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长淋巴结(肥胖会导致淋巴结肿大吗)

文章目录:

淋巴水肿,一种难言的“胖”!这个方法可以快速消肿

“医生你看,我这只胳膊比另一只大了这么多,都快比得上‘麒麟臂’了,这可怎么办啊?”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创伤骨科的门诊里,张阿姨焦急地比划着自己的手臂。

张阿姨曾是一名乳腺癌患者,术后得以痊愈。但最近,她发现自己的手臂猛然变粗,对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祝李霖接诊后,根据张阿姨的检查结果与过往病史,将该情况诊断为肢体淋巴水肿。

手臂突然变粗,竟与淋巴水肿相关

张阿姨今年51岁。9年前,她查出患有左侧乳腺癌,经过手术、放化疗后痊愈。

乳腺癌虽治愈,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张阿姨却逐渐发现自己的左上肢越来越肿胀。近日,她左胳膊最粗的地方竟比正常的右胳膊周径大了9厘米。

因左上肢每天酸胀不适,加之两侧胳膊不同粗细、影响美观,张阿姨整日愁眉苦脸,丧失自信。

为寻求治疗,在朋友推荐下,张阿姨来到了省二医创伤骨科门诊就诊。在祝李霖的全面检查和诊断下,她得知自己患的是“肢体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手术切除了腋窝淋巴结,导致淋巴液回流障碍,最终在上肢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水肿,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祝李霖说。

对此,他建议张阿姨接受超级显微外科手术技术,以彻底纠正肢体肿胀问题。

祝李霖介绍,该手术又称“左上肢淋巴静脉分流术”,可以将浅层淋巴管与周围小静脉进行吻合,重新建立淋巴管-静脉回流通路,创伤更小、手术效果更好、康复更快,可快速显著地改善淋巴水肿症状。

经过与家人商量,张阿姨接受了该治疗方案。

显微镜下绣花般手术,肿胀快速消除

住院后,祝李霖团队通过超声检查,精确定位了造成张阿姨左上肢肿胀的“元凶”,即“堵塞”的淋巴管,并对堵塞位置做了详尽的标记。

在能够实现40倍的放大倍率超级显微镜下,专家团队成员左洁仪、徐镭齐心协力,在张阿姨的左上肢之前标记的位置做了数个2厘米左右的小切口,仔细分离出了真皮下直径仅有0.1—0.3毫米的小淋巴管,将其与周边的微小静脉进行了显微连接,使得浅表淋巴管中淤积的淋巴液得以疏通。

在显微镜下绣花般的精细操作下,医生们为张阿姨再通了7组淋巴管。

术后第二天,张阿姨就感觉原本粗大酸胀的左胳膊轻松了许多,再度测量时,术肢周径较术前明显减少了5cm,并还在逐步改善中。

“感谢医生们的高超技术,解除了我多年的痛苦!”张阿姨很是开心。

祝李霖表示,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淋巴水肿和继发性淋巴水肿,临床中以因肿瘤的放化疗、手术、创伤、感染等引发的继发性淋巴水种最多见,尤其常见于乳腺癌、恶性妇科肿瘤、泌尿系肿瘤、肠道恶性肿瘤术后的淋巴水肿。

“由于淋巴水肿治疗困难,目前绝大多数患者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作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它会给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祝李霖介绍,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和术后配套的康复治疗相结合能取得良好效果,甚至可以摆脱传统的压力治疗,实现最终的完全康复,建议患者发现水肿不适时积极就医,寻求最优诊疗方案,尽早康复。

南方 记者 陈伊纯

通讯员 周颖怡 何昊书

【作者】 陈伊纯

广东健康头条

肥胖并非无缘无故!饭后的3个坏习惯,会让你的体重蹭蹭往上升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好的身材,这样不仅可以身体健康,而且穿衣服还比较好看,这一点特别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显得更加明显,但是现在很多人出现了肥胖的情况,如果体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还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其实肥胖并非无缘无故,饭后的3个坏习惯会有你的体重蹭蹭往上升,那么具体有那3个坏习惯呢?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饭后的3个坏习惯,会让体重往上升

1、饭后吃水果

很多人吃完饭之后马上就吃水果,这也是部分人变胖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饭后吃点水果能够促进消化,改善胃口,殊不知吃完饭之后肠胃已经需要忙碌消化,如果还额外吃了很多水果,容易因为热量摄入过多导致肥胖明显。

