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密集肥胖(脂肪密度增高)

文章目录:

一群肥宅也想叫阵解放军?台军肥胖率严重超标,指望脂肪挡刺刀?

两岸的军事实力对比差距在近年来可以说是越来越大了,处于优势的毫无疑问是解放军,解放军在武器装备、人员素质的指标都要强过对面的“草莓兵”不少。而且解放军在数量上也对台军形成了碾压的绝对优势,就这样的一支军队还怎么守护台湾?

根据台湾媒体爆料,台伪“国防部”的医疗机构对台军做了一次身体情况的全面调查,发现一部分台军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出现了大问题,数据显示,台军身体质量指数显示 " 中度肥胖 " 的官兵总数高达万余人,引起全岛网络热议。

因为目前台军的总兵力差不多将将够20万人,其中陆军10万人,这 " 中度肥胖 " 的官兵总数在台军总兵力和陆军的人数占比分别是5%和10%,如此高的肥胖率引起了台军" 参谋总长 "的怒火,他甚至提出要把这些人全部清除出去。不过他的激进措施随后被他上司台防务部门负责人否决。不得不说这么做是处于实际考虑的最优选择,因为本来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在台军中服役,这一下子开除1万多人,军队的整体实力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人力缺口在短时间内也难以补齐。

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认为,现阶段台军需要正视台军肥胖率严重超标这一问题。

有网友扒出台军为了征兵宣传的伙食视频并讽刺称,肥胖实际上是台军对抗解放军的秘密武器,因为拼刺刀时台军的脂肪厚,面对解放军可以说是“皮糙肉厚”,拼刺刀也能靠脂肪厚胜出。

不过对于台湾士兵台军肥胖率严重超标,民进党的“民意代表“也表示,肥胖对于台军的影响是很不好的,他当兵也不过120多斤,是精瘦,现在情况则大不同了。

台军一般被称为“草莓兵”,草莓是一种非常脆弱的水果,不能挤,更不能压,“草莓兵”就是形容台军军队娇贵和脆弱的称呼,实际上台军的问题远不止肥胖。台军训练之轻松,令人匪夷所思,好像台军的训练就像是体验生活一样,其严格的程度和中国大陆的大学军训的都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早在2018年据台媒爆料,台陆军在大夏天进行实弹射击时竟然给每人安排了一个大型的固定伞遮阳,而且士兵趴的地方还有软垫,不知道的以为是在度假呢!

不过有人指出,这是因为台军方高层被“吓怕了”,怕再出现一次“洪仲丘”事件。2013年,一名叫做洪仲丘台湾陆军下士被上级要求做50个俯卧撑后,身体出现不适,经查明是中暑和发烧,最后洪仲丘下士不治身亡。要知道,洪仲丘可不是台军的新兵,是老兵士官,经过50个俯卧撑的“摧残”后竟然不治身亡,不由得让人怀疑台军士兵普遍的身体素质。

“洪仲丘”事件让台湾民众极其愤怒,最后一直闹到国防部,让台军方高层和防务部门负责人引咎辞职才平息此事件。

因此,台湾高层被吓怕了,不敢在这么继续训练部队了,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减少台军日常训练量和增加舒适度的方案。

然后台军搞出来了一个特别奇葩的训练标准,就是一个计算公式,如果每次进行训练前计算的危险系数达到29就得停止。

按照这套公式给出来的结果,训练如果温度超过32度,原则上不会再进行军事训练,这简直比高中军训还要惬意。

为了怕士兵累死,台军方的体侧的标准也从80个降到了30个,跑3000m的标准为19分钟,而对岸的解放军则是5000m负重跑19分钟,完全碾压台军训练。

在和平年代,解放军奉行的是:“训练多留汗,战时少流血”。而台军的训练原则则是:“训练少流汗,战时多流血”。从侧面也反映出一个结论,台军士兵抗压性差,不能吃苦,而且单兵技战术水平和解放军相比简直堪称不是一个次元,就这样还多次叫嚣和解放军对抗?一群肥宅也想叫阵解放军?

