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胆囊(肥胖胆囊炎切除能活多久)

文章目录:

学会“揪”出胆囊上的病变

人人都有胆囊,我们都知道胆囊对人体具有很重要的消化作用,但是胆囊究竟是怎么为我们的消化系统服务的呢?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的胆道系统就相当于我们任意产品的供应链,最基本的供应链当然就包括生产商、销售商和我们的用户,在我们的胆道系统中胆汁就相当于我们供应链中的产品,肝脏就是生产胆汁的生产商,胆囊就是产品的中转站销售商,最后通过胆管这个超级快递的形式运送给我们的用户———消化系统(十二指肠),也就是说胆囊是一个储存胆汁的重要仓库。

医学上的胆囊是什么概念呢?

胆囊,是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构造(肝的胆囊窝内),有浓缩和储存胆汁之作用。胆囊分底、体、颈、管四部,颈部连胆囊管。胆囊壁由粘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

胆囊具体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1.储存胆汁:一个饥饿的人(即非消化期间),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当消化需要的时候,再由胆囊排出,所以胆囊被称为“胆汁仓库”。同时又起到缓冲胆道压力的作用。

2.浓缩胆汁:金黄色碱性肝胆汁中的大部分水和电解质,由胆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胆汁中有效成分储存在胆囊内,变成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囊胆汁。

3.分泌粘液:胆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20ml,保护胆道黏膜,不受浓缩胆汁的侵蚀和溶解。

4.排空:进食3~5min后,食物经十二指肠,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产生一种激素叫缩胆囊素,使胆囊收缩,将胆囊内胆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肠,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胆汁同时,也将胆道内的细菌与胆汁一起排出体外。一般讲,进食脂肪半小时,胆囊即可排空。

胆囊是人体中一个不是特别起眼的小器官,甚至当我们的胆囊发生病变后大可以一切了之,而且人体的正常生活基本不会受太大影响。然而,我们要怎样将胆囊上的病变“揪”出来呢?

由于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胆囊超声检查的重要性,超声检查无放射性,无需造影剂,能够实时的显示胆囊和胆道系统,所以,超声成为胆囊和胆道系统的一项绝佳的检查手段!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进行胆囊及胆道系统的超声检查以及胆系病变的超声影像?

胆囊超声检查前务必做好以下准备:

1.须空腹检查:患者须禁食8小时以上,以保证胆囊、胆管内充满胆汁。

2.检查前1~3天尽量进食清淡和产气少的食物,以减少胃肠的内容物和气体对超声分辨率的影响

3.注意体位:仰卧位是最常用的体位;也可以采用右前斜位:身体与床面成39~45度角。

超声中的灰阶即灰度等级在屏幕上的显示,是由振幅的高低转变成黑、灰、白色。颜色越深代表振幅越高,表现回声越强,即亮区。颜色越浅代表振幅越低,表现回声越低,即暗区。

1.正常胆囊的超声声像图及超声测量

LIVER:肝脏;GB:胆囊;PV:下腔静脉;CBD:胆总管

测量值:正常胆囊的长径一般不超过80mm,前后径多数不超过30mm,测量胆囊的时候,胆囊前后径反应的胆囊张力较长径更有价值。正常胆囊壁的厚度一般不超过3mm,测量的时候,超声探头应该垂直于胆囊壁,这样测出来的数据更准确,否则会造成胆囊壁增厚的假象。

2.皱褶胆囊超声声像图

皱褶胆囊是先天性胆囊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超声显示出在胆囊体底部之间或是颈体之间有强回声皱襞,胆囊被分隔成两个腔,多切面扫察,可以发现两个腔之间是相通的。

1. 胆囊颈;2. 胆囊体;3. 胆囊底;4. 胆囊皱褶

3.典型胆囊结石的超声声像图

胆囊结石好发于多产、肥胖的中年女性。典型胆囊结石声像图特点 : ①无回声的胆囊内出现点状或团状强回声; ②强回声后方伴声影(似黑色影子)。 另外,胆囊结石可随体位改变沿重力方向移动。

