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粗、肩背厚,没事给它按按摩缓解紧张,气质也跟上了
波姐语录:9个瑜伽瘦身体式,每天坚持做一做,赶走身上的赘肉收获曼妙曲线。很多女孩子抱怨自己手臂粗,肩膀厚,那这样的情况是如何造成的呢?一般的按摩手法有用吗?今天波姐就来帮你解惑!
有的女孩子长得高挑,相貌也不错,可就是粗壮的手臂和颈肩“露了陷”,缺乏美感,遇到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能够一味归咎在“肥胖”上,或许是因为我们经脉出了问题,造成了血管拥堵,使得赘肉积累在手臂和颈肩部位,所以才会难以瘦下去,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就一定要注意了。
人体有一处重要的穴位——大椎穴,在颈肩后方部位,连接着手臂、颈肩、头部等位置,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穴位。一旦我们长期姿势不正确,就极容易因经脉不通造成穴位淤堵,让身体部位产生变形,长出我们所谓的“富贵包”,产生头痛、肩部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大家可千万不能忽视这样的情况。
一般来讲,低头看手机、走路、吃饭等动作都会对人体的脊椎部位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旦脊椎长期得不到舒展,只能够一直僵硬坚持,同时上方肌肉不断被拉长,颈椎压力大了,自然会影响到穴位的运转,产生淤堵现象,造成颈肩和手臂粗壮,想想自己是不是这样的情况?
当然,这样的情况也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一般的按摩手法不能够得到缓解,那就不妨试试瑜伽体式,放松肌肉才能够让肌体保持活力,而且还有不错的塑形效果,可以完美减掉我们的粗手臂和厚实的肩膀,赶紧来看看吧!
跪地体前屈,双腿并拢,膝盖处弯曲,脚背支撑在地面,整个身体跪坐在地面上,同时上身下压,头部接触地面,手臂弯曲,手臂绕过膝盖后方,双手交叉在一起,额头接触地面。动作持续3-5分钟,练习6-8组。
牛面式的变式,双腿膝盖弯曲,双脚脚尖相对,臀部压在小腿上方,维持好身形,同时上身挺直,双手交叉在一起,形成拳状,支在下巴位置,此时,手肘略微向前伸,带动头部微微向上仰。动作持续5-7分钟,练习4-6组。
跪地体前屈变式,膝盖弯曲,臀部压在小腿上方,身体跪坐在地面上,同时上身向下压,身体前方放置两块瑜伽砖,手臂弯曲,手肘搁在瑜伽砖上,小臂向上弯曲,双手相合,五指打开。动作持续3-5分钟,练习4-6组。
船式的变式,面部朝上,身体仰面躺在瑜伽垫上,双腿膝盖弯曲,略微分开一点距离,双脚踩在瑜伽垫上,同时利用发箍一类的东西,崩在头部上方,双手抓住头箍,将身体向上牵引。动作持续5-7分钟,练习4-6组。脖子粗、肩背厚,没事给它按按摩缓解紧张,气质也跟上了。
眼镜蛇式,面部朝下,身体趴在瑜伽垫上,双腿伸直并略微打开一定的距离,脚背接触瑜伽垫,同时手臂弯曲,小手臂紧贴在瑜伽垫上,运用手臂的力量,将上身略微撑起来。动作持续5-7分钟,练习6-8组。
虎式,双腿略微分开一点距离,双脚脚背接触瑜伽垫上,同时膝盖弯曲,小腿支撑在瑜伽垫上,手臂伸直,双手托在瑜伽垫上,将上身尽量弓起来,合理调整好自己的呼吸。动作持续5-7分钟,练习6-8组。
站立体前屈,双腿伸直并略微分开一点距离,双脚踩在瑜伽垫上,保持身形,同时上身向下压,腹部微缩,手臂弯曲,双手护在头部后方的位置,头部向下压,尽量维持好动作。动作持续7-9分钟,练习6-8组。
简易坐侧弯,双腿弯曲,小腿压在另一条大腿的下方,臀部接触地面,同时上身尽量挺直,腹部微缩,右手臂伸直,右手支撑在身体右侧方,左手臂弯曲,左手护在头部后脑勺的位置。动作持续5-7分钟,练习6-8组。
挺尸式的变式,身体仰面朝上,躺在瑜伽垫上,利用两块瑜伽砖,分别支在颈部以及后腰的位置,维持好身形,同时双腿合拢,膝盖向上曲起,或者双腿伸直,略微打开一点距离。动作持续5-7分钟,练习4-6组。
注意事项:
1.初学者要注意动作的完整度,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2.每做完一次训练,都要做好肌肉放松工作,为下一次的练习做好准备。
脖子粗、肩背厚,没事给它按按摩缓解紧张,气质也跟上了。女孩子其实不只是长得高、长得美就可以,身材还要看起来匀称,不该有肉的地方一定不能有,如果我们的颈肩和胳膊太粗了的话,就容易显得十分壮实,丝毫没有美感,赶紧试试波姐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体式吧,帮助你疏通经脉,塑造优美身形,再也不用担心体态问题了!
