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考研胖了二十几斤,考研之后又减了回去
近日,知名网络红人papi酱在《极限女性》第一期访谈中,分享了自己考研与减肥的经历,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
papi酱坦言,自己在考研期间因为紧张的学习节奏、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高压状态,体重增加了二十几斤。然而,这并未让她气馁,反而成为她后来减肥的动力。考研结束后,papi酱决定重塑自我,经过连续三个月的坚持锻炼和严格控制饮食,成功减掉了与考研期间增加相同的体重,再次展现出苗条身材。
papi酱认为,无论是考研还是减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坚持,而这些经历也让她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和身边的人。网友们纷纷表示,papi酱的这段经历让人深受启发。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坚持,就一定能够收获想要的结果。
本文源自金融界
papi酱考研胖了二十几斤 考研之后又减了二十斤
《极限女性》第一期访谈中,papi酱提到了自己考研的经历。她说自己考研期间胖了二十斤,考研之后又减了二十斤。这两件事让她感到“必须得非常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从那之后,她开始对每一件事都很认真,采访中她也多次提到“要对身边的人负责”。
来源:新周刊
我休产假胖十斤,人家产假复习考研上了清华
几乎每所大学校园里都有这样一群人:每天都要去图书馆或者自习教室占座,如果能抢到一个未来几个月都属于自己的座位就会倍感幸运;如果错失占座的良机,每天就要拎着书包在教学楼或者图书馆里“打游击”。早出晚归,埋头苦读——这就是大学校园里“考研大军”的日常。
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将于2017年12月23、24日举行,我们采访了几位正在经历备考和已经在读研究生的学子,共同聆听他们的考研故事,在他们的故事中你或许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惠洁:清华大学】
左手牵大宝,右手抱小宝,我们一起去清华
“2016年,我三十岁,这一年我生了第二个宝宝,生二胎的决定让我获得了五个月的产假,这么宝贵的假期除了照顾好宝宝,我决定去考研”。当年年底,惠洁通过考试,成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在此之前,她曾是陕西广播电视台的一名记者。
七年的记者生涯,从社会新闻到政治经济栏目,对国家政策的不断深入接触让惠洁对公共管理专业产生了兴趣。“既然是为求知明志而考研,就选择一所国内最顶尖的学校吧。”惠洁制定了目标,“如果名落孙山就休完产假回去上班,若能圆梦便带着尿布包和书包,抱着孩子去北京一起上学” 。
备考的过程对于这位两个孩子的母亲来说十分不易,白天,二宝嗷嗷待哺随时都要妈妈抱,晚上,刚上一年级的大宝家庭作业需要辅导。“坐月子二十多天时我开始背单词,此时距离考试还有一百多天。我和大宝一起比赛做数学题,她算二十以内加减法,我求三角函数。又抱着二宝给她念英语阅读,背诵范文。考试前一晚,我住在考场附近,不知道是因为认床,还是我的焦虑情绪感染了孩子,我抱着助考宝宝辗转不得安睡,几乎未合眼到天亮”。
当然,在获知被录取后,这一切都成为了惠洁回望考研路上的汗水勋章。“被考试虐了那么多年,总觉得是在为老师、为父母、为找工作学习,这次只想做一个不为什么的坚持,爬到最高等的学府,看看清华校园里的学霸们是否是三头六臂。”
回想起考研,惠洁说:“也许通往理想的道路往往不尽如人意,但你会遇到学富五车的智者,看到旁人未曾期翼的风景,这一切值得你握紧双拳,匍匐前行直至到达!”
