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失眠症”?浙一专家:真相是……
浑身难受,睡不着
半夜咳醒了,再也睡不着了
焦虑心慌,失眠了
……
最近,小编身边好多朋友说
感染新冠病毒后
睡不好甚至失眠
但在与病毒的对抗中
良好睡眠其实是最便宜、最重要的“药”之一
该如何找回我们的睡眠?
浙一专家建议可以这样做
“阳”了后
为啥会睡不好
“最近这段时间,来门诊自述睡不好的患者确实不少,但睡不好的原因还是比较多样的。“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王政副主任医师说。
有些人是因为还处在新冠感染症状比较严重期,因为鼻塞、咳嗽、浑身疼痛等原因导致睡不好;有比较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的患者表示之前服用的睡眠药物不起作用了,这部分人群可能还是情绪原因导致;还有些是因为长时间卧床休息,原有的睡眠节律被破坏引发失眠;还有患者在之前世界杯期间就昼夜颠倒看球,后又遇到新冠,失眠情况加重……
另外,根据国内外的病例报道及研究,新冠病毒可能会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毒性脑炎;新冠病毒可以感染嗅神经,从嗅神经上行到前脑叶,而我们大脑的前脑叶部分就是主管性格行为的。这些也可能是导致产生失眠的器质性原因,需要警惕,若突然出现言行改变或性格变化,需及时就诊。
“同时岁末年初这个时间,本就是容易引发人们各种情绪的时间段,刚好又遇到疫情,很多人都会担心家里的孩子、老人身体状况,就更容易出现睡不好的情况。”王政副主任医师说。
试试用这种方法
调整恢复睡眠
多喝热水、多休息,这是我们对生病的人最常说的话,这也是对抗新冠病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良好的睡眠,无论是对于身体康复,还是在更长期意义上增强抵抗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浙大一院专家建议,如果是发热、疼痛、鼻塞等症状引起睡眠不佳,需要对症治疗;如果在症状缓解、消失的情况下,仍然失眠,可以试试“睡眠刺激疗法”来“修复”我们的睡眠:
晚上不规定入睡时间,但躺下30分钟内还未睡着,就离开床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叠衣服、扫地等,不可以做看电视、玩手机等让人兴奋的事情;
早上规定同一时间起床,即使再累、再困倦都一定要在这个时间点起床,周末也不可打乱;
白天无论多困顿,都不要睡觉。
同时建议多晒太阳、在身体吃得消的情况下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等。特别是在每天午后,到户外接受半小时到1小时的光照,这是快速重建我们生物节律的重要方法。
如果实在失眠严重,也可以借助安眠药,但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加重病情或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良好睡眠
是抵抗疾病最好的武器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中国人睡眠质量及科普报告》显示,全国38.2%的人存在睡眠问题,近3亿中国人受失眠困扰。
“失眠,可能是由情绪障碍引起,也可能是因作息紊乱等引起的睡眠障碍,也可能是器质性问题,先要进行筛查。”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胡少华教授说,“对于中青年人群来说,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睡眠节律被破坏造成的。”
我们的睡眠节律,是人类长期与大自然磨合相处之后形成的生物节律,这与昼夜交替、光照变化相关。我们大脑的间脑顶部有松果体,当光照变暗、夜幕降临,松果体便开始分泌褪黑素,褪黑素又会释放出一种叫五羟色胺的元素,这种元素便会启动人体进入睡眠模式,根据研究,褪黑素从天黑就开始分泌,在夜间11点到凌晨4点达到分泌高峰期,其中又以凌晨2到3点最为重要。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在这些时间段不入睡,甚至处于兴奋阶段,就是在人为破坏人体的生物节律,最终会造成睡眠节律紊乱,进而影响各种身体机能。而长期睡不好又会引发情绪问题,就更加难以睡好,恶性循环。
//
长期的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情绪、工作状态,造成无缘故的腰酸背痛、身体不适,更会严重伤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更有可能患上心血管疾病、肥胖症、抑郁症、肠功能紊乱症、神经性皮炎。根据最新研究,长期的睡眠障碍甚至会加大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专家表示,偶发性的失眠是正常的,但如果持续半个月以上失眠、并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建议尽快就医筛查,引起失眠的问题有很多,需要对症治疗。
对于经过筛查后并无器质性、情绪等问题,而是由单纯睡眠节律破坏导致失眠的,除了按照上述文章里的方式进行调节,建议多晒太阳、保持规律运动、同时尽快恢复原有的工作学习节奏、保持心情平静愉悦,都有利于恢复良好睡眠。
一百种减肥方法对你都没用:也许是怪你小时候“睡眠不足”导致的
我摸着性感的小肚子,一天超过两顿饭就鼓得跟吹皮球似的,忍受整个部门减肥的舆论,感慨着一个刻骨铭心的领悟:再不敢随便吃饭了。如果工作能像长胖那么容易,就好了。
听说你也试过一百种减肥方法,但都失败了?也许是你的体质在找你茬。
一 、 怎么都胖的体质(易胖不易瘦体质,悲剧往往都是自己造成的)
自我诊断:是不是爱吃爱吃爱吃 无饱腹感 小时候睡眠不足?
