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肥胖概括(美国肥胖症患者图片)

文章目录:

带你走进真实的美国:肥胖、贫穷和酗酒者的国家?

法兰克·加拉格尔是一位有6个孩子的单身父亲,常年失业、招摇撞骗、酗酒成性。酒精的危害终于使他的肝脏支撑不住而宣告病危,他的孩子们也因此陷入无穷无尽的与废柴老爸的纠缠之中。

上面的描述是美剧《无耻之徒》的情节,它扯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让人们看到美国底层人民的生活写照。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人民生活在“民主、自由、富强”的氛围里。但当我们接近美国真实的生活,却会发现,这个国家正在陷入“肥胖、贫穷、酗酒”的泥沼里无法自拔。

肥胖的国度

在美国,看到的多数都是胖子,简直就像来到了一个胖子王国。

美国政府自己统计说,有三分之二的美国成年人超重,大约有7800万人。早在2012年,美国一个基金会就公布:到2030年,会有13个州的成年肥胖人口超过总人口的60%,39个州的肥胖人口比例会超过50%,50个州的肥胖人口比例都会在44%以上。

因为国民肥胖问题,美国每年损失至少2150亿美元,这包括直接的医疗费和间接的生产力损失。肥胖成年人每年的医疗费用,多出了1470亿美元;而肥胖儿童每年的医疗费用,比体重正常的儿童多143亿美元。

美国人腰围为啥越来越粗?

研究发现,8%的失业男性体重增加10%。这意味着失去工作让美国人有更多的时间来想吃的。失业还让人感觉没有了自尊,转而从食物中找安慰。

还有就是,没有工作收入,人们只能去吃“穷人的食物”。

因为美国的新鲜水果、蔬菜、瘦肉和鱼类的价格都比较高,穷人买不起这些健康食品。而且穷人多半会住在比较不安全、较少机会参加体育活动的社区。高热量食物和少做运动相结合,就产生肥胖流行的后果。

贫穷的社会

联合国极端贫困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菲利普•奥尔斯顿,在对美国进行为期两周的考察之后,发布报告称,平均每8个美国人就至少有1个生活贫困状态中。

联合国2018年5月份公布的调查报告也显示,全美国约有4000万贫困人口,其中有1850万属于“极度贫困”人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赤贫”。甚至,还有530万人的生活情况“堪比第三世界赤贫阶层”。

有20%达到退休年龄的美国人仍在工作或求职。调查显示,在72岁以前,他们不希望完全离开工作岗位。

美国的退休制度采取“养老三支柱模式”。分别为社会安全福利金、雇主赞助的退休储蓄计划,以及个人储蓄。

美国的社安金大约只有工资的40%,难以完全应付退休所需。因此,想过舒适的退休生活,需要依靠个人的投资与储蓄。

但美国人多数没有储蓄的习惯。加上各种信贷风暴、经济大环境不稳定等因素,让许多美国人的资产缩水,没有能力稳定储蓄。

根据美国社会安全局统计,有21%的已婚夫妇和44%的单身老年人,几乎只依靠社安金过着艰辛的老年生活。年满65岁的老年人中,有将近五分之一的人,退休账户中少于5000美金。

酒鬼的世界

美国作家苏珊·奇弗在《Drinking in America: Our Secret History》中写道,“1830年代,我们是世界上最醉醺醺的国家。1930年代,我们完全禁止饮酒,结果令人沮丧。虽然在21世纪有更多的法律,对饮酒的社会控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严格,但是酗酒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课题”。

美国人认为,喝酒是一种很好的社交,能够拉近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在遇到生活压力时,喝酒几乎成为排解烦恼的标配。

虽然,美国严禁对21岁以下的人出售酒精饮品,但现实是,只要父母允许就可以喝。研究显示,八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酗酒;另一个调查揭示,美国有3800万人面临饮酒过量问题。

美国成年人每年暴饮量为170亿杯,或者说一个暴饮者每年暴饮470次。每6个美国人中有一个人一周暴饮一次,每次平均7杯。

调查显示,酗酒是美国人死亡的第三大诱因,每年8.8万成年人因此丧命。

从9·11事件到2008年的经济衰退,以及后来愈发明显的财富不平等和教育差距,导致美国中下层压力加大,酒精成了很多人逃避现实的首选良方。

看了这些,我再也不羡慕美国的月亮又大又圆了。倒是把我吓了一大跳,连美国这么发达的国家人民生活都这样艰难,我们更应该趁着现在还不算太老,抓紧挣钱了。否则真到了老的时候,也要变成靠喝酒解愁的胖子了。

是政府还是企业的阴谋?美国人全球最胖背后的秘密

肥胖背后的秘密。

正解局原创

最近,新冠病毒又变异了,搞得全世界人心惶惶。

而其中,美国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4700万例,死亡人数高达79万人,是全球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美国疫情为什么格外严重?

除了美国人习惯自我放飞,还有一个很重要但并不为人知的原因:

美国人太胖了!

