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饮食预防肥胖(预防肥胖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文章目录:

如何科学饮食,预防肥胖?

预防肥胖要注意平衡膳食、食不过量、吃动平衡。要食不过量,不仅要注意吃多少,还要注意吃什么。蔬菜水果一般含能量较低,同时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这些营养素对预防肥胖有好处。怎样科学饮食合理膳食?

来源: 浙江发布

吃货速戳!过年健康饮食不发胖秘笈来啦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刘欣宇
通讯员 凌安琪 曾婷 许咏怡
图/视觉中国

虎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啦!吃货们是否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对饕餮大餐虎视眈眈了呢?在新春佳节亲友团聚的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际,如何做到享受佳肴的同时保证健康,避免“每逢佳节胖三斤”,变得虎背熊腰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邓宇虹主任医师给大家带来以下几条不发胖秘笈:

均衡膳食,合理搭配

就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过节期间,山珍海味、无肉不欢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观念中“富贵”的标志,与之相比,春节饭桌上的植物性食物往往少得可怜。实际上,这样的饮食结构是本末倒置的。在安排餐食时,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食物多样化。下面来讲讲具体如何均衡搭配膳食,科学地控制热量摄入,防止发胖:

1.主食要粗细搭配。做饭的时候粗粮占1/3。相对于精白米面,粗粮含有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都比较高,饱腹感强,消化吸收较慢,能够减少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全谷类和杂豆类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50-150g、薯类50-100g。

2.多吃蔬菜,水果要适量:与主食对比,蔬菜属于热量含量低的食物(一斤的绿叶蔬菜仅产生约9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一片方包),而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增强饱腹感。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水果的果糖含量较高,如香蕉、榴莲、桂圆、枣等,在推荐范围内应适当控制摄入。蔬菜类和水果类的每日推荐摄入量分别为300-500g以及200-350g。要尽量保证摄入蔬果的种类多样和色彩丰富。

3.肉类有选择地吃:过年期间的大鱼大肉无法避免,可以选择易消化、脂肪含量低的肉类:以鱼虾、去皮的鸡鸭肉为主,其次是猪牛羊精瘦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尽量减少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和腌制、熏烤类肉品的摄入。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摄入畜禽肉40-60g、鱼虾肉40-75g、蛋类40-50g。过节期间难免多吃,我们无需精准计算每一顿的肉类摄入,如果当日午餐吃肉较多,则晚餐注意少吃,依此类推,灵活调整。

饮食有度,不可暴饮暴食

用餐时不宜胡吃海喝,而应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20-25次,这样容易得到饱腹感。因为大脑需要约20分钟才可接收到“饱足”的信号,进食过快容易导致过量饮食,每餐吃八分饱为好。改变选择固定的碗就餐,250ml标准碗不大不小,可轻松控制食量。烹饪时选择少油少盐的方式为佳,例如拌、煮、蒸,以清淡为主。每日摄入盐的量应小于6g,油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5-30g。

限制酒和饮料的摄入

饮酒要适度,切莫贪杯。事实上,酒精的热量含量非常高,每1克酒精就可产生7千卡的热量(接近于油,10克油含有9千卡热量)。并且酒中含有大量的麦芽糖及氨基酸等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转化成葡萄糖,如果糖分得不到完全的代谢,就会转化为脂肪积聚在体内,从而导致肥胖。

适宜多饮用淡茶水、白开水

饮酒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实在要喝建议: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相当于啤酒750ml,葡萄酒250ml,38%度白酒75ml,高度白酒50ml),女性不超过15g(相当于啤酒450ml,葡萄酒150ml,38%度白酒50ml,高度白酒30ml)。

多数含糖饮料的糖量约为8-11%,部分高达13%以上。如果不希望发胖,就要注意限制碳酸饮料、奶茶等高能量、高糖饮品的摄入,不能把饮料当水喝。在餐桌上,用白开水、淡茶水、无糖酸奶和鲜榨果汁代替酒类和饮料是健康可取的。

零食选择有讲究

零食美味好吃,但是里面的“隐形热量”不容小觑:例如常见的零食:德芙榛仁巧克力100(克)热量=568千卡,蓝罐曲奇100(克)热量=525千卡,品客原味薯片=25(克) 热量578千卡,相当于一顿饭的热量。因此:注意少吃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零食,包括饼干、蛋糕、糖果、果脯蜜饯、巧克力、蛋黄酥、冰淇淋、膨化食品等。

许多加工食品除了能量高,还含有反式脂肪酸,增加机体肥胖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来自反式脂肪酸的热量不超过食物总热量的1%(≈2克)。因此,零食应优先考虑新鲜水果和奶类,适量摄入未加工的坚果(每天约一手心的量即可)。

特殊人群要注意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尤其避免高脂饮食、过度饮酒、用餐过饱等。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以少油、低钠盐、低热量、低胆固醇以及低动物脂肪为主。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减少浓肉汤、动物内脏和海鲜的摄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饮食的定时定量,进食顺序:汤→蔬菜→肉类→粗杂粮主食。

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患注意避免高脂饮食

体育活动不能少

管住嘴,迈开腿!春节期间与其在家中久坐,不如把握团圆的大好时光,约上家人朋友,每天进行45-60分钟的户外运动,一起散步、爬山、跑步、骑车、打球等等,对能量的消耗说hi-hi,对长胖的烦恼说bye-bye!

了解更多

保持这5大饮食好习惯 身体越来越健康少生病

事实上现在很多疾病都是因为人们日常生活饮食习惯不好引起的,很多人去医院检查时,医生都会告知病人需要好好休息,注意饮食习惯,说明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人们保持健康。

那么有哪些饮食习惯能使人们保持健康呢?

1、植物性食物要多吃

其实现在有一种更受推崇的饮食方式就是多吃一些植物性食物,它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谷物等,当然可以搭配一些鱼、海鲜等肉类。但也有的人比较极端,他们大部分都是想通过吃纯素食来降低自己患病的几率,实际上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长期性只吃素食很有可能会缺乏营养,从而引起其他疾病。

2、低脂食物可以多吃

经常吃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那我们的身体距离糖尿病、三高病就不远了,所以为了健康我们应该多吃低脂食物,而非高脂肪食物,可以远离肥胖,保持良好的身体管理。低脂食物包括谷类食品、瘦肉、豆类、低脂牛奶等,经常吃低脂食物,会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得更轻盈了。

3、油炸食品要少吃

很多人无法拒绝街上的烧烤、炸鸡等食物,但是要是吃得太多,那么我们也就会变得越胖,吃得越多,也就越不健康。事实上,这种油炸食品不但会引起肥胖,还会引起三高,甚至在长期性刺激下对肠胃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脸上长痘的情况。

4、少吃高糖食物

很多人都喜欢吃甜食让自己快乐,其实,多吃甜食会对肝脏、血脂有一定影响,那些经常喝可乐、奶茶、蛋糕的人们,应该减少喝这类高糖食物的频率,建议用水代替饮料,也可以选择其他低糖食物代替高糖食物。

5、摄入蛋白质应适量

对于很多运动的人来说,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尤为重要,如果长期运动,需要保证每天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但如果摄入的蛋白质过量,可能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所以在摄入蛋白质时,需要根据自身需求,适量摄入。

生病时需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以上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就会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但饮食习惯的效果并不是立刻起效,而且需要长期坚持,才可以看到明显效果。

来源: 华商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