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脚脖肿(太胖了脚踝肿)

文章目录:

脚踝肿胀,可不是水喝多了这么简单

肿胀在医学术语里称为水肿,它在脚踝部位较为常见。很多人觉得脚踝肿胀是水喝多了导致的,其实不然。美国《预防杂志》网站近日对此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脚踝肿胀的12个原因。肿胀如果不进行治疗,肿胀的脚踝会变得疼痛,走路困难,关节僵硬,皮肤拉长。更令人糟心的是,肿胀或是血栓、感染,甚至心脏有问题的征兆。

整天坐着或站着:如果你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站(或坐)在一个地方,那么脚踝肿胀是很自然的现象。纽约市西奈山医院的足踝外科主任斯蒂文·温菲尔德医生解释说:当你四处移动时,参与运动的肌肉帮助你把体液和血液输入和排出四肢。然而,如果没有处于运动状态的肌肉的帮助,血液和体液就会聚集在足部和脚踝。

怀孕的副作用: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所经历的诸多变化中,脚踝肿胀可能是最常见的。根据美国妊娠学会的说法,这主要是由于妇女在怀孕期间生成的多余的血液和体液软化了身体,并帮助它随着婴儿的生长而膨胀。激素功能的变化和静脉的额外压力也可能导致怀孕期间脚踝肿胀。

受伤:无论你是撞到了桌子还是跑步扭伤了脚踝,受伤都是造成脚踝肿胀的常见原因。当脚踝受伤时,身体会向这个区域输送额外的血液;这不仅会带来起到愈合功能的细胞,而且会导致肿胀,从而使受伤的关节保持不动。在受伤的情况下,肿胀也可能伴有发红或淤青。

正在酝酿感染:虽然踝关节周围未经治疗的伤口会感染关节的内部,但任何进入血液的细菌都有可能最终进入关节。感染最明显的迹象就是肿胀、压痛、发热和发红。

婴儿和老年人特别容易患上化脓性关节炎,即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关节炎症,同时伴有红肿、疼痛和发烧。此外,有些皮肤病(如蜂窝织炎,一种迅速传播的细菌感染,它会使皮肤呈现红色、水泡状)也会造成脚踝部位肿胀,因为它经常出现在成年人的小腿部位。

淋巴水肿:淋巴系统将淋巴液(含白细胞和废物)输送到全身。然而,对于淋巴水肿患者来说,他们的淋巴系统受损或堵塞,导致淋巴液淤积在肢体远端。虽然某些癌症(和癌症治疗)会引起淋巴水肿,但感染也会刺激肿胀。淋巴水肿的症状还包括手臂或腿部感觉沉重或紧绷,不能正常活动,反复感染,皮肤硬化或增厚,睡眠困难。

体重增加:超重和肥胖的人脚踝肿胀有两个原因。首先,在关节周围施加的额外重量会引发关节周围的液体潴留。此外,多余脂肪细胞中过多激素的储存也会导致激素功能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液体潴留。

服用了某些药物:由于药物(包括非处方药)与身体的复杂相互作用,它们可能导致脚踝肿胀。某些药物会导致液体潴留。一些治疗血压的药物、抗炎的类固醇,甚至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就有这样的副作用。雌激素和一些抗抑郁药也会造成脚踝肿胀。

关节炎:关节炎的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和难以移动等。这种病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见,会影响全身的关节,包括脚踝。与关节炎相关的炎症导致了关节肿胀。

血栓的迹象:脚踝周围肿胀最令人震惊的原因之一就是血栓(通常会蔓延到腿部向上更远的部位)。如果一侧的肿胀持续向上蔓延,就需要及时做检查。在某些情况下,血栓会进入肺部并导致危及生命的肺栓塞。如果你注意到了血栓的其他迹象(如疼痛、呼吸急促、感觉头昏眼花、皮肤发红或变色),要立即看急诊。

静脉工作缺乏效率:静脉功能不全会影响血液循环回心脏,让血液汇集在脚和脚踝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静脉的单向阀门的伸展功能变差,导致液体渗漏。当阀门因老化或久坐而损坏或变弱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它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中更为常见。

也有可能是心脏有问题的一个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或高血压所致)患者至少有一个心室不能正常泵血。如果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液体,液体就会倒流。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足部和脚踝,导致肿胀。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它可以向上延伸到腿。心力衰竭的其他症状包括呼吸急促或心跳不规律、持续咳嗽和胸痛等。

有肝脏或肾脏问题:肾脏和肝脏功能不全会影响体液含量,造成液体滞留,导致踝关节肿胀。在肾脏受损或有肾病的情况下,肾脏要么留下过多的液体和钠,要么血液中没有足够的蛋白质,这会导致液体在下肢淤积。当肾功能衰竭时,肿胀和压痛会影响膝盖以下的整个腿。肝病也涉及血液中的蛋白质水平低,造成液体渗漏,导致下肢肿胀。

