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乏力、体重增加……很有可能是这种疾病找上了你!
“2019年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义诊活动现场
深圳新闻网5月30日讯(记者 刘梦婷)“查出患有甲状腺结节,到底要不要开刀?”“预防甲状腺疾病,是否应多吃碘盐?”“甲状腺疾病对孕妇和胎儿有何影响?”5月29日,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多个科室联合开展“2019年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义诊活动,通过解答患者疑问、免费为患者进行甲状腺B超筛查等,帮助大家“认清甲状腺疾病的不同面目”。
据了解,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关键,甲状腺一旦发生异常,会危害到体内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组织。长期以来,我国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数量庞大,以甲减、甲亢等为代表的甲状腺疾病由于症状不明显,导致众多患者对该疾病的知晓率偏低、整体规范治疗率不足。我国从2009年起便连续每年在各地广泛开展“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科普宣传活动,截至2019年已经举办了十一届。
随着普查率的提升,甲状腺疾病患者检出率越来越高,但对该类疾病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甲状腺虽小,但所引发的疾病却不容忽视,每年都有大量患者因未得到规范、系统的治疗,把小病拖成大病,对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进行甲状腺疾病的筛查非常有必要,市民也可每年定期进行甲状腺疾病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最近完成的针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TIDE项目调查结果显示,甲亢的患病率是1.22%,甲减的患病率是13.95%,最高的是甲状腺结节20.43%。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朱筠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朱筠教授介绍,公众可以通过关注自身症状来筛查甲状腺疾病,例如甲亢的症状主要是高代谢的表现,心悸、气短、消瘦、怕热、出汗等;甲减的症状主要是低代谢表现,如果出现怕冷、嗜睡、乏力、心律缓慢、抑郁、浮肿、皮肤粗糙、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等症状,可及时到内分泌等科室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另外,对于甲状腺结节,最好能够明确结节的性质,尽早就医确定病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朱筠表示,甲状腺疾病从临床上来看主要和碘的摄入及家族遗传有关。“如有家族遗传的问题,应提高警惕;至于碘的摄入应保持合理的水平”。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陈明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陈明介绍,甲状腺功能检查简单易行,通过FT3、FT4、TSH这三个指标就可以发现并诊断大部分甲状腺功能异常性疾病。而B超是筛查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首选方式指标。有甲状腺结节的人群,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和超声检查。
调查显示,甲状腺异常检出率跟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异常的几率越高,而女性则更容易“中招”,异常检出率是男性的1.8倍;60岁以上的女性中,有近半数被检出异常。
陈明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深圳这座城市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近年来,一些年轻人因为压力大、熬夜、吃宵夜等不良习惯影响,检查出来甲状腺异常的人群有所增加,“管住嘴、迈开腿”,才能远离甲状腺相关疾病。来源:深圳新闻网
夏天为什么易发胖?8条建议让你拥有好身材
夏天,人们减肥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夏季的饮食更清淡,三餐的胃口也不那么好,但总有人一到夏天就会发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夏天出汗多,大家特别想喝水,还总想喝点有甜味的水或吃水果和冷饮。这就会使人体摄入过多的糖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水有甜味,就会喝进去很多糖。就算是“淡甜”的绿豆汤,也至少含有6%的糖。吃水果,也会吃进去很多糖。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小西瓜品种,含糖量都在8%~13%之间。吃雪糕和冰淇淋,那就既有糖又有脂肪了。
范志红说,这些东西蛋白质含量很低,B族维生素也很少,所以夏天特别容易出现碳水供能比升高,蛋白质供能比下降。同时,夏天炎热,很多人怕晒,不愿意出门活动,运动量下降,能量消耗减少。
“糖分多,蛋白质少,运动不足。这样很容易造成体脂率上升、肌肉量下降,虽然增加的体重不多,但脂肪比肌肉比重小,松松的脂肪替代了一部分紧实肌肉,人一下子就臃肿了不少。”范志红说。
范志红提示,还有一部分人,夏天经常吃水果替代一餐。开始体重可能会略有减轻,但长此以往就会因为营养不良带来轻度蛋白质营养不良性水肿,反而更显“胖”。同时,因为营养不良,人就会特别犯懒,全身乏力,疲倦嗜睡,不想做运动。即便还运动,体力也会下降,效果大不如前。
“夏天维持紧实苗条的好身材并不难。”范志红给出以下8条建议。
1.别太贪吃水果,每天最多吃1斤。不要用西瓜等水果替代正餐,特别是日常吃鱼肉蛋类较少的人,消化吸收能力较差的人,腹部松软、体力低下的人,更不适合吃过多水果。
2.天热出汗多,适当吃点咸味菜肴。有些只吃水果的减肥法能在几天内减重,是通过高钾低钠食物使身体排出水分,并不是真的能降低体脂率。然而,出汗要损失钠盐,总是不吃咸味食物只吃水果,会使人肌肉疲乏无力,体力活动消耗的热量减少,反而更容易发胖。
3.正常吃主食,蛋奶每天吃,鱼和肉每天吃一种,或用豆制品替代。充足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是减肥时所必需条件,若用水果替代主食,碳水虽然够多,蛋白质却太少,是变相减少了蛋白质,这样会流失肌肉,造成营养不良。
4.烹调适当少油。把油炸爆炒改成蒸煮凉拌,一天能省下十几克或二十几克的油,少摄入一两百千卡热量。
5.少喝甜饮料,少吃冷饮。喝不下白水,可以喝不加糖的杂粮粥,喝不加糖的豆汤、米汤,喝大麦茶、淡乌龙茶、淡柠檬水等,总之尽量使用没有糖分又有点香味的方式来补充水分。
6.用牛奶、豆浆、酸奶等含蛋白质饮品替代冷饮。牛奶、酸奶、豆浆等既能补充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又能补充水分。如果很想喝凉的,可以冰镇后饮用。
7.坚持运动,维持肌肉。在避免中暑的前提下,每天要有20分钟日光下的活动,还能补充维生素D。有研究提示,维生素D过少也与肥胖风险相关联。而有了充足运动,三餐吃饱也不胖。
8.按时睡觉,少吃夜宵和高热量零食。(闫妍)
来源: 人民网
总觉得累、嗜睡,可能与奶茶、可乐相关…华西医生:把握好这个阶段,还能翻盘
近日,微博网友@林登万大人在微博上发文:现在很多年轻人总觉得累、日常嗜睡,可能是早期糖尿病了。
在他父亲住院期间,他还曾遇到很多“一堆30上下,已经糖尿病,甚至脑梗过了的人”,并提到可能与生活中喝太多奶茶、可乐有关。
博文发出后,就引发网友的热议。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今天,小康妹儿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张雨薇医生」来给大家科普。
