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锦鲤胖成「猪」鲤,网友:游泳和减肥看来没啥关系
狂丸研究所,每天涨点新知识这几天,山东省的趵突泉景区出现在了热搜的高位,但这次让广大网友狂欢的不是清亮的泉水,而是池子里那一群锦鲤。
为啥?
因为它们 实 在 太 胖 了!!
红彤彤,圆滚滚的身子在水里晃来晃去,真怕它们一不小心就翻车。
话说游泳不是减肥的吗?怎么24小时不停地游还胖成这个鱼样?
和其他正常的锦鲤对比一下,是矿泉水瓶和奥尼尔的区别,是成龙和特鲁的区别了,这成「猪」鲤学的秘诀建议趵突泉景区拿出来单独分享一下。
胖得体面
瘦得优雅
有人说这锦鲤是不是吃了太多人的愿望才这么胖的。
有人说这得算工伤啊,作为公务鱼得有相应的待遇。
还有人赶紧把肥锦鲤当做新的好运象征,说转发它好运一定能满到溢出来。
鱼墩墩:反正不管我身体什么样都要上班是吧?
就着话题,大家也都纷纷分享起了自己看到的那些身材管理不佳的锦鲤。
不止趵突泉,和它同在山东的五龙潭,百花洲,历下区的珍珠泉里的锦鲤似乎都有发福的迹象。
反向比身材,锦鲤,卷起来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看来这一方人转而又拿吃的去养鱼了。
虽然看到有网友说趵突泉现在不让喂鱼,但在齐鲁频道某天的每日新闻中,跟着现场采访的记者,我们还是能看到不停向水中投掷食物的游客,不过有可能是景区内其他水池吧。
作为全国著名景点,这些锦鲤每天不知道要吃多少好吃的,这让狂丸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张图。
锦鲤:炫我嘴里。
目前,大家对锦鲤为什么这么胖也有了几种猜测,投喂过度自不必说,有的猜是因为大家投的饲料不太对路。
什么米饭、馒头,面包,碳水配碳水让锦鲤消化不良,长成了大肚子。
看来这山东大馒头真是顶事儿啊。
右边是猕猴桃
还有说法是因为趵突泉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8℃,这个温度下锦鲤并不适合每天吃吃吃的生活。
再有的就是说大家可能看到的是怀孕的锦鲤,鲤生无常,大鱼包小鱼。
还有人猜这些胖胖的锦鲤其实根本不是咱们平常转发的那种,而是另一种观赏鱼荷包鲤,天生就长着大肚子。
更可怕一点的猜测是它们肚子里不幸长了寄生虫……
不过无论怎样,还是希望这些锦鲤能够健健康康,好好营业,继续为我们带来好运。
但看到这么多肥美的锦鲤,难免有人动起了「歪心思」,这位老哥可能就说出了部分人的心声:
「想吃了它」。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景区锦鲤被游客喂成“猪鲤”,这很美好?不,这很可怕
胖胖的动物总是比较惹人喜爱,比如趵突泉的锦鲤因为被游客喂得太胖,被戏称为“鸡翅包饭”而走红。
泰国曼谷有一只身形圆润的猕猴“哥斯拉”,野生吸粉无数,成了主人摆摊的活招牌。但是许多人并没有想过,这些可爱的“半挂身材”意味着什么?
济南趵突泉的“猪鲤” 截图自齐鲁晚报微博
投喂:甜蜜的陷阱
为什么要喂动物?对游客来说,在这个日益人工化的地球上,人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日益稀少,许多人都希望与动物亲密接触。对于旅游业的商人来说,喂动物不仅能吸引游客,还能让平时躲藏起来的动物来到游客眼前,这样就能打造出“特色旅游项目”,成为他们的摇钱树。
例如,在印尼,世界上最大的蜥蜴科莫多龙,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试想一下,假期有限,你没空等着科莫多龙现身,那该多扫兴啊?所以在上世纪末,人们会用死山羊把科莫多龙吸引过来,供游客观看(现在,这个项目已经被禁止了)。
但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投喂动物有着各种负面影响。比如前文提到过的网红胖猴“哥斯拉”,泰国野生动物部门派兽医给它检查过身体,发现它因为过于肥胖,患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疾病,还有心脏病的风险。但粉丝还是接连不断来喂它高热量零食,“哥斯拉”在 2024 年去世,享年不到正常猕猴寿命的三分之一。
泰国网红猕猴“哥斯拉”生前影音资料 图片来自戒子微博视频
动物肥胖来源于游客日积月累地投喂,正可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游客的投喂量之巨大,如果你稍作考察,肯定会吓一大跳。由于野生动物的投喂不是很好统计,这里仅列举一点来自动物园的例子。