编译/郭少山

脚踝粗显矮还显胖,每天10分钟,让脚脖子更明显

有一种差距叫别人的脚踝和你的脚踝,一个纤细苗条有骨感,另一个则是粗壮笔直没有弧度,这就反映了一个脚踝粗细的问题。虽然是很小的一个局部,但影响了你整体的协调感和比例问题,让下半身在视觉上显胖又显矮,十分影响美观。

如图,这就是粗脚踝给人的既视感,宛如一根直杵地心的圆柱体,虽然很扎心但却很形象。即便你上半身不算胖,腿型也不属于难看的级别,但配上一个粗脚踝后,就不一样了,在夏天这个穿裙子露腿的季节令人难以接受,瘦脚踝迫在眉睫。

那么导致脚踝粗的原因有哪些呢?第一名则是肥胖,脂肪在踝骨下方堆积,踝骨不明显,从侧面看小腿和足跟成一直线,就是脚踝粗的典型表现了。正常女性的BMI(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超过25时,你就要开始减肥了!

还有就是脚踝浮肿,除了病理性的因素,正常情况下,久坐不动、长时间站立、走路发力姿势不正确,或者长时间穿高跟鞋等,都会容易造成脚踝处血液循环不畅,形成浮肿,脚踝变粗,用手指按压脚踝粗,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凹陷,不能立刻回弹就是水肿。

除此之外,先天因素也会造成脚踝粗,如果跟腱短,比目鱼肌会延伸向下,脂肪容易堆积,再加上肌肉发达,就会呈现圆柱形的小腿了。

然而,脚踝粗也不是不可逆,今天就来分享给大家几个瘦脚踝的小技巧,让你分分钟增高两厘米。

动作一:踝部运动

运动脚踝,增加脚踝的骨感,首先双腿伸直并拢,倒立靠墙,先绷紧脚背2分钟,再将脚背朝身体方下压下放松。上下为一组,每天运动5次。

动作二:踝部运动

脚踝拉筋、排毒,伸直双腿,双脚脚踝各自顺时针、逆时针都转20圈,每天闲余时都可以做。能够有效放松脚踝处的韧带,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排出身体中的老废角质以及去下半身水肿!

动作三:脚踝拉伸

登台阶:单脚踩在台阶上,另一只脚用力下蹬,感受小腿内侧肌肉的拉伸。

抵墙根:脚跟踩在地面,将脚尖抵着墙面,脚掌用力下压,感受小腿外侧肌肉的拉伸。

拉小腿:左脚屈膝站立,右腿脚跟撑地,双手放在膝盖上拉伸小腿。

动作四:按摩局部

左手握住脚踝,右手手指握住脚趾,来回按摩脚趾及前脚掌,并且左右摇晃脚踝,完成后换腿练习。

细脚踝是显瘦的要点,这组瘦脚踝运动建议每天睡前抽10分钟练一练,因为脚脖子不容易瘦,因此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哦。脚踝一细,分分钟显瘦10斤,安排!

有些胖是因为湿气重?看这三个地方胖不胖就可知晓

“中国城市中C、D、E罩杯的文胸销售量不断增加,其客户群甚至包括了20岁以下的女性;而A、B罩杯文胸销量一直在减少,说明中国女性胸围和骨骼尺寸正在增加。根据北京服装学院的研究,目前中国城市女性的平均胸围已达83.53厘米(32.9英寸),较1992年增加了1厘米。”

——[英]保罗·弗伦奇 / 马修·格莱博 《富态:腰围改变中国》

中国人越来越“富态”。据了解,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已接近76.2厘米,40~50岁男性则高达82.6厘米。中国大概5亿人体重超标,是人口总数的39%左右。体重指数(BMI,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是判断肥胖的主要标准,这一指数超过24的成人可被视为超重,超过28可判定为肥胖。

饮食习惯、教育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让国人开始变胖。肥胖尤其是“啤酒肚”这种中心性肥胖,所体现的不仅仅是腹内积聚脂肪,更容易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等等。

有中医医生指出,胖是因为湿气重,湿气的产生是脾的问题,脾主运化主统血,运化功能不好,湿气排不出去,所以容易淤结在腹部、脖子和眼部。是不是这样一回事呢?我们今天来说道说道。

湿气重不重,看三个地方胖不胖

相信大家也知道,现在嚷嚷着要减肥的人有很多,无论男女。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肥胖是体内储存积累的脂肪量超过正常的指标以上,而不是储存的水分。

