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睡觉很吵(肥胖的人晚上睡觉容易打呼噜)

文章目录:

240斤胖小伙鼾声如雷还日夜犯困,检查发现是鼾症

楚天都市报3月21日讯(记者陈媛 通讯员邓梅莲)晚上睡不好,白天睡不醒,28岁的年轻小伙李文(化名)被困意折磨得无心工作。近日到医院就诊,才揪出了元凶,彻底获得了睡眠自由。

李文打鼾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近段时间鼾声越来越大,而且好像被什么东西憋住了一样,吵得家人都无法安睡。白天更是犯困,站着都能睡着,整天昏昏沉沉,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在家人的催促之下,李文到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耳鼻喉科就诊,查体发现,他的双侧扁桃体肿大,把整个咽腔都堵塞了,气流严重受阻。睡眠监测结果显示,他患的是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俗称“鼾症”。

这种疾病让他的身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如果长期不管任其发展到最后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考虑到他的症状比较严重,医生采取了手术和减重同时进行的治疗方式,利用低温等离子切除了双侧扁桃体,施行了腭咽成形术,手术过程出血少,手术后恢复良好。目前他的“鼾症”症状已经消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作息。

汉口院区寇婷医生提醒大家,如果出现鼾声大且伴随呼吸暂停,白天犯困等明显症状,一定要尽快到医院查体,查明病因,并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同时建议大家,平时尽量采取侧卧式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避免浓茶、咖啡,戒烟戒酒。

一夜断气417次,杭州266斤胖大姐睡觉时忍不住……差点“送命”

记者:王欣/ 通讯员:王蕊 江晨

呼~呼~呼~

266斤的霞姐是家中“女雷神”

无论黑夜还是白天

躺着还是坐着

任何时间、不分场合

她都无法抵挡困意

打呼噜就像“打电钻”

吵得枕边人痛不欲生

但无论睡多久,霞姐醒来总是头昏脑胀

8月的一天

她突然呼吸困难、口唇绀紫

被紧急送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你和家人打呼噜吗?

打鼾是病!打鼾是病!打鼾是病!

重要的事情先吼三遍

呼吸内科专家强调——

睡觉打鼾万万不能忽视,可能非常危险!

一夜断气417次,胖大姐突然呼吸衰竭了

48岁的霞姐,身高1.52米,体重266斤的她育有一子一女,与老公感情和睦。让老公偶尔不满意的,就是霞姐“惊天动地”的呼噜声了。

“有时我工作了一整天,累得半死,很困却没办法进入梦乡!”霞姐老公嗔怪,往往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比较崩溃。据他回忆,老婆年轻时是个微胖的“肉感”美人,但自从怀孕生了小儿子之后,在变胖的路上就一路狂奔,她爱打呼噜的毛病也是从二胎之后逐渐明晰,有着十多年的历史。这些年,他忍着、忍着也就成了习惯,还特意买了耳机、耳塞,睡不着时,听歌或者塞上耳塞助眠。但最近两年,霞姐的鼾声似乎更大了,她自己却浑然不觉。

最近这一年,霞姐的症状愈发严重,她胸闷气促、喉咙有痰却咳不出来。晚上睡觉时,她常常会被憋醒,醒来后会感觉到口干舌燥、头昏脑胀,如是往复。白天,霞姐更像是前一晚睡了个“假”觉,人没精神,甚至开着车也会犯困。因为总是睡不醒,她异常苦恼,“医生,请您帮帮我!”睡不好的霞姐,来到浙大一院“睡眠呼吸障碍专科”门诊。

呼吸内科副主任潘志杰主任医师面前的霞姐,皮肤松弛粗糙、面色萎黄、黑眼圈、大眼袋、鱼尾纹、口臭口苦,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除此之外,霞姐还告诉医生,她月经非常不规律,怀疑自己已“提前进入更年期”。

