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肚子”很大?女子172cm100斤确诊营养不良型肥胖
- 2、“小肚子”很大?女子172cm100斤确诊营养不良型肥胖
- 3、女子查出脂肪肝,后悔大哭:原来腹部肥胖早就\u0026#34;提醒\u0026#34;,自己却忽视了
“小肚子”很大?女子172cm100斤确诊营养不良型肥胖
近日、杭州,26岁的刘女士四肢纤细、身材修长,172米的身高,体重只有100斤左右,体型属于偏瘦类型,可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她的“小肚子”非常大,每次穿点紧身的衣服肚子处就凸起明显,这让她感到有些身材焦虑,于是去医院咨询减肥事宜。
结果人体成分显示,刘女士内脏脂肪面积达到108cm2,体脂百分比32.9%,而蛋白质却只有7.0(正常范围 8.3-10.1),属于典型的营养不良型肥胖。在后续的问诊中,医生还了解到患者有严重的便秘,这也是她肚子肥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医生表示,过高的内脏脂肪会容易引起肥胖,很多女生小肚子大是因为内脏脂肪高引起的,因此减肥一定是减内脏脂肪,而减少内脏脂肪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调理体质。女孩子不要一味追求越瘦越好,对年轻期女性来说,如果太瘦,会导致月经不调、内分泌察乱、骨质疏松、卵巢功能早衰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蓝新闻)
“小肚子”很大?女子172cm100斤确诊营养不良型肥胖
近日、杭州,26岁的刘女士四肢纤细、身材修长,172米的身高,体重只有100斤左右,体型属于偏瘦类
型,可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她的“小肚子”非常大,每次穿点紧身的衣服肚子处就凸起明显,这让她感到有些身材焦虑,于是去医院咨询减肥事宜。
结果人体成分显示,刘女士内脏脂肪面积达到108cm2,体脂百分比32.9%,而蛋白质却只有7.0(正常范围 8.3-10.1),属于典型的营养不良型肥胖。在后续的问诊中,医生还了解到患者有严重的便秘,这也是她肚子肥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医生表示,过高的内脏脂肪会容易引起肥胖,很多女生小肚子大是因为内脏脂肪高引起的,因此减肥一定是减内脏脂肪,而减少内脏脂肪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调理体质。女孩子不要一味追求越瘦越好,对年轻期女性来说,如果太瘦,会导致月经不调、内分泌察乱、骨质疏松、卵巢功能早衰等一系列问题。
(来源:中国蓝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女子查出脂肪肝,后悔大哭:原来腹部肥胖早就\u0026#34;提醒\u0026#34;,自己却忽视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脂肪肝”这三个字,听上去好像有点可怕,又好像有点遥远,仿佛它只是远在天边的疾病,离自己还远着呢。
可有些人,就在自己最不经意的时刻,得知了这个让人又气又悔的消息:“脂肪肝,找到你了。”这个消息一出,大家总是会非常沮丧:“早知道肚子上的肉不该这么任性地堆积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要说有谁能为自己“悔过”一次,那得感谢那个“不起眼”的肚子。
你看看,脂肪肝的发生,有很多原因,其中“腹部肥胖”算是其中一个重大警示信号。很多人把肚子上的肉看得很轻,觉得大不了就减减肥,没什么大事。
但是你知道吗?这些“无关紧要”的小肥肉,可能正是脂肪肝的早期预兆啊。
大多数人对肥胖的概念,停留在“腰围大了,肚子圆了”上面,认为只是皮下脂肪的积累,没啥影响。
说实话,这种观点非常危险。我们需要清楚,肥胖不仅仅是你看到的“肚腩”问题。
腹部肥胖,尤其是腰围一旦超过标准数值,脂肪往往会开始在你的内脏周围堆积,这种“内脏型肥胖”才是最让人心慌的。
肚子上的“赘肉”不再是单纯的皮肤下脂肪,而是逐渐变成了给内脏器官“穿上”了一层“脂肪外衣”。这就导致了脂肪肝的产生。
脂肪肝,简单来说就是肝脏细胞内积累了过多的脂肪。如果你的腹部肥胖,意味着你很可能拥有较高的内脏脂肪。
而这些多余的脂肪,不仅仅影响你的外貌,还开始悄悄破坏你的肝脏,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更为严重的疾病。
所以,腹部的肥胖可不能轻视,它是健康的一张“警告卡”,早晚会为你的健康埋下隐患。
为什么脂肪肝和腹部肥胖关系那么紧密?先别急着问,“脂肪肝怎么就和我肚子上这一圈肥肉挂钩了呢?”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肝脏和脂肪的关系并不像吃饱了直接“看见”那种直白的联系。
肝脏是我们体内最大的代谢器官,它负责各种营养的代谢、毒素的清除,简而言之,肝脏就像是一个“超级清洁工”。
而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它不是真的“好好地”待在肚皮下,随便藏着不出来。它有点儿像那个总喜欢偷偷捣乱的坏小子,跑到肝脏的“家”里藏了起来。
随着内脏脂肪的增多,它开始分泌各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肝脏细胞的损伤,逐步让肝脏无法正常工作。
当肝脏的“工作能力”逐渐下降时,脂肪开始在肝脏内堆积,形成脂肪肝。如果你已经有了腹部肥胖,那么脂肪肝的风险简直是成倍增长。换句话说,肚子上的赘肉,正是脂肪肝的“高危信号”。
好吧,知道腹部肥胖是脂肪肝的“前奏”,问题来了: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已经站在脂肪肝的“入口”前了呢?
