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听后感(肥胖的人生活感受)

文章目录:

一个重度肥胖患者的自我救赎《鲸》

大家好,这里是阿猫影谈,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剧情/同性类型的高分电影《鲸》,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中高达8.0分,好于82%的剧情片。是在2022年威尼斯电影节上映的剧情片。

人物介绍

而这部电影是曾经出演过的《木乃伊》系列电影的布莱登·费舍主演的,如果没有演员表,你们能看得出是同一个人吗。这部电影讲的是重度肥胖者的故事,布雷登也因此为了着这角色不停的增胖,当然还要靠化妆才能变成这个样子。他也靠这部影片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剧情介绍

影片改编自同名戏剧,讲述在爱达荷州乡村一个破旧的公寓里,重达272公斤的英语教师查理(布兰登·费舍 饰)隐居避世,固执、坚决地要把自己吃死。在和学生上网课的时候,都是谎称摄像头坏掉了,不愿意将自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样子,查理会成为这样,是因为在中年时期为了同性情人抛弃家人,但情人过世后因为悲伤和内疚暴饮暴食
  随着查理越来越接近不可避免的命运,尝试与17岁的女儿艾莉(萨迪·辛克 饰)修复关系。他的朋友丽兹(周洪 饰),一个愤世嫉俗的无神论者护士,以及埃尔德·托马斯(泰·辛普金斯 饰),一个年轻的传教士都试图在查理身上找到能被拯救的意志,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然而,只有与查理关系疏远的女儿艾莉才能让他看到目前绝望状态之外的未来,艾莉虽然尖酸刻薄、充满仇恨、浑身是刺,查理却能在她身上找到最后一次赎罪的机会,甚至可能是一丝希望。

观后感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自暴自弃的男人,将自己吃成了重度肥胖患者,在临死前的一个星期中,不仅救赎了自己还救赎了他人,剧情很触动人心,但这部影片也很压抑,除了讲述了查理的一生,还围绕着鲸贯穿了这一部电影,从开头他听着女儿对《白鲸》的读后感,救了他的命,到最后,也因为这篇读后感,救赎了查理自己,送走了他,而最后临走前,他艰难的在女儿面前站了起来,也是说明了,自己成功得到了救赎。也改变了女儿艾丽。

如果喜欢这部影片的可以去看哦

END

扫码关注阿猫

好电影,一起看

绿色星星

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系紧鞋带,挎上背包,拎上自泡的降脂茶,蹬响摩托,准备上山。

年过半百的老彭,习惯性地扶扶眼镜,仰头望了望大山之上的白云、夕阳。“老伙计”黄狗,围着老彭转悠着,似乎知道又将有两天的别离。

这是九月一个周末。老彭清理完手头工作,按照约定,该和另外一位志愿者“虎哥”去护鸟站值班了。

老彭要去的山群叫做“茶盘印”,是湘中偏西雪峰山的一支余脉。这里三县交界,耸立多座高峰。全球几条鸟类迁徙大道中的一条正好从这里经过。每年到季节,路经此地的鸟类达九十多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达十多种。

摩托车在盘山道的“肘弯”上爬行攀援。路边闪过山茶树和野茼蒿、马兰的影子,枫叶青中转红。翻越过吴家冲、大湾等几个村后,木山铺半山腰里的“哨卡”——那栋灰白色的农舍映入老彭眼帘。

农舍门前挂着绿底的和金底的两块牌子,醒目地标示着省、市志愿者护鸟站字样。老彭摘下头盔,将车支在堆满劈柴的棚架下,然后掬起山泉水洗了把脸,疲惫顿消。长长地喊声“虎哥——”,屋里传来瓮声瓮气的应答。“虎哥”是位山民,腿有点毛病。昔日捕猎飞禽走兽,被火药所伤后幡然醒悟,加入了护鸟队伍。护鸟站租住的两间房子面积不大,却预备了四张上下铺铁床。鸟儿迁徙时节,一般是两人或四人在此值守,最多的时候是八人。老彭心中有数呢:大学生“眼镜”喜欢睡靠窗的上铺,做生意的“长腿”喜欢占领门口的下铺,教书的“夫子”喜欢与老彭对铺……