肥胖的真凶找到了!中医:8个常见“减肥穴”,多按或有奇效
小腹的成因有很多,除了均衡饮食和保持运动,也有可能是代谢不好或是体质关系形成的,现在就要教大家一个辅助的小诀窍,透过分辨小腹类型,再针对穴位按压,摆脱小肚腩就能事半功倍!
要轻松找到穴道,首先要教大家1寸怎么算。
中医里提到人体的1寸,大约是大拇指的宽度。知道1寸的测量基准后,就可以自己找穴位了。
一、便秘型
有便秘问题的人,按压肚子会似乎有硬块在腹中;如果便秘很严重,按压时甚至会有刺痛感。可以推揉以下穴位来帮助肠道蠕动,以达到排便的功效。
- 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处。
- 大巨穴:位于肚脐正下方2寸然后再往左右两旁测量2寸处。
二、水肿型
和胀气型一样会胀胀的,但拍打时有实心感,就像水球一样。按压肚皮时,皮肤颜色会呈现淡黄色,需较久时间才能恢复皮肤色,可以推揉以下穴位来加强代谢,去除多余的水分。
- 水分穴:位于肚脐正上方1寸。
- 天枢穴:位于在肚脐两旁2寸处。
三、胀气型
容易胀气的人肚皮会摸起来鼓鼓的、拍打时有空心感,像气球般有弹性,特别容易打嗝或排气。胀气主要是因为循环较慢造成,可以推揉以下穴位加速循环,解决胀气问题。
- 中脘穴:位于肚脐正上方4寸。
- 外陵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寸再往左右两旁测量2寸处。
四、松垮型
肚肚摸起来较松软、缺乏弹性、且容易有肥胖纹。中医理论提到,肌肉松垮主要是因身体能量不足,我们可以推揉以下穴位以达到提升能量、紧实肌肤的作用。
- 带脉穴:位于侧腹部,在十一肋骨尾端(位于腋窝往下画一直线处)与肚脐水平线交点处。
- 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
如果你还不确定自己属于哪一型,也可以顺时针推揉肚子,力道不用太强,有微微酸胀感即可,这样就可以刺激到所有的穴道。
最后,还是要提醒想瘦身的各位,想保持好身材,穴位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从均衡饮食及运动习惯做起才是最重要的!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清风计划# #南方健康超能团#
每天轻敲带脉,远离妇科疾病与腹部肥胖,内附教程及运动调理方法
上篇讲小肚子肥胖疏通带脉的文章,很多读者问我具体手法,其实疏通带脉的方法很多,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些有效简便,大家自己在家就能做的方法,也算为上篇文章做一个补充。
首先再简单介绍下带脉堵塞的危害和症状,带脉堵塞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肉眼可见的小腹肥胖。
“带脉”堵塞=腹部肥胖事实上,作为七经八脉之一的“带脉”,就像人体自身配备的一条腰带,其主要功能就是“约束诸经”。根据中医观点:阴属寒,寒则凝的定律。腹部正是六条阴经聚会的地方,所以腹部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的地方,犹如中国的北方一样。根据寒则凝的定律,寒凝最容易使有形的物质特别是脂肪凝结积聚。
人体的“带脉”也有这个作用。人体其他的经脉都是上下纵向而行,唯有“带脉”横向环绕一圈,好像把纵向的经脉用一根绳子系住一样所以,带脉一旦堵塞,就会造成身体多条经络都堵在腰腹处。
很多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腹部、腰部的赘肉越来越多,然后怎么减也减不下去。其实,这只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带脉”堵塞了,力量不够强,不能再约束腰部及腹部赘肉的生长。
