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治病肥胖(宝宝肥胖怎么控制)

文章目录:

青县男童患肾病综合征 长期用药脸部发胖变形

青县男童患肾病综合征 父母咬牙坚持“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治病”

燕赵都市报驻沧州记者李家伟 文/图

刚出生时,壮壮重达10斤多,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胖小子。他的到来给一家人带来无尽的欢乐。但谁也没想到,孩子两年前患上了肾病综合征,因为长期用药的原因,壮壮明显比其他孩子要胖许多,尤其是脸部,几乎到了变形的地步,让人一见疼惜不已。壮壮的父母则正在为孩子治疗的费用而揪心,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父母仍然咬牙坚持,“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治病”。

孩子发病击碎一家人的幸福

28岁的戴维山是青县金牛镇康庄子村村民,2010年结婚,第二年生了一个大胖小子,10斤5两。儿子的到来给了一家人无尽的幸福,他们给儿子起名叫壮壮,盼着孩子身体壮壮实实、健健康康的。没想到的是,2013年9月,壮壮突然发病,先是脚肿,然后向上蔓延,后来连眼皮都肿了,最后被确诊患上了肾病综合征。医生说,这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用激素类的药物控制。从那时起,壮壮多次住院接受治疗,最长的一次住了50多天,即使出院也要服用药物。

孩子脸部发胖让人疼惜

7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戴维山简陋的农家院,说起两年来给孩子治病的经历,戴维山夫妇都心事重重地低下了头。壮壮明显比其他孩子要胖,尤其是脸部,几乎到了变形的地步,让人看了疼惜不已。戴维山说,3岁半的壮壮现在有43斤,比同龄的孩子要重10多斤,不仅胖,而且孩子这两年几乎没长个头儿,长期吃药还会造成骨质疏松,怕磕碰,更别提感冒了,所以平时能不让壮壮出去就不让他出去。

戴维山的妻子李霞心疼地说,自从壮壮得了这种病,她就守在家里照顾孩子,心里总绷着一根弦,老是担心孩子的病情,担心磕碰,担心感冒,以至于现在周围邻居如果有感冒的,都会主动回避,大家也是担心孩子。虽然把孩子“关”在家里,可孩子十分懂事,大人说的话都听,特别是住院、输液、吃药从来不闹。

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治病

除了多次住院,即使在家治疗期间,戴维山也要带着孩子每个月往返天津的医院给孩子检查、拿药。现在孩子转至北戴河一家医院治疗,同样也得定期坐车去医院。两年的治疗花费很大,除了孩子的病情给这对年轻的父母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他们还要用自己的肩膀挑起经济上的重担。

为了给孩子治病,家里已经借了不少债。戴维山说,孩子刚得病的时候,有外人劝过他,说这病不好治,让他放弃给孩子治疗,趁着年轻再要个孩子。可戴维山和妻子觉得,为了孩子再苦再累也值得,“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治病”。

如果您想帮帮壮壮,可与戴维山联系,电话:13930700583。

曝光!宝宝体内发现兽用抗生素?!它让宝宝发胖!

ps.今天公众号第二条是《周末妈妈读书会·第三期》推荐。有兴趣的宝妈去看看。

两周前,国内多家媒体刊发了一条新闻: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江浙沪三地的儿童体内发现兽用抗生素,并且这可能是导致宝宝肥胖的原因。这条新闻瞬间火爆了,因为它让人震惊了两次:第一,宝宝体内怎么能发现兽用的抗生素呢?第二,抗生素居然让宝宝发胖?!

我们第一时间就注意到这条新闻。但是我们一直没说点啥,因为这个事情非常微妙,要想说清楚这事的真假,需要耐心细致的分析。趁着这个周末有空,我们就试着做个“真相调查”吧。

1

真假?

宝宝体内发现兽用抗生素,这个事情是真的。复旦大学研究人员的这篇论文发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环境国际),标题是《Antibioticsdetected in urines and adipogenesis in school children》(校园儿童尿液抗生素检出和脂肪形成)。如下图

《环境国际》是在环境领域的权威学术刊物,其SCI影响因子高达5.6,算是很牛的。这项研究是复旦大学王和兴领导的研究小组做的,他们耗时三年连续跟踪586名8至11岁的儿童,发现:1,约三分之一孩子的尿样中查出多种抗生素,包括家畜用抗生素;2,尿样中兽用抗生素浓度高的儿童肥胖风险是低浓度儿童的两到三倍,男孩的风险高于女孩;3,暂时没发现医用抗生素和儿童肥胖的相关性

这篇论文发表不久就引起国内媒体注意,记者们对上面这些研究进行了通俗的解读,就写出“儿童体内发现兽用抗生素”新闻,让宝妈们都震惊了。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宝宝体内检出兽用抗生素这个事情,其实一点都不吃惊。口袋育儿™公众号去年发表过一篇文章《两件事看中国抗生素滥用到底有多严重!》,在文章里面我们就说,“抗生素滥用不只是药品滥用,而是进入了人类生活环境!”