调查显示,美国成年人(15岁以上)肥胖率高达38.2%,是全球最胖国家。

而脂肪组织中新冠病毒ACE2表达量比肺部更高。加上他们大多缺乏锻炼,气道狭窄,血液中氧分压只有正常人的一半;不幸感染后,肥胖者患呼吸衰竭的风险将比正常体重患者高出2.5倍。

简单地说,就是肥胖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而且被感染后更危险。

那么,美国人为什么会那么胖呢?

美国是全球肥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每年因肥胖造成的死亡人数在10-40万人。

这造成的医疗服务等直接支出和劳动力过早死亡带来的间接支出,总额约1170亿美元。

金额已经超过了因吸烟、酗酒造成的医疗保健成本,占美国总医疗支出的6-12%。

很多人会纳闷,怎样才叫肥胖?

国际上普遍以BMI指数来衡量一个人的肥胖程度。

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就能得到BMI指数,根据数值不同可分为过轻,正常,超重和肥胖。

BMI指数超过25就已经超重,大于30则属于过度肥胖。美国人BMI指数的平均值已经到了31。

当下这场疫情,则加快了美国人变胖的速度。

全球多国的BMI指数

《肥胖症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最新报告指出,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因不良的饮食习惯、过大的精神压力、居家缺乏体育锻炼,有42%的美国人体重增加,平均增加13公斤。

肥胖率在35%以上州的数量,更是在疫情这两年内几乎翻了一倍。

如今,肥胖甚至到了影响美国国防的地步。

在2020年12月22日,美国议会调查局发布的报告书中,提到了肥胖对于新兵招募的影响。

自1970年代以来,想要参军但因为肥胖问题没能过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美国五角大楼承认,肥胖已经成为申请人无法参军的最大原因之一。

1995-2008年期间,有14万申请人因超重而未能通过体检。

10年后的2018年,美军新招7万士兵,其中68%的人体重超标。

即使有些肥胖的士兵侥幸过关,在后面的军事训练中也很容易受伤,美军医疗卫生系统每年要为现役或者退役军人花费大约15亿美元,用于治疗由肥胖引发的疾病。

如今肥胖带来的影响已不局限于新兵招募,正在服役的士兵也在迅速变胖。

美国国防部2019年8月的医学调查报告,公布了2011年和2018年肥胖率比较。

美国空军的肥胖率几乎逐年递增

2018年美国海军的肥胖率最高,达到了22%,其中空军18.1%,陆军17.4%。

相比2011年,海军增加了6倍,空军2倍,陆军2.7倍!

美国国防部中心主任托马斯·斯波尔和退役陆军中将戴维斯一针见血地指出:

美国武装部队的人力短缺直接损害了国家安全,而且已经迫在眉睫。

军人肥胖只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哈佛公共卫生学院预测,到2030年,美国将有二分之一的成年人会陷入肥胖危机。

首先有人种因素。

以游牧民族为主的欧美人祖先,饥一顿饱一顿那是家常便饭。

因此,必须要储存足够的脂肪来熬过那些没有食物的日子。

相比于自给自足的农耕民族,欧美人普遍体型更加庞大。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包揽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肥胖人口。

虽然美国人天生体型大,但体重失控却是1980年代以后的事。

这其中竟然和一种常见的农作物有关:

那就是玉米。

时间回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阿拉伯小兄弟们联手对西方进行石油禁运。

飙涨的油价让美国经济陷入停滞,也让美国政府意识到单纯依靠石油能源是多么不靠谱的事情。

必须大力发展其他能源,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祖祖辈辈种玉米的美国人,望了一眼自家的玉米地,打起了玉米乙醇汽油的主意。

想要发展玉米乙醇行业,政策扶持必不可少。

1978年,美国政府出台了《能源效率法案》,直接减免使用包含乙醇汽油在内的新型能源用户的个人所得税。

这一政策直接导致更多的农民选择种植玉米,来源源不断地提供乙醇原料。

在这个过程中,食品加工企业发现了玉米的另外一个用处,直接改变了美国人的口味选择。

那就是提炼高果糖玉米糖浆。

1980年,玉米糖浆成为可口可乐的原料,到了1984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大饮料界巨头,完全以玉米糖浆代替蔗糖。

可口可乐中含有高糖玉米糖浆

目的只有一个:省钱!

因为当时玉米加工业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润,坚持进口蔗糖要缴纳关税。因此食品生产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更便宜的替代者——高果糖玉米糖浆。

高果糖玉米糖浆被广泛使用

玉米糖浆迅速占领市场,在美国人最爱的谷物早餐,如披萨饼、苏打水、甜甜圈里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按理来说,原料变便宜,售价也应该相应降低,但这么做无疑会减少企业的利润。

于是他们换了一个更方便的做法:加量不加价!

