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人民医院 :挑战极限!为80岁肝硬化肥胖老人成功“拆弹”
近日,薛城区人民医院普外一科团队成功为一位80岁高龄的结肠癌患者实施了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薛城区人民医院在复杂手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也彰显了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力量。
患者情况极为特殊,不仅年龄偏大,还同时患有肝硬化、脾大以及肥胖(BMI 31)等多种疾病,这无疑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田超主治医师迅速向李杰科主任汇报,并组织了多学科会诊。呼吸内科、心内科、麻醉科、肿瘤科等多科室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并制定了精准、安全的手术方案。
在术中,田超医师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克服了肝硬化带来的高风险,包括凝血机制异常导致的出血风险增加、肠道组织愈合能力变差可能引发的肠瘘等严重并发症,以及患者肥胖体质对手术操作的难度增加等问题。他们小心翼翼地分离组织、切除病灶,每一步都精准无误,最终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生命体征平稳,身体逐渐康复。
此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和精湛技艺。薛城区人民医院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挑战医学难题,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同时,薛城区人民医院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见证更多这样的成功案例,共同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苹果型”肥胖与更多的健康风险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因为肥胖而烦恼,但是要知道,肥胖还会引起脂肪肝。当然,脂肪肝并不只有这一个因素,那么脂肪肝的原因有哪些呢?有哪些症状呢?脂肪肝应该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吧。
走在马路上,看着大家的体型,胖子渐多,但同样是胖子,为什么有的体型像梨。
“梨型”肥胖,脂肪在臀部;“苹果型”肥胖,脂肪在腹部。他们的区别:就好像一包冰激凌拿到家里,应该放进冰箱里冷冻,后者却放进冰箱里冷藏。冷藏的冰激凌很容易融化,“苹果型”肥胖与更多的健康风险相关。
脂肪肝就是脂肪储存在肝脏细胞中的例子,这种脂肪储存在肝脏和胰腺等非脂肪组织的现象称为“脂肪异位储存”,脂肪转存到腹部形成腹型肥胖。我们的民族有些人看起来并不胖,但是当露出腹部时发现,脂肪堆积到了这里。 肌肉、脂肪中的脂肪异位储存可以引发胰岛素抵抗,胰腺中的脂肪异位储存可以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这些过程可能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运动调整是关键
遗传的因素虽然占比很高,但是如果我们在遗传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适当运动能明显减少脂肪肝、腹型肥胖的发生。腹部区域的肥胖即便减少一小部分也能给健康带来明显的益处。
脂肪怎么就跑到您的肝上了?
提醒,减少脂肪摄入,同时记住不是单纯减少脂肪食物就可以了,因为:碳水化合物(粮食)吃多了可以引起体脂的堆积,不是以碳水化合物转变成脂肪为主,而是食物中脂肪氧化减少了,食物中的油脂没有燃烧,储存到了脂肪细胞里,导致脂肪细胞增大,我们就逐渐胖了。
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虽然很多的患者会选择手术治疗方法,但是也有一些轻微患者采用了其他的治疗方法。其中运动治疗脂肪肝就是很多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法。脂肪肝患者如何进行运动治疗呢?
1、运动误区要纠正
“脂肪肝是吃出来的,多运动、少饮食,自然会好”,这个粗浅的概念似乎人人都懂。于是乎,一些误区也随之出现。诸如:“我每天动个不停,家务全是我做的”;“平时我没空,逢节假日我会去健身中心锻炼个半天”;“我每天工作量很大,已经够我消耗的了,不必再作其他运动”等等。其实,合适的运动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出运动治疗方案。
2、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平时活动量的大小,锻炼场所的条件,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等等。比如说一般以餐后散步为宜,但对有些患者来说可能就不适宜;对一些伴有下肢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患者来说,则不宜选择类似慢跑、登梯等关节活动度较大的运动;同样年龄和其他健康状况相似的男女青壮年,由于性别、体型的不同,所给予的运动量也应不同,这就是为何在治疗脂肪肝时一定要由专业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作出相应的指导。
3、运动也需开处方
治疗性运动需要在消化科医师和康复科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作出客观、综合的评估后,制定一个科学的运动处方,在运动的方法、时间、强度、频率和运动量各方面作出具体量化指标,然后再对患者的适应性和疗效进行阶段性评估,不断调整、不断完善。各项运动项目,由于其量化指标不同,所产生的“耗氧量”也不同。专科医生为你开设的运动处方,将为你度身量制。
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并不是所以的人都适合这种治疗方法。如果患者想要通话运动治疗方法治疗脂肪肝,就需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医生的建议和运动规划,这样,才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痊愈。
有哪些原因可以引起脂肪肝?