从站点往远方眺望,一片呈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展开在邃远的天幕下,青山苍莽,梯田叠金,铺着青石板的茶马古道隐约其间。这里正是鸟儿迁徙的大道。护鸟站驻扎在峡谷“豁口”边,可以便利地观察几个山头。

说起来,老彭自己也没有想到会与茶盘印山群结缘。他生长在大山那边的山脚下,听着潺潺溪声长大,听着牛的哞叫和地头沟边的鹭鸣长大,听着院子里“白胡子”们讲的爱护动物的故事长大。成人后,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了环保、助学好几个公益组织,而且小有名气。

与茶盘印山群结缘,完全因为那里的“鸟”。

一天,老彭看到开酒店的好友弄来一麻袋鹭鸟,得意洋洋地炫耀是从“千年鸟道”茶盘印收购来的。他朝着老彭诡秘地笑笑说:“大好人呃,捉鸟才是条发财的路子呢!”详细了解后老彭才知道,有人在鸟儿迁徙的夜晚用聚光灯或火把引诱鸟儿,然后挥起竹竿将其击昏塞进麻袋……

老彭的心像是受到一拳猛击!

2013年,鸟儿迁徙季节,省市护鸟协会与老彭联络上了。老彭决心独闯“千年鸟道”。

周末,老彭骑着那辆破旧的摩托出发了。奔波近四十里山路后,来到“千年鸟道”。老彭个头较矮,身形肥胖,又有膝关节炎,上山就觉吃力。但他没有退缩,用弯刀削了根竹棍拄着,揪着古藤,爬一段就歇歇。夜色渐浓,老彭睁大了警惕的眼睛。终于,听到一阵鸟声浩荡而来,回荡在静寂的夜空。就在这时,山洼里,山坡上,一盏一盏灯突然冒了出来。老彭急得跺脚大叫,但是,喊声很快淹没在一片鸟儿的凄鸣声里……

一两年里,老彭连续十五次进山,基本摸清了这里候鸟迁徙和捕猎者的习性。譬如,迁徙的鸟类中长脖子的居多,鹭类迁徙较早,大雁和天鹅类相对较迟但吸引力更大;晴夜鸟飞得高,诱捕者不易得手;阴雨天,有雾,鸟儿翅膀沉重,贴地较近,就危机重重;刮风时,鸟儿敌不过反方向风力,爬上“豁口”又被挡回,只能悬在空中盘旋;有水的地方,网猎尤多……

捕鸟者恨老彭,认为靠山吃山,乃古来山俗,老彭是在“管闲事”“断财路”。老彭的额头上,至今能看到一小块因冲突而留下的疤痕。他平静而诙谐地说,疤痕无所谓,只愿它化作一颗为鸟儿照路的星星……

老彭将摸到的第一手资料反馈给相关部门,得到高度重视。政府很快在山上设立了一个护鸟站。他决心发动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护鸟队伍,利用休息时间四处奔走,身影出现在各地志愿者网群,出现在林业单位,出现在各类护鸟培训班。终于,“千年鸟道”上成立了第一个市级志愿者护鸟站点,省级志愿者护鸟站也随即揭牌,报名志愿者现已增至百余人。守护者们在老彭的带领下庄严宣誓。经费缺乏,也没什么报酬,志愿者采取宣传、巡逻、举报等方式护鸟。有时他们带着干粮,打着手电,踏着夜露巡山,一直坚持到十二点以后,直到鸟儿们扑扑飞往远山。

老彭并不在意有多少赞誉。因为他的守护只是为了一个绿水青山梦,因为他明白脚下的山路有多长。除了心爱的本职工作,老彭最喜欢仰起头来,凝望大山之上布满繁星的天空……

夜幕再一次降临。此刻,老彭和“虎哥”收拾好行装,毅然走进宽阔的夜色里。背影,与山峰融为一体。

老彭,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郑重地告诉我,自己打算开一个志愿者护鸟公众号,并想好了名字:“绿色星星”。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26日 08 版)

GDP不是万能(下):GDP的发展,并不等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GDP不是万能,但没有GDP万万不能(上):GDP帮美国打赢二战,搞垮苏联》文章里,感觉GDP无所不能啊,既能帮美国打赢二战,又帮美国打赢冷战,还帮美国走出大萧条。