各种“巨无霸”、“超大杯”应运而生。

有人可能会想,面对这么大的分量,人吃饱了还是会停下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研究人员发现,当人类面对大量食物时,食量的弹性非常大,这项能力深深扎根于人类的基因,以应付未知的饥荒。

人类同大多数哺乳动物一样,对于高热量食物有着独特的偏好,尤其是那一口可以带来超高满足感的甜食,更是让很多人无法自拔。

不知不觉中,廉价的玉米糖浆让美国人喝下更多的可乐,吃下更多的汉堡。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自从高果糖玉米糖浆成为一种更便宜的甜味剂进入美国饮食以来,美国的肥胖率随之飙升。普利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也佐证了这项论断。

获得高果糖玉米糖浆的老鼠比获得普通蔗糖的老鼠,体重增加了更多。

著有《杂食者的两难》一书的迈克尔·波伦曾说:

美国25年来的农业政策,只是为了促进玉米过量生产而设计的。这个国家只补助高果糖玉米糖浆的生产。当公共卫生局局长警告肥胖的流行正节节升高时,总统却签署了让廉价玉米持续泛滥的农场法案,这使得超市中最不健康的热量,稳居最低价位的宝座。

但食品公司并不打算让人们知道真相。

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巨头,就曾通过宣扬对其有利的科学理念,试图掩盖肥胖的真相。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名为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的非营利机构。

一提到非营利机构,印象中都是为公众谋福利,不计名利得失。

ILSI同样如此,它自称是“为公共利益开展科学”和“改善人类健康福祉”。

但事实上,它却是一家保护食品行业企业既得利益的游说团体。

从该组织的主要话事人就可看出一些端倪。

ILSI的首位创始人Alex Malaspina,曾是可口可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另一位ILSI总裁Knowles曾担任可口可乐全球科学和监管事务副总裁。

2015年,ILSI的总裁是Rhona Applebaum,她于2015年从可口可乐首席健康和科学官的工作中退休,进入ILSI。

当然,只安排高层还不能让ILSI完全听话,还要靠钱打点。

ILSI和各大商业巨头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2013年ILSI的纳税申报草案中,可口可乐提供了337000美元的资金赞助。

2016年ILSI的纳税申报中,更是出现了百事可乐、雀巢、好时、卡夫、星巴克咖啡等饮食界巨头的身影。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ILSI在全球寻找有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通过片面的数据去影响食品和公共卫生政策,以实现他们的经济利益。

2015年,《纽约时报》就发表数篇专题文章,指出ILSI与多位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合作,陆续在医学期刊、社交媒体宣传“肥胖更在于缺乏运动”的理念,并试图消除含糖饮料导致二型糖尿病的负面评价。

虽然提倡体育锻炼、开办学术探讨都有正面意义,但ILSI的目的却是在掩盖肥胖的真相,让人们更注重运动而忽视膳食的营养健康。

食品巨头之所以费尽心机这么做,还是为了盈利。

最近这几年,全球正在形成减糖趋势,美国发布禁令禁止在中小学出售高糖饮料,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美国饮料协会都已全部签署这一协议。

可口可乐的营收呈现连年下滑的趋势。

毫无疑问,让消费者清楚知道客观公正的数据,是品牌被认可的关键,但更为重要的,是借助外部力量的监管。

如今肥胖之风在全球刮起,中国1980年代糖尿病患病人数只有1%,如今这个数字来到了11%。接受肥胖治疗手术的人过去10年增加了10倍。

美国的例子,已为我们敲响警钟!

媒体分析美国人肥胖原因:政府让垃圾食品量多价廉

参考消息网7月20日报道台媒称,全美3/4人口都体重过重或肥胖,垃圾食品是美国人摄取热量的最大来源,但许多人可能并未察觉,许多垃圾食品的原料,正是接受美国政府巨额农业补贴的项目。专家说,美国联邦政府的那些补贴,就是要确保垃圾食物量多价廉。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7月20日援引《纽约时报》的报道称,垃圾食物排行榜上,以谷类为主的甜食,例如饼干、甜甜圈和燕麦棒之类的甜食,多半高居榜上前几名。而美国人摄取卡路里的前10名食物中,包括了面包、含糖饮料、披萨、意大利面,及冰淇淋之类的“乳制品甜点”。上述这些食物的共通点是:它们多半是由七类谷物和牧场食物制成──玉米、大豆、麦、米、高粱、乳品及肉类,也就是美国联邦政府大力补贴的作物或产品,确保垃圾食物量多价廉。

报道称,从1995年到2010年,美国政府在农产品补贴上,发放了1700亿美元资助上述农作的生产。这些农作物本身并非不健康,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让人直接食用,其他绝大部分都被拿来喂养牲口、转为生质燃料或变成廉价产品及玉米甜味剂之类的添加物。

健康团体早就指出,这种政策看来矛盾:联邦政府一边建议民众多吃蔬果防止肥胖,一边又只把巨额补贴中的一小部分拿来支持生产新鲜蔬果,让绝大部分补贴经费流向商品作物,坐令其制成与全国肥胖危机有关的各种垃圾食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