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会不会对身高增长造成影响?能否长高,和4点有关
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们的身高总牵动着家长的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在讨论孩子的身高增长时,一个常被提及的问题是:肥胖到底会不会影响长高?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它涉及到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机制与生活习惯。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肥胖与身高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影响孩子长高的4个关键因素!
肥胖与身高的直接关联
首先明确一点,肥胖确实可能对儿童的身高增长造成不利影响。儿童时期的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可能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身高的发育。
1、骨龄提前与骨骺闭合
肥胖儿童体内过多的脂肪会促使性激素提前分泌,导致骨龄提前,骨骺线(骨骼生长的部位)提前闭合。一旦骨骺闭合,就意味着身高增长的空间大大缩小,从而影响最终的成年身高。
2、生长激素受影响
肥胖会影响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生长激素是促进儿童长高的关键激素。过量的脂肪细胞会抑制生长激素的活性,减少其在体内的有效利用,从而影响身高增长。
3、运动能力受限
体重过重的儿童往往不愿意或无法参与足够的体育活动,这限制了他们的运动量,减少了骨骼受到的机械应力,进而影响骨骼的生长和发育。
4、营养失衡
虽然肥胖常常与营养过剩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许多肥胖儿童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他们可能摄入了过多的热量,但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这些营养素对骨骼和身体的整体发育非常重要。
影响长高的4大因素
在探讨肥胖与身高关系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关注4个直接影响身高的关键因素:
1、遗传基因
遗传是决定身高的首要因素。父母的身高很大程度上预示了子女的身高潜力。尽管如此,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营养状况仍可在遗传基础上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长潜力。
2、均衡营养
营养是支持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石。均衡摄入钙、维生素D、蛋白质以及其他多种营养素,对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非常重要。过量或不足都会影响身高增长。
3、充足睡眠
生长激素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最为旺盛。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支持身高的增长。
4、适度运动
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同时帮助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跳跃、游泳、篮球等运动特别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身高增长。
实践中的应对策略
面对肥胖可能带来的身高增长障碍,家长和孩子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充足睡眠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孩子每晚有8-10小时的睡眠,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2、心理关怀
过度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家长应鼓励孩子建立自信,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3、定期体检
关注孩子的体重和身高增长情况,必要时寻求医生或营养师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记住,身高增长是一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成长的路上,每一步都值得我们细心呵护,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迈向属于他们的灿烂未来!
想要孩子长高高?切莫让肥胖成为绊脚石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张迅恺 白恬
在过去的冬天里,最火的“大IP”非冰墩墩莫属。在家中,像冰墩墩一样体型圆滚滚的胖娃也深受着家里长辈的喜爱。很多长辈们总是喜欢自家的孩子能够肉肉的、胖胖的。每次说到孩子太胖了这个话题的时候,长辈们总会无所谓地来一句:胖点没关系,以后“抽条”就会长个子了。真的是这样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中医师刘佳介绍,养得胖≠养得好。孩子肥胖问题不容小觑,不仅会导致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更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成为小孩长高的绊脚石。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孩子长个速度最快的时期。刘佳介绍,春天阳光充足、气温回暖,孩子户外活动增多,体内维生素D的吸收增多,有助于增加食欲、改善睡眠。同时,春天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内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有助于孩子生长。
春天孩子长个快,但肥胖却成为了孩子长高道路的绊脚石。孩子肥胖对身高有诸多影响。
首先,儿童肥胖大多是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不合理的饮食会导致儿童营养不良。“高糖分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例如钙、锌、维生素D的缺乏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刘佳说道。
其次,脂肪摄入过多诱发肥胖,也会在脂肪组织中分泌较多的激素,影响内分泌激素的平衡,进而影响长高。
最后,儿童肥胖导致体重增加,对骨骼造成较大的压力,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其次还会导致儿童的骨龄提前,骨骼的骨干骺提前闭合,进而导致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的儿童。
儿童肥胖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都有不良的影响,家长需引起重视。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有利于给孩子建立自信、保证营养均衡、帮助骨骼成长、保持内分泌的平衡,从而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
(1)调整饮食结构
“家长应当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不挑食,规律进食、选择健康的零食等。”刘佳建议道,“合理健康的饮食结构对于提高孩子的进食质量,预防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都有益处。”为保证营养均衡,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虾、豆制品、奶制品等,也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同时,膳食营养是孩子体格生长的物质基础,营养摄入的均衡与否对长高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想要孩子长高,特别要保证钙、维生素D和锌的摄入:
·钙对儿童骨骼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奶制品中的钙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每天饮用300-400ml的牛奶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可保证钙的摄入量达适宜水平;
·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的吸收和骨化,牛奶和蛋黄中的维生素D也是很丰富的,除此之外可以选择深海鱼类和干香菇来补充维生素D;
·锌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和组织再生的重要物质,海鲜中的贝壳锌含量最高,像生蚝、鲍鱼、牡蛎等。
(2)保证充足睡眠
据介绍,每晚的10点到凌晨的2点是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9点开始睡觉可以确保生长激素分泌期间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生长激素可以促进机体的合成代谢,有助于骨骼细胞的增值,加速骨与软骨的生长。有分析认为,生长激素会集中在夜晚入睡后分泌,且入睡后1-2小时显著增加,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可以促进长高。
(3)适当运动
可以做一些跑步和起跳的助长动作和跳绳、篮球、引体向上等有牵引效果的运动。
“运动不仅有助于儿童控制体重,户外运动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增进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同时还可以刺激食欲,有助于孩子进食。”刘佳建议,家长要督促好孩子每天至少1小时的户外运动,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可以全家一起进行有意思的活动,多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的合成,钙的吸收。
了解更多
永医科普丨关于“肥胖”那些事儿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事,除了发胖。肥胖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年的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旨在提高公众对肥胖问题的认识,并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行动。2025年的主题是“改变系统,更健康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肥胖”那些事儿。
肥胖的人群多吗?