虎哥认为将来这些军人面对解放军只有两种结局,即被歼灭和被俘虏的结局,当然,还有第三种结局,就是主动投诚解放军配合解放军完成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的光荣结局。

肥胖是病!过度肥胖会引起这4大后果,医生提醒:科学减肥很重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虽然不用再担心饥饱问题,但因为碳水,脂肪摄入过多,肥胖也会随之而来。但近年来,随着肥胖人数的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肥胖视为常态,认为肥胖只是一种“可能会影响健康”的生理表现。

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肥胖一直都是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列为生理代谢疾病的一种,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50多种并发症与肥胖症相关,肥胖也因此一跃成为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疾病。

为什么说肥胖是病呢?还请提高警惕

我们不妨从疾病和肥胖的共同点开始讲起:

一般来说,大部分疾病,都是以损伤身体健康为前提进行发展的,在疾病恶化的过程中,患者大多会出现身体虚弱,生活自理困难,心理压力大等相关症状。

而肥胖人群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因此肥胖者体重较大,因此身体骨骼,器官等承受的压力大,生理功能下降,身体就会变得虚弱;

而过度肥胖者,无论是起身或是弯腰等行为都很难做到,因此生活自理也会出现相应的影响。

还有例如因体型、肚腩的外形原因导致滋生自卑,社恐的情绪,增加了肥胖者的心理压力等。综上所述,疾病和肥胖所造成的身体健康,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出一辙,因此说它是疾病,真的一点都不假。

不仅如此,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肥胖一直都是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表现,这也是肥胖被列为疾病范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这5种健康的负面后果,更值得各位肥胖的朋友“敲响警钟”。

长期肥胖,身体可能会承担这4大严重后果

【呼吸道疾病】

肥胖者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脂肪堆积,而大量的脂肪也会长期堆积在咽喉,下颚等部位,受到脂肪的挤压,呼吸道也会因此变窄。

因此肥胖者大多会有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的情况,长期如此,呼吸道受到压迫而毛细破损,炎症的风险增加,极易引起气管炎,咽血,结节一类的疾病症状

【消化系统隐患】

肥胖者的脂肪大多会堆积在腹部,因此腹腔的空间会因为脂肪的挤占而变小,因此处于腹腔中的肠胃压力会增大,继而出现反酸,胃食管反流等一系列消化疾病症状。

不仅如此,肝脏也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肥胖者脂肪占比较大,肝脏也会因为代谢能力减弱而被脂肪浸润,增加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风险。

【内分泌紊乱】

肥胖是代谢症状的一种,同样也会影响到人的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尤其是对女性来说,长期激素异常,容易造成月经紊乱,子宫肌瘤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骨骼负担增加,骨病隐患提高】

因为脂肪储备增加,肥胖者的体重也很大,骨骼作为支撑身体的结构,同样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膝盖,关节等部位,承受的压力和磨损更严重,出现潜在的关节炎,膝盖积液等症状的隐患也会更大。

不仅如此,大量的脂肪游离在身体环境内,还会阻碍钙质的吸收,钙质是生成骨质,提高骨骼密度的重要营养物质,肥胖者身体的骨质不断流失,骨质疏松也会加速出现。

综上所述,肥胖之所以归属疾病的范畴,不仅仅是因为它和疾病的相似度,更和这些因肥胖引起的并发症脱不开关系,身体长期存在上述症状,持续恶化,甚至还会诱发糖尿病,高血脂,慢性炎症,甚至是肿瘤等更严重疾病,还请肥胖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且科学的减肥,才能护佑身体健康。

对于肥胖者而言,怎样才能科学地减肥呢?

不少肥胖者意识到了肥胖的危害性,从而选择去减肥,但如果用错了方法,比如盲目的绝食,过量运动,或者借助减肥药,抽脂等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减脂,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想要科学减肥,还请牢记以下2点原则:

①要有坚持的信念

坚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时间的一时兴起,根本无法起到减肥的效果。

所以各位有心减肥的朋友,首先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这才是减肥成功的基础。

②降低碳水的摄入

很多人觉得,只要不吃肉就是减肥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碳水才是引起肥胖的真正原因,科学降低碳水摄入,才能真正起到减肥效果。

常见的碳水比如米饭、馒头、面条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少碳水摄入,并不代表不吃碳水,可以利用“粗粮代替细粮”的方法,用升糖更低,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比如玉米,红薯等来部分代替米饭,面食,通常替换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相对科学。

综上,肥胖真的是一种疾病,不容小觑,合理科学地减肥,才能真正帮助肥胖者找回健康。仍需重申的是,科学减肥的前提,需要根据自己具体的身体情况来制定计划和目标,拥有坚持不懈的决心,才能真正看到减肥成功的曙光。

参考资料:

[1]翟屹, 赵文华. 肥胖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3.

[2]郝莉莉, 穆西珍. 关于肥胖与疾病[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2023中国肥胖地图发布:这三省“胖人”最多!肥肉长在这个地方最危险!

俗话说“一胖毁所有”,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超重与肥胖带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诸多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

肥肉长在哪里最危险?我国哪些省份“胖人”最多?男性普遍比女性更胖?

2023中国肥胖地图发布:

这三个省“胖人”最多!