比如,2018 年端午节假期,大连森林动物园安检处没收了足足 1.5 吨食物,都是游客准备喂动物的。动物学家莫里斯(Desmond Morris)在《人类动物园》一书中,记录了一头大象一天内从游客那里吃到的东西,包括 1706 颗花生,1330 颗糖果,还有 16 张纸、一根鞋带、一只手套。
投喂,影响不止眼前的动物
如果说肥胖的猴子和大象还有一个“喜气洋洋”的表象,人和动物互相伤害的例子,就是把投喂的危害摆在眼前了。野生动物天性怕人,这其实保障了人和动物双方的安全,但投喂动物会使动物打破这一安全距离,而最后的结果就很难预料。
在世界各地,游客喂动物让动物过分接近人,酿成事故的例子都屡见不鲜。美国海洋渔业局(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曾报告,佛罗里达州的游客投喂海豚,有让海豚受伤甚至死亡的风险。海豚习惯了喂食之后,可能会游得离船太近而被撞伤,甚至有无良游客拿带鱼钩的鱼喂它们。
而中国多处旅游景点如峨眉山、黔灵山,用食物引诱猴子让游客观赏,猴子因而学会了抢包、抓人、扑人,成了网上声讨的“泼猴”。黔灵山公园仅 2010 年,就有 1604 名游客被猴子弄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看到的每一只野生动物,都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投喂所造成的影响,往往不会仅限于被投喂的动物,而是会波及各种生物甚至人。
上世纪 80 年代,黔灵山猕猴的数量约 30 只,因为有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到了 2010 年,已经增长到约 500 只。这不仅给黔灵山的其他生物如草木、鸟类种群造成了压力,还加剧了猴子对人的依赖,山上的东西不够吃,只能跟人类要东西吃,导致人猴冲突更加频繁。
投喂, 近距离传播病菌互相伤害
此外,生态系统里还有一些不受人类喜爱的成员——病原体,可能随着野生动物和人类的亲密接触相互传染。比如现在社交平台上常常出现游客在野外喂旱獭的“萌照”,但其实这种行为非常危险,绝对不值得提倡。
因为旱獭能携带最危险的病原体之一——鼠疫耶尔森氏杆菌,我国就曾发生过多起因亲密接触旱獭,结果导致鼠疫传染给人,甚至致人死亡的案例。所以说,投喂野生旱獭,与它们玩耍,看似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则是跟死神共舞。
除了可能给人类带来风险,人类的不当投喂还会给动物带来风险,比如前文说过游客投喂的食物往往太多,导致动物肥胖,带来健康问题。不仅如此,这些食物往往不适合动物的营养要求,这可能会给动物带来健康隐患。这可能源于错误知识的引导和广泛传播,而大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动物的实际需要投喂。
举个常见的例子,说起大猩猩吃什么,我们都会想到香蕉(因为很多漫画都是这么画的),其实野生大猩猩的主食是各种植物的茎和叶,植物纤维比例占到 52%~96.5%。此外,我们虽然知道很多植食动物“吃素”,但这和人类的素食完全是两回事。大部分人类眼中的“素食”,不管是馒头挂面,还是蔬菜水果,对于植食动物来说,都有纤维素太少、水分、糖和淀粉太多的问题。如果动物吃了太多投喂的食物,消化系统的菌群紊乱,甚至有胀气而死的风险。
网上许多人看到过于肥胖的动物,都会觉得它们是被人类的爱宠溺到这么胖的,但也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句话:“爱”并不代表着“喂你吃的”,有时还会恰得其反,这个道理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野生动物。
策划制作
作者丨红色皇后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策划丨丁崝
责编丨丁崝
审校丨徐来、林林
浙江男子市场买鱼,却偶遇“黄金龙凤锦”,身披黄金甲、仿若天龙
近日,杭州某花鸟鱼市场出现了一条黄金锦鲤,引得数十人围观。该锦鲤全身通透金黄,好似穿戴上一副黄金盔甲。尤其在阳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鱼儿游动起来,整个水面都会被带动成金色,波光粼粼。
有网友表示,这简直是24k纯金啊,这不就是金龙鱼本鱼吗。也有网友表示怀疑,这颜色也太过鲜艳了,不会是喷漆喷上的吧?这种金鱼是真实存在的吗?
