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肥胖旺哪里(脸胖什么)

文章目录:

脸肿就是胖?可能是你的经络堵住了,中医教你8个瘦脸穴

小王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从小到大她都看起来胖胖的,有人说她是头大,有人说她是脸大,她其实特别委屈,浑身上下没有一点肉,完全的皮包骨。

为此她还特意剪了头发,希望能显得脸小一点。

她来找我一方面是因为爱美,另一方面是因为脸大、脸胖还容易显老。我问她是一天到晚都肿,还是有那个时间肿的更厉害?

她说她到没有注意,但好像早上起来脸会更显大一些,我发现她的舌质比较淡白,脉也比较细弱无力,尤其是两个手的颜色特别黄,一看就是脾虚气血比较弱。

所以我让她在脸部按摩的同时,也按摩一些补气血的穴位,结果很快她脸就不那么胖了,身体上有肉,更健康了!

引起脸部肥胖的常见原因

脸部浮肿但四肢不胖,整个脸虽然圆圆的,用指头压下时不会有压痕,这是一种内分泌障碍,称为库欣氏症候群,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肾上腺皮醇过量等都可导致。

吃东西后的脸部浮肿,许多有过敏体质的人,会因为吃到过敏原而呈现脸上浮肿的状态。因此,过敏性体质的女性,要少吃芒果、奇异果、木瓜、橘子、水梨、草莓等可能导致过敏发作的水果或食物。

脸部肥胖的分类
  • 脂肪堆积型,这种脸部肥胖的主要特征:脂肪堆积在两颊或整个面庞,形成满月脸、国字脸、苹果脸等;
  • 浮肿型,由于面部经络、微循环和淋巴液等运行不畅,面部脂肪松弛、柔软,类似浮肿等;
  • 脸部骨骼宽大型,由于遗传等先天性原因导致脸部骨骼轮廓宽大,形成大脸庞;
  • 肌肉发达型,咬肌发达,形成的脸部肥胖,通常是两腮鼓鼓的。

除了骨骼宽大型外,其余三种都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来瘦脸。

  • 失眠、压力大时更容易肿

由于压力大,晚上睡不好,或本身就常常失眠的女性,可造成身体代谢率降低,脸上容易出现水肿而变得胖胖的。

此外,许多人面临紧张和压力时,会不自觉地咬紧牙关,甚至在睡眠时也用力磨牙,长期下来容易造成咀嚼肌和咬肌逐渐紧绷,越来越凸起,脸也容易胖起来。

所以女性朋友要想瘦脸首先就要睡好,在睡饱的同时,应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越自信才会越美丽。

如何自我按摩保健

中医经络学认为,脸部肥胖除了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外,还与脸部经络不通畅有直接关系。

通过自我穴位按摩刺激经络、穴位,一方面调理内分泌功能,提高整体脂肪代谢能力,清除导致脸部脂肪堆积的根源;

另一方面,加快脸部脂肪代谢和"废物排泄",消除现有多余脂肪。还能促进循环,消除脸部水肿,有效达到按摩瘦脸的目的。

脸部肥胖的自我按摩方法为:

  • 攒竹穴

位于眉头内端,上眼眶凹陷处。可加速眼部脂肪代谢。用双手食指同时按揉双侧攒竹,每次3分钟,以穴位局部酸胀为宜。

  • 迎香穴

位于鼻翼外缘中点的法令纹处。可加速鼻部周围脂肪代谢。用双手食指同时按揉双侧迎香,每次3分钟,以穴位局部酸胀为宜。

  • 巨髎穴

位于眼球中央下方,颧骨下缘处。可加速面部周围脂肪代谢。用双手食指同时按揉双侧巨髎,每次3分钟,以穴位局部酸胀为宜。

  • 颧髎穴

位于眼尾下方,颧骨下缘凹陷处。可加速面部两侧周围脂肪代谢。用双手食指同时按揉双侧颧髎,每次3分钟,以穴位局部酸胀为宜。

  • 承泣穴

位于眼睛正下方,眼眶骨下缘凹陷处、眼轮匝肌上。加速眼睛周围血液循环,消除眼袋及泡泡眼,使脸看起来更瘦。用双手食指同时按揉双侧承泣,每次3分钟,以穴位局部酸胀为宜。

