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会肥胖吗(鼻炎会长胖吗)

文章目录:

鼻子终于要通了吗 过敏性鼻炎有望治愈

鼻子终于要通了吗

与过敏性鼻炎缠斗数百年后,人类终于看到了治愈它的曙光。

2019年5月24日,来自比利时VIB炎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科学》上发表论文介绍,他们找到了导致过敏性鼻炎、哮喘在内的诸多呼吸道炎症在微观上的病因。

面对这类暂无根治方案的疾病,患者唯一的选择就是躲。即使在夏天最毒的日头下,仍然有很多人不得不戴上厚重的口罩和护目镜——不是为了躲避雾霾,而是躲避不知因何而起的过敏。

他们只有在冬天和初春时可以稍稍享受自由呼吸的滋味。从暮春时节到来起,漫天柳絮、各类植物的花粉、种子接踵而至,威胁还可能来自出门遛弯时擦身而过的小动物……

根据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和北京同仁医院的调查与估计,中国过敏性鼻炎患者人数超过1亿人。在城市和农村地区,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分别约为7.2%和6.2%。

在医学概念里,“变态反应”是指免疫系统反应过度而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性鼻炎就是典型的“变态反应”。鼻炎发作时“变态”的滋味,每一个患者都能有一肚子苦水。“整个晚上,不停地擤鼻涕,眼睛、耳朵、喉咙痒得人发疯。3包、总共1200抽的纸巾都不够用,鼻子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描述自己最近一次发病的感受。

如果不及时治疗,过敏性鼻炎可能会发展为哮喘,成为一颗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的定时炸弹。歌手邓丽君、京剧大师梅葆玖,都死于哮喘。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一项调查显示,47%的夏秋季花粉症患者将在9年内发展为季节性哮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哮喘,其中50%以上的成人患者和至少80%的儿童哮喘患者均由过敏因素诱发,每年超过25万人死于哮喘。近年来,医学上也逐渐开始使用“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这一诊断术语。

这群比利时的科学家发现,尽管引起不同人产生这一病症的过敏源不同,但在微观上,导致过敏反应和炎症的都是一种名为CLCs的蛋白晶体。接触过敏原后,人体细胞会产生CLCs,从而使人“变态”。

早在1853年,巴黎一名好奇的医生夏科(Charcot)就发现了这种晶体。经手了很多哮喘病人后,他搜集了病人的痰液,发现每一个病人的痰液中,都有一种两头尖、底面是六边形的晶体。一堆这样的小东西躺在人的呼吸道黏膜上,想想就觉得痒。

20年后,另一名医生莱顿(Leyden)也有了相同的发现,而健康者的痰液中,则不会观察到CLCs。但那时的人们以为,这是某种无机物的结晶,一直到1950年前后,科学家才知道,CLCs是一种蛋白质结晶。

在人体内,蛋白质通常溶解在细胞液中,很少以固体的形式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某种病症,例如,在痛风患者的关节中,尿酸结成晶体,引起痛苦,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通常能观察到胆固醇晶体。

除了哮喘,人们还在支气管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炎症性疾病中发现了CLCs。这些病症的共同点还有,常有黏液堵塞呼吸道,一类名叫嗜酸性粒细胞的免疫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今天的每个医生都在接受培训时知道CLCs的大名,知道这种晶体与嗜酸性粒细胞有关,知道它们常常存在于哮喘病人的痰液中。”比利时那项研究的通讯作者巴特·兰布雷特(Bart Lambrecht)告诉媒体。

然而,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些晶体会出现在那里,它们起了什么效果,它们和呼吸道过敏性炎症有什么关系。很多人猜测,CLCs与哮喘有关,但这群比利时的科学家是最早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的人,解开了这个困扰人类160年的谜题。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最早是谁发现了鼻炎这一病症。古罗马学者凯尔苏斯2000多年前就在《医术》里描述鼻部炎症的特征。几乎同一时期,《黄帝内经》写了“少阴司天,客胜则鼽嚏”,“鼽嚏”即为鼻炎,相关内容指出了中医理论里鼻炎的病因。

为了对抗这种疾病,科学家从很多个角度尝试过。有人发现,哮喘等呼吸道炎症似乎常常发生在同一家庭。针对这种病症的遗传学基础的研究,从1916年一直持续到1997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后,哮喘遗传学协作研究组才定位了约80个相关基因点位。

也有人试图寻找过敏性鼻炎与皮肤过敏、扁桃体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或肥胖、骨质疏松等生理状态的相关性,有人通过研究发现,过敏性鼻炎与农药的使用、当地绿化程度密切相关。

但迄今为止,过敏性鼻炎和哮喘都没有根治的办法,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引起身体“变态反应”的祸根是什么。医生往往叮嘱患者远离过敏源,但很多人在医院做过数百种过敏源筛查后,收到的却是“过敏源未知”的检测结果。为了远离鼻炎,有人每天用盐水冲洗呼吸道,甚至有人无奈之下选择民间偏方,将新鲜葱叶挤出的浓稠白汁滴进鼻孔。