健脾利湿,调经止带,益肾强腰。月经不调,闭经,赤白带下,阴挺,腹痛,疝气,偏坠,腰胁痛,腹胀,里急后重,瘫痪,下肢无力。早在一千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就已经认识到了带脉对于女性健康的重要性,认为带脉是治疗妇科病的“万能穴”。
疏通带脉的方法经常按摩、艾灸“带脉”可减肥通便,想要让堵塞的“带脉”恢复通畅,跟肚子上的赘肉说拜拜,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按摩和艾灸带脉所在的位置。
经常按摩、艾灸带脉的好处
1、有利于脂肪的代谢,减少赘肉的产生,尤其是对于腹部及腰部两侧赘肉的减肥更是有奇效。
2、可以增加肠道蠕动,对于便秘的人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3、可以让经络气血运行加快,有调经止带及疏肝行滞的作用,可消除诸经在此处的血淤积热,对于腰部冰凉而常常感觉酸疼、痛经以及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都有帮助。
除此之外,由于“带脉”上的三个穴位“带脉”、五枢、维道,又全都压在胆经上,所以艾灸“带脉”能够起到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经常按摩、艾灸还可以祛除脸上的痘痘和痘印。
- 艾灸方法
艾灸带脉、五枢、维道共计50分钟,常艾灸对于治疗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有效。
- 按摩方法
双手轻轻握拳,从背后腰中部开始,向两侧沿着带脉横向敲击,至肚脐为一圈。每晚睡觉前敲击30-50圈,并重点在腰部两侧的“带脉穴”上敲击50-100下,对于恢复带脉的约束能力、减除腰腹部的脂肪,有非常好的作用,坚持一个月左右,就能看到效果。
注意事项:
1、敲带脉下手不可太重,微微感觉酸痛即可,需要长期坚持;
2、无须特意节食、锻炼或者忌口,但是最好养成清淡、健康的饮食习惯;
3、月经期间应停止敲击。
推敲带脉的方法可以让经络气血运行加快,对于腰部冰凉而常常感觉酸疼和痛经都有帮助。除了有疏通血脉的效果以外,推带脉可以强壮肾脏,敲带脉还可以增强肠道蠕动,对于便秘的人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 运动调理——加强腹部锻炼收小腹
除了经常敲打带脉和进行饮食调整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运动来锻炼腹部肌肉,让腰部线条变得紧实。
1收腹运动
躺在地上伸直双脚,然后提升、放回,不要接触地面。每天保持3~4次,重复做15遍。
2仰卧起坐
膝盖屈成60度,用枕头垫脚。右手搭左膝,同时抬起身,使肩膀离地。做10次后,换手再做10次。
3呼吸运动
放松全身,用鼻子吸进大量空气,再用嘴慢慢吐气,吐出约7成后,屏住呼吸。缩起小腹,将剩余的气提升到胸口上方,再鼓起腹部,将气降到腹部。接着将气提到胸口,再降到腹部,再慢慢用嘴吐气,重复做5次,共做两组。
4转身运动
左脚站立不动,提起右脚,双手握着用力扭转身体,直到左手肘碰到右膝。左右交替进行20次。
切记带脉禁止拔罐带脉的形状就像一个环一样,里面的气血要不停的循环流动,以便随时去协调纵行的经脉的平衡关系,拔罐还是以拔出经络内的致病邪气为目的,如果在带脉循行的路线上拔罐,那些被真空负压吸入罐口而变得黑紫的罐痕通常会阻碍整条带脉内的气血循环,从而导致带脉出现不适。
有问题可留言,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