原因:小时候睡眠不足,瘦素受体水平低下,导致成年后肥胖。
鹅爹个人的观点是:瘦素(肥胖荷尔蒙、瘦蛋白、抗肥胖因子)是由脂肪组织分泌(所以越胖,瘦素就越多)的信息物质,与其受体结合后,会给身体一个“能量充足,可以停止进食”的信号,但根据最新研究,小时候睡眠不足的人,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除了影响身高之外,最大的影响就是导致瘦素的受体不足,所以体内积攒了一大堆瘦素仍然没有饱腹感。
这也是为什么越胖的人瘦素越多的原因——停止进食的开关坏掉了!
解决方案:科学家在去年的研究表明,在婴儿时期摄取瘦素,可能可以固定大脑对食欲的反应,进而一生都不会过度饮食。另外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能忽视的早餐、饮食规律吃够基础代谢,是成年人减肥该干的事。
瘦素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脂肪及体重的调控:
1、抑制食欲:瘦素可使人类进食明显减少,体重和体脂含量下降。
2、增加能量消耗:瘦素可作用于中枢,增加交感神经活性,使大量贮存的能量转变成热能释放。
3、对脂肪合成的影响:瘦素可直接抑制脂肪合成,促进其分解,也有人认为可促进脂肪细胞成熟。
4、对内分泌的影响:胰岛素可促进瘦素的分泌,反过来瘦素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发挥负反馈调节。
二. “节食”也不瘦的体质(一天只吃一顿饭了,怎么还不瘦?)
自我诊断:是不是经常节食 一天只吃一顿饭,也并不太饿?
原因:和遗传有关,节食可以轻易瘦下来的人,一定很饿。节食很轻松的人,往往瘦不了。
鹅爹个人的观点是:节食的时候,身体会按血糖-糖原-蛋白质-脂肪的顺序分解供能,不吃饭所以血糖很容易消耗掉,长期节食导致肝糖原消耗干净了,你猜身体会先分解肌肉供能还是先分解脂肪供能?高中生物课本上写得很清楚,会优先分解蛋白质……
节食也不瘦,小心肝病找你玩!而且如果你只节食而不运动,那么你会瘦肌肉,真的,不骗你~
三. “越睡越胖”的体质(有人怀疑,难道不是所有人都越睡越胖吗?不是,不信你看看医院的病人……)
自我诊断:总觉得很累 总是睡不醒 虽然不明显但每天都更胖了;
原因:睡眠时新陈代谢速率慢,睡前又吃得太多。这种人有一个专有名词“虚胖”。(猪 = 吃饭 睡觉)
鹅爹个人的观点是:有人听说熬夜会变胖,就拼命睡,结果……更胖了!因为他不知道:睡多了也会胖!!!研究发现,每晚睡9-11小时的人发胖的机率会更大!
当你过度睡眠时,生物钟被打乱,能量分配也就会被打乱,所以你早餐不吃,午餐也就吃得更多,也就难逃胖了。
(体力精力不足,胃肠状态不佳,各种负面buff的加成,导致一个虚弱的胖子缓缓膨胀。)
四. “运动”也不瘦的体质(每天十万步也瘦不下来?是我运动的姿势不对吗?)
自我诊断:是不是不活动时心率很低(静息心率原因:身体底子曾经不错,心肺耐力较高,运动后心率提高有限。
鹅爹个人的观点是:心率低说明代谢低,越是爱运动的人,一般越容易胖。即便是国家运动员也不例外。心肺耐力好的人,静息心率甚至可以低于60次/分,当你肌肉发达的时候,所有肌肉都在消耗能量,往往不容易胖,但当肌肉少了,代谢很低的“前运动员”食量又不减小,不胖才怪!
不过,运动虽然不是决定你减重的关键,但对你的健康还是绝对有益的!
知道了运动不能帮你瘦的各种原因,所以运动对减重就真的一点帮助也没有了吗?
当然不是!无谓的增加运动时间、运动量,的确不能提高热量消耗帮你瘦;关键在于:你要从改变本质、改变身体的调节机制开始!
