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胖,皮肤出油多,可能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生活中,人们渴望获得健康,体格好、免疫力高,但是总有一些异常的出现,暗示身体调节出现了问题,例如身材异常的发胖,并且皮肤非常油腻,身体面临这种又胖又油腻的情况,需要特别重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身体发胖,皮肤出油多,说明身体的湿气非常重,会影响到身体调节,湿气本身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会透过身体呈现出来,身材变胖就是最明显的表现,看似身材壮实,其实属于一种虚胖的表现,尤其是腹部脂肪非常多,甚至会发现肚子上的赘肉一层又一层,摸上去温度比较低,主要是此时体内阳气缺少,湿气过重。
至于身体出油,也非常明显,会发现皮肤出油多,可能早上刚洗的脸,到了中午就会发现非常油腻,并且会发现皮肤上有较多的痘痘、痤疮等。除了皮肤出油多之外,头发变得很油腻也需要大家多重视,甚至一些人的头发还面临脱发,这种脂溢性脱发,也需要考虑湿气重,导致身体水液代谢失衡导致的。
即使过了立冬,温度降低很明显,依然有很多人深受湿气重的折磨,身材臃肿、皮肤油腻,没有精神等,导致湿气重,往往和这些原因,吃了很多油腻食物,会出现消化不良,消化出现异常,使得体内湿气堆积,例如很多人为了保暖,会多吃肉,确实很暖和,但肉吃多,是不利于消化代谢的。有些人对于生冷的食物依然很喜欢,凉拌的卤菜等,这些食物凉了再吃,会损伤脾胃,加重身体寒气,导致湿邪加重。更不用说,缺乏运动了,运动量减少,对身体也是有影响的,少运动、不运动,不利于气血运行,对身体代谢不利,也会促使湿气加重。伴随着脾胃失衡,出现了脾虚,也会让湿气重变得更加明显。
由此可见,引起湿气重的原因还是很多的,湿气重会让人变得臃肿肥胖,并且皮肤非常的油。合理的缓解才是最好的,达到祛湿目的,那么需要怎么做呢?
湿气重可以通过艾灸缓解,艾灸身体达到温经通络的目的,比较好的驱除寒气、湿气,立冬后,适当地进行艾灸,还能提升阳气,使得免疫力进一步提升。借助于运动,也能祛湿,这个时候,温度尽管下降,外出运动依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养成运动好习惯的人,往往会每天坚持运动,尤其是一些上班族,因为久坐,气血流动慢,湿气加重,通过运动,达到活血理气的作用,增强了水液代谢,达到祛湿的目的。
当湿气重出现在女性身上,还会影响到女性皮肤,让她们看起来犹如黄脸婆,苍老很多,甚至因为湿气重,导致女性月经失衡。借助于饮食,吃点薏米可以达到除湿目的,促进健康。
相信通过介绍,对于身体发胖,皮肤出油多,原来是湿气重有了更多的了解了。湿气不一定是温度高的时候才会出现,一年四季都会出现湿气,合理的祛湿,显得很关键,这些祛湿方法,需要提前记住,免去湿气困扰,获得健康,才是最有效的。
气虚、阳虚、痰湿、湿热型肥胖,4种胖人,有何症状?如何改善?
