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肥胖微博(瘦老年人微博)

文章目录:

70岁谭咏麟晒下午茶,身材肥胖仍爱高热量食物,网友:注意身体

10月8日,70岁香港歌坛天王谭咏麟开心在个人社交媒体与粉丝分享下午茶时光,照片难掩身材臃肿肥胖,但是依旧热衷于高热量食物。

谭咏麟为晒出的图片配文"今天工作前先品尝一下德国肠和咸猪手",首张即放上自己手捧大杯啤酒的照片,谭咏麟身穿斐乐夹克,身材有些臃肿,带着斯文的圆框眼镜,头发黄黑椒交杂,显得凌乱不羁,但是谭咏麟看起来食欲相当不错。

享用完丰盛的下午茶之后,谭咏麟更是开心自拍,梳理梳理头发,掩盖一下黄发部分,拍下一张面带微笑的怼脸照。可见身后蓝天白云,绿树环绕,绿茵茵的草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些桌椅。下午茶地点选在这样生机勃勃的地方,看来谭咏麟的生活真是非常闲适呢。

谭咏麟下午茶吃的是德国香肠和咸猪手,如此多油多盐高热量的食物让网友们表示天王怪不得老得快。不过粉丝们倒是不以为意,称"猪手有点干啤酒不错,你肯定吃好了回去才发微博",看来粉丝们真是深知谭咏麟的吃货属性。网友看到谭咏麟吃的食物热量很高,不禁也感叹:注意身体啊。

谭咏麟最近更新动态属实有点"劳模"味儿,昨天才刚刚发布照片配文"今天唯一一天假期,我选择...开心",谭咏麟天王的游客照也星味十足,不仅风景十分漂亮,拍照构图也非常有纵深感,看来谭咏麟的一天假期也过得十分舒服呢。

虽然衣食住行,明星们开心就好。但是谭咏麟今年已是70岁高龄,却依然这么热衷于高热量食物,实在让粉丝们不得不担心他的身体健康。

180斤胖女孩自信拍写真走红:喜欢唐朝的审美,不要被外界眼光裹挟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180斤的体重,自信的笑容,江苏南京张女士的一套写真走红网络。3月28日,张女士告诉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63.com)记者,她在一家肖像馆上班,拍这组写真是想给胖女孩们带去自信。

3月28日,“180斤女孩拍写真美哭网友”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照片里的女孩身材丰满,时而开心大笑,时而眨眼搞怪,又时而调皮地对着镜头比个耶。

28日上午,江苏南京一家肖像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照片中的女孩是她的同事,已在此工作半年有余,这套写真于近期拍摄。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照片中的女孩张女士,她说自己是来自山东泰安的“00后”,身高168厘米,体重180斤。她在肖像馆上班,发现虽然每天来店里拍写真的客人很多,但胖女孩几乎没有,于是自己拍下这组写真,初衷就是想给胖女孩们带去自信,“想让你们知道,你们也会闪闪发光,可以自信地做自己。”

张女士称,她把自己的写真发到网上后,网友的评价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她认为,胖和瘦只是简单的身材表达,无论怎么都免不了受到他人的评论,“女孩子还是不要被外界的眼光裹挟,只要健康,每一种美都有价值。我们要接纳每个时间段的自己,坦然地做自己,自信地记录自己。我们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样子。”

张女士还告诉记者,她比较喜欢唐朝的审美,打算找时间去西安或者洛阳拍一套唐朝风格的美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微胖的人更长寿!给每逢佳节胖三斤的你,一个原谅自己的理由

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

中秋节小长假的第2天

你胖了吗?

#微胖的人更加长寿#

今天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

每逢佳节胖三斤的网友

又多了一个

据生命时报报道,有研究显示,中日韩等东亚人的体质指数,即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在22.6~27.4死亡风险最低,高或低于这一范围的人,死于癌症、心血管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增加。

对照18.5~24的正常体质指数范围,微胖的人更健康。

长报君默默掏出计算器,算了算自己的BMI,开心地笑出了声。

长报君搜索发现,微胖的人不仅更长寿,而且颜值更高、抗癌能力也更强。

据生命时报早前报道,40岁后,微胖的人颜值高,其实适当地长点肉,能让人看起来更年轻

报道称,美国研究人员对比了186对同卵双胞胎同一时期的照片,结果发现,40岁前双胞胎中身材纤瘦的那个看上去更年轻,而40岁之后则相反,健康微胖的那个反而看上去更年轻

此外,微胖的人抗癌能力也更强

美国杜克大学测量了癌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存活率,发现健康体重组(BMI为20~24.9)参试者治疗后平均生存21.1个月,超重组(BMI为25~29)参试者治疗后平均存活23.6个月。

研究人员解释,BMI越低,癌症治疗的耐受力就越差。

除了微胖

还有这些“微健康”法则

健康长寿是现代人的普遍愿望,因此生活中必须谨记“适度”二字。

生活中,除了身材微胖,还有这些“微健康”法则能让你保持健康:

感觉微饿、运动微汗、心态微愚、室温和饮食微凉。

别老想着减肥啦

微胖才是最美的身材!

长江融媒出品 记者:陈智 整理 资料来源:人民网、新浪微博、央视新闻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