答案是,最直观的,就是“腰围”了。按国际标准,如果你的腰围超过了90厘米(男性)或80厘米(女性),就该小心了,可能已经开始进入内脏脂肪堆积的阶段。
当然,除了“数字”这张不容忽视的体重单,腹部肥胖的信号还可以通过你的日常表现出来。比如,你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容易疲惫、时不时有点腹胀,或者有时候会突然恶心、肝脏部位隐隐作痛。
这些都是腹部肥胖对身体健康发出的“提醒信号”。
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忽视这些症状,以为是偶尔不小心吃多了,或者今天心情不好等小问题,但这些都是身体对你腹部肥胖发出的警告。
生活中,脂肪肝的“大赢家”好像现在的“脂肪肝”已经有点“流行”了,它不再是老年人专属的病了。年轻人,尤其是中年人,越来越多地成为脂肪肝的“大赢家”。
有调查显示,在中国,约有四成成年人都患有脂肪肝!而其中,体型偏胖的人更是高风险群体。脂肪肝的病程通常较长,从最初的轻度脂肪肝发展到中重度肝病,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
但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忽视了腹部肥胖的信号,脂肪肝的恶化过程可能会加速。
既然知道了腹部肥胖和脂肪肝的可怕联系,那问题来了,如何把这两者打败呢?首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控制体重、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
这并不意味着你得去减肥至“骨感”,而是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减少内脏脂肪的积累。你可以开始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跑步等,每周保持至少150分钟的运动量。
至于饮食方面,记住减肥并不是“节食”,而是“控制”。适当减少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的摄入。
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助于减少腹部肥胖的发生,也能大大降低脂肪肝的风险。
此外,保持一个规律的作息也至关重要。熬夜、压力过大等生活习惯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
每天保证7到8小时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绝对是“战胜”腹部肥胖和脂肪肝的重要步骤。
那么,吃得多是不是就一定会脂肪肝?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每天吃得很多,但也没见肚子越来越大,为什么脂肪肝偏偏找上了我?”这个问题问得好!
答案是,吃得多并不等于必然会得脂肪肝。脂肪肝的发生与多个因素有关,不仅仅是“吃得多”,更重要的是“吃得不对”。
研究表明,长期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尤其是糖分过多的食物,会促进肝脏脂肪的积累。
所以,即使你的体型看起来不胖,但如果长期摄入垃圾食品、喝大量的甜饮料,脂肪肝依然可能悄悄找上门。
话说回来,脂肪肝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饮食方式息息相关。尤其是那些总觉得“肚子上的肉不重要”的人,可能正站在脂肪肝的门口。
控制腹部肥胖、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是避免脂肪肝的关键。如果能早早“发现”肚子上的肥肉背后藏着的健康隐患,也许就能提前“拦截”脂肪肝的到来。
我们知道,腹部肥胖可能是脂肪肝的早期信号,但是否仅仅靠这一个信号就能判断身体是否健康呢?大家可以再想想,生活中的其他“警告信号”是不是经常被我们忽视了呢?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1]刘爱香,张超,高竹娟,等.脂肪肝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4,15(17):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