【岳培荣:日本北海道大学】
从失学到录取,泡在研究室里的“研究生活”
家住西安的岳培荣,目前在日本北海道大学社会学专业读研。“2014年12月,那时我还是大四,正在电视台做实习记者。每日奔波于各种新闻事件的现场,突然开始亲身经历了一些人生百态,才深知自己知识水平不足承担起记者的职业责任。于是我选择了暂时离开媒体,继续求学充实自我”。
小岳选择了去日本读研,但想要入学,还需要费一番功夫。 “2015年7月,大学一毕业,我就去了位于日本东京都的一所语言学校备考,同时决定报考社会学专业。因为日语只有初级水平,我只能一方面抓紧时间学习日语和英语,另一方面备考社会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在入学考试之前的一年时间,岳培荣必须参加日语能力考试、托福考试,同时准备好研究计划。
“这确实是一段十分艰辛的时期,压力既来自学业,也来自许多身边人”小岳回想起备考的时光说,“对于英语‘渣’、日语‘渣’、专业又是‘现学现卖’的我而言,学业上自不必说,2016年夏天,我突然意识到,去英国留学的同学马上硕士毕业,在国内读专硕的同学也就剩最后一年,而我还处于十分危险的‘失学’状态,我的内心是绝望的,如果没考上,那就真的会被逼入绝境。 ”
幸运的是,最终小岳报考的三所学校都合格了。随后,他在2017年4月进入了北海道大学。然而读研的生活远没有他想象中的丰富多彩。“我以为终于结束了痛苦的备考时光,却不想迎来了更为漫长而折磨人的研究生生活。每天无限的日语、英语文献,无尽的发表,还要时刻准备毕业论文,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所谓研究生活“。
近来有句流行的话是,“人总要经历硕士才能知道自己读不了博,不然总以为不读博是因为不想读。”关于这一点,小岳是这样理解的:“努力了,奋斗了,才能经历这样的痛苦、艰辛,这本身是一种磨练。更为重要的是,我也正在收获着最为宝贵的知识与经历。”
【小诺(化名):西北政法大学】
为司考和考研变成偏执狂
小诺是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的研究生,对于一名法学院的学生来说,他要迈过司考和考研两道坎。小诺说:“能把这两个考试放在一起准备,不是学霸就是偏执狂。我不敢自称为学霸,但是当一个偏执狂我有十足把握。而就是这种偏执伴我度过了最难的时光,特别是司考后准备考研的那个阶段”。
小诺所说的偏执,到底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为了考研我已经近乎变态。隔壁宿舍有一个哥们,每天早上准时7点起床。司考完的我身心疲惫,常常睡过头。为了和他保持一致,每天我一听到他关门的声音,我就起床直奔图书馆。”
如此这般的故事还有,“因为是文科,一天有10小时我都会待在楼道背书。恰巧楼道的尽头有一个女生,我俩好像在比赛,每晚她不走我是绝对不会走的,直到阿姨上来关灯,我们才默契散去。”有研友的陪伴,这条路多了些支撑。
考研将近,小诺说:“前阵子看过一部名叫《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的电影,讲的就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希望备考的同仁们,为了考研偏执一下吧!”。
【刘思灿:西北大学】
人生不该被选择,考研的路上与身体做抗争
刘思灿是西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在读研究生,谈到考研,她说:“我是毕业后才决定考研的,浑浑噩噩的四年之后,巨大的迷茫感扑面而来,思来想去觉得人生不该只是如此,应该由自己去选择,而不是被选择,于是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考研。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也真的就一头扎进去了。”
考研复习阶段,刘思灿的精神和身体承受着双重的压力。 “以前一向懒散惯了的我身体开始吃不消,10月中旬我开始生病,吃东西会吐,日常头晕,全身乏力,一下子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没了,但是身边的朋友都坚持着,当然还有你的竞争对手”。如此,刘思灿顶着压力拖着疲惫的身体,一刻不敢放松,咬牙坚持着。
“在医院排队看病也拿着笔记看,在自习室头晕到看不下去,就晕晕沉沉回到公寓趴床上大哭一场,然后又拿出书来,想吐了去厕所吐完又坐回教室,我有时觉得那都不像我了。而现在回想,那个就是我,真真正正的我,一个不可否认又甩不掉的我。”也许考研对于每个人来说,坚持下来,就是成功了。
又是一年考研季,刘思灿说:“如今我会感激那股被激发出来的拼劲,感激那些不为什么的坚持,铸就了一个拼命努力又更加美好的自己。”
【王宇飞:西安理工大学】
牢记自己的初衷,踏踏实实去考研
王宇飞是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关于读研的选择,他表示:“有的人认为不读研会影响以后的发展,有的人认为读研会浪费锻炼自己的机会,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牢牢记住是什么让我们做出这样的选择。”
决定考研后,怎么复习成为每个考研党十分关注的话题。“要根据自己的院校、专业以及自己的学习能力定位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只有把努力的方向明确了,才能在努力时知道如何努力,往哪努力。”王宇飞说。
在考研备考过程中,王宇飞十分注重往年真题的学习,同时把握好了复习的节奏。 “在复习时只要每天都踏踏实实地度过,就一定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千万不要一开始就拼命学,到最后又难以坚持,反而打击自己的信心,要坚信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能水滴石穿。”
作为一名理工科研究生,王宇飞表示:“读研期间,要把握自己的研究重点,才不至于浑浑噩噩,迷失方向“。谈到读研的意义,他说:“不论读研的初衷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还是为祖国的科研做贡献,它都会督促我们努力,提醒我们前行,让我们不虚度这三年,在三年后收获不一样的自己。”
【周媛:陕西师范大学】
享受知识、享受孤独,为明确的目标而努力