过去10年里,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门诊量增长了约50%。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近30年间,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至少增加了3倍,涉及全世界22%的人口,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疾病。

治愈的曙光应该不会来得太晚。比利时VIB炎症研究中心的学者已经找到一种可以溶解CLCs晶体的方法,并在小鼠上实验成功。使用这种疗法后,小鼠肺部的炎症得到抑制,产生的黏液也明显减少。

“鉴于目前还没有药物专门针对呼吸道的黏液堆积,这种疗法或许会改变治疗这种疾病的游戏规则。”兰布雷特说。 (王嘉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滥用激素治鼻炎后肥胖,男子节食减肥休克入院

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郭悦

20年前滥用激素治疗鼻炎,结果导致体重快速增加,且出现骨质增生等症状。近日,孝感的艾先生连续2个月节食减肥,营养不良导致休克入院。经过孝感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多日的治疗与护理,艾先生这才有所好转。

几天前,艾先生因为休克,被送到孝感市中心医院,直接住进了急诊ICU。医护人员详细了解艾先生的病情后才发现,他竟然是因20年前滥用激素导致肥胖,现在连续2个月节食减肥导致的休克。

原来,20年前,患者艾先生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因患有鼻炎,在使用激素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艾先生瞬间觉得这是个神药,之后只要鼻炎复发,就自行使用激素,持续了多年。

因为滥用激素,艾先生出现过骨质疏松、腰椎粉碎性骨折等情况,但都没有引起重视。激素还造成他体重快速增加,身体肥胖,皮肤出现紫纹。

为了减肥以改善自己的形象,近期,艾先生连续2个月通过只吃苹果、黄瓜、番茄等食物节食减肥,营养不良不断加重,最后导致出现低血压、乏力、头晕直至休克入院。

为更好地护理患者,促进患者康复,孝感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王雪菲主持了全院护理大会诊,医院药学部、内分泌风湿免疫科、普外科、骨科等多个科室的护理专家、专科护士、专业骨干参与会诊指导。经过多天的治疗与护理,艾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

艾先生在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下病情好转 (通讯员供图)

孝感市中心医院相关专家介绍,糖皮质激素本身是维持机体正常运作的重要激素,与应激反应、代谢、生长发育等过程均密切相关,具有抗炎、抗内毒素、抗休克和免疫抑制作用,临床广泛用于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但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当或滥用会造成多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依据病情选择适合的药物。如果正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应该注意坚持遵医嘱用药,切忌随意停药或减药;合理饮食并且摄入营养,激素治疗期间,患者应进食含钙、含钾较高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皮、橘子汁等,以防止低钙低钾血症等;长期服用激素可能造成骨质疏松,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以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家属也需要提供安全的环境,保持光线良好、地板防滑,减少房间障碍物,如果出现异常,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链接:

滥用激素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1、库欣综合征: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激素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俗称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无力、低血钾、浮肿、高血压等。

2、诱发感染加重: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往往求效心切,把激素当成“退热药”,结果患者表面上解除了发热,但感染却扩散,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3、 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

4、 由于水、钠潴留和血脂升高,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

5、 由于促进蛋白质分解和抑制其合成,增加钙、磷的排泄等,导致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难愈合等。

6、 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和负氮平衡,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7、 可诱发或加重神经精神病。

8、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长期使用激素引起脂肪肝及高脂血症,来源于中性脂肪的栓子易黏附于血管壁上,阻塞软骨下的终末动脉,使血管栓塞造成股骨头无菌性缺血坏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一夜断气417次,杭州266斤胖大姐睡觉时忍不住……差点“送命”

记者:王欣/ 通讯员:王蕊 江晨

呼~呼~呼~

266斤的霞姐是家中“女雷神”

无论黑夜还是白天

躺着还是坐着

任何时间、不分场合

她都无法抵挡困意

打呼噜就像“打电钻”

吵得枕边人痛不欲生

但无论睡多久,霞姐醒来总是头昏脑胀

8月的一天

她突然呼吸困难、口唇绀紫

被紧急送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你和家人打呼噜吗?

打鼾是病!打鼾是病!打鼾是病!

重要的事情先吼三遍

呼吸内科专家强调——

睡觉打鼾万万不能忽视,可能非常危险!

