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性格(胖的人性格都比较好)

文章目录:

这4种性格的人,最容易胖!看看是你吗?

你是不是这样想的?最开始减肥时,信念感很强,“不瘦20斤不换头像”,可是没过几天,就恢复了原样,以“吃爽”为终极目标,以“怒躺”为基本生存准则,然后减肥就又遭遇了滑铁卢……其实,减肥和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性格决定减肥成败,你可以对照看看自己是不是“减肥的料”。

一、社交型

社交型的人,日常生活中属于比较活泼的那一类,性格开朗,喜欢热闹,热衷于没事就和朋友们一起聚聚。美食美酒在这类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熬夜也是常态,吃得多,喝得多,加上熬夜,自然会引起脂肪堆积。

建议:社交型的人想减肥,就要控制一下聚餐的频次;实在迫不得已聚餐,记得控制总体热量摄入;要少吃油脂高的食物和精加工食品,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摄入优质蛋白,比如鸡胸肉、鱼虾肉等;喝水或喝茶代替喝酒,减肥效果更好。

二、佛系型

佛系型性格的人,平时大大咧咧的,很多事情都不喜欢计划,怎么开心怎么来,一切随自己的心情。平时不注重饮食结构,经常早餐午餐一起吃,要不就是把晚餐变成夜宵,吃饭特别不规律。这样的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不仅造成肠胃功能紊乱,也会让身材走样。

建议:平时吃饭还是要做到定时、定量,一日三餐按时吃,避免由于过度饥饿而暴饮暴食;吃饭吃七分饱即可,找到一种饥饱适中的状态。按照这样的吃法有助于大脑和肠胃间的记忆。

三、思考型

思考型性格的人,日常生活中是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即使是在减肥过程中,也非常注意细节,一旦结果和预期的不一样,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陷入焦虑,从而放弃减肥。

建议:学会拆解减肥目标,明白减肥和任何事情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执行减肥计划的时候,可以对自己降低点要求,比如允许自己吃健康零食,而不是完全把零食戒掉。

四、贪婪型

这种性格的人,对饮食的态度,基本就是来者不拒了,完全不挑食。尤其是面对甜食,只要看一眼就迈不开腿了。不仅如此,一旦破戒开始,就很难停下来,很容易摄入过量。

建议:尽量远离甜食等高热量食物,实在饿了,可以在控制总体热量摄入的基础上,适当加餐,吃一些健康零食,比如吃水果、一小把坚果或者喝牛奶;吃东西要专注,做到细嚼慢咽。

英国心理学家:你的脸型,早已决定了你的性格和人生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中国的传统相学中,对人们的面相、手相都有着一定的研究。通过对于人们面相和手相的观察,推测一个人的运势和大运等,古代称之为相士,直到现代依然不乏有许多人依然从事着算命相面的工作。

不仅是中国,在国外也对人们的面相进行了许多研究。其中由英国的心理学家通过研究称:你的性格和命运早已被你的脸型决定了。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的性格,可以将性格分为五个维度进行分析,从人类性格的外向性、神经性、亲和性、尽责性和开放性维度。

而能够影响人们性格的因素又分为了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两种。

先天性的因素都是由自己的遗传因素影响到个体性格的形成,而后天性的因素比较复杂,有可能是受到个体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或者后天生活环境或者生活经历对自己性格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人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影响对先天形成的性格进行不断地修正和弥补,人们体现出的性格往往可以反映出人们的性格,也可能推断出人们的内心活动等方面。

通常人们的外在表现和日常一些行为,就可以推测出这个人的一些性格特点。

如果不懂得看“面相”,有可能影响到自己对这个人的判断,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对于面相的研究进行人们性格特征的分析。

人们的脸型有许多种,大多数都是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脸或者中国比较典型的国字脸。

国字脸

国字脸也被称为中国人的典型脸型,这个脸型特点就是脸部线条清晰,下颌骨比较宽大。拥有国字脸脸型的男性,一般性格非常坚毅果决,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

在做事时勇于挑战,敢于冒险,在群体中富有好胜心。同时这样的人性格也有一点缺点,为人会比较固执,不会轻易被其他人影响改变自己的想法。

为人比较坚定,做事风格比较传统,同时也会给人一种比较难亲近的感觉。

圆形脸

圆形脸的面部比较丰满,脸部肉嘟嘟,轮廓不明显,额头突出而且比较饱满。但是圆脸的人比较不上镜,有点显胖。圆形脸的人脾气都比较好,具有亲和感,没有攻击性。

在交往中,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与之亲近。同样圆形脸也有一定的性格缺点,就是不懂得拒绝,性格开朗容易满足于现状,进取心不强。

方形脸

方形脸的面部特征主要为脸型小,额头和颧骨骨骼偏小,轮廓明显。方形脸的人性格非常开朗外向,喜欢与人交流,也拥有高超的语言交流技巧,在生活中比较受到人们的欢迎。

同时这样的性格也有缺点,比如做事犹豫不决、缺乏主见,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执行力不强。受挫性比较差,这样的性格不适合担当领导的角色。

