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性肥胖 图片(向心性肥胖图片)

文章目录:

腰围腹围逐渐增大的肥胖患者,应警惕这些疾病!

关于肥胖的话题,已不再仅仅是爱美人士的专利,控制肥胖,已成为关心自身健康的人们的共同话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步入了肥胖的行列。肥胖作为一个健康隐患,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卫生部公布的数据表明,肥胖患者,高血压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如果是严重肥胖,90%以上的可能会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血脂紊乱等疾病。而且腰围越粗,危险性越高。另外,育龄期女性肥胖,容易罹患多囊卵巢综合症,严重者会影响生育功能。

成年人(尤其是女性)发生肥胖症时,常见临床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体形最粗的部位是在腹部,腰围往往大于臀围。关于肥胖的原因,除了老百姓口中常说的好吃懒做之外,单纯的腰围腹围逐渐增大的肥胖,有一定的内分泌原因:此类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血浆皮质醇正常或升高,导致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升高,导致脂肪合成过多,形成肥胖。由于躯干及四肢脂肪组织对胰岛素和皮质醇反应性不同,故呈向心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的患者多见于使用激素后出现的肥胖,此类患者多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脸颊部位有红血丝等情况,多是激素副作用引起的。

如今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并且有向年轻人扩展的趋势,这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肥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体重,少食肥甘厚味,增强体育锻炼,工作紧张者可适当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对于控制体重有一定作用!

短短一周,胸部大成“馒头”!70多岁的李大伯:“可我是男的啊”

前不久,70多岁的李大伯(化名)遇到了一件怪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的胸部好像变得越来越大。特别是右胸,短短一周就长成了“馒头”大小。

“可我是男的啊......”起初,大伯内心很疑惑,但穿上衣服后也不太明显,索性就不去管了。

直到有一天,胸部开始胀痛难受,大伯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来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寻求帮助。

胸部莫名变大

竟然问题出在脑子

男性乳房发育?这引起了甲状腺乳腺血管外科副主任孟柠主任医师的警觉。

“这可能和激素分泌异常有关,还需要排查颅内是否存在脑垂体瘤。”

垂体是位于人脑底部中央位置的垂体窝内的椭圆形腺体,大小像一颗黄豆,能分泌多种激素,包括生长激素、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促性腺激素等。

经垂体类激素检查发现,李大伯血清中的泌乳素指标已经超出正常范围十倍不止。

经验丰富的孟柠推断,可能是垂体瘤引发的泌乳素分泌过量,建议大伯做一下垂体磁共振。

检查结果显示,在垂体部位发现了一个核桃大小的肿瘤,证实了孟柠的猜想。

图片由稿源提供

泌乳素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垂体瘤,女性患者可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溢乳、不孕等,而男性患者可表现为乳房发育、乳头泌乳、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等。

为了防止异常发育的乳腺恶变,同时兼顾美观,孟柠主刀为李大伯做了手术切除。随后,病人转到耳鼻咽喉科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不用开颅

也能切除垂体瘤

一般来说,泌乳素垂体瘤优先推荐药物治疗,但考虑到李大伯的激素分泌远远超过正常值,为防止垂体瘤进一步增大,压迫颅底视神经交叉及双侧颈内动脉等,耳鼻咽喉科副主任丁吉女主任医师还是建议手术切除,以绝后患。

又要开刀?还是在脑子里?李大伯听得心里直发怵。

丁吉女看出了大伯的担忧,耐心地安抚道:“垂体瘤大多是良性肿瘤,现在的药物和手术治疗都可以较好地控制垂体瘤的进展,而且现在的手术是可以不用开颅的,不必太担心。”

资料图,图片由稿源提供

经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路径行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治疗垂体瘤的微创手术技术,目前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已经成熟运用。

这种术式没有可见的切口,借助鼻内镜经过鼻腔的自然通道抵达颅底的垂体窝,可以直接观察垂体瘤并进行切除,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的主流手术方式。

经过手术,李大伯正常的垂体得以完整保留,目前情况良好,术后复查垂体类激素-泌乳素指标已恢复正常。

出现这些情况

要注意垂体瘤的可能

丁吉女介绍,垂体瘤是一种非常容易忽视的疾病,日常如果有以下表现,需要引起重视,避免漏诊或误诊:

1

视力减退、视野变窄

当垂体瘤体积较大时,肿瘤可能向上压迫视交叉,继而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这种视野缺损更多表现为可视角度的降低,患者可能看不到视野两侧的事物。

一些老年患者也许会认为这是年龄增大的“自然现象”,一直在眼科就诊或干脆不去医院治疗。这是垂体瘤患者最容易忽视的症状。

2

其他类型的垂体瘤引起的症状

生长激素瘤会导致肢端肥大症。患者可能出现前额突出、下巴前凸、鼻子变大、嘴唇变厚、手脚增大、出汗过多、体毛增加等症状。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可表现为身高增长过快或巨人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会导致向心性肥胖,即脂肪大量堆积在面部、胸腹部及腰部,而四肢包括臀部不胖,呈现满月脸、水牛背、悬垂腹,并伴有痤疮、紫纹和骨质疏松等。

促甲状腺激素瘤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表现为体重减轻、心慌、紧张或烦躁、排便频繁、出汗过多、失眠等。

一旦出现了上述症状或体征,建议前往医院进行全面评估,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影响健康。

综合:健康杭州、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来源: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大肚腩不是可爱是可怕,不仅跟这么多病有关,还会让你变笨

如果说,什么是当代男性跨入中年的标志,那一定就是肚子了,原本可以轻松穿上的裤子,如今却活生生地被一个肚子挡住,平生看上去是穿衣显瘦,殊不知都是自己暗自吸气的无奈坚持,更可怕的是,似乎肚子也将该有的活力给阻拦了:记性越来越不好,睡眠质量也渐渐下降,就连关节都开始疼了起来......

实际上,这个凸出来的肚子,不仅仅是现代人的身材焦虑,还暗藏了许多健康危机。

你的肚子叫做向心性肥胖

对于这样的大肚腩身材,医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向心性肥胖。它和我们通常理解的肥胖并不一样,我们平时所说的肥胖主要和身体质量指数BMI以及体脂率有关,但是向心性肥胖的判定标准,确实腰围一般情况下,当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那么就属于中心型(向心性)肥胖。

关于这个标准,相信一定有人会辩驳:我吸腹和不吸腹,吃完饭和没有吃饭的腰围状态明显相差很大,也许我并不是向心性肥胖,别慌,既然有腰围标准,那么就一定会有规范的测量要求:必须是在空腹情况下,保持腹部放松状态,双脚分开25~30厘米,使体重均匀分配,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一般来说约为腰部目测最窄的部位)。将测量尺紧贴软组织,但不能压迫,测量值精确到0.1厘米。

在这样状态下测量出的腰围值,才能真正代表你是否属于向心性肥胖。

其实肥胖一直都和健康相挂钩,为什么在这里要单单强调向心性肥胖呢?目前多项研究表明,向心性肥胖不仅是预测中年人心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标,腹部的肥胖还和我们的大脑萎缩息息相关。

你的大肚腩可能暗藏着这些威胁

1、心脏病

与不属于向心性肥胖的人群 相比,腰粗的胖人腰围每增加9.5厘米,发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也就越高

2、高 血 压

血压对体重的变化是很敏感的体重越重,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就越大。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所以当你的肚子逐渐起来时,对血压更不能掉以轻心。

3、癌 症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直结肠癌发病的一大诱因就是肥胖。一旦我们的腹部脂肪多,肠蠕动减缓,致癌物质与肠壁的接触时间延长,肠癌的风险也就随之增高。

4、早 衰

很多人对腰围的增长完全无所谓,感觉它无非是影响穿衣服的美观,实际上,腰围日益增大,肚子大、腰围粗就是动脉硬化正在进展的一个重要指示,而动脉硬化也就预示着早衰。

如果你也有或者已经有大肚腩的潜在风险,一定要多加注意,对于你的大肚腩,最好的方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减少热量摄入,调整饮食结构,做到低盐、低油、低糖饮食,增加热量消耗,中年人基础代谢随年龄增长逐步降低,可以适当通过慢跑、游泳、快走、太极拳等运动增加热量消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