Liver:肝脏;GB:胆囊;ST:结石

4.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超声声像图

胆囊形态大小多正常,囊壁上可见乳头状或桑葚样结节向胆囊腔内凸起,结节可直接附着于胆囊壁,基底部较窄,或有蒂与囊壁相连,蒂细。体积较小,一般不超过1cm。另外,它不会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小箭头示胆囊壁上等回声乳头样结构突向胆囊腔。LIVER:肝脏;GB:胆囊

未完待续……

得了胆结石怎么办?吃油太少会引起胆结石,越不吃越重

饮食尽量少油,对于肥胖比例超过一半的现代人来说,是必须每天奉行的健康饮食准则。但看似健康的背后,其实如果油脂吃太少,也会让身体失去平衡,甚至会让你出现痛不欲生的胆结石。

油脂吃太少也会胆结石?

在过去的印象里,胆结石是喜欢吃高油食物的人才有的,所以想要避免胆结石,应该要少油。但其实身体的消化系统是一个平衡的状态,如果吃太多、吃太少,对身体都是一种负担。

胆汁每天会固定由肝脏分泌,经过胆管储存在胆囊内,而胆汁是负责消化脂肪的,所以在吃进大量油脂的时候,肝脏就会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分泌胆汁,制造出来的胆汁就会含有太多的胆固醇、变得又浓又黏,容易在胆囊里面堆积、形成胆结石。

但反过来说,如果都不吃油脂,消化的时候就不需要胆汁,胆汁就只能储存在胆囊里,久而久之因为储存太久,也变得又浓又黏,一样形成胆结石。每天正常的油脂摄取量应该是3茶匙左右。

胆结石的症状

在胆结石没有阻塞到通道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症状的,但只要一挤压到,就会出现非常剧烈的腹绞痛,感觉很像拿着石头在刺胆囊;疼痛的位置除了在右上侧腹部之外,也会蔓延到右肩或是右后背,同时伴随恶心呕吐的症状。

另外,因为胆汁代谢可能出问题,也有人会出现黄疸的症状,皮肤跟眼睛会呈现黄色。

哪些坏习惯会导致胆结石?
  • 油脂吃太少
  • 油脂吃太多
  • 空腹时间太长
  • 不吃早餐
  • 胆固醇过高

除了油脂吃太多、油脂吃太少之外,其实进食时间也是会不会长出胆结石的重要原因。因为胆汁会每天分泌,但要在肠胃里有需要的消化时才会流出来,所以如果空腹的时间太长,也会导致胆汁储存在胆囊里太久。

除了空腹时间太长之外,不吃早餐也是一个危险因子。因为早餐跟晚餐相隔的时间太久,也会有空腹时间太长的问题;不过如果午餐有按时吃,而且吃得营养均衡,没有刻意少油或节食,就可以减缓不吃早餐带来的危害。

另外,如果血液中胆固醇过高,也会刺激肝脏制造比较多的胆固醇,容易让胆汁浓稠而产生结石,所以建议在吃油脂的时候,也要注意选择多一点高密度胆固醇的油脂,像是橄榄油、坚果等,减少相关的负担。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清风计划##南方健康超能团##科学每一天#

胆结石(胆囊炎)→胆囊癌

科普【胆结石(胆囊炎)胆囊癌】胆结石与胆囊炎:一般情况下,胆囊结石没有什么症状,但是如果结石长期、反复刺激胆囊壁或结石导致胆囊管梗阻,就可能导致胆囊炎。胆结石胆囊癌:胆结石对胆囊壁可能会存在一个慢性的刺激,还可能引发胆囊癌。所有的胆囊癌里有89%-92%的患者有胆结石,胆囊结石大于等于2.5~3公分以上,年龄大于60岁,女性肥胖、胆囊壁增厚,胆囊癌病变的比例非常高。(via健康时报)

来源: 广东1232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