但其实GDP也是有自身缺陷的。

01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而GNP是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具有政治意义上的重大调整。

GNP是按国籍来划分的,它计算的是一个国家的所有国民生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不管这个国民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而GDP是按领土来划分的,它计算的是一国领土之内生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不管是本国人生产的还是外国人生产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国的GNP,就是海内外所有中国公民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中国人在非洲建的厂,也算是中国的GNP。

中国的GDP,是所有中国人和外国人,在中国土地上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苹果手机是美国的,但在中国生产,也算是中国的GDP。

如果算GNP,苹果手机的生产算美国的如果算GDP,苹果手机的生产算中国的。

为什么要用GDP取代GNP呢?

苏联解体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化时代,资本在各国之间大幅流动,这时候计算GNP比较困难而计算GDP更容易一些。

除此之外,GDP取代GNP,还有一个隐藏的功能,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扩大的不平等。

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命脉全部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很可能看起来还不错,但它实际上已经丧失了经济自主权。

就像苹果手机在中国生产,但绝大部分利润是美国人拿走了,但GDP却算在中国。

02

不过,这还不是GDP最严重的问题。

在进一步讨论GDP的缺陷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GDP的计算方法。

GDP有三种计算方法,分别叫做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是指,把各行各业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加总起来。

但是,生产过程中还有物品的消耗,比如,包子铺总要消耗面粉和肉吧,所以计算这个包子铺的产值时必须减去消耗的面粉和肉的产值。

生产法计算公式为:GDP = 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总产值–所有中间品的产值。

目前我国就是用生产法来计算季度GDP。

第二种计算GDP的方法是支出法,也就是把居民、企业和政府的所有支出项加总起来。

由于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所以还需要加上出口的部分,减去进口的部分。

支出法计算公式为:GDP = 居民消费 企业投资 政府购买 出口额 – 进口额。

这是表示GDP构成的最直观的公式。

第三种计算GDP的方法是收入法。

它衡量的是一个经济体获得的所有收入,计算公式为GDP = 工资 利息 利润 租金 生产税净额 折旧。

在理论上这三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因为你的支出就是别人的收入,一个经济体的总支出一定等于总收入,也等于总产值。

所以在核算年度GDP的时候,需要根据三种计算方法对统计误差进行调整。

看起来,GDP很好地完成了库兹涅茨的愿望,也就是通过一个数字,来反映个人、企业和政府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

GDP增长就意味着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就意味着社会进步。

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各国政府掀起了GDP军备竞赛。

03

但是要注意,这个逻辑推演是不成立的。

第一,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进步和国民幸福感的提升,这一点不用多说。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GDP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增长。

从前面的GDP计算方法中我们看到,GDP只计算进入市场交易的生产活动,而排除掉了不进行交易的生产活动。

比如,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许并不差,但这些生产都没有进入交易,所以GDP为零。

再比如,一个全职妈妈的所有劳动是不被计入GDP的而如果你雇佣一个保姆,保姆的工资是要算入GDP的。

再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假如你和你的邻居,各自在家做晚饭吃,这是不产生GDP的。

而如果你把你做的晚饭,100元卖给邻居,邻居把他做的晚饭,100元卖给你,那你们就一起创造了200元的GDP。

但这样的交易,其实我们都知道,其实并没有产生任何经济价值。

也就是说,生产同样多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化程度越高、GDP就越高。

那市场化程度是不是越高越好呢?

当然不是。

就拿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来说。

像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市政公园等等,因为没有市场化,所以无法计算服务的产值,只能按照政府的采购成本来计算GDP,这个数字比实际的服务产值要低得多。

但是,如果提高市场化程度,把这些公共服务全部私有化,只有私立学校、私立医院和私立公园,它们的服务产值会被全部算入GDP,从而大大推高GDP数字。

显然,这样的GDP增长不等于经济增长,更不等于社会进步。

这也是GDP容易造假的地方,比如,一个地方领导,想拉高GDP,怎么办呢?