中国超重与肥胖的发病率和增长速度均居世界首位,现已成为世界上超重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肥胖率已超过16%,超重率接近35%,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也在快速增加,部分城市超过20%。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肥胖超重率可达70%,儿童可达30%。肥胖毁掉的不只是外表,更是健康。肥胖是一种“病”,得防、得治。
为啥会胖?
这事儿可复杂了,可不是简单的“吃得多”就能解释的。首先,遗传因素得算一个。人的胖瘦,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比例为40%到70%,而剩下的30%到60%是要靠后天的身材管理。
其次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现在的生活,那叫一个“丰富多彩”——高油、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满大街都是,吃起来方便又美味。很多人应酬多,频繁进食过多甜食、油腻食物,多食再加上膳食结构不够均衡健康。吃多了这些,身体里的能量就过剩了,只好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
再加上现在很多体力劳动被机器替代,一些人没有时间运动,或者懒得动、没有运动意识,上班坐着,下班葛优躺,身体消耗的能量少得可怜,脂肪自然就堆积得越来越多。
还有压力大也是个问题。压力一大,身体就会分泌一种叫皮质醇的东西,它会让人食欲大增,尤其是想吃高热量的垃圾食品。为了缓解压力,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发泄。结果就是,越吃越胖,越胖越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别忘了睡眠。睡不好,不管是睡太少还是睡太多,都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让人更容易饿,而且还不爱动。这不,体重就蹭蹭蹭地往上涨了。
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胖的危害可大了!据目前统计,与肥胖相关的疾病高达224多种。医学研究已经证明,肥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可能带来较高的早期死亡风险。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胆结石和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症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可增加10倍,恶性肿瘤发病率也会增高,男性肥胖者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高发,女性患者子宫内膜癌比正常妇女高2-3倍。肥胖患者还易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脂肪肝、血脂紊乱、便秘、骨关节等疾病,它还易使皮肤脆性增高,发生皮炎、擦烂、并容易合并化脓性或真菌感染。此外,肥胖患者还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怎么判断是否超重/肥胖?
别急,咱们有标准。体重指数(BMI)是肥胖测定的最常用指标和公认标准,BMI(kg/ m²)=体重(kg)/身高2(m²)。中国肥胖工作组和中国糖尿病学会将BMI<18.5kg/m²为体重过低,18.5-23.9kg/ m²为正常,24-27.9kg/ m²为超重,≥28kg/ m²为肥胖。当然,还有腰围、体脂比和腰围/臀围比,腰围男性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或者体脂比男性超过25%、女性超过30%,以及当腰围/臀围比≥0.90(男性)和≥0.85(女性)时,也得小心肥胖症找上门。
如何科学减重?
减肥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慢慢来,还得科学合理。
首先,得管住嘴。饮食均衡清淡,少食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如冰激凌、火锅、串串等,不能吃太多瓜子、花生等零食,多食天然高纤维食物,而不是甜滋滋的面包、栗子、红薯、南瓜、芋头等食物,不过量饮食,吃到7分饱就好。
其次,迈开腿。多运动,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不仅能消耗热量,还能增强体质,让人更有活力。
再者,调整心态,生活规律。别因为减肥就给自己太大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尽量不要超负荷工作,减少应酬,不吃夜宵,不熬夜,保持良好的睡眠。
减肥的时候别急着追求快速见效,慢慢来,每个月减掉 1-2公斤就很不错了。要是减得太快,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还有,减肥期间别忘了多喝水,水能帮助身体代谢,让减肥效果更好。
朋友们,肥胖可不是小事,它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要是发现自己有肥胖的倾向,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要是自己努力了一段时间还是瘦不下来,或者减肥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那可别硬撑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看看,找专业的医生帮忙。说不定需要药物治疗,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特殊的治疗。
文/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