现代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衍生出了很多富贵病。肥胖就属于其中一种,它是对体重过重或体形过于宽硕的人的俗称。
中医认为,胖人气虚,气虚的原因有四种:一是气虚,二是阳虚,三是痰湿,四是湿热。所以胖有时不仅仅是一个体型,更是一种疾病。
肥胖分为4种:
一、气虚型肥胖
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肥胖。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
表现为:胆子小,泛指身体虚弱、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动则汗出、动力不足等。此类肥胖者舌体胖大、舌淡红、边有齿痕。最后,气虚型肥胖者一般都语声低微,容易疲惫。
改善方法:
1、气虚型肥胖主要是要培养正常饮食习惯,吃饭要定食定量、不吃零食,饭前不要吃高糖、高脂或高盐食物、饮料。
2、保持正常的作息,适当进行运动,可避免气虚病况加重。
3、饮食上可多吃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食物。如:小米、猪肚、胡萝卜和香菇等。
二、阳虚型肥胖
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而引起的肥胖为阳虚型肥胖。
表现为:怕冷,四肢凉,小便清长,夜尿多,小便多,脉沉无力,萎靡懒惰。此类型肥胖者的大便中一般夹杂有未消化食物,又叫完谷不化。
改善方法:
1、可吃乌鸡汤、牛骨髓汤、骨头汤,加生姜、肉桂、黄芪、红参、各适量配合熬汤喝。
2、注意防寒保暖配合治疗。
3、经常按摩后背的长强、命门和百会三个穴位,能使阳气生发。
三、痰湿型肥胖
痰湿型肥胖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气血津液运化失调。
表现为:肿眼泡、眼睑经常浮肿、容易疲惫、额头爱出油、爱吃肉喝酒。痰湿型肥胖者往往胸闷、痰多。此类型肥胖者大都舌体胖大,舌苔白腻。他们的脂肪一般都堆积在了腹部,像"游泳圈"。
改善方法: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尽量不要吃油腻、味重、生冷的食物,戒烟酒。
2、平时可多吃点生姜、冬瓜、赤小豆、荷叶和山楂。这些食物有化湿、益肺、利尿的功效,利于体内痰液的化开,有助于气血通畅。
3、居住环境避免潮湿,注意保暖。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锻炼后出汗有助气血顺畅。
四、湿热型肥胖
湿热,在中医里是一种致病因素,湿热蕴结在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便会引起肥胖,这便是湿热型肥胖。
表现为:面部油腻,脾气暴躁,爱长痤疮、粉刺,湿热型肥胖者大都食欲旺盛,特别能吃。湿热型肥胖者一般舌质偏红,舌苔黄腻(颜色越重,表明体内湿热越严重)。大便通常是或许干燥过过于黏滞,小便短赤。不同于虚胖,这类型的胖子往往比较结实。
改善方法:
1、可以吃绿豆、冬瓜、苦瓜、莲子、薏米等食物来清热祛湿。辣椒、羊肉等要少吃。
2、忌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食,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
3、经常按摩手肘部的曲池穴也可以达到清热利湿的功效: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来按揉,每次1~3分钟,每日1~2次。
正常肥胖者: 从医学上讲,有些肥胖并不是一种病,而是营养过剩时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贮存在皮下堆积而成。吃的多了,动的少了,自然就胖了。这类型的肥胖者气血平衡,精神抖擞,所以他们是健康的"胖子"。
但是肥胖仍就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所以,"管住嘴,迈开腿",动起来吧!
来源:小喵不爱说
痰湿型肥胖(虚胖、爱出油、乏力),排湿健脾、提代谢,瘦了25斤
脾虚容易导致人体湿气加重,再发展就会出现痰湿。“痰湿”是因为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形成的。痰湿堵在身体里,一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另一方面是不良情绪。
痰湿型肥胖体型特征:
肥胖体型且腹部肉多松软
常见症状:
脸部爱出油,多汗且黏,喜食肥甘甜腻,容易疲劳,胸闷痰多,易水肿,舌苔黄腻。
性格特征:
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中医看来:“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就是说涉及到“湿、肿、满”的问题,究其根源要从脾上找。脾为生痰之源,调好脾胃,痰湿自然除。
体型肥胖的痰湿体质,一定要忌食肥甘厚味、滋补油腻以及酸涩苦寒食物。
中医一个千年祛湿化痰古方【温胆汤】
组成:茯苓,陈皮,法半夏,竹茹,枳实,炙甘草。
用法:上述药物放入水中,熬开锅30分钟,将药汁分成2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20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小腿肚最好(淹过三阴交穴)。
功效:理气化痰,清热除烦,和胃利胆。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喝【陈皮茯苓荷叶茶】
组成:茯苓5g,陈皮5g,荷叶5g。
用法:开水冲泡1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适用于口苦口臭,肥胖,大便粘滞等人群。
人体有4个化痰祛湿穴位,平常也可以多按按,对于痰湿型肥胖很有好处。
1、丰隆穴
作用:化痰湿,和胃气
位置: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简单取穴法是:膝盖右下的凹陷点与外踝连线的中点即是。
用法:可以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钟。或者艾灸此穴位,每周2-3次。
2、中脘穴
作用:和胃健脾,促进脾胃运化
位置:中院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取穴的时候,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用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2-5分钟,或用掌心或四指按摩中院5-10分钟。或者艾灸此穴位,每周2-3次。
3、足三里
作用:调理脾胃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边缘的位置
用法:按摩足三里穴的要诀在于,按压穴位的时候一边缓缓吐气一边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数次。另外也可以艾灸此穴位,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适宜进行。
4、阴陵泉
作用:健脾除湿
位置:它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
用法:可以每天用手指按揉这里,时间不拘,但要保证按揉时间在10分钟以上。或者艾灸此穴位,每周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