在了解到霞姐体重达266斤,平时睡觉打呼噜的声音特别大,并且还患有多年的高血压时,潘志杰主任医师便利用多导睡眠仪(PSG)对霞姐进行整夜的睡眠监测。监测结果显示,霞姐一晚(约6.5个小时)呼吸暂停的次数达到417次,其中最长的一次达到70.5秒,她患有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经过进一步检查,霞姐被诊断为“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需要佩戴呼吸机入睡。

浙大一院呼吸内科潘志杰主任医师联合口腔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的专家对霞姐展开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开出个性化诊疗方案——原来,霞姐的呼吸睡眠暂停与高血压息息相关,通过调整用药、侧卧睡眠、控制体重、持续佩戴呼吸机,住院8天后,症状缓解的霞姐出院,并被要求定期随访、复查,以便调整呼吸机参数。

此外,潘志杰主任医师强烈要求霞姐日常增强体育锻炼、戒烟戒酒,建立侧卧位睡眠习惯。“烟酒可导致呼吸道症状加重,睡觉时侧卧位睡眠姿势,可以有效避免睡眠时舌、软腭、悬雍垂松弛后坠,加重上气道堵塞。”

睡眠呼吸暂停,比想象中还要可怕

“像霞姐这样患者,往往是拖到非常严重才来就医,非常危险!” 潘志杰主任医师介绍,正常人在睡眠中咽腔比清醒时狭窄,呼噜声就是气体经过狭窄咽腔时的湍流声。

“打呼噜”在医学上又叫“鼾症”,有良性(80%)和恶性(20%)之分,男女老少皆可发生。

“良性鼾症”呼噜声均匀,且随睡眠体位改变而改变。

“恶性鼾症”不仅呼噜声大,而且总是打着、打着就不喘气了,过上十几秒甚至几十秒才又发出一声很大的呼噜声重新打起来。一般男性>女性,脖子粗>脖子细,胖子>瘦子,吸烟>不吸烟,饮酒>不饮酒。当睡眠时上气道不通畅,会出现呼吸短时间内停止(≥10秒)的现象,称为呼吸暂停。

266斤重的霞姐,因咽部脂肪增多、咽腔狭窄,就发生了“恶性打鼾”——频繁窒息,应立刻到医院就诊。

“有些患者本身并不肥胖,但因为鼻炎、鼻息肉、扁桃体肥大、舌体肥大或自身的颌面结构不佳等其他原因,造成上气道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也会发生呼吸暂停。”潘志杰介绍,如果呼吸暂停频繁发生,每小时出现5次以上或7小时的睡眠过程中超过30次,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

它可以分为阻塞型、中枢型、混合型,其中以阻塞型(OSAHS)最为多见。数据显示,每100个人中,就有3~5个人打呼噜,而每5个打呼噜的人中,就有1个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对个人而言,当呼吸暂停发生后,睡眠结构紊乱,呼吸气流中断,随之患者出现缺氧和高碳酸血症,造成全身多系统的损害,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内脏疾患等。长此以往,睡眠中的低氧分压也会导致脑损害,比如记忆力下降,难以集中精神;参与体内循环的血氧少了,还可能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肾病、脑卒中、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等多种慢性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夜间的猝死。

简言之,就是——

睡眠呼吸暂停的男性,那方面可能“不太行”

睡眠呼吸暂停的女性,老得快、更易“更年期”

睡眠呼吸暂停的孕妇,易得妊娠高血压或先兆子痫

睡眠呼吸暂停的儿童,易发育延迟或智力低于同龄儿童正常水平

而对社会而言,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司机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造成交通事故率很高,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7倍。航空航天及高空作业的人员,如果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工作事故几率也很高。另外,由于疾病造成性格改变,社交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容易造成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甚至婚姻关系破裂。

罹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怎么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鼾声如雷,声声入耳,睡觉被吵到暴跳如雷该怎么办?

点击关注不迷路 ↑ ↑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大概很多人都被打呼噜影响过睡眠吧。

家人打呼噜,你是怎么做的呢?选择生气、捉弄、干一架,还是抽空去医院瞧瞧?