肥胖有很多因素,尤其是食物购买的方式变为外卖为主、肉类消费增加、快餐消费增高、久坐不运动的工作习惯和压力下的生活方式等,导致肥胖已经成为了一大困扰问题。也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还有一些代谢性疾病比如痛风也可能会出现肥胖。有一些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肥胖,我们叫继发性肥胖;有一些则是单纯性肥胖。

作为医生,在临床上可以看到,怀孕、年龄增加、情绪不好等也可能诱发肥胖。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而且牢记的一点是,肥胖主要原因是饮食过量,尤其包括快餐式饮食、碳酸饮料和啤酒的摄取等,是主要因素之一。

湿气重,是肥胖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因素。湿气重导致的肥胖,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看这三个地方可知:

1、脸胖不胖:体内脂肪过多引起脸部肥胖的,瘦下去不容易;但是脸呈浮肿式的肥胖,就可能是湿气重。主要症状还包括一会儿肿、一会儿消肿。一般来说,如果早上起床后,脸出现浮肿,又不是因为熬夜或者睡眠质量差,那就要赶紧除湿。

2、脚胖不胖:脚胖有可能是出现痛风表现的红肿热痛,也有可能是痛风石。但是脚脖子一会儿胖一会儿受,那就有可能是湿气重。这其中的原理是人们经常坐着下半身血液流通速度慢,容易让水分聚集在脚部。

3、下半身胖不胖:这种湿气重的人群,常常集中在上班族、IT男,经常上班、缺少运动,湿气容易朝下半身跑。湿气重的人一般上半身瘦、下半身胖,如果是全身胖、腹部胖,那就是脂肪也在堆积。

湿气重与不重,与风湿都是两码事

虽然都很“湿”,但是湿气和风湿是不一样的,湿气有可能是存在有内湿,也有可能是外湿,而风湿主要是指感受风湿邪混合而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湿气和风湿都是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湿气属于人体脾脏内部的疾病,主要表现在肠胃出问题,比如便秘等;风湿则是外界风寒入体导致身体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僵等现象。两种疾病是不一样的。

风湿的主要表现大多有关节病变和症状,可高达70-80%,约50%仅有疼痛,重则红,肿,热,痛及功能受损等全面炎症表现;多为多关节受累。侵及关节大小视病种而有不同。

湿气的表现除了前面说的三种“胖”以外,还包括:常感到困倦、头昏、身体发沉;大便糖稀,马桶不容易冲净,排便有不尽感;舌边有齿痕,舌苔厚;毛发和面部易出油;眼皮和四肢容易肿;皮肤容易起湿疹;食欲差、吃东西容易胃胀。

一般来说,湿气重可能带来的疾病包括:

1、腰部受湿气入侵:出现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女性容易出现卵巢囊肿、盆腔炎等;

2、胸部受湿气入侵:出现腰椎骨质增生、腰椎侧弯、腰椎小关节错缝、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女性容易出现乳腺肿痛、乳腺增生等。

3、颈肩部受湿气入侵,容易出现颈肩沉重、发紧和酸痛的感觉,也容易出现肩周炎、网球肘、颈椎病、头晕、头痛、耳鸣和失眠多梦等。

湿气重不重,和吃不吃辣椒无关

都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云贵川和湖南湖北地区,瘴气弥漫,湿气重。所以这几个地方的人喜欢吃辣的食物,因为辣的食物对排湿有帮助。在吃辣椒的时候,体温会升高,辣椒素也会刺激人体,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心跳。辣椒辛热,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功效。而体内的湿气多数是由于寒凉伤中所引起来的,所以吃辣椒可以祛除身体内的湿气。吃得太辣的时候,身上的汗液就会流很多,湿气也顺着汗液排出体外。

湿冷的湿气是可以吃辣椒的,但是是身体湿热的湿气,也就是上火严重就不适合吃了,吃了会有炎症的情况,身体也是会很难受。如果是寒湿之气吃辣椒比较合适,但如果是湿热之气吃辣椒的话,不但起不到去湿气的作用,反而可能还会加重症状。

但是,属于寒湿体质的人,湿热体质的人就不能吃了,寒湿的表现通常是腹部凉,怕风怕冷喜欢捂着,而且不爱喝水,舌苔是白腻,厚重的,严重的时候会有水滑苔,就像挂了一层水,还有的感觉胃部有水声,经常觉得咕噜咕噜的响,这也是寒湿内阻的表现。

其实对大多数富态的中国人来说,我们缺乏的就是锻炼,无论是湿气重还是脂肪重,有规律的锻炼和科学的锻炼,才能去湿气和脂肪。

#健康科普排位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