三角形脸

三角形脸部的特征为额头比较宽,下巴略尖,额头比较高,呈现出三角形的脸型。拥有三角恋的人群属于智慧型人才,智商较高,他们通常比较聪明,喜欢思考,善于推理和发现新事物,在社会群体中属于具有创造力了的人群。

同样这样的性格也有缺点,例如做事习惯冲动行事,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在社会活动中缺乏交流,这样的人群也经常从事一些科技研发或者艺术设计类的工作。

菱形脸

菱形脸的面部特征为颧骨比较高,下巴尖,五官整体非常立体,线条明显。这种脸型也非常适合上镜, 能通过镜头展示出更立体的形象特征。

往往这样脸型的人群,都给人一种高冷难以接近的感觉。

菱形脸的人非常有主见,为人做事比较严厉。在工作中有严格的要求,通常也会表现得很优秀,能够在工作中脱颖而出。他们对自己有着清晰的未来规划,喜欢将一切掌控在自己手里的感觉。

所以通过对于人们脸型和性格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人们的脸型与性格有一定的规律性。

也是从人们行为和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各个方面影响与面部特征进行的整合和分析,其中还有一些方面依然有待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人们的脸型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体的性格特征,也可以推测出人们的心理活动。

人们在交往的时候可以通过脸型对其他人进行一定的性格推测,从脸型中可以挖掘出一些个人的相关信息,交流时的内心活动,从而在交往中作为一定的参考。

- The End -

作者| 汤米

编辑|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岸涌|肥胖的心理真相:性格与情绪的催化

3月4日世界肥胖日,一则关于肥胖的数据登上热搜:

【世界肥胖联合会:#全球一半人口2035年可能超重#】
世界肥胖联合会发布“2023年世界肥胖地图集”,报告显示,未来12年内,全球将有51%的人口——超过40亿人肥胖或超重。

儿童的肥胖率和低收入国家的肥胖率正快速上升,到2035年,儿童的肥胖人数可能比2020年增加一倍以上,男孩达到2.08亿,女孩达1.75亿。

肥胖的原因有多种,我们可以从心理角度出发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内容:肥胖会受到一些特定人格因素的影响,《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中说:那些比较冲动的人、高神经质低责任感的人更容易变成肥胖的人。

01)冲动容易发胖

有些人的冲动行为不太受意识控制,克制不住产生冲动行为,对行为后果有后悔、内疚的感觉。

这类人情绪忽高忽低,身体内的激素水平也会忽高忽低,不稳定,容易引发肥胖。他们通常缺乏自制力、毅力和恒心,这也是为什么人在青春期是最容易发胖的。

02)争强好胜的人容易肥胖

争强好胜的人,他们内心脆弱,感觉自己渺小,时常有别人觉得自己不重要的恐慌感。正因为他们有一个弱小的内在自体,外界的认可对他们来说才会显得特别重要。

当生命遇到失意,感到不安全和恐惧时,我们通常会充满无力感,匮乏而脆弱,让体重增加几斤,身上多些肥肉,的确可以增加自己的重量感,帮助我们抵御寒冬,但真正能够给我们力量,保护我们的是肌肉,拥有肌肉需要独立,心理上需要分离,成人才有肌肉。

肥胖心理学:80%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超重的真凶,是情绪化进食。

症状1:会莫名其妙感到很丧,什么都不想干;

症状2:明明不饿,但就是想吃东西;

症状3:没事就喜欢看外卖APP,跟逛淘宝一个道理。

情绪性进食,指的是因为饥饿以外的原因产生食欲,比如在情绪的刺激下产生一种难以抑制的想吃东西的冲动。这时,食物被当作了填补某种情感需求的工具,而不再是为了解决生理饥饿。

如果明知道自己是情绪性进食,就需要进行一些改善。

01)改用一些健康的自我安抚方式

其实食物本身是一种合理的安抚方式,没有人会否认美好的食物能够治愈人心。然而,食物的选择就比较重要,选择健康的食物,适时适量地治愈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在关怀自己,否则就属于“助纣为虐”的行为。

02)降低自己暴饮暴食的可能性

在你买食物时,多思考一下它是否有它的营养价值,保证在你生活触手可及的地方很少或没有垃圾食品;保证一日三餐,或者少食多餐让自己不会太撑也不会太饿。

03)保证睡眠,不要让自己太累

人在过度疲劳和困倦的状态下,会让我们无法控制自己想要胡吃海喝的欲望,这也是为什么暴食常常发生在晚上或半夜,建立健康的习惯,你的荷尔蒙分泌也才会随之正常。

减肥并不总是容易的,很多因素都会使它停滞不前。

尝试一些策略,从心理逃避易怒到独立平和,从注意饮食到记下食物日记,从多吃蛋白质到做力量锻炼。最终,改变体重和生活方式需要奉献、自律、毅力和韧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