在做决定之前,不妨先了解下打呼噜的原因。

1.打呼噜的原因

当我们呼吸时,空气就会从口、鼻进入,然后通过口腔、鼻腔、咽、喉等部位进入气管、肺泡。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地方不通畅,就会导致呼吸的气流受阻,从而可能引起打呼噜。

导致呼吸不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 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及鼻部肿瘤等;
  • 咽喉部问题:Ⅱ度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腔黏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
  • 其它问题:下颌后缩、小颌畸形、肥胖等。

人在过度劳累、饮酒后引起的打鼾是正常现象,因为此时咽部的软组织会变得松弛,气流经过时就会受到阻力。但如果经常打呼噜,就需要重视了。

如果不去看医生,会有什么后果呢?

2.打呼噜的危害

通常情况下,如果打呼噜的声音节奏均匀,音调平稳,就不算很严重;但如果睡觉时会被“憋醒”,就需要警惕了!

如果成人在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每次呼吸中止达到10秒以上,一个晚上持续30次以上,就会被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

首先,发生呼吸暂停后,人吸入的氧气就会变少,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也变低了。低氧状态会影响心脑血管的健康,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心律失常、心绞痛等

对男性来说,OSAS 还会造成性器官末梢循环缺氧、神经损害,从而引起性欲减退、阳痿等性功能障碍。

呼吸暂停时间过久还可能导致猝死。患有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的人在睡梦中猝死的风险是未患此病者的3倍

其次,打呼噜的人其实睡得不香。

我们的睡眠可以分为 5 个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动眼期。后三个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期,能够帮助我们消除疲劳、恢复体能,也是拥有较好睡眠质量的关键。但是打呼噜很容易在深度睡眠期被憋醒,因此很难进入深度睡眠、从而破坏了睡眠节律。于是,第二天会感觉没睡好,容易出现困乏、注意力不集中、头疼、身心俱疲等现象,不但会导致思考能力下降、影响生活工作,长期下来还可能会造成记忆减退、影响情绪和性格,如出现喜怒无常或易激惹等。

如果长期不处理,还有可能出现觉醒后感觉口干或咽痛、夜尿增多、2型糖尿病、抑郁症、纤维肌痛症状、胃食管反流病。

所以,别认为打呼噜就是睡得香,鼾声如雷反而提示睡得不好

3.打呼噜该怎么办?

偶尔打鼾: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就会有所改善。

习惯性打鼾:首先要找到原因,然后再针对性处理。

1)调整生活方式

  • 减肥,控制饮食和体重,适当运动;
  • 戒酒、戒烟,减少或慎用镇静催眠药物及其他可引起或加重OSAS的药物;
  • 适当抬高床头,改变睡眠体位,避免仰卧姿势睡眠,采取侧卧位睡眠。

2)治疗基础疾病

建议到正规医院治疗,如有效治疗鼻咽疾病、肺部疾病,改善鼻通气等等。

治疗方式如口腔矫治器、睡眠时提供正压呼吸的装置、外科手术治疗、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等。最常见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办法就是夜间佩戴呼吸机;其次是耳鼻喉科的软腭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4.安静睡觉,爱己及人

据统计,欧洲人群习惯性鼾症患病率为15.6%~19%,偶尔打鼾26%~30%;日本鼾症患病率为12.8%~16.0%;中国鼾症患病率约为13.0%,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0~69岁老人,男性患病率为39%,女性为17%。

似乎我们每个人都被呼噜声困扰过,不是被吵,就是吵别人。

在此,我们呼吁大家重视打呼噜。爱自己,从睡个好觉开始;爱ta人,从安静地睡个好觉开始。

祝大家每天都能睡得香甜。

参考资料:
[1]Snoring. Retrieved not provided,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snoring/diagnosis-treatment/drc-20377701
[2] Wan, H. C., Zhou, X. D., Zou, S. J., Zhu,S. S., Liu, Y. F., Zhou, G. Y., ... & He, Y. H. (2018). Oral treatment for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Hua xi kou qiang yi xue za zhi= Huaxi kouqiang yixue zazhi= West Chinajournal of stomatology, 36(6), 581-589.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