很多观赏鱼都有着鲜艳的颜色,有些鱼的颜色是真实存在的,而有些鱼的颜色是商家为了卖高价添加而进行的人工干预。
锦鲤、金鱼等观赏鱼从幼苗到半成鱼这个阶段都会有一个转色期,在这个时间段如果精心喂养,体色差距不会太大,反之也会出现“褪色”现象。还有因为水质、水温的影响,体色都会有差异。拿金鱼来说,广东、福建等地养殖的金鱼就要比北方养殖的金鱼的成色好。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买一条红色的鱼但养着养着红色就没了,鱼好像换了一件皮肤。这种情况就是因为鱼平时吃的饲料中有增色剂,但等你自己饲养时停止了色素的喂养,鱼就会恢复本来的颜色,这和染色鹦鹉是一个原理。
据说这条鱼是黄金龙凤锦鲤,属于冷水鱼,鱼鳍要比普通锦鲤的鱼鳍大,整体呈金黄色,鱼鳍前部是黄金色,后部鱼鳍的颜色会浅一些,体长目测超过40厘米。据某东显示,黄金龙凤幼苗的价格通常在30-50元之间。
但这只漂亮的成年黄金龙凤价格肯定不菲,上千上万也是有可能呢。要知道锦鲤的价格差距是非常大的,便宜的小鱼苗只要十几块,最贵的要数2018年一位中国收藏家以约2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的一条鲤鱼,这也创下锦鲤市场的历史最高价。
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培育出了颜色突变的鲤鱼。在19世纪初,日本选育首先产生了红鲤鱼,然后产生了淡蓝色和白色、红色和黄色的锦鲤品种。后来,以黄色为基础的品种诞生了。
直到1914年,当新泻锦鲤在东京的年度博览会上展出时,外界才意识到日本锦鲤颜色变化的发展。从此锦鲤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反复的杂交培育出更加华丽的品种,如红白、大正三色和昭和三色。如今养锦鲤的爱好最终传遍了全世界,在世界各地的它水族馆商店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锦鲤为啥这么受欢迎?
锦鲤属于观赏鱼,因为其带有美好的寓意十分受大家的喜爱。在日语中,“koi”是“恋”的同音字,另一个词的意思是“亲情”或“爱”,所以锦鲤在日本是爱情和友谊的象征。在中国,锦鲤被认为是幸运、发财、长寿的象征。在王振兴先生的作品《连年有余》中,就画了9条锦鲤来表示财运当头、长长久久。
如今各大平台经常会有抽奖活动,中奖的那位幸运儿也会被称为锦鲤,人人都想当锦鲤。锦鲤作为长寿的象征也是当之无愧的,能活到六七十岁左右是很正常的。主要是它作为人培育的品种,它的寿命也非常正常地被延长了,日本历史上就有三代养同一条鱼的事件。
锦鲤的品类也比较多且十分好养活。它们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一般一周换水一到两次就可以了。锦鲤是杂食性鱼类。他们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我们在公园里喂锦鲤面包渣它们都抢着吃,家庭喂养只需要用一般的鱼饲料投喂即可。
养护时,要将养护环境温度调整在二十度到二十六度之间就可以了。锦鲤非常耐寒,通过适当的护理,它们可以抵抗许多影响热带鱼类的寄生虫,一般情况下,只要保证水质安全,养护环境适宜,锦鲤不会生病。
在众多锦鲤中,最受欢迎的还是黄金锦鲤,很多人认为养一条黄金锦鲤就相当于供奉财神。上等的黄金鲤观赏时一定要给人十分光泽、明亮的感觉,就连头部都不能有阴影。
鳞片也一定要整齐,不能有赘鳞。锦鲤也不是越大越好,过于大的锦鲤就会因为肥胖原因不能长成巨大的鲤鱼,使人并没有了观赏的欲望。但黄金锦鲤不止有黄金这一种颜色。
1.白金
通体雪白。1963年,黄鲤与灰黄金鱼配对而成。一条好的白金鱼,必须肤体洁白、有光泽、头部无阴影、胸鳍闪耀、有清晰的网目。
2.山吹黄金
1957年,黄鲤交配金鲤而形成的品种,通体金黄,鳞片整齐,闪闪发光,游动时还会泛着金光。山吹黄金是具有代表性的黄金类品种。在选择饲养品种的时候,颜色一定要鲜明,边角要平整且要耀眼,这就是好的山吹黄金。
3.绯黄金
体色类似赤红色,同时有很强的金属光泽。通体只有一种颜色,有些鱼鳍、背鳍和尾鳍是白色的,头上没有鳞片较光滑。或者说,这是通体泛着金属光泽的白色锦鲤。有些绯金,通体赤红,每一片鳞片都是红色的,绯金也可以称为是泛着金属光泽赤无地。
绯金和赤无地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绯金的颜色是金属的,而且鳞片的颜色也很好,而赤无地和赤羽的颜色都很柔和,没有任何金属的光泽。
4.金松叶、银松叶
是日本人间野荣三郎在1960年研发的品种。金色鲤鱼的背上,每一片鳞片都是闪亮的斑点,以白金为底色,被称为“银松叶”。金松叶锦鲤,是山吹黄金与松叶锦鲤的杂交而成,而银松叶锦鲤则是白金和松叶锦鲤的杂交,两者皆为黄金锦鲤。
松叶的特点是身体会发光,身上的鳞片也会出现一些黑色的斑点。虽然是金色的,但如果是鳞片错乱的话,那很影响美观。有人说这条鱼最大的特点就是鳞片并列给人的美感。
锦鲤不仅体色好看而且好养活、寓意好,所以其地位也就高。你家有养锦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