8月17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母义明教授团队在《糖尿病、肥胖与代谢》发表了一项一篇题为《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的报告。报告绘制出了一幅数字版的“中国肥胖地图”,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总体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①

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关于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当代研究,来自全国243个城市的1580万名符合条件的成年人参与。

1. 内蒙古、山东、河北,“胖人”最多

北方超重/肥胖的比例普遍高于南方,其中超重比例前三名的省份为内蒙古(37.1%)、山东(37.1%)和河北(36.6%)。

2. 男性普遍比女性更胖

超重和肥胖在男性中比女性更普遍,男性中超重的比例为41.1%,而女性为27.7%,男性中肥胖的比例为18.2%,而女性为9.4%。

3. 胖人的各种并发症患病率都更高

与BMI正常者相比,超重/肥胖者的并发症患病率更高。超重/肥胖参与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脂肪肝、前驱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BMI越高,并发症越多。

为啥男人比女人胖更多?

原因扎心了

为啥男人比女人胖更多?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伍学焱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男性更容易肥胖有几方面的原因,通常与其在生活或工作中所受压力和情绪有关。

一是长期的过高压力和不良情绪易导致内分泌激素分泌紊乱。主要是应激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大量增多,起到对抗胰岛素作用,增加腹部脂肪堆积,引起以“将军肚”为特征的腹型肥胖。

二是为缓解压力和释放情绪,男性常常会采取喝酒和过多进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为手段。除过量进食外,酒精往往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样也会促进肥胖形成。

三是睡眠问题。长期的睡眠不足或不规律,也会通过打破能量平衡而导致男性肥胖。②

健康时报 图

另外,从肥胖的“年龄差异”来看,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在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差异,男性的“肥胖高峰年龄”通常比女性小。男性超重患病率在50-54岁达到峰值(55-59岁保持不变),女性则是在65-69岁达到峰值;男性的肥胖患病率在35-39岁达到峰值,而女性则是70-74岁。

换句话说:男人们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自己年纪轻轻(35-39岁)就到达肥胖的峰值;而女性要到70-74岁才到达肥胖的峰值。男同胞们,扎心了……

肥肉长在这个地方最危险!

当肥肉(脂肪)长在我们脸上、手臂上、大腿上……这些看得见的地方时,其实还算不上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脂肪长在我们看不见、摸不到的地方,对健康的危害更大,甚至会带来致命的风险!

人体的脂肪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看得见的脂肪”,即皮下脂肪。它们贴在皮肤下,有帮人体保温的作用。但积累过多,就成了让我们看起来胖的元凶。

第二类“看不见的脂肪”,则是内脏脂肪。它们将我们的各种内脏,如肝、胰、胃、肠道等包裹、填充起来。

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赵杰2022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正常厚度的内脏脂肪能够保护内脏,防止跌倒时损伤内脏,但内脏脂肪太厚会导致脂肪心、脂肪 肝、脂肪肾、脂肪胰等器官功能异常。此类肥胖就是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内脏性肥胖)。

判断内脏脂肪超标并不仅是看BMI(体重/身高2),还要看腰围、腰臀比(腰围/臀围)、内脏脂肪检测等。例如:

▼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即便BMI正常,患病风险也会升高;

▼男性腰臀比例大于0.9、女性大于0.8,表明是内脏脂肪过剩的高危人群,大于1.0即为腹型肥胖。③

健康时报 图

4个方法帮你减掉内脏脂肪

赵杰医生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给出来4个减掉内脏脂肪的方法。③

1. 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

内脏脂肪超标的人每天需要运动半小时至一小时,如跑步、散步、游泳、骑车等,球类运动在消耗能量的同时有助脂肪分解。即使没有腹型肥胖,也可以多运动防患于未然。

2. 吃饭记住个比例5:3:2

吃米饭、面包等主食过多,容易在腹腔囤积内脏脂肪,但也不能完全不吃,避免零摄取时大脑无法集中注意力。

以腹型肥胖的女性为例,每天主食摄入不超过100克,三餐比例是5:3:2。

3. 根据运动限制热量摄入

若平时活动量不大,摄取热量(千卡)不要超过体重(公斤)x25;若经常运动、活动量大,摄取热量(千卡)不宜超过体重(公斤)x35。

4. 日常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想要内脏瘦身成功,不能缺少纤维素,日常可选燕麦、绿豆、番茄、葡萄柚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顺畅排泄,促进新陈代谢。

本文综合自:

①Chen K,Shen Z,Gu W,Lyu Z,Qi X,Mu Y,Ning Y;Meinian Investigator Group.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real-world study in 15.8 million adults. Diabetes Obes Metab. 2023 Aug 17. doi:10.1111/dom.1523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37589256.

②2023-08-21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3中国肥胖地图发布!41.1%男性体重超重》(记者 高瑞瑞)

③2022-10-09 健康时报《藏在内脏、形成眼袋……老人要管好身体脂肪》

来源: 健康时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