一夜断气417次,胖大姐突然呼吸衰竭了

48岁的霞姐,身高1.52米,体重266斤的她育有一子一女,与老公感情和睦。让老公偶尔不满意的,就是霞姐“惊天动地”的呼噜声了。

“有时我工作了一整天,累得半死,很困却没办法进入梦乡!”霞姐老公嗔怪,往往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比较崩溃。据他回忆,老婆年轻时是个微胖的“肉感”美人,但自从怀孕生了小儿子之后,在变胖的路上就一路狂奔,她爱打呼噜的毛病也是从二胎之后逐渐明晰,有着十多年的历史。这些年,他忍着、忍着也就成了习惯,还特意买了耳机、耳塞,睡不着时,听歌或者塞上耳塞助眠。但最近两年,霞姐的鼾声似乎更大了,她自己却浑然不觉。

最近这一年,霞姐的症状愈发严重,她胸闷气促、喉咙有痰却咳不出来。晚上睡觉时,她常常会被憋醒,醒来后会感觉到口干舌燥、头昏脑胀,如是往复。白天,霞姐更像是前一晚睡了个“假”觉,人没精神,甚至开着车也会犯困。因为总是睡不醒,她异常苦恼,“医生,请您帮帮我!”睡不好的霞姐,来到浙大一院“睡眠呼吸障碍专科”门诊。

呼吸内科副主任潘志杰主任医师面前的霞姐,皮肤松弛粗糙、面色萎黄、黑眼圈、大眼袋、鱼尾纹、口臭口苦,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除此之外,霞姐还告诉医生,她月经非常不规律,怀疑自己已“提前进入更年期”。

在了解到霞姐体重达266斤,平时睡觉打呼噜的声音特别大,并且还患有多年的高血压时,潘志杰主任医师便利用多导睡眠仪(PSG)对霞姐进行整夜的睡眠监测。监测结果显示,霞姐一晚(约6.5个小时)呼吸暂停的次数达到417次,其中最长的一次达到70.5秒,她患有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经过进一步检查,霞姐被诊断为“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需要佩戴呼吸机入睡。

浙大一院呼吸内科潘志杰主任医师联合口腔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的专家对霞姐展开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开出个性化诊疗方案——原来,霞姐的呼吸睡眠暂停与高血压息息相关,通过调整用药、侧卧睡眠、控制体重、持续佩戴呼吸机,住院8天后,症状缓解的霞姐出院,并被要求定期随访、复查,以便调整呼吸机参数。

此外,潘志杰主任医师强烈要求霞姐日常增强体育锻炼、戒烟戒酒,建立侧卧位睡眠习惯。“烟酒可导致呼吸道症状加重,睡觉时侧卧位睡眠姿势,可以有效避免睡眠时舌、软腭、悬雍垂松弛后坠,加重上气道堵塞。”

睡眠呼吸暂停,比想象中还要可怕

“像霞姐这样患者,往往是拖到非常严重才来就医,非常危险!” 潘志杰主任医师介绍,正常人在睡眠中咽腔比清醒时狭窄,呼噜声就是气体经过狭窄咽腔时的湍流声。

“打呼噜”在医学上又叫“鼾症”,有良性(80%)和恶性(20%)之分,男女老少皆可发生。

“良性鼾症”呼噜声均匀,且随睡眠体位改变而改变。

“恶性鼾症”不仅呼噜声大,而且总是打着、打着就不喘气了,过上十几秒甚至几十秒才又发出一声很大的呼噜声重新打起来。一般男性>女性,脖子粗>脖子细,胖子>瘦子,吸烟>不吸烟,饮酒>不饮酒。当睡眠时上气道不通畅,会出现呼吸短时间内停止(≥10秒)的现象,称为呼吸暂停。

266斤重的霞姐,因咽部脂肪增多、咽腔狭窄,就发生了“恶性打鼾”——频繁窒息,应立刻到医院就诊。

“有些患者本身并不肥胖,但因为鼻炎、鼻息肉、扁桃体肥大、舌体肥大或自身的颌面结构不佳等其他原因,造成上气道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也会发生呼吸暂停。”潘志杰介绍,如果呼吸暂停频繁发生,每小时出现5次以上或7小时的睡眠过程中超过30次,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

它可以分为阻塞型、中枢型、混合型,其中以阻塞型(OSAHS)最为多见。数据显示,每100个人中,就有3~5个人打呼噜,而每5个打呼噜的人中,就有1个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对个人而言,当呼吸暂停发生后,睡眠结构紊乱,呼吸气流中断,随之患者出现缺氧和高碳酸血症,造成全身多系统的损害,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内脏疾患等。长此以往,睡眠中的低氧分压也会导致脑损害,比如记忆力下降,难以集中精神;参与体内循环的血氧少了,还可能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肾病、脑卒中、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等多种慢性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夜间的猝死。

简言之,就是——

睡眠呼吸暂停的男性,那方面可能“不太行”

睡眠呼吸暂停的女性,老得快、更易“更年期”

睡眠呼吸暂停的孕妇,易得妊娠高血压或先兆子痫

睡眠呼吸暂停的儿童,易发育延迟或智力低于同龄儿童正常水平

而对社会而言,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司机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造成交通事故率很高,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7倍。航空航天及高空作业的人员,如果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工作事故几率也很高。另外,由于疾病造成性格改变,社交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容易造成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甚至婚姻关系破裂。

罹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怎么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