我把这个地方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全部私有化就可以了,GDP马上高出一大截,但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其实服务并没有任何改变。

学校还是这些学校,医院还是这些医院,公园还是这些公园,马路还是这些马路,但GDP就这样上去了。

04

GDP计算方法的第二个问题,是它只关心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价值,而不关心交易的实际内容是好是坏。

大家有没有听过那个关于经济学家的著名笑话。

两个经济学家正在去学校的路上,忽然发现地上有一坨狗屎。

甲对乙开玩笑地说:你把它吃了,我给你5000万。

乙一听,这么容易就赚5000万,不赚不是人,二话不说就把屎吃了。

甲没办法,只好现场开了一张5000万的欠条给乙。

两人继续往前走,忽然发现地上又有一坨狗屎。

这时候,乙财大气粗地对甲说:你把它吃了,我也给你5000万。

甲一想,损失的5000万还能赚回来,吃坨屎算什么?于是也把屎吃了。

两人继续往前走,越想越气:谁也没挣到钱,却每人白吃了一坨屎,太冤了!

这时候,第三位经济学家走过来,知道了事情经过,安慰他们说:“你们真了不起,短短几分钟就创造了1个亿GDP!”

故事当然是假的,但这里说的GDP的计算方法没有问题。

可以把甲吃屎看成是甲对乙提供的一次服务,服务价格是5000万。

反过来也是一样。所以这两次服务产生的价值,都要算入GDP,而不能相互抵消。

但是,这个服务对双方来说是不是必须的?是不是合理的?

这就不是GDP关心的问题了。

现实中,也确实有这样的例子。

欧盟统计局在2012年明确指出,凡是相关方自愿参与的金钱交易,都可被视为合法经济活动,交易价值都应该纳入GDP。

之前一些被认为是不合法交易,比如性交易和赃物交易,现在都被合法化并计入GDP了,欧盟的GDP也就立马多出一大块。

英国国家统计局甚至派专人去调查全国性工作者的数量,以便估算他们的GDP贡献值。

在美国,一些州相继宣布毒品合法化,美国的GDP当然也会水涨船高。

换句话说,一个国家被纳入“合法交易”的产品和服务越多,GDP也就会越高,而不管这些产品和服务到底是好是坏。

05

进一步说,即使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合法的产品和服务,也不是增长越快就越好。

比如金融业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击鼓传花的游戏,金融业产值的暴涨意味着国民经济进一步虚拟化和泡沫化了。

再比如,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食品工业和药品工业,这两个产业为美国贡献了相当可观的GDP。

它们之间其实是一种完美共生的关系:食品工业通过高盐、高糖、高脂食物批量制造病人而药品工业通过各种昂贵的药物为病人续命。

这种“双极运作”模式确保了消费循环的畅通,GDP当然也会持续增长。

但代价是,肥胖问题和滥用药物同时成为最严重的“美国病”。

显然,这样的GDP增长不等于经济增长,更不等于社会进步。

除此之外,GDP最遭人诟病的地方在于,它在计算时并没有扣除掉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

一个石油输出国的GDP越高,意味着它留给子孙后代的石油储量越少。

一个地区GDP的增长,很有可能是以破坏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代价的。

这就导致,GDP的增长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断裂。

06

正是因为GDP存在这些严重的缺陷,从1970年代起,全球知识界都在积极寻找GDP的替代品。

比如,有人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就是从GDP中扣除掉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成本。

但这种方法的困难之处在于,你怎么给大自然定价呢?

谁能说出一条洁净的大河、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到底值多少钱?

退一步说,即使我们能够给自然定价,也绝不应该这样做。

某样东西一旦有了价格,它就成了可交易的对象,不再是神圣而无价的了——只要给得起钱,母亲河就能随意糟蹋?

除了绿色GDP,还有人提出了真实发展指数(GPI)、国民幸福总值(GNH)、以及联合国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等等。

但是,这些指标也都有各自的问题。

比如,人类发展指数就被认为对富裕国家没什么用,因为它们的得分都差不多。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指标能够真正取代GDP,GDP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有力的数字。


还是那句话,GDP不是万能,但没有GDP万万不能。

这就有点像现在中国的高考制度,它不完美,但却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我们可以吐槽,但千万别把GDP给丢了。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狐狸先森几点钟

我们一起涨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