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大伯几十年把白酒当茶喝,一天2斤半,最后手术切下七八斤脂肪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应晓燕
66岁的诸暨人黄大叔,在当地是有名的酒鬼,早上从睁开眼起,就开始喝酒,他用搪瓷茶缸装白酒,每天像喝茶一样,一天能喝2斤半。这样几十年来,日积月累,终于喝出了问题,脖子比头还大,呼吸也变得困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还要从十年前说起,当时黄大叔发现自己的阴囊里多出了几颗“圆滚滚的蛋蛋”,比较小而且不痛不痒,也就没怎么重视。渐渐地,这几颗多出来的“蛋蛋”大了起来,同时,自己的脖子变粗了、背也变厚实了、下腹部也圆滚滚,黄大叔都觉得男人么壮实点也没啥。
但后来,他会时常感到脖子紧绷、呼吸困难,他就感觉到不对劲了,身形也变化得连自己都觉得吓人。于是,他经朋友介绍,找到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泌尿外科蔡琦主治医师。
蔡琦医师详细地询问了病史,黄大叔的症状让蔡医师想起有一篇关于“大量饮酒与肢体脂肪堆积”的文献报道,“良性对称性脂肪增多症”出现在了蔡医师的脑海里。他立即安排黄大叔住进了泌尿外科病房,并开出了阴囊MRI以及颈背部增强CT检查的单子。检查结果证实,黄大叔的阴囊内以及颈背部多发脂肪堆积,结合“嗜酒”这一不良嗜好,进一步证实了很可能是罕见的“良性对称性脂肪增多症”。
蔡琦医师与黄大叔及其家人进行了沟通,决定与乳甲外科的俞勇主任医师合作共同完成对阴囊内肿物及颈部多发性脂肪瘤的切除手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第一期手术给予阴囊肿物及后颈部脂肪垫切除,切下来的脂肪足足有七八斤重。经过一个月的恢复后,进行了第二期手术——切除前颈部脂肪垫。两次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结果也证实了肿块为“脂肪源性”。
经过这两次手术,黄大叔的问题终于被圆满解决了。出院前,蔡医师对黄大叔进行了耐心的宣教,强调了嗜酒与该疾病的相关性。黄大叔痛下决心:“要戒酒了,把家里的酒瓶子都扔掉,再也不喝了”。
什么是良性对称性脂肪增多症(BSL)?
良性对称性脂肪增多症(BSL)也称Madelung’s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脂质代谢障碍引起的颈部异常脂肪蓄积。临床较为罕见。Ⅰ型为脂肪均匀对称的分布于体表,患者外形如“运动员”。Ⅱ型为弥漫分布的脂肪团块,患者外形酷似单纯肥胖。该病常以颈部渐进性增粗就诊,病患肤色正常,无疼痛及发热征象。临床检查可有肝硬化、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表现,以 烟 酒 嗜 好 者 多 见。目前该病病因不明,约60%~90%以上病人与长期过度饮酒有关。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460斤!“安徽第一胖”小伙,这个新年在合肥过的永生难忘!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他叫小阳,身高1米78,是一位90后,家住安徽省临泉县,曾经是一名专业的散打摔跤运动员,获得过省级冠军和全国大赛奖牌,而今却因为460斤的体重刷新纪录,不得不寻求手术减重。
因为胖,小阳面临着持续的身心折磨,甚至危及到生命。经过多方了解,最终他慕名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寻求帮助。就在一周前,小阳接受了期盼已久的减重手术。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
疝及减重代谢外科主任吴立胜带领团队,
顺利的为小阳做了
袖状胃切除术加空肠与空肠吻合,
小阳的胃部体积被切除了三分之二,
一周时间就减去体重10余斤,
马上就可以出院回家进行后续康复与减重。
运动员成“第一胖”
小阳今年28岁,曾经是一名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学习过的散打摔跤专业运动员,获得过少林寺武僧团散打两届冠军、安徽省摔跤无级别第三名等多个省级冠军和全国大赛奖牌。
2008年退役后,小阳一直待在家中。因为活泼外向喜欢聚会,生活饮食不规律,一顿白酒能喝2、3斤,经常吃喝到凌晨2、3点,加上家族有肥胖病史,父辈家族十几个人中有十来个体重都在200斤以上,导致其体重从最初的200多斤一路飙升至460斤,BMI高达72.6(正常体型的BMI指数为18.5-25)。
肥胖的身体严重影响了小阳的日常生活,走路100米就喘,弯腰系鞋带都是难题。因为壮硕的身形,“不倒翁”似的步态,他还被身边的人嘲笑并排挤,原本乐观开朗的他逐渐变得自卑消沉,平常连家门都不愿意出。
与此同时,小阳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高血糖、高胰岛素、黑棘皮症、下肢水肿溃烂,不断折磨他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手术减肥迎来新希望
在长胖的过程中,小阳也尝试了各种减肥的方法,节食、运动、针灸,但均以失败告终。一次偶然机会,听说家边有一个人体重一年内从380斤降到了200多斤,小阳怦然心动,登门了解后才知道,原来那人是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做了减重手术。
随后,小阳慕名来到该院疝及减重代谢外科主任吴立胜的门诊,并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沟通,希望吴主任可以帮助他甩掉身上的“重负”。12月25日上午,小阳被推进手术室接受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手术加空肠与空肠吻合(术中发现小阳的小肠有近8米长,而正常范围是4-6米)。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完成。
吴立胜主任介绍说,因为小阳的体重高达460斤,是目前安徽省减重手术中体重最高的一位,堪称“安徽第一胖”。因此手术特意邀请了ICU、麻醉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进行多学科会诊,反复研究各项检查指标,为他量身打造最合适的手术方案,尽一切可能降低手术风险。
袖状胃切除术是指沿着胃的长轴切除胃的大部分,使胃呈“香蕉状”,手术后胃的容积在60—80ml左右,这样可以减少胃的容量,降低刺激产生饥饿感的荷尔蒙分泌。而空肠与空肠吻合,主要是为了保证正常的能量需求,减少肠道过多的消化和吸收。
减重手术助大变身重回自信
术后的小阳心情大好,逐步恢复了以往的自信和开朗。他期待着自己的体重能够尽快降到刚退役时的200多斤,能够自由行动,能够陪着家人一起逛街而没有异样目光。
吴立胜及其医护团队在做好术后照护管理的同时,也期待着小阳的华丽大变身。2018年,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疝及减重代谢外科完成的减重手术中,仅400斤以上的已有4例,到目前为止均已成功减重100多斤,其中一位患者术后8个月内就成功减重140斤。医院于2010年在省内率先开展减重代谢手术,并于2015年成立普外科疝及减重代谢亚专科,近年来已经成功开展近百例手术。
目前,世界肥胖人口程爆炸增长趋势,而在中国有43.6%的人超重或者肥胖。迄今为止,在肥胖症的治疗中,尤其是对于重度肥胖,减重手术的治疗效果最确切、最持久。
减重手术是一种微创腹腔镜手术,其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消化道结构来影响胃和脑部之间的激素传导功能,从而实现疗效。其目前基本上都是利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完成,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且术后不需要长期药物调整身体健康状况。