在畜牧养殖的时候为了防瘟病而使用了兽用抗生素,抗生素在鸡鸭鱼肉的体内没有完全代谢出去,当宝宝食用的时候就可能进入人体;宝宝玩耍的时候接触的土壤、水源也可能含有抗生素,这样也可能进入体内。。。总之有太多可能使得兽用抗生素进入人体,所以从宝宝体内检出抗生素一点都不奇怪,很多宝宝可能都有,只是没去检查而已

2

致胖?

这项研究真正的爆炸性内容,在于它提出“兽用抗生素和宝宝发胖相关”。这里先介绍一下,医用抗生素就是宝宝生病的时候用的,它一般是“短期,高剂量”这样才能治病;而上面说的兽用抗生素,往往是食物或环境接触造成,它一般是“长期,低剂量”。复旦大学的研究认为:医用的短期高剂量抗生素暴露和肥胖的关系暂时未知,但环境因素造成的长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可能是发胖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在2014年,国际权威刊物《Cell》发表过一项研究,他们用小白鼠做试验发现,小白鼠幼年可能存在一个窗口期,在这个时期如果使用了低剂量抗生素,可能导致中年肥胖。目前看来,复旦大学的研究和《Cell》的研究报告能互相验证支持!即抗生素很可能致人发胖,特别是在幼年时期接触

但是不得不说,目前“抗生素导致肥胖”的说法,还只是一些观察现象,并不是科学结论。因为肥胖的原因是复杂的,以复旦大学这项研究来说,抗生素含量高(肥胖)的孩子,恰恰可能是更喜欢吃肉类的孩子(所以抗生素残留才高),那很难判断究竟是抗生素,还是爱吃肉造成宝宝肥胖

3

这项研究对我们的意义

复旦大学这项研究被媒体曝光后,一些专家跑出来说,中国兽用抗生素的标准是很严格的。言下之意是说这项研究不靠谱。其实这项研究的真正问题,是我们上面已经谈到的“无法排除发胖的其他因素”;而这些专家的否定其实很无厘头——中国抗生素的问题,不在于标准不严格,而在于实际工作中的监管不严,一些养殖户还在大肆滥用抗生素

复旦大学的研究报告,其实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抗生素滥用的问题,不只在医疗领域,而是进入了我们的生态系统。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些普通人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少!(注意,不是说你少吃肉就可能避免,抗生素其实影响了土壤和水源,你吃的蔬菜也可能有抗生素的)。目前来看,宝妈能做的其实就一条:在宝宝生病的时候,不要自己给宝宝滥用抗生素。

至于“抗生素是否导致发胖”,目前来看一些研究确实支持这种理论;但肥胖问题无法排除其他因素。因为事关宝宝健康,宝妈可以更谨慎一些,一定程度相信“抗生素导致发胖”的观点,日常生活中更注意不要滥用抗生素

最后特别强调一下,我们反复介绍滥用抗生素的风险,绝不是不用抗生素,而是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非常重要,在需要的时候(如细菌感染),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足用够。这些时候不要相信土方偏方不要用中药,以免耽误治疗。

参考资料:

1,http://news.sohu.com/20160226/n438575807.shtml

2,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0412016300307

3,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4-8/2014815175754264.htm

口袋育儿(koudaiyuer):高端原创内容,面向中产阶层,专注0-3岁科学育儿和亲子养育。不鸡汤,不煽情;有态度,有品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口袋育儿170多篇原创精华育儿文章!

18岁男孩因肥胖患“四高”,这个方法成功逆转→

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减个肥嘛,为什么叫“医学营养减重”治疗,扯上“医学”二字,难不成还能像临床内科外科治病?

没错,医学减重就是能够像临床治病一样,不用吃药、不用打针,对于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经过医学减重就能让存在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脂肪肝等得到有效治疗。

日前,18岁男孩小文(化名)就通过医学营养减重逆转肥胖患者慢性“四高”。

18岁男孩因肥胖患“四高”

医学营养减重成功逆转

因疲乏无力、嗜睡,18岁男孩小文前往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查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脂肪肝合并肝功能异常。

小小年纪就被贴上“四高”标签,小文本人及其父母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以前只觉得体重超标,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想到这次却查出高血压,而且离糖尿病这么近。

该院营养科肥胖门诊副主任医师吴少彬指出,小文体重近98kg,身体质量指数为31.9,体脂率为39.2%,其存在典型“四高”,在医学上称为“代谢性综合征”,主要由单纯性肥胖引起,减重是最基础、最有效的治疗。

吴少彬通过膳食回顾调查、体格检查、人体成分分析等系统评估,为小文制定个体化医学营养减重方案。

通过近一个月的减重,小文成功减重7.2kg,脂肪减少4.5kg,原来的“四高”恢复正常,肝功能也恢复正常。

▲小文的父亲赠送锦旗以表感谢

慢性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与肥胖发病率急剧升高有关

吴少彬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发病呈年轻化的趋势,其中与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急剧升高不无关系。

“肥胖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危害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影响健康的第五大因素。青少年肥胖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等发病率大大增高。

吴少彬表示,青少年肥胖很大部分属于单纯性肥胖,通过科学减重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完全能够逆转肥胖导致的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高尿酸、脂肪肝等),避免进一步发展为慢性疾病。

来源: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