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 肥胖(中医黄胖的临床意义)

文章目录: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

40四逆散加减法:

(1)咽喉异物感、腹胀:合半夏厚朴汤

(2)肾积水:合猪苓汤

(3)尿路感染:合猪苓汤

(4)顽固性头痛、失眠、胸痛、呃逆、磨牙 舌体紫暗: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

(5)大便秘结:重用芍药。

41四逆汤加减法:

(1)大吐、大泻、大汗、大失血:加人参

(2)头面上半身出血 心下痞:合三黄泻心汤(三黄四逆汤)。

42薯蓣丸

43芍药甘草汤加减法:

(1)便血:加黄芩

(2)腹中冷痛:加肉桂、干姜(柴胡桂枝干姜汤药对)

(3)四肢冷 胸胁苦满 腹胀:合四逆散

(4)肾绞痛发作:合四逆散加当归、川芎、怀牛膝

(5)急性腰肌扭伤、剧痛(外证未去):合桂枝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44酸枣仁汤加减法:

(1)眩晕、多梦、惊悸:合温胆汤

(2)腹胀、咽中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

(3)胸闷、心悸、疲劳、抑郁:合柴龙牡

(4)烦热严重:加黄芩、连翘、栀子。

45肾气丸加减法:

(1)口中渴 小便少:合五苓散

(2)少气、自汗、糖尿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3)腰痛、下肢水肿:加怀牛膝、车前子(济生肾气丸)。

注意:形体壮实、面色暗红有油光、脉搏滑数有力的黄连人忌用!

46生脉饮方加减法:

(1)心悸严重:合桂枝甘草汤

(2)气喘多汗:加龙骨、牡蛎、山萸肉。

47桃核承气汤加减法:

(1)抑郁:合柴龙牡

(2)焦虑:合柴龙牡。

48温胆汤加减法:

(1)咽中异物感、腹胀:合半夏厚朴汤

(2)焦虑 腹胀:合栀子厚朴汤

(3)精神恍惚、百般无奈,舌不红,脉不滑(焦虑):合酸枣仁汤

(4)心烦、失眠、胸闷、快速心率:加黄连

(5)嗜睡、脉缓、乏力:加麻黄

(6)头痛、眩晕、抽动:加天麻

(7)肌肉痉挛、抽搐:加全虫、蜈蚣。

49温经汤加减法:

(1)出血:加生地

(2)大便干结,皮肤如鳞甲:加桃仁

(3)闭经、基础体温低:加鹿角胶、附片。

50五苓散加减法:

(1)低热、食欲不振、胸闷、淋巴结肿大 恶心:合小柴胡汤

(2)腹胀、嗳气、咽中异物感、舌苔厚腻:合半夏厚朴汤

(3)腹中疼痛、月经不调:合当归芍药散

(4)面黄、乏力、多汗、多食易饥、腹大松软如棉: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5)精神萎靡、脉沉(附子证) 肝硬化腹水、肾病水肿:合真武汤

(6)多汗、乏力、易感冒:合玉屏风

(7)暑天多汗、烦渴:加生石膏、寒水石;小便涩痛:加滑石、甘草(桂苓甘露饮)

(8)头痛、颈项肩背不适:加葛根

(9)血压高:加葛根

(10)嗜酒:加葛根

(11)腰腿疼痛:加怀牛膝

(12)黄疸或胆红素偏高、出黄汗:加茵陈

(13)眼病、小便不利:加车前子。

51五积散

52吴茱萸汤加减法:

(1)眩晕 吐水: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头痛、头晕、胃胀、胃中振水音 水舌:苓桂术甘汤。

53小柴胡汤加减法:

(1)发热迁延不愈,肩背关节疼痛(外证未去):合桂枝汤

(2)咳吐黄稠粘痰、心下压痛、大便干结:合小陷胸汤

(3)胸闷、咽喉或食道有异物感、精神不安定、纳呆、恶心呕吐、舌苔白腻:合半夏厚朴汤

(4)咳嗽或哮喘:合半夏厚朴汤

(5)口渴 浮肿、尿少:合五苓散

(6)肿瘤放化疗后、肾炎、急性胃肠炎、伤暑:合五苓散

(7)月经不调、腹中疼痛、大便秘结 面色发黄、形体偏胖、容易水肿、大便稀溏:合当归芍药散

(8)慢性肝炎、肝硬化、甲状腺疾病、风湿性多肌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当归芍药散(柴归汤)