而这个关键,就在于运动强度。
不用减肥的人生,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下:
一. 越睡越瘦体质(不用怀疑,鹅爹用人格担保,这世界上真的有这种体质。)
自我诊断:戴一个心率检测手环,如果平均睡眠心率>65次/分,恭喜你,躺着就能瘦。
原因:睡眠时新陈代谢快,越睡越瘦。醒了就要吃饭,瘦的反而慢。
鹅爹个人的观点是:睡眠时代谢高,也往往意味着睡眠质量并不是特别好,经常熬夜工作的人往往都不会太胖,不为别的,累的啊~
睡觉减肥法是一项据医学研究表明的减肥方法,主要是通过睡眠时间和睡眠的质量来影响荷尔蒙的分泌来分解脂肪,使其燃烧,促进新陈代谢消除浮肿、刺激生长激素,指导身体把脂肪转化为能量,这可是爱睡觉却不节食的瘦女孩常保窈窕的小秘诀。
二. 怎样都瘦体质(易瘦不易胖体质,这种体质是病,需要赶紧治疗~)
自我诊断:是不是经常心慌 不活动的时候测心率也很快(静息心率>85次/分) 不爱运动?
原因:新陈代谢速率快,虽然比别人吃的更多,但仍然胖不起来,至少没有那么肥。
鹅爹个人的观点是:新陈代谢的速度与年龄、体重和心率有关,这里主要和心率有关,如果不活动的时候心率也超过100,差不多是普通人的1.5倍,所以即便吃别人的1.5倍的饭,也不会胖(但吃太多还是会胖的)。
解决方案:心率过快的人心脏的代偿能力低,应对意外状况的能力不足,要注意预防心血管意外哦~(换成人话就是,心率本来就很快了,稍微动一下更快,运动起来简直要死,万一受了惊吓或者便秘用力过猛,都很容易爆血管,这种体制往往是“zuo”出来的,少熬夜,可能就可以恢复正常。)
科学研究发现,吃不胖的人FTO基因是正常的。基因组中的FTO基因,掌管着人体的胖瘦奥秘,两条FTO基因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拥有两条正常FTO基因的人,肌肉和脂肪比例合适,食欲正常,不会吃太多,也不会吃太少。发生变异的FTO基因会失去维持肌肉和脂肪比例的功能,造成代谢紊乱,同时会让人失去“饱腹感”严重者甚至引起“贪食症”。假如其中一条发生突变,肥胖概率增加30%;假如两条FTO基因都发生突变,肥胖概率增加70%。
总的来说,FTO基因决定了吃不胖人群的饮食喜好,管理着他们的食欲。拥有FTO基因的人,只要他们吃饱了。鸡排烧烤小龙虾对他们来说,都没有一点吸引力。而胖的人摄食欲望都偏高。那些说自己“狂吃不胖”的人,虽然号称不忌口却并不是每天都吃很多。瘦子这种人没办法进行暴饮暴食,因为他们的身体不允许。哪怕他们很想吃可一旦热量摄入超过了限度,他们就会开始呕吐。
每个人都有FTO基因(也叫肥胖基因)主要看是否突变:“FTO基因不突变的人”容易有饱腹感(就是瘦子);“FTO基因突变的人”饱腹感缺失(突变的就容易变成胖子);
给胖的你,建议直接做个肥胖基因检测。减不下去,或许真的不怪你不努力。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平躺不舒服,可能是心衰
安徽读者李先生问:我今年60岁,一直患有心脏病,近几个月睡觉时添了个毛病,需要垫3个枕头或靠在床头才能睡着,否则就会憋气。这是为什么?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李学奇教授解答:李先生这种情况应考虑有心衰的可能。心衰后,由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以及血液循环发生变化,会导致肺瘀血。平躺时会增加肺部血液,导致呼吸困难,所以患者睡觉时需要采取半卧位或坐位,有的病人还会在夜间憋醒。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重在早防早治。若心脏病患者发现自己有久咳不愈、焦虑、夜尿增多、头晕等情况,应考虑有心衰的可能。
有下列疾病的患者也要格外小心。一是高血压,这是心衰的最常见病因。患者应每天定时测量血压,定期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注意保养心血管。二是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已经成为心衰的重要诱因。患者日常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尤其不要暴饮暴食,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给身体减负。三是有心脏毒性药物史、风湿热病史、心肌病家族史等。患者平时应格外注意有没有心衰症状,一旦出现乏力、疲倦、气短、心悸、下肢或全身肿胀,以及持续咳嗽、呼吸困难、夜间难以入睡、心率加快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