很多人还选择一些比较甜的水果,这些比较甜的水果含有的糖类物质比较多,糖类物质摄入过多没有利用,可能会转变成脂肪堆积,这样肥胖的概率会明显增加。因此平时应该注意这方面问题,吃完饭之后不要马上吃水果,这样才能避免肥胖,防止消化系统健康出现问题。

2、饭后立即躺下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而饭后立即躺下很容易导致体重增加。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会在饭后引起胃部压力,这不利于食物的消化。从长远来看,胃的消化系统会变差,容易便秘,身体无法排出毒素,最终会导致腹部肥胖。另外,饭后长时间坐会影响淋巴通透性,不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不利于减肥。通常,饭前至少要20分钟休息。

3、饭后一支烟

饭后抽香烟是一种特别不好的习惯,在饭后这个特殊的时期,食物在大幅度消化吸收。香烟中的尼古丁也就会被人体最大程度的吸收,对健康造成最大程度的伤害。而且香烟中的物质会导致食物中反式脂肪的增多,这种脂肪会使身体大幅度增肥,损害身体健康。要抽烟千万不要在饭后抽,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还会导致肥胖。

以上内容大家都了解了吗?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在饭后站立半个小时左右,这样可以促进消化。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甲状腺疾病高发 如何用保险保障自己

据统计,我国甲状腺疾病患者已超过2亿,在成年人中,平均每5个人里就有1个患有甲状腺结节。而如此高的发病率,自然就使得甲状腺疾病成为了大多人投保时的“拦路虎”,保险公司的“眼中钉”。那么,甲状腺疾病是什么?为什么发病率如此高呢?我们应该要如何购买保险转移风险呢?重疾新规出台后,对甲状腺癌投保又有哪些影响呢?

甲状腺疾病有哪些?

甲状腺的形状就像一个蝴蝶,位于喉结下面,锁骨上面,平常吞咽口水时会动,那个就是甲状腺。甲状腺是人体中最大的内分泌腺,它分泌出来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营养代谢、体格生长、大脑发育及心血管功能等。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甲状腺结节,而甲状腺结节则有可能转变成甲状腺癌。

甲亢指的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精神亢奋、突眼症、食欲增长,吃得多体重却在下降,并且会出现怕热多汗、心动过速,疲乏无力等症状。而甲减刚好与甲亢相反,是由于甲状腺激素不足而造成的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而蜡黄、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食欲减少体重增加等症状的出现。甲亢和甲减都属于功能性紊乱,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很容易复发。

甲状腺结节是长在甲状腺内的肿块,这也是甲状腺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可以分为良性结节或恶性结节,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且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那如何确定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呢?是不是所有的结节都会恶化成癌呢?甲状腺结节通常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多数人都是在结节较大的时候被体检医生触诊“摸出来”的。但触诊只能发现异常增大的情况,不能确定是良性结节还是恶性结节。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甲状腺B超来查明结节的具体情况。B超结果会把结节按TI-RADS等级来区分:1-3级的一般为良性,4级或4级以上则恶变的可能性越高。在所有的甲状腺结节中,约有5%-15%为恶性结节,容易演变成甲状腺癌,属于恶性肿瘤。医学上将甲状腺癌分为四类:乳头状甲状腺癌、滤泡状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甲状腺癌最为常见,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0%左右,高发年龄在20-40岁。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高,但其治疗的生存率也相对较高,5年生存率达97%,因此也被成为“喜癌”。

甲状腺疾病高发的原因有哪些呢?

目前,甲状腺结节在大城市的发病率较高,除了与甲状腺炎症、接触放射线、内分泌紊乱、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之外,还可能与人们精神压力大、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发病群体多集中在20-40岁的年轻上班族之间。尤其是接受辐射的女性群体(如空姐、放射科医护人员等)、碘摄入过多的人群(爱吃海鲜、沿海渔民等),都是甲状腺疾病的高危人群。

在发现结节后,要注意饮食的调理。如果是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饮食就要严格忌碘,要吃无碘盐、禁食海产品尤其是高碘的海带、紫菜等;如果是甲状腺结节合并甲减,则饮食上只需适量的碘,可以吃加碘盐,但也要少吃高碘食物;如果只是结节,没有其他异常,饮食无需做太大调整,但是有3个坏习惯是一定要避免的。首先是吸烟,这与甲状腺肿等问题密切相关尤其是轻度缺碘地区。其次是,肥胖和三高,这是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肿的明确风险因素。最后是,饮酒,也与甲状腺肿大有关,特别是女性更需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甲状腺疾病如何购买保险?