(9)烦热 关节疼痛:合栀子柏皮汤

(10)淋巴结肿大、淋巴细胞增多:加连翘

(11)咳喘迁延不愈,咯稀白痰:加干姜、五味子

(12)咽痛:加桔梗

(13)胶原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致关节疼痛不能屈伸或有出血倾向:加生地、白芍

(14)心中烦 心下痞 肠热利:加黄连

(15)身痒、皮肤过敏(外证未去):加荆芥、防风。

54小建中汤加减法:

(1)面黄、肉松、浮肿:加黄芪

(2)消瘦、憔悴、痛经:加当归

(3)小儿肠痉挛:加当归

(4)产后调理:加当归

(5)出血多:加生地、阿胶

(6)腹痛剧烈:加川芎。

55小青龙汤加减法:

(1)口干、烦躁:加石膏

(2)身体瘦弱、心悸、喘促:去麻黄,加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填补少阴)

(3)哮喘慢性期,见面黄、肉松、浮肿:加黄芪

(4)长期服用激素,其人面色灰暗:加熟地、山萸肉、鹿角胶、制附子、龙骨、牡蛎(填充少阴)。

56小陷胸汤加减法:

(1)胸腹胀痛、胃脘胀痛:加枳实

(2)呕吐:加生姜、竹茹

(3)痰稠胶固:加桔梗

(4)胸胁痛甚:合四逆散

(5)往来寒热、迁延发热、口苦:合小柴胡汤

(6)咳喘:合麻杏石甘汤或三拗汤

(7)心绞痛:加瓜蒌皮、薤白、川芎。

57三黄泻心汤加减法:

(1)上腹不适,按之疼痛:合大柴胡汤

(2)烦躁、神昏、舌红、舌苔黄腻:合黄连解毒汤

(3)呕吐 心下痞 下利:合半夏泻心汤

(4)体格壮实、颈项强痛 高血压:合葛根芩连汤

(5)头晕脑胀(脑充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鸣耳痛、暴发火眼、小便黄赤、大便干燥:黄连上清丸(1荆芥、防风、白芷、菊花、薄荷、桔梗、川芎、旋复花、蔓荆子;2黄连、黄芩、大黄、黄柏、栀子、连翘、生石膏、甘草)。

注意:体质虚弱、精神萎靡、消瘦、贫血、脉弱的人忌用!

58茵陈蒿汤加减法:

(1)黄疸、身热、肤痒:合栀子柏皮汤

(2)胆道感染、腹胀、腹痛、便秘:合大柴胡汤

(3)反复发热、胸胁苦满、神情默默、心烦、喜呕:合小柴胡汤。

59玉屏风散加减法:

(1)儿童、老人体质虚弱,易汗出、易恶风,稍感风寒便鼻塞、流涕:合桂枝汤

(2)腰背四肢关节疼痛(外证未去):合桂枝汤

年老浮肿:加黄芪

------------黄芪桂枝五物汤

(3)身重体胖、容易汗出、下肢水肿:合防己黄芪汤

(4)肝肾功能不全、精神萎靡(附子证) 腹水:合真武汤

(5)咳喘兼咳声重浊、面黄浮肿:加麻黄。

60炙甘草汤加减法:

(1)心悸、动则气促:加龙骨、牡蛎

(2)食欲减退:加砂仁、山药

(3)消瘦:加天冬(长肌肉)

(4)恶心呕吐:加半夏。

61枳实芍药散

62猪苓汤加减法:

(1)尿路感染伴发热:合小柴胡汤

(2)尿路结石 肾绞痛:猪苓汤 四逆散

(3)尿黄赤、足癣、湿疹、盆腔炎、阴道炎:加黄柏、连翘、栀子。

63真武汤加减法:

(1)口渴 浮肿、尿少:合五苓散

(2)自汗、糖尿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3)腰痛、下肢水肿:合济生肾气丸

(4)甲减、畏寒、嗜睡、困倦:合甘草麻黄汤。

64栀子柏皮汤加减法:

(1)皮肤瘙痒流水:合麻杏苡甘汤加生石膏、连翘

(2)肝病发黄或胆道感染发黄:合大柴胡汤 茵陈蒿汤

(3)黄带淋漓:合猪苓汤

(4)尿频、尿急、尿痛:合猪苓汤。

65栀子厚朴汤加减法:

(1)食道炎、胃炎、慢支、支气管哮喘见胸闷、气喘、腹胀、腹痛、大便不畅:合大柴朴汤

(2)以焦虑、失眠、心境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合半夏厚朴汤 或温胆汤 或黄连解毒汤

(3)以黄疸为特征的疾病,如胆囊炎、胆道感染、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发作、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新生儿黄疸:合茵陈蒿汤。

66竹叶石膏汤加减法:

(1)肿瘤后消瘦、贫血:合炙甘草汤

(2)出血:加生地、阿胶。

67八味解郁汤加减法:

(1)舌体淡润、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润:加干姜

(2)心烦意乱,胸中窒闷不适(焦虑):加栀子

(3)舌淡、暗、润,气上冲:加肉桂。

68八味除烦汤加减法:

(1)尿频、尿急、尿痛、尿黄:合六一散

(2)咽喉疼痛:加桔梗、甘草。

69八味活血汤加减法:

(1)痤疮、面赤、脱发、腰酸、痛经 下肢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 怀牛膝

(2)咽中异物感、胸闷、腹胀:合半夏厚朴汤。

70八味通阳汤加减法:

(1)口水多、腹泻严重:加干姜

(2)下肢水肿:加怀牛膝、汉防己

(3)湿疹:加薏苡仁。

71四味健步汤加减法:

(1)其人消瘦、小腿抽筋、大便干结:合芍药甘草汤

(2)其人肥胖、腹大松软、肉松、肢麻、多汗、浮肿: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3)下肢皮肤干燥如蛇皮(桃仁证):合桂枝茯苓丸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桂枝茯苓丸。

72止痉散加减法:

(1)癫痫、脑胶质细胞瘤:合柴龙牡

(2)面肌痉挛:合柴龙牡 温胆汤

(3)小儿多动症、脑瘫:合温胆汤。

73更年方加减法:

(1)头晕、浮肿:合真武汤

(2)月经不调、大便干结(血不利) 面目下肢水肿(水不利):合当归芍药散

黄煌说经方:有药味也有厨房味

去年12月26日,黄煌教授来锡为无锡青年中医师传授经方治病经验。就在6天前,他刚刚从无锡市领导手中接过“太湖人才计划国际国内顶尖医学专家团队带头人”的聘书。步入“三九”的锡城寒意正浓,这位66岁的江苏省名中医,正在不遗余力地迎接经方的春天。

名医档案

黄煌

男,1954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政协常委委员、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委主委 ;江苏省名中医;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国际国内顶尖医学专家团队负责人。

以经方医学流派的研究为主攻方向,其中尤以经方的方证与药证为研究重点,现致力于经方的普及推广工作,主持全球最大的公益性经方学术网站“经方医学论坛”。

对话

经方也能治疑难重病

记者:经方只能治疗常见病吗?

黄煌:经方面向所有的疾病,既面向常见病、多发病,也面向大病、疑难病。对于肿瘤、疑难杂症等,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如中医强调肿瘤也是身体的一部分,因此遵循体重不减、胃口不倒、精神不垮的“三不原则”,强调人的感觉,通过相对应的经方,改善症状。

“食疗”有讲究,不必天天吃

记者:人都说治病不如防病,经方能否用来养生?

