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斤“胖婶”摔骨折需手术,5名医护人员帮其翻身接受麻醉
楚天都市报11月23日讯(记者郑晶晶 通讯员 卢亚芳)身高不到1.60米,体重却达98公斤,51岁的李女士一跤摔得骨折,家人好不容易把她送到了医院,可因其体重太重,接受手术麻醉时,几个医护人员齐上阵才帮其侧身接受了麻醉。目前,情况已明显好转的李女士感慨,长得胖给大家添了太多麻烦,非常感谢医护人员们的帮助。
李女士家住一元路,因为长得胖,亲朋好友总说旁人有福,给她取个外号叫“胖婶”,她也乐呵呵接受。上个月,李女士出门买菜,没走多远不料脚底一滑,一屁股坐在地上,疼得额头直冒汗,没法站起来。家人听到呼救赶来,在众人的帮助下,李女士被送到武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经检查,李女士的腰椎骨折了,疼痛科主任蔡毅仔细分析后认为,其是因体重大、平时运动较少导致骨密度较低,腰椎被压得又薄又脆。蔡毅主任建议进行椎体成型手术,往“高危”的骨头处注入骨水泥来强化骨密度。可李女士体重较胖,做手术的难度比常人大,尤其是麻醉这个环节。术前,蔡主任和麻醉师充分沟通,手术时,1名医生、4名护士一齐帮助她侧身,这才顺利接受麻醉完成手术。术后,担心李女士长时间卧床长褥疮,疼痛科的医护人员们每天都几个人一起帮李女士翻身,情况好一些后又扶她起床慢慢行走。经过治疗,目前其情况已明显好转,对医护人员的帮助,李女士感激不已。
该院疼痛科主任蔡毅介绍,一般而言,肥胖让骨折的风险大大增加。对于老年人来说,体重控制要合理,太胖当然不好,但也绝对不能太瘦,体重过低会使得肌肉的衰老和萎缩更为突出,使老年人平衡和运动能力下降,增加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 对于绝大多数老人来说,高脂饮食是不推荐的,但饮食中优质蛋白和钙质的摄入一定要给予充足保证,同时合理运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药剂来保证骨骼的强壮度。
肥胖会增加女性骨折的几率?肥胖的危害很多,适度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对一个人的健康从来没有好处,但现在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它增加了女性骨折的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从2009年到2016年跟踪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年龄在40至70岁之间的2万名女性和男性。
在中位数为5.8年的随访中,497名女性和323名男性发生了骨折,有415例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髋部、脊柱、腕部或腿部),女性260例、男性155例;腿部骨折353例(脚踝、脚、胫骨),女性219例、男性134例;共有203例手臂骨折(手腕、前臂或肘部),其中女性141例,男性62例。
有一些骨折,比如手腕骨折被归入不止一个类别,对于女性来说,腰围越大(表明腹部脂肪越多)骨折的风险就越大。
腰围每增加两英寸,任何部位骨折的风险就增加3%,腿部骨折的风险就增加7%。
研究人员发现,腰围和踝关节骨折之间的联系尤其紧密,对于女性,较大的体重指数(身体质量指数—基于体重和身高的体脂估计值)与较大的腿部骨折风险相关。
例如,与身体质量指数为25的女性相比,身体质量指数为27.5的女性风险高5%,身体质量指数为40的女性风险高40%,而身体质量指数为22.5的女性风险低5%,尚不清楚为什么肥胖与女性骨折的高风险有关。
然而,根据5月4日至7日在荷兰举行的欧洲肥胖大会上提交的研究报告的作者,大多数骨折是由跌倒引起的,这在肥胖人群中更常见。
与身体质量指数相比,腰围与女性骨折的关联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内脏脂肪,代谢非常活跃,储存在腹部深处,包裹在器官周围,分泌的化合物会对骨骼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当体重集中在身体前部时,这一点尤为明显,这表明身体脂肪分布在腹部的人摔倒的风险更高。
在男性中,较高的身体质量指数和较大的腰围与骨折没有明显关联,但体重过轻的男性手臂骨折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两倍。
发现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与女性骨折的高风险有关,这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
患有骨折的肥胖患者更有可能出现其他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康复速度变慢,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畸形愈合(骨折可能无法正常愈合)的风险。
肥胖可以使血管变硬,进而可能出现高血压、高血脂、血栓、脑梗;可以影响心脏,而可能出现冠心病、心衰;还可能出现糖尿病、脂肪肝以及增加癌症的风险等,所以要适度地控制好自身的体重。
#肥胖##骨折##女性#
半年不到体重激增10公斤 13岁娃患上脂肪肝
肝病疾病谱正从肝炎向脂肪肝等悄然转变
半年不到体重激增10公斤,13岁娃患上脂肪肝。昨天是第10个“世界肝炎日”,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举办的义诊活动现场,该院疑难和重症肝病科主任医师熊清芳介绍,目前肝病疾病谱已由原先的病毒性肝炎转为非感染性肝病居多,如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尤其需要警惕的是饮酒及肥胖引发的脂肪肝激增。
罕见,13岁娃患上脂肪肝
日前,熊主任就收治了一例特殊的小患者。今年5月,13岁的明明因鼻梁骨受伤骨折被爸妈带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异常升高,当地医院降酶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较前下降,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但复查发现指标再次升高了。明明的爸妈着急了,这么小的孩子有肝病了可怎么好?
7月初,明明爸妈经推荐带着他辗转来到南京市第二医院。熊主任看着胖胖的明明仔细地询问发病前的情况:除了明明小时候有过“肾炎”病史外,明明爸妈还说到另外一个情况:因为疫情,明明基本都待在家里,吃得多活动少,近几个月体重增加了10公斤。熊主任判断,小孩是脂肪肝可能性很大。经过系列检查,最终明明的肝脏组织病理提示轻度慢性肝炎伴脂肪肝,明明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就是脂肪肝。
警惕,脂肪肝不控制可致肝癌
熊主任介绍,正常人肝脏内都含有少量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当肝脏内脂肪转运失去平衡,就会在肝脏内积聚,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肥胖。
熊主任说,肥胖是各种慢性疾病,如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动机,这点无论大人小孩都一样。而肥胖不加以控制的话,常有这样的规律: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熊主任提醒,脂肪肝主要是早发现早干预,早期脂肪肝,可以通过减重、调整饮食结构和积极锻炼实现逆转。如果不加干预,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疾病。所以脂肪肝不是什么“良性病”,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不能把肥胖不当回事儿。通讯员 周慧 魏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