  • 颊车穴

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可拉提脸部曲线,预防老化和下垂,保持脸部肌肉和皮肤的弹性。

用双手食指同时按揉双侧颊车,每次3分钟,以穴位局部酸胀为宜。

  • 下关穴

位于面部,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按摩时从颊车向上按摩至下关,以增强提脸部曲线,预防老化和下垂的作用。

用双手食指同时从双侧颊车向下关按揉,每次3分钟,以穴位局部酸胀为宜。

  • 风池穴

可改善因失眠、紧张或压力造成脸部肌肉紧绷且凸起及过敏和反复感冒导致的脸部水肿。

用双手食指同时按揉双侧风池,每次3分钟,以穴位局部酸胀为宜。

#大家健康超能团#@大家健康

脸大怎么办?快对应下你的大脸的原因是什么?

一、导致脸大的原因,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应对策略

导致脸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咬肌肥大型

咬肌肥大经常与多食坚果、鱿鱼丝、口香糖等坚硬、难嚼的食物有关。频繁的用力咀嚼有利于咬肌肥大。因此要尽量避免或少食硬韧的食物,让面部线条柔和一些。

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咬肌肥大。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是通过阻断神经与肌肉的神经冲动传导,从而减少肌肉的收缩运动。这种长时间的肌肉麻痹会使原本发达的肌肉缩小,从而达到了瘦脸之功效。但注射瘦脸的效果不是永久的,通常于注射1周后显效,最佳效果可维持3—6个月。所以要保持状态,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反复注射。

2、婴儿肥型

婴儿肥,准确的说是颊脂垫肥大。颊脂垫是面颊部双侧软组织间隙内的一团象鸡蛋黄样的脂肪组织。是婴幼儿在吸奶时保持面部不塌陷的关键组织,因此孩童的脸看起来圆嘟嘟的。随着年龄的增加,颊脂垫会逐渐变小。

取出颊脂垫无疑会使脸变瘦。要取出颊脂垫,需要在口内颊黏膜上做个约1.0cm的小切口,去除的脂肪量要适当。对于面颊部整体肥胖的人,单纯去除颊脂垫可能会使临近组织,尤其是口角处肥胖更加凸显,给人以面部松垂的感觉,需要行面部吸脂术才能使面型协调。

有些胖是因为湿气重?看这三个地方胖不胖就可知晓

“中国城市中C、D、E罩杯的文胸销售量不断增加,其客户群甚至包括了20岁以下的女性;而A、B罩杯文胸销量一直在减少,说明中国女性胸围和骨骼尺寸正在增加。根据北京服装学院的研究,目前中国城市女性的平均胸围已达83.53厘米(32.9英寸),较1992年增加了1厘米。”

——[英]保罗·弗伦奇 / 马修·格莱博 《富态:腰围改变中国》

中国人越来越“富态”。据了解,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已接近76.2厘米,40~50岁男性则高达82.6厘米。中国大概5亿人体重超标,是人口总数的39%左右。体重指数(BMI,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是判断肥胖的主要标准,这一指数超过24的成人可被视为超重,超过28可判定为肥胖。

饮食习惯、教育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让国人开始变胖。肥胖尤其是“啤酒肚”这种中心性肥胖,所体现的不仅仅是腹内积聚脂肪,更容易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等等。

有中医医生指出,胖是因为湿气重,湿气的产生是脾的问题,脾主运化主统血,运化功能不好,湿气排不出去,所以容易淤结在腹部、脖子和眼部。是不是这样一回事呢?我们今天来说道说道。

湿气重不重,看三个地方胖不胖

相信大家也知道,现在嚷嚷着要减肥的人有很多,无论男女。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肥胖是体内储存积累的脂肪量超过正常的指标以上,而不是储存的水分。

肥胖有很多因素,尤其是食物购买的方式变为外卖为主、肉类消费增加、快餐消费增高、久坐不运动的工作习惯和压力下的生活方式等,导致肥胖已经成为了一大困扰问题。也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还有一些代谢性疾病比如痛风也可能会出现肥胖。有一些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肥胖,我们叫继发性肥胖;有一些则是单纯性肥胖。

