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超伸才是小腿肥胖的凶手
你是否在照镜子时,总是发现自己小腹凸起?
你是否体重不大,腿却粗壮异常?
你平时站立,是否感觉支撑点主要在前脚掌、脚掌内侧?
如果你有以上发现或感觉,那你就要小心膝超伸了。
什么是膝超伸?
膝超伸也叫膝过伸,即膝关节过度伸展,是膝关节在伸直时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通常表现为站立时膝盖向后过度打开,形成一个类似“C”形的弧形。它可能由韧带松弛、外伤、肌肉力量不平衡、骨骼退行性病变或先天性疾病等引起。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膝超伸?
1、在自然站立姿态下,膝关节会不自觉地呈现过度后伸并锁定的状态。
2、站立时,骨盆容易形成前倾的习惯,导致小腹部位向前突出。
3、当穿着平底鞋或赤脚站立时,会明显感觉到身体重量主要集中在前脚掌,反映出身体重心前移的现象。
膝超伸的危害
膝超伸会损害膝关节:会让膝关节的韧带、半月板等部件受伤,引发疼痛、滑膜炎和半月板退化等问题,而且一旦磨损,很难恢复。
膝超伸提高膝关节急性受伤风险:特别是做重活、跑步或跳跃时,膝关节很容易突然受伤,甚至可能骨折。
影响身体姿态:膝超伸让人走路时身体前倾,骨盆前凸,腰部弯曲加剧,还可能导致肩膀前倾和驼背。
小腿变粗变硬:因为身体重心前移,小腿后侧肌肉需要更多力量来维持平衡,长期下来小腿就变得又粗又紧绷。
可能引发扁平足:膝超伸让脚底和小腿后部肌肉紧张,走路时脚跟受力不足,导致足弓塌陷,脚形变平。
膝超伸如何矫正?
放松足底筋膜:
拉伸股四头肌:
踮脚尖:
靠墙蹲:
然而,王明杰博士提醒,膝超伸的纠正应该伴随整体性的评估与训练,要以专业医师的评估为准,如果训练后病情恶化或未见好转,应及时就医。
怀孕变大的脚丫,咋还缩不回去了?
经常在产检门诊接到孕妇抱怨,说刚买的鞋子又挤脚了,就连演员蔡少芬都在某综艺节目中吐槽,生完三胎后穿鞋从39码变成了41码,妥妥的大脚丫。为什么孕期脚变大了,产后也回不到从前了呢?
生个娃脚怎么还膨胀了
据调查,超过60%的孕妇在孕期穿鞋尺码变大。导致孕期脚部变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孕期体内液体增加。妊娠期血容量平均增加约1450ml,其中血浆约1000ml,红细胞约450ml。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孕妇血液处于相对稀释状态,血液中蛋白浓度降低,所以血管内血液渗透压低于血管外。于是,血管内水分会扩散至组织间隙。此外,孕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有延缓体内钠、水排出的生理作用。组织间隙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聚集于低垂部位,从而出现下肢和脚部水肿现象。这是导致脚长、脚宽和围度变大的主要原因。
孕晚期子宫增大,压迫盆腔和腿部静脉,影响下肢血液回流,使得双脚水肿现象更为常见且明显,严重者甚至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和血栓。
孕妇足关节和足型变化。孕期体内孕激素和松弛素增加,这些激素可使各关节韧带松弛。足部承受人体所有重量,随着孕周增加,足部承重也逐渐增加,从而导致骨关节间隙增宽,足弓塌陷,足底触地面积增加,所以孕晚期出现中-重度扁平足孕妇增多。
孕期足部皮下脂肪增多。大部分孕妇在孕期会长胖,其中体内脂肪增加约2至3kg。大部分增加脂肪分布于腹部、臀部及大腿皮下,足部皮下脂肪也较孕前增多。
变大的脚丫多半缩不回去
据调查,超过60%的孕妇在孕期穿鞋尺码变大。研究表明,女性在孕中期到孕晚期,脚长可增长约7.6毫米,脚宽可增加约8.5毫米,脚围增加17毫米左右,整个孕期脚可增大1至2个鞋码。
生产后宝妈可能会有疑惑,明明已经“卸货”了,产后子宫缩小,各生理指标逐渐回到孕前状态,为啥脚丫的尺寸回不到从前了?的确,下肢水肿消退,脚长度、宽度和脚围有所回缩,但由于足部增多的皮下脂肪和孕期承重导致的足型改变不能完全恢复到孕前状态,所以产后双脚还是比孕前大一些。
孕前别忘给脚做个风险筛查
为了保护孕期的“第二心脏”,在不同孕期应根据脚型变化选择合适的鞋和鞋垫。在鞋楦型选择上应为圆头和大方头为主,鞋腔空间增大可减少对脚的挤压。另外,孕妇足部易出汗,鞋面可选透气性较好的纯棉布料、网布材料以及翻毛皮材质。
关于鞋垫的选择,应足够支撑足弓内侧,软硬适中、回弹充分,足底减震可减少行走时足底承受的冲击力。
基于以上,建议孕妇或准备怀孕女性,可在孕前进行足部健康评估及足弓塌陷风险筛查;孕期控制体重过度增加;孕期自我足部训练和检查,走路时脚痛明显时要警惕足底筋膜炎即应力性骨折;腿脚水肿者应积极评估妊娠合并症病情,平时可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孕中期和孕晚期要选择合适的鞋垫和鞋子,有条件者可至专业机构定制个性化鞋具。选择舒适的鞋不仅能有效缓解脚痛和腰背痛,还可保障孕期活动的平衡性和稳定性,避免孕期摔倒。
文/陈华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责编:邢郑、吴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怀孕变大的脚丫 咋还缩不回去了?