说到甲状腺疾病投保的问题,由于甲状腺结节的人群基数大,甲状腺癌的发病人数和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大多保险公司已经到了谈甲状腺则色变的地步,在核保过程中也相对比较严格。那么得了甲状腺疾病就完全不可投保了吗?

以甲状腺结节为例,保险公司在核保时会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等检查报告以及相关治疗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情况一:已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为良性结节、近期超声无异常的,购买重疾险、医疗险、寿险可考虑标准体承保。

情况二:如客户提供半年内含TI-RADS分级的甲状腺超声报告,可根据分级情况进行评估核保。1级患者大概率可正常承保,但2-3级按标准体承保的一般只能是寿险和意外险,如想购买重疾险、医疗险则一般情况下除外甲状腺部位责任承保;而4-5级的在购买寿险、意外险时需根据资料进行审核,病情较为严重者谢绝承保,而重疾险和医疗险则通常是延期或者谢绝承保。

甲亢群体购买保险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确诊甲亢,未治疗或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核保结果通常是延期;(二)若持续药物治疗中,甲状腺功能正常,寿险、重疾险可加费投保,医疗险除外责任;(三)若药物治疗已结束,甲状腺功能正常,停药超过6个月,寿险、重疾可按标准体承保,医疗险除外责任。(四)如果是由其他疾病而引起的甲亢,则按照原发的疾病进行核保。

甲减按其病因来分可以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在购买重疾险时,若控制不住病情,核保结果通常是拒保或延期;如果通过治疗无症状且无并发症,大多产品会加费承保,医疗险直接拒保;对于先天性甲减,如果是未成年人,通常至少延期至幼儿园入学或小学甚至更晚。

总体来讲,患有甲状腺疾病的群体在购买意外险是完全可以不用担心的,这类产品大多数没有健康方面的限制要求;购买寿险的话虽然定期寿险大部分产品中对于恶性肿瘤方面有很大的要求,但对于一般情况下的甲状腺疾病来说大概率是可以标准体承保的;购买重疾险和医疗险就基本上都是需要走核保,并且医疗险的核保条件比重疾险要更严苛,其除外或延期的可能性更大。总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有甲状腺疾病的症状,一定要去医院及时就医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合理调整饮食、积极治疗。如想通过购买保险保障来转移风险,也要在投保前做好健康告知等工作,避免影响后期的理赔。

重疾新规对甲状腺疾病投保有何影响?

首先,从产品赔付方面看,新重疾产品在甲状腺疾病赔付方面会较旧版本减少70%的赔付额。在旧版本的重疾定义中,甲状腺癌可谓是“吃大锅饭”的疾病,一旦确诊则100%赔付,但新修订的重疾新规中TNM分期为Ⅰ期或更轻分期的甲状腺癌则不再按照恶性肿瘤——重度责任进行赔付,而是按照轻度责任进行赔付,即TNM分期为Ⅰ期的甲状腺癌最高不能超过30%;Ⅰ期以上的按重疾100%赔付。

其次,从产品的价格方面看,重疾险的价格大概不会因为新规而降低。虽然甲状腺癌分级赔付,Ⅰ期或更轻分期变成轻症的保障范围,在使得重疾发生率降低的同时也增加了轻症责任成本,也就是说投保人在确诊轻症级的甲状腺癌后,保险公司不仅要赔付30%的轻症保障金,豁免保费,还要承担未来的重疾赔款,赔付成本有所提高。以此来看,保费大概率是没有下降的可能。

那么,问题来了:重疾新规已于2月1日正式生效,甲状腺疾病投保要如何选择保险公司、选择哪款新重疾险产品更具性价比呢?小编的建议是:尽量选择一些大品牌、有保障的保险公司,在做好自身的理财及风险规划的基础上,早买早保障,毕竟健康和风险从来就不等人。再者按投保年龄来讲,越早买价格越低,保障时间更长。如华夏保险新推出的常青树(卓越版)重大疾病保险计划,它在延续了旧版重疾定义中的系列优点的基础上特新增了针对癌症的二次/三次赔付功能,再一次增强了在“带癌生存时代”的产品实用性,是个性价比较高的新重疾产品,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来源: 消费日报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