作为医生,在临床上可以看到,怀孕、年龄增加、情绪不好等也可能诱发肥胖。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而且牢记的一点是,肥胖主要原因是饮食过量,尤其包括快餐式饮食、碳酸饮料和啤酒的摄取等,是主要因素之一。

湿气重,是肥胖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因素。湿气重导致的肥胖,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看这三个地方可知:

1、脸胖不胖:体内脂肪过多引起脸部肥胖的,瘦下去不容易;但是脸呈浮肿式的肥胖,就可能是湿气重。主要症状还包括一会儿肿、一会儿消肿。一般来说,如果早上起床后,脸出现浮肿,又不是因为熬夜或者睡眠质量差,那就要赶紧除湿。

2、脚胖不胖:脚胖有可能是出现痛风表现的红肿热痛,也有可能是痛风石。但是脚脖子一会儿胖一会儿受,那就有可能是湿气重。这其中的原理是人们经常坐着下半身血液流通速度慢,容易让水分聚集在脚部。

3、下半身胖不胖:这种湿气重的人群,常常集中在上班族、IT男,经常上班、缺少运动,湿气容易朝下半身跑。湿气重的人一般上半身瘦、下半身胖,如果是全身胖、腹部胖,那就是脂肪也在堆积。

湿气重与不重,与风湿都是两码事

虽然都很“湿”,但是湿气和风湿是不一样的,湿气有可能是存在有内湿,也有可能是外湿,而风湿主要是指感受风湿邪混合而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湿气和风湿都是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湿气属于人体脾脏内部的疾病,主要表现在肠胃出问题,比如便秘等;风湿则是外界风寒入体导致身体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僵等现象。两种疾病是不一样的。

风湿的主要表现大多有关节病变和症状,可高达70-80%,约50%仅有疼痛,重则红,肿,热,痛及功能受损等全面炎症表现;多为多关节受累。侵及关节大小视病种而有不同。

湿气的表现除了前面说的三种“胖”以外,还包括:常感到困倦、头昏、身体发沉;大便糖稀,马桶不容易冲净,排便有不尽感;舌边有齿痕,舌苔厚;毛发和面部易出油;眼皮和四肢容易肿;皮肤容易起湿疹;食欲差、吃东西容易胃胀。

一般来说,湿气重可能带来的疾病包括:

1、腰部受湿气入侵:出现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女性容易出现卵巢囊肿、盆腔炎等;

2、胸部受湿气入侵:出现腰椎骨质增生、腰椎侧弯、腰椎小关节错缝、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女性容易出现乳腺肿痛、乳腺增生等。

3、颈肩部受湿气入侵,容易出现颈肩沉重、发紧和酸痛的感觉,也容易出现肩周炎、网球肘、颈椎病、头晕、头痛、耳鸣和失眠多梦等。

湿气重不重,和吃不吃辣椒无关

都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云贵川和湖南湖北地区,瘴气弥漫,湿气重。所以这几个地方的人喜欢吃辣的食物,因为辣的食物对排湿有帮助。在吃辣椒的时候,体温会升高,辣椒素也会刺激人体,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心跳。辣椒辛热,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功效。而体内的湿气多数是由于寒凉伤中所引起来的,所以吃辣椒可以祛除身体内的湿气。吃得太辣的时候,身上的汗液就会流很多,湿气也顺着汗液排出体外。

湿冷的湿气是可以吃辣椒的,但是是身体湿热的湿气,也就是上火严重就不适合吃了,吃了会有炎症的情况,身体也是会很难受。如果是寒湿之气吃辣椒比较合适,但如果是湿热之气吃辣椒的话,不但起不到去湿气的作用,反而可能还会加重症状。

但是,属于寒湿体质的人,湿热体质的人就不能吃了,寒湿的表现通常是腹部凉,怕风怕冷喜欢捂着,而且不爱喝水,舌苔是白腻,厚重的,严重的时候会有水滑苔,就像挂了一层水,还有的感觉胃部有水声,经常觉得咕噜咕噜的响,这也是寒湿内阻的表现。

其实对大多数富态的中国人来说,我们缺乏的就是锻炼,无论是湿气重还是脂肪重,有规律的锻炼和科学的锻炼,才能去湿气和脂肪。

#健康科普排位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