。
4、拉肚子、月经量多
拉肚子是脾胃虚弱最典型的症状,主要由于脾阳虚,造成食物无法运化,湿气入侵,大便溏稀。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不统血,导致血液不能正常地运行,出现慢性出血,月经量过多和其他的一些脾虚症状。
调理脾胃虚弱的经典方枳术汤
《金匮要略》里有一个名方,叫枳术汤,金代中医大家张元素,在枳术汤基础上研发了脾胃病的代表方剂:“枳术丸”,主要是起“治痞、消食、强胃”的作用。
枳术丸:白术二两,枳实(麸炒)一两
制作方法:将两味药研为细末,用荷叶包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50丸(大约6g)。
如果觉得用量比较大,也可以煮枳术荷叶饭来吃。
枳实9克、白术15克、荷叶1张、米饭100克。
白术,是一个温燥的药,它为脾所喜,能够满足脾在病理状况下的需要,既能够补气健脾,改善脾气虚的一些病理状况,也能够有效地消除脾虚而伴有的湿浊内停,湿邪内阻的情况,它是既能够补虚,又能够祛邪的一味药。
提到枳实,我们就会想到朱丹溪说得“能冲墙倒壁,滑窍破痰之药也”。可见其力量威猛,能够消实痞,破坚积,除胸胁痰癖。最常用来治疗心下痞,也就是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不能运化精微而导致痰湿停滞。
枳实消痞,可以作为打开痰湿下行的开关,能够消食痞破坚积,除胸腹痰癖。
荷叶虽平淡,但厉害的医生用到了点子上,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你看荷花、荷叶生于淤泥之中,却能长出干净的莲花来,出淤泥而不染,它就有升清的作用,也就是“升发脾气”。
当然,也可以简单一点,把枳实和白术的药末直接拌在米饭里煮,或是用煮熟的米饭再包上这些药材,做成枳术荷叶饭来食,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胖子冬天不怕冷?今天必须把话说清楚……
天气越来越冷了
很多人都换上了冬装
这个时候瘦子们就会羡慕胖子
因为胖子都不怕冷
他们身上自带一件“衣服”
能御寒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
解开这肥肉背后的秘密!
原来,胖子也怕冷
大家都知道
人类是恒温动物
是产热和散热互相调节的结果
想要保持体温
就得人体自己产热
在人体内
肌肉做功是最直接的产热行为
脂肪是我们身体储存能量的组织
只有一种特殊的“褐色脂肪”
可以消耗自身来产热御寒
对于婴儿的体温恒定非常重要
但胖子体内基本都是
不产热普通的“白色脂肪”
所以
有些肌肉少的胖子会更怕冷
这是因为他们脂肪多,肌肉少
再加上脂肪细胞的线粒体
要比肌肉细胞的线粒体少
可别小瞧了线粒体
这家伙也是产热的小能手
所以说
胖子身上的脂肪虽然比较多
具有隔绝保温的作用
但它不会产热
天冷了
无论胖子还是瘦子
都要及时增加衣服哦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