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闷不乐胃口差,属于肝气郁结,教你吃出健康好气色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有没有发现最近自己的脾气更加暴躁了?
门诊的宝妈跟我说,打骂孩子的次数明显增加了[捂脸][捂脸]
现代社会人,难免有压力,有压力就要宣泄。有些人会哭,有些人会骂人。
从中医角度来说,压力大,思虑多,容易造成肝气郁结。
可以说,肝气郁结是很常见的现象。
而相较于男性,由于社会地位差异以及生理结构的不同,女性更容易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虽然只是情绪问题,但是长远来说,会影响很多方面。
// 肥胖便秘
肝气郁结则气机不利,还会让人不思饮食。
由于代谢缓慢,四肢乏力又懒惰少动,从而造成肥胖、便秘等问题。
// 月经不调
女人肝气郁结,可导致经期过短、月经量少、经行眩晕等。
// 失眠焦虑
晚上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
睡眠质量不好,时间一长便会气血失荣、皮肤粗糙,脸色暗沉。
// 胸胀腰酸
肝气郁结引起的压抑、忧虑会让人头痛易怒、胸胁胀痛、腹部胀满等。
// 结节囊肿增生
肝经循行在两胁,肝经脉运行不畅还可能导致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甚至乳腺癌的发生。
以上这些都是肝气郁结长期不处理的后果,大家一定要重视!
接下来给你们分享一个相关案例吧~
案例分享
门诊有个女粉丝,几十年来吃东西都没啥胃口。
偏瘦,消化也不太好,所以想找我调理一下。
我看她脸色暗黄有色斑,表情忧郁。再看她的舌头,两边有红点。
基本上可以明确是肝气郁结➕化火➕克脾。
摸脉发现左边弦,又右边细。
再问诊几句,了解到她一旦生气的话,一整天都会不吃不饿。
OK,这下确诊了!
她的病根就在情绪这里。
本想给她开药方,但是她又不想吃中药,嫌麻烦,问我有没有什么食疗方法。
既然她都这么说了,那我自然是给她安排!
我说她肝气郁结,心情郁闷不舒坦,要对应甘麦大枣茶,每天喝。
脾胃不好,胃口差,则要对应用四神汤,同时加上山楂、麦芽、百合等各十克。
长期坚持,必有改善。
不但食欲会变好,面色也会变得红润,色斑应该也会淡化。
当然啦,最好能够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让气血更加调和起来。
邱医生说
给大家讲这个例子,是想说,像这位粉丝遇到的肝气郁结的问题,实际上在萌芽状态就应该去处理,否则越积累越多,解决起来抽丝剥茧,会很麻烦的。
麻烦不说,就怕你被“伤害”习惯了却仍不自知,最后吃亏的一定是你自己的身体。
想想我平常压力也挺大,而且心思比较细腻,想的事情特别多,也更多会去在意别人的想法,所以头发每天都在掉。
好在我比较机智,长期都喝着自己的甘麦大枣茶[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虽然不能让头发重新长出来,但起码自己心理上会轻松一些。
而且气血调和好了,也不至于让自己长期过度思虑,造成气滞血瘀,埋下隐患。
现在秋冬季节容易上火,我一般会加上菊花一起泡茶喝,清肝火,解郁结。
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像我一样试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做适当的调整,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脾虚,人就等于废一半?脾虚的人,身体常有6个变化,及时养脾
“你这应该是脾虚,我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
张大姐最爱跳广场舞,几小时都不嫌累,最近体力却大不如前,一晚上跳下来得休息好多趟。
舞伴们看到“永动机”张大姐最近竟然频繁地休息,纷纷询问她是怎么了。
张大姐告知她们,自己最近感觉整个人特别的疲乏无力,一运动就容易出汗,胃肠经常感觉不舒服,也没什么食欲。
听完张大姐的话,李大姐一副了然于心的表情,她告诉张大姐:“这多半是脾虚引起的,我之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注意调理就行,一般没有什么大问题。”听了这话张大姐倒是松了一口气。
脾虚这件事,张大姐之前也有听过,但是没有仔细了解。那么,到底脾虚是什么呢?小妙这就为您来解答。
脾虚是中医的医学术语,脾虚是指人体的脾气虚弱所引起的一系列脾脏功能失调的症状。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升清和统血,当脾胃功能受损时,会引起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异常表现。常见的症状包括,腹胀、大便形似溏泥、食欲不佳、肢体出现浮肿、还可能会伴随慢性出血等。
一般情况下,脾虚可分为两类:脾气虚和脾阳虚。脾气虚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腹胀、疲乏无力以及肢体倦怠等症状,主要是胃肠道不适症状,反应食欲问题。