1.饮酒
饮酒是引起脂肪肝的常见病因,饮酒致脂肪肝可能是酒精对肝内甘油三酯的代谢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健康者,每日饮酒含乙醇100-200克,连续10-12天,不论其饮食是否含蛋白质,均可发生脂肪肝,低蛋白质只是一种加重因素。
2.饥饿
由于血糖降低,脂肪肝组织中的脂肪酸被动员入血,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肝内有中等度脂肪堆积。
由于蛋白质缺乏,而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这样造成肝转运甘油三酯发生障碍,脂肪在肝内堆积。
4.肥胖
50%肥胖者有肝内脂肪浸润,这是由于脂肪组织增加,游离脂肪酸释出增多所致。肝炎后脂肪肝是由于摄食过多、运动减少,加之肝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极易造成脂肪在肝内存积。慢性肝炎病人由于不适当地增加营养和减少体力活动,也常伴有脂肪肝。
约有半数糖尿病病人伴有脂肪肝,这是因为糖尿病病人,葡萄糖不能利用,造成三大代谢紊乱,最终使脂肪酸在肝内存积引起脂肪肝。
6.皮质激素
长期使用激素可使人肥胖并发生脂肪肝。
7.四环素
可引起脂肪肝,特别是在妊娠妇女,常引起与妊娠急性脂肪肝表现相似的脂肪肝,死亡率高达75%以上。
8.其他
妊娠能引起妊娠脂肪肝、先天性痴呆综合征、半乳糖血症、家族性高脂血症、非β-脂蛋白血症、克隆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都能引起脂肪肝。
脂肪肝有哪些症状
1、恶心与呕吐是中后期度脂肪肝临床的常见症状,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胀等肝系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但也可单独出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搏缓慢、血压降低等症状。
呕吐是指将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道逆流入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肝胆胃系统疾病常伴有恶心、欲呕或呕吐的症状,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乙型、甲型等)、肝硬化等。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恶心欲呕、厌油、上腹胀等肝系症状。
2、脂肪肝是常见的表现为肝脏肿大,若肝包膜受伸胀、肝韧带被牵引、脂肪囊肿破裂或发炎,则可见肝区痛及压痛,伴反跳痛,发热,白细胞增多。
脂肪肝患者的肝肿大
约90%患者的肝脏可扪及,30%轻度肝肿大,如肝脏贮脂占肝重的40%以上时,可有明显肝大,但为无痛性。肝脏虽肿大,而其形态依然保持正常。若检查肝脏时其质地正常,或稍觉柔软。并且表面平滑且无触痛,便应考虑到脂肪肝的可能性。但因为脂肪肝其质地较柔软,所以虽然肿大而在腹壁下触诊往往难以触知。如有营养过多所致的肥胖症、慢性酒精中毒、糖尿病、慢性结核病、各种严重贫血等疾患存在时,则可帮助判断是否已患有脂肪肝。肝肿大还多见于各型病毒肝炎、肝脏肿瘤、阿米巴脓肿、肝硬化、肝结核等,故明确诊断时还应结合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CT等)来确诊。
3、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称蜘蛛痣。
蜘蛛痣出现的部位多在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等。其痣的大小不等,直径可以针头大到数厘米以上。检查时用指尖或 (针)火柴棒压迫痣的中心(即中央小动脉干部),其辐射状小血管网即退色,去除压力后又复出现。蜘蛛痣的发生一般认为与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减弱有关。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或肝硬化时。慢性肝病(包括脂肪肝)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如压后退色,称为肝掌,发生机理与蜘蛛痣同。据报道,270例肝活检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8%有蜘蛛痣,脂肪肝好转后蜘蛛痣消失,3例由脂肪肝转成肝硬变,蜘蛛痣增多。
4、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等重度脂肪肝症状,易误诊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术。
5、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又称产科急性假性黄色肝萎缩,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少见疾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临床表现与暴发性肝炎相似。
6、可有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的重度脂肪肝症状。
7、常有口角炎、舌炎、皮肤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少数病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症状。
8、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症状。
脂肪肝临床并发症
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并发表现。
1、常并发有酒精中毒的其他表现,如酒精依赖胰腺炎周围神经炎、贫血、舌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2、营养过剩型脂肪肝常关联其他基础疾病并发出现,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痛风胆石症等;
3、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常与慢性消耗性疾病并存,如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4、妊娠急性脂肪肝常并发有肾功能衰竭、低血糖、胰腺炎、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5、重症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其他还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女子有闭经不孕等。
结语: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脂肪肝的原因有哪些了吧。我们都知道,脂肪肝是一种大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也都害怕。所以就需要及早发现哦。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50岁男子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门静脉高压、脾大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大腹便便”的病人,当然这只是第一印象,有的人虽然腹胀大如鼓,但是四肢消瘦,腹部青筋暴露,着是典型的中医的鼓胀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肝硬化腹水。
腹水是指液体在腹膜腔中积聚。腹水患者的体格检查表现包括腹部膨隆、液波震颤和侧腰叩诊呈浊音。体格检查表现的准确度不一,一定程度取决于腹水量、所用检查技术和临床情况(如,肥胖患者可能较难检查)。
张先生,今年50岁,年龄不算大,烟龄和酒龄都不短30年。最近张先生觉得浑身乏力、腹痛腹胀,尿黄,张先生这才觉得不对劲,遂去医院检查。
为他接诊的是杨主任,在详细的沟通后,立刻安排彩超等检查,结果如期预测,很不好: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门静脉高压、脾大。肝硬化失代偿期,增加了治疗难度。
杨主任根据张先生的病情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病症论治的同时,帮助张先生补充白蛋白,同时增强营养,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再用些利尿药防止腹水的复发,张先生也是非常的配合,戒掉了酒,治疗三个疗程后复查,张先生腹水已经消退,肝功能也恢复了一些,目前仍在接受治疗。所以肝硬化腹水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得到有效的调理的。
其实只要20%的肝炎患者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有5%的肝炎患者则可能发展为肝癌。”
专家提醒只要不影响生活,不治疗也没事,这是严重的认识误区。不影响生活,只是疾病还没恶化到那么严重,恰恰是最佳治疗时间,以免像这个患者一样,病情恶化如此严重地步才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