长期大量饮用含糖饮料
小心「糖尿病前期」找上你
奶茶、可乐等饮料都属于高糖、高热量的饮食,含有大量的游离糖,这些游离糖会使身体里的血糖快速升高,血糖升高后,胰岛就会被刺激并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偶尔几次无所谓,但如果长期大量饮用这些含糖饮料,就会导致身体里的细胞对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不敏感,也就是出现医学上所说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也会慢慢耗竭,胰岛细胞不能再很好地调控血糖,糖尿病前期就找上门了。
除高糖、高脂饮食以外,肥胖、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过高的生活压力等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进入糖尿病前期。
它离糖尿病只有一步之遥
每3个人中就有1个
首先我们要知道,糖尿病的发展有三个阶段:正常人群→糖尿病前期→糖尿病。
其中,糖尿病前期就是血糖值超过正常范围,但又未达到确诊糖尿病的状态,是人体正常的糖代谢状态向糖尿病转化的过渡阶段。
糖尿病前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大家可以对照着自己的体检报告看看):
① 一种是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升高,处于7.8mmol/L到11.1mmol/L之间,这叫糖耐量异常;
② 另一种是空腹血糖不正常了,在6.1mmol/L到7.0mmol/L之间,这叫空腹血糖受损。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1.2亿糖尿病患者,其中绝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还有超过1/3的人血糖异常,处于糖尿病前期。这意味着,大概10个成年人中有1位糖尿病患者,还有3位血糖异常,两种加起来近乎一半。
糖尿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20多岁的患者很常见
大部分糖尿病前期患者一般无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会有餐前低血糖的症状,具体表现为在餐前出现心慌、手抖、头晕、出汗等症状。
所以很多人已经进入糖尿病前期却不自知,依然每天在危险的边缘上疯狂试探。但现实是,如果你进入糖尿病前期,那么你离糖尿病就不远了。
糖尿病前期进展到糖尿病的进程虽然因人而异,但是如果生活方式不加改变,15%-3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在5年内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高达7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最终会进展为2型糖尿病。
目前,由于高压的生活和不节制的饮食,已经使得糖尿病的进程加快,糖尿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在张雨薇医生的门诊上,时常有20多岁的年轻人确诊2型糖尿病。
而一旦确诊糖尿病,基本就是终身治疗。如果控制不好,半数会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余与肾功能衰竭、感染和高血糖相关并发症有关。
除此外,糖尿病前期虽然症状不明显,但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由于糖尿病前期已经有高血糖的出现,所以高血糖对血管、肾脏、视网膜、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的损害,在糖尿病前期这个阶段就已经出现了。
只要发现早干预早,也许你还来得及
虽然糖尿病无法治愈,但是糖尿病前期却是完全能够逆转的,只要早发现早干预,就能大大降低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那么究竟如何逆转呢?张雨薇医生表示,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研究表明,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使最终转归为糖尿病的风险降低 40-70%,约有3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转变使血糖恢复正常。
01
减轻体重,尤其是控制腰围
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高危因素,尤其是腹型肥胖。所以尽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其中男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不超过80厘米。
02
坚持每天运动
增加活动量是降低血糖的一个很好方式,建议每天坚持至少3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
03
选择低脂低糖的饮食
坚持低脂、低GI指数,也就是低升血糖指数的健康饮食,主要包括鱼类、瘦肉、水果、蔬菜、坚果和全谷物食品。进食顺序可以按照:蔬菜→肉类/蛋类→主食进行。
04
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会影响血糖的正常代谢,因此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降血糖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上述措施仍然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就需要在内分泌专科医生的建议下服用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来。当血糖恢复正常后,也要坚持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维持血糖正常。
健康人群也不能松懈
最好的预防是这两个
对于非糖前期的健康人群也不能松懈,需要坚持合理健康的饮食、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保证充足的睡眠、调节生活压力等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
定期的健康体检可以发现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及时预防和发现糖尿病。
高危人群(包括高龄、肥胖、高血压和有妊娠糖尿病病史和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要更加重视定期的血糖检测,积极的控制自己的体重、血压和血脂。
尤其是曾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有20%-60%的风险在5-10年内进展为糖尿病。
此外,因患一些疾病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人群,比如自身免疫病、慢阻肺的患者,也需要重视血糖的情况。
总而言之,糖尿病最好的预防就是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加定期的体检。
其中,减重、饮食控制和增加活动量等方式可以很好地改善血糖状况,甚至终身都能够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
所以,大家吃火锅串串欢畅之后,也不要忘了要多多运动减减肥哦。
本文受访专家▽
采写 | 文静 制图 | 云云
监制 | Mkiki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123rf、soogif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