周媛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谈到考研她说道:“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在考研那儿拐了一个大弯儿,那毫无疑问成为了影响我今后生活的一个重大决定”。
大概每个考研党都会怀念复习备考的日子和那时的自己。“像大学生缅怀高考一样,我也时常怀念复习备考时紧张认真和孤注一掷的状态。虽谈不上披星戴月埋头苦读,但也见过天还没亮时图书馆前的排队大军,也和每天晚上教学楼前卖红薯的大爷混了个面熟”。
那时候的心理被小媛总结为,有着一个看似明确的方向,却不知未来到底如何。小媛说,“有过忐忑,有过疲惫,有过迷茫,不过更多的还是埋头努力”。
谈到读研的时光,小媛很愉悦:“读研这三年真的很美好,它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使我有时间去认真了解自己,有能力去满足自己对这个世界一小部分的探索。也让我结交了很多朋友,认识了更优秀的人,体验了更有意思的生活。”
最后,小媛送上了自己的祝福:“享受知识享受孤独,来都来了,剩下的就是坚持了”。
【肖婷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考研就是一场检验自己态度和汗水的测试
肖婷婷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研究生,距离她考研结束已经将近一年了,回想起考研阶段的点点滴滴,她仍然记忆犹新。“固定的座位,堆满辅导书的桌面,以及书桌里的零食,每天都会遇到新问题,甚至会停滞不前,但是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在不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度过,并享受其中带来的幸福感。”
谈到考研,肖婷婷说:“我从来没有把考研神化,我觉得它就是一个检验自己态度和汗水的测试。凡事都抱着试试的态度,是没有办法在考研这场测试中全身而退的。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在努力的过程中怀疑过自己,没关系,每个人都在坚持着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不是吗?”。
虽说是作为过来人,但肖婷婷并不想给大家传授什么所谓的经验。她认为大家在复习过程中都已经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套应试策略,“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只希望大家保证自己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调整好心态,用最佳的状态去迎接这场考验”。
【乔婧怡:西北大学】
枯燥的备考过程,我就是自己的战友
乔婧怡是西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关于考研,她表示:“你要清楚的知道,这是你自己和自己的战斗,没有人与你并肩作战,这场考试虽不能决定你的人生,却可以成为新生活的起点”。
考研的日子,对每一个考研党来说,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乔婧怡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就是懂得坚持的人,“考研的复习没有那么无聊枯燥,因为你每天都在接触新的或旧的知识,知识不是枯燥的,枯燥的是这个坚持过程。不要管别人在干嘛,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节奏、自己的习惯”。
小乔说她最想对考研党们说的就是:“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跟从内心,并为之付出努力,没有人能成为你的绊脚石!”
【张倩:西安医学院正在备考】
考研是一场战争,找到内心深处的自己
张倩是一名西安医学院准备考研的同学,临近研究生考试,考研教室里沙沙的写字声、哗哗的翻书声,空气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去年的这个时候下定决心考研,提起考研来,这一年中的日日夜夜都和它息息相关,”张倩说。闭关走过春意浓浓,熬过炎炎烈日和萧萧寒风,从未停止穿梭在图书馆,张倩的性格里有着一股子温柔中透出的坚毅。对于备考的过程,她说:“人需有所执,方能有所成,强迫自己日夜奋斗,把书本装进脑海。在这些与自己相处的日子,我变得成熟,内敛。有安静的环境和书籍相伴,我找到了内心深处的自己”。
考研倒计时,在这里小倩记录下自己的一年,她对自己说:“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这场战争一触即发,而我愈加强大,无所畏惧。”
【摩羯(化名):西安医学院正在备考】
在痛苦中坚持,坦然接受成败
摩羯也是西安医学院准备考研的同学,谈到考研,她觉得再过几天,这苦难又充实的日子就要结束了,没有太多紧张,更多的是放松。她说:“这一年,是我目前为止过得最糟糕也最有意义的一年。”
都说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这点摩羯也深有体会,“确实太难熬了,我特别讨厌一个人,可也慢慢习惯了自己去吃饭去上自习,有时候妈妈给我打电话,我就大声哭,给妈妈说我坚持不下去,我有两个多月的时间都是失眠的,每晚要听很久的电台才能睡着,我不知道别的同学是怎么样的,我只知道我自己很痛苦,好像所有的坏事都在今年发生了。”
“前一段时间我都准备放弃了,可是身边的人鼓励我,已经坚持这么久了,还有最后这几天咬咬牙就过去了,大不了明年再考一次呗,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结果了。我已经努力拼搏了这么久,无论结果好坏,我也都能接受了“。摩羯说。
不同的人,相似的故事,因为考研这样一个共同目标,这些从高考中闯过的他们再次启程。考研的日子单调且疲惫,厚重的书本,叫嚣的考卷,仿佛时刻都在拷问着你的恒心。也正是因为淌过这样一条路,才知道“坚持”二字的珍贵。道阻且长,不曾后悔。无论最终考研是否成功,享受考研的过程,此间的经历也是一种成长。
祝福2018年的考研党,愿大家得偿所愿。金榜题名时,或许眼角会有一滴泪光,回望这一年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