叶俊华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文图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小酌怡情?研究表明:喝酒无论多少都会伤脑
有人以为,“适量”饮酒不会有损健康,甚至可能有益健康。然而新研究发现,无论你喝的是什么酒,无论你喝多喝少,都会对你的大脑造成危害。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safe" level of drinking, with increased consumption of alcohol associated with poorer brain health,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新研究指出,“安全”的饮酒量是不存在的,喝酒喝得越多,对大脑健康的损害就越大。
In an observational study, which has not yet been peer-reviewed,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f-reported alcohol intake of some 25,000 people in the UK, and their brain scans.
在一项未经同行评议的观察性研究中,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英国约2.5万人报告的饮酒量和他们的大脑扫描图像之间的关系。
The researchers noted that drinking had an effect on the brain's gray matter -- regions in the brain that make up "important bits where information is processed," according to lead author Anya Topiwala, a senior clinical researcher at Oxford.
该研究的首席作者、牛津大学高级临床研究员安雅·托皮瓦拉指出,喝酒会影响大脑灰质,这是“信息加工处理的重要区域”。
"The more people drank, the less the volume of their gray matter," Topiwala said via email.
托皮瓦拉在电邮中写道:“人们喝的酒越多,大脑灰质就越少。”
"Brain volume reduces with age and more severely with dementia. Smaller brain volume also predicts worse performance on memory testing," she explained.
她解释道:“脑容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痴呆症患者会下降得更厉害。脑容量更小预示着记忆测试的表现会更差。”
"Whilst alcohol only made a small contribution to this (0.8%), it was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han other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she said, explaining that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re "ones you can do something about, in contrast to aging."
她说:“尽管酒精对脑容量下降的影响很小(只有0.8%),但是比其他可调节的风险因素占比都更大。”她解释说,可调节的风险因素指的是“你可控的因素,相对于不可控的衰老而言”。
在伤脑这事上 喝哪种酒都一样
The team also investigated whether certain drinking patterns, beverage types and other health conditions made a difference to the impact of alcohol on brain health.
研究团队还调查了特定的饮酒习惯、酒精饮料类型和本人健康状况是否会改变酒精对大脑健康的影响程度。
They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safe" level of drinking -- meaning that consuming any amount of alcohol was worse than not drinking it. They also found no evidence that the type of drink -- such as wine, spirits or beer -- affected the harm done to the brain.
他们发现,“安全的”饮酒量是不存在的,这意味着,喝多喝少都有害,不喝才是安全的。他们还发现,没有证据证明酒的类型(比如葡萄酒、白酒或啤酒)对大脑受损程度有不同的影响。
However,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igh blood pressure, obesity or binge-drinking, could put people at higher risk, researchers added.
不过,研究人员补充道,高血压、肥胖等身体特征和酗酒行为会提升大脑受损风险。
喝酒会带来多种健康风险
The risks of alcohol have long been known: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re's no amount of liquor, wine or beer that is safe for your overall health.
酒精对健康的风险很早以前就已为人所知。先前的研究发现,无论是白酒、葡萄酒还是啤酒,喝多少都不利于你的整体健康。
Alcohol was the leading risk factor for disease and premature death in men and women between the ages of 15 and 49 worldwide in 2016, accounting for nearly one in 10 deaths, according to a study published inThe Lancetin 2018.
2018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指出,酒精是导致全球范围内15岁到49岁男女患病和早逝的第一大风险因素,近十分之一的人因此丧命。
"It has been known for decades that heavy drinking is bad for brain health," Sadie Boniface, head of research at the UK's Institute of Alcohol Studies, said via email. "We also shouldn't forget alcohol affects all parts of the body and there are multiple health risks."
英国酒精研究所研究部主任莎蒂·博尼费斯在电邮中写道:“早在几十年前,我们就知道酗酒有害大脑健康。我们也不要忘记,喝酒会影响身体的各个部位,还会产生多种健康风险。”
来源: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