黄煌:经方主要是治病的,没有疾病,一般不需要服用经方,尤其是长期服用经方。但是,在中医看来,疾病与健康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许多人都可能有患有某种疾病的可能性或疾病趋向,这就是我说的体质。也就是说,在明确体质状态以后,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些适合自己服用的药物或配方,如人参体质,可以经常服用人参,或炙甘草汤,或生脉散等。但是,药物毕竟是药物,不能将药物当作食物来吃,而是有身体不适的时候,有方证的时候,才可以服用。

经方是中医的基础、临床中医师的规范

“经方就是中医经典方剂的略称,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经典为代表。”黄煌介绍,由于多种因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方在国内传承时隐时现,在国外却大受欢迎,如今,国家对经方的传承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是因为经方和其他一些中医方法相比,不是单纯地研究阴阳等比较虚的东西,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正是因为如此,经方不仅仅是中医的基础,也是临床中医师的规范。经方的特点有三:一是方子老,从古到今经过长期实践,对症下药疗效明显;二是方子小,最小两味药就能成方;三是药价廉,方子都是普通的常用中药,没有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花小钱就能治病。

经方大多小方小药,能治很多常见疾病

一名11个月大的女童,从5个月起就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确诊为血小板无力症,即血小板数量正常,但粘合能力差,多种疗法都无法有效止血,只得输血。眼看着经济条件不允许经常输血,家长心急如焚,求助黄煌教授能否开点便宜药。黄教授以每帖不足5元的经方“三黄泻心汤”,嘱咐家长给孩子用沸水泡后喝,两周后,女童出血症状就完全消失了。“这是一个经典止血方,一般用于上身出血性疾病,仅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黄煌教授说。

经方通常用简单几味药,合理配伍,在中医师的辨证使用后,就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在很多常见病上得以表现。他介绍,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代谢综合征患者多了,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肥胖,西医对此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这类患者往往脸红红的,大腹便便。由柴胡、黄芩、半夏、枳壳、赤芍、制大黄、生姜、红枣8味药组成的“大柴胡汤”,能让患者有改善。针对脂肪肝、腹泻、多汗、肥胖患者,经方“五苓散”就适合,由猪苓、茯苓、白术、泽泻、肉桂5味药打成粉,此外,此药还有解酒保肝作用。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紧张,容易烦心、失眠、噩梦、胸闷,这时,一张古时治疗惊恐的壮胆方“温胆汤”就有效,这张方子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甘草以及生姜、红枣组成,对现代人助眠有效。

千年精华造福百姓,身体力行传承经方

“经方接地气,有些不仅仅是药方,还有厨房味,所以受到老百姓欢迎!”黄煌教授介绍,如这个季节妇女皮肤干,经常腹痛的话,来点“当归生姜羊肉汤”。老年人大便干,喉咙干痛,消瘦,来点猪皮加米粉的“猪肤汤”。对于脾胃不好的孩子,“小建中汤”容易让他们接受,因为这张经方包含麦芽糖、桂枝、白芍、甘草、生姜、红枣,熬起来很香甜。

“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中医药发展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其中历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方就是精华,我们所要做的是将这些经方传承好,把小方小药推到基层去,让更多的老百姓用上。”因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方的普及推广中。

作为无锡太湖人才计划国际国内顶尖医学专家团队带头人,他已经着手在推进三件事。首先是培养一批40岁以下懂经方的年轻中医师,现在的社会不能再单凭他们自己摸索,而是要通过3-5年就能培养一批能开方、治好病的中医师。目前,无锡已遴选了40多名优秀青年中医师参加经方骨干人才的培训,每周到市中医医院学习,通过学习将经方用到日常诊疗中去。二是针对普通市民中活跃的一群热爱中医的“经方妈妈”们,为她们培训基本的辨证使用经方的方法,使“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一个家庭主妇能掌握十张经方,就能应付日常的很多疾病,影响几代人,这对经方的传承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当然,普通市民在非单一体质或体质复杂、无法辨清体质的情况下,还是要到专业医生处接受方证、疾病、辨体质相结合的诊疗,如果病情比较复杂,或是病情出现变化,更需要到医院接受相关治疗。三是在无锡市中医医院开展经方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如市中医医院已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糖尿病、慢性咳嗽等病开展经方治疗,并在中医经典科率先将经方进病房。