而脾阳虚除了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以外,还会引起患者出现畏寒、肢体浮肿、大便清稀、小便短少等症状。
脾虚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的不适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脾虚呢?这四个原因十分多见。
第一,饮食是诱发脾虚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人多生活条件较好,不少人长期以外卖为生。而外卖的食物中,又多以辛辣、刺激、油腻为主,长期摄入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脾脏负担过重,容易诱发脾虚。
第二,现在的生活节奏普遍较快,很多人都长期处于“压力山大”的状态下,容易思虑过多,脾气暴躁。压力过大或过于生气都可能出现食不下咽的情况。“长期处于这种负面情绪下,容易对消化系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黄帝内经》内就有“忧思伤脾”的说法,可见情绪对于脾脏健康有很大影响。
第三,中医认为心脾两虚的人睡眠质量往往不佳,经常伴有心悸多梦、食少、乏力等症状。睡眠对于脾胃健康而言也有很大影响,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脾胃无法正常休息,睡眠时间减少还可能会导致胃酸增加、胃血流量减少,进而影响脾胃健康。如果出现脾胃受损,还可能导致睡眠质量进一步下降。
第四,缺乏运动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这是现代人身上十分多见的问题。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长期运动量少会导致体内气血流通不畅,日常会经常感觉手脚冰凉。且不运动的人,消化功能也会一定程度的下降,逐渐的会形成脾虚。
当体内出现脾虚的情况时,身体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这六个症状十分多见。
大便:脾胃虚弱的人,日常排便会有明显的大便溏稀、不成型以及粘马桶的表现,这是因为脾胃运化能力不足,导致大量湿气停留在肠道内所致;
脸色:患者由于脾胃运化无力,导致体内出现气血亏虚的现象,整个人看起来都面色无光泽、发黄。
口臭:脾胃虚弱会导致食物无法及时被身体所消化利用,大量食物在胃内长时间停留,会引起积食症状出现,会让你的口腔内发出一些难闻的气味。
打嗝:脾胃虚弱会让身体运化水谷的能力减弱,导致大量食物聚集在胃部内,继而引起中焦气机不畅,引起频繁的打嗝症状出现。
乏力:脾胃虚弱会导致体内的水液代谢出现异常,湿气会在体内横生,导致患者总是没精神,身体沉重乏力、走路抬不动腿儿,怎么都提不起力气来。
厌食:脾胃虚弱导致食物无法正常的消化吸收,大量食物囤积在胃部内,会导致患者的食欲受到很大影响,日常感觉不到饥饿感,对于食物的需求也会显著下降。
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上述的几个症状,多半是脾虚引起,在日常一定要注意调理,这几个方法是你需要学会的。
1.注意饮食
对于脾虚人群而言,日常可适当地多吃一些可健脾的食物,如芡实、红枣、香菇以及鲤鱼等,这些食物可帮助健脾。另外,饮食要注意以清淡的为主,辛辣、刺激、油腻以及高脂肪的食物要尽量少吃,避免给脾胃带来过大负担。
2.适量运动
运动可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让水湿排出的速度也加快,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而言,日常一定要坚持进行运动,散步、慢跑、骑自行车以及跳广场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3.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
思虑伤脾,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下,会给脾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感觉到情绪不对时要及时纾解,可选择跟身边的人倾诉或出去走走,必要时也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4.注意自己的生活环境
环境内的湿气也很容易会影响到身体健康,一些长期居住在环境比较潮湿的人,要注意定期进行除湿。
脾虚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不小的影响,当发现身体存在异常症状后,一定要及时进行调理,不要任由其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脾虚百病起!这些都是脾虚的信号~之前竟然不知道!》.江西省中医院.2019-06-03.