经常在产检门诊接到孕妇抱怨,说刚买的鞋子又挤脚了,就连演员蔡少芬都在某综艺节目中吐槽,生完三胎后穿鞋从39码变成了41码,妥妥的大脚丫。为什么孕期脚变大了,产后也回不到从前了呢?
生个娃脚怎么还膨胀了
据调查,超过60%的孕妇在孕期穿鞋尺码变大。导致孕期脚部变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孕期体内液体增加妊娠期血容量平均增加约1450ml,其中血浆约1000ml,红细胞约450ml。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孕妇血液处于相对稀释状态,血液中蛋白浓度降低,所以血管内血液渗透压低于血管外。于是,血管内水分会扩散至组织间隙。此外,孕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有延缓体内钠、水排出的生理作用。组织间隙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聚集于低垂部位,从而出现下肢和脚部水肿现象。这是导致脚长、脚宽和围度变大的主要原因。
孕晚期子宫增大,压迫盆腔和腿部静脉,影响下肢血液回流,使得双脚水肿现象更为常见且明显,严重者甚至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和血栓。
孕妇足关节和足型变化孕期体内孕激素和松弛素增加,这些激素可使各关节韧带松弛。足部承受人体所有重量,随着孕周增加,足部承重也逐渐增加,从而导致骨关节间隙增宽,足弓塌陷,足底触地面积增加,所以孕晚期出现中-重度扁平足孕妇增多。
孕期足部皮下脂肪增多大部分孕妇在孕期会长胖,其中体内脂肪增加约2至3kg。大部分增加脂肪分布于腹部、臀部及大腿皮下,足部皮下脂肪也较孕前增多。
变大的脚丫多半缩不回去
据调查,超过60%的孕妇在孕期穿鞋尺码变大。研究表明,女性在孕中期到孕晚期,脚长可增长约7.6毫米,脚宽可增加约8.5毫米,脚围增加17毫米左右,整个孕期脚可增大1至2个鞋码。
生产后宝妈可能会有疑惑,明明已经“卸货”了,产后子宫缩小,各生理指标逐渐回到孕前状态,为啥脚丫的尺寸回不到从前了?的确,下肢水肿消退,脚长度、宽度和脚围有所回缩,但由于足部增多的皮下脂肪和孕期承重导致的足型改变不能完全恢复到孕前状态,所以产后双脚还是比孕前大一些。
孕前别忘给脚做个风险筛查
为了保护孕期的“第二心脏”,在不同孕期应根据脚型变化选择合适的鞋和鞋垫。在鞋楦型选择上应为圆头和大方头为主,鞋腔空间增大可减少对脚的挤压。另外,孕妇足部易出汗,鞋面可选透气性较好的纯棉布料、网布材料以及翻毛皮材质。
关于鞋垫的选择,应足够支撑足弓内侧,软硬适中、回弹充分,足底减震可减少行走时足底承受的冲击力。
基于以上,建议孕妇或准备怀孕女性,可在孕前进行足部健康评估及足弓塌陷风险筛查;孕期控制体重过度增加;孕期自我足部训练和检查,走路时脚痛明显时要警惕足底筋膜炎即应力性骨折;腿脚水肿者应积极评估妊娠合并症病情,平时可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孕中期和孕晚期要选择合适的鞋垫和鞋子,有条件者可至专业机构定制个性化鞋具。选择舒适的鞋不仅能有效缓解脚痛和腰背痛,还可保障孕期活动的平衡性和稳定性,避免孕期摔倒。
文/陈华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