读心医话 | 服用精神科药物,一定会肥胖吗?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教授

当心理睡眠科的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建议其服用精神科药物时,有一部分患者立马就紧张了,尤其是女性患者们,称看到身边有人服用精神科药物后,身材发胖变形,令人难以接受,因而产生恐药心理。那服用精神科药物,一定会肥胖吗?今天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只有一部分精神科药物可能引起体重增加

精神科常用的药物有四大类: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只有部分药物会引起体重增加,比如抗精神病药主要有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等,心境稳定剂有碳酸锂、丙戊酸盐,抗抑郁药有米氮平,而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基本没有增重副作用。其余大部分的精神科药物并没有引起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因此,如果担心药物有增重副作用,可跟主诊医生商量,主诊医生会给予相应的解释以及与患者共同商议药物方案。

二、精神科药物可能引起体重增加的原因

精神科药物主要是作用于神经递质受体,从而影响神经递质的生理效应,达到治疗作用。神经递质受体被影响的同时,上述精神科药物也会引起内分泌的变化,使得食欲增加,从而引起体重增加。另外,有部分患者服用精神科药物后会出现嗜睡,使得患者糖脂代谢变慢,因而出现体重增加。

三、以下做法可以减少服用精神科药物后体重增加的问题

1.调整心态

根据患者的病情,的确需要服用可能增加体重的精神科药物时,首先应正确认识药物的副作用,体重增加只是暂时的,缓解病情、降低疾病风险是首要任务。当精神障碍病情好转,症状消失,精神、情绪稳定的时候,可以在精神心理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药甚至停药,药物副作用也会逐渐减轻至消失,体重有机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2.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

虽然一些精神科药物会增加食欲,但通过努力控制进食量,优化饮食结构,减少糖脂摄入,以及配合适当运动,增加糖脂消耗,可以大为减少体重增加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规律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减少体内糖脂积累的重要方式,建议夜间就寝睡眠时间为22点-7点,减少日间卧床时间。

3.规律复诊

服药过程中,除了体重增加,还可能会出现其它药物副作用,以及疗效的变化。因此,定期规律复诊,尤为重要。及时向主诊医生反馈服药后的感觉和变化,为主诊医生调整药物方案提供信息,切勿自行减药甚至停药,因此可能引起病情波动。另外,对于精神科药物引起体重增加等药物副作用,可尝试通过中医中药、传统疗法等辅助缓解,欢迎前来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咨询。

精神障碍疾病使人身心困扰,给患者的人生带来阴霾,但通过规范的治疗,持之以恒,是可以好转甚至治愈,恢复正常的生活,重见生命的阳光。

读心医话 | 向“容貌焦虑”说“不”

读心医话 | 第3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读心医话 | 睡眠姿势学问大

读心医话 | 焦虑症的几点常见误区

医学指导:李艳,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称号,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羊城好医生称号。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师承北京广安门名中医仝小林教授、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河南中医学院李发枝教授,在中医学术和医德医技方面深受名老中医熏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伤寒六经”“脾胃论”为主的中医理论指导体系,尤其擅长运用“伤寒六经辨证”“脾胃论”相关理论指导治疗焦虑障碍、抑郁发作、睡眠障碍、惊恐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睡眠相关疾病。

接受过系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婚姻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治疗等各流派心理治疗专业培训,灵活采用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游戏、情志相胜疗法等多种疗法,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抑郁发作、各类神经症、人际关系困难,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婚姻家庭关系异常、亲子关系异常、职业适应困难等各类心理障碍。

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门诊心理睡眠科),周四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特需门诊)。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成立于2005年,建科14年来,发展迅速,诊疗病种全,综合服务能力强,全国影响力大。专科目前拥有临床医生9人,心理治疗师3人,年门诊人次超过30000,纯中医药治疗率接近95%,有效率达80%以上。

心理睡眠专科针对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及一些疑难杂症。并调整人际关系不良、亲子关系异常、学习障碍、青少年适应障碍、婚姻关系异常等。

科室临床诊疗过程重视躯体治疗以及心理治疗,根据个体需要,治疗方案高度个体化。有选择性结合中药汤剂、针灸、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开展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睡眠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沙盘治疗、针灸等特色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突出。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 刘家博 郑莉明

执行编辑:曾梦芸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