[2]《只要脾胃虚弱就会出现这7个丑态》.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急诊科.2022-03-22.
[3]《怎么吃都胖不起来,看似令人羡慕却可能是“脾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21-03-0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这脾虚疳积反复肺炎的孩子,西医治瘦不拉几,中医治起来倒是简单
2017年5月遇见了一位叫做航航的宝宝,瘦的下巴都是锥形的。他的故事我想也很值得一些家长参考。
航航出生于2016年1月, 28周,属于ZC儿,还没体会到宝宝出生的喜悦,一出生的时候就进了保温箱,经历了68天的住院,才出院的。
出院前,医生特别交代,回家后一定要特别注意,因为Zc的孩子,Fei发育还不成熟,任何一次的感冒或者感染都是非常严重的。
反复的出院又住院
所以出院回家后,家长都是小心翼翼的,已经非常的注意各种细节了,不敢带去人多的地方,家里也尽量不让人来看孩子,但是防不盛防,才回家2个多月大,就开始生病了,第一天晚上开始发烧,第二天有点咳,去儿童医院开了药回来吃了2天,第四天,孩子咳嗽严重而且Chuan,儿童医院说是重症肺炎,马上住院了,住院点滴12天后才回家,之前好不容易长的一点肉,因为这次的住院又瘦了好多。
雾化打针吃药不停歇
从那以后,就和住院打针没脱离过关系,出院之后回到家里,无论如何的小心翼翼,只要天气变化,或者家里有人生病,航航都是一下子就中招,1岁内,几乎都是隔2个月就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对于别的孩子可能两三天一个星期就能好,但是航航几乎都是要15天左右才能好,期间吃药雾化打针,这一年不是在去医院的路上,就是在住院。真的太折腾了。
很不容易熬到了2岁,终于开始有些好转了,4-5个月才生病一次。 2岁10个月的时候,去上早教,半个多月后开始又感冒了,接着有支气管炎,然后又是恶性循环。
有一次,遇上流感,放学就开始发烧,咳嗽,支气管炎了,反复高烧,打了4天针后好转,没两天又烧起来,一拍片,又肺炎了,那时候临近春节了,又带着他去住院,一家人都是在医院病房过的年。
航航是在2019年5月份的时候来看的,经群里一位妈妈给推荐过来。这是他来的时候的样子。
胆小害羞,没啥表情,很安静,不走路不闹腾,瘦得像小孩子似的,看着心疼啊。
妈妈一副很怀疑的心态,觉得医院已经治了快三年了,孩子从来就没有胖过,中医真的能有用吗?
这孩子是典型的虚寒体质,除了先天比较弱,过去动不动打针抗生素压制造成的结果,所以长期反复。
经过了大概2个多月的精心调理,孩子在不断的好转。原来追着一口一口喂饭痛苦不堪,现在都是主动会吃饭了。慢慢精神状态开始好转,从不爱运动不爱玩耍,对很多别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不感兴趣,到后来妈妈反应,一天到晚在奔跑,抓到抓不住。说明孩子的能量开始充足了。
中间有一次出现感冒咳嗽,家长如临大敌,害怕又弄得去住院,过来开了2剂中药就好了,那时候开始从排斥中医的爷爷奶奶,到半信半疑的妈妈都开始对中医刮目相看。为了能够准时吃上中药,早教班也不去了,在家全力配合中药调理。
最重要的是这段期间,再也没有肺炎,没有支气管炎,一有点感冒的症状中药两三剂下去就好了。这和孩子本身体质好转也有关系。
第三个月开始长胖了,脸上不断有点肉了,脸色变得白皙红润,虽然还是偏瘦,但看起来已像是一个健康的孩子。阳光,爱笑,到处奔跑,胃口也好。
其实中医对于这样的孩子,是很简单的,而且好起来也快。如果继续一感冒就点滴,马上肺炎又住院,这种模式继续循环下去,孩子总是处于被打